老漢挖到一破罐,當尿壺用4年後賣掉,如今成價值上億的國寶

2020-12-19 禮運暖天下

老漢挖到一破罐,當尿壺用4年後賣掉,如今成價值上億的國寶

文/禮運暖天下

在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古老滄桑且充滿歷史氣息的大地之下,埋藏著數不勝數奇珍異寶。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當中有不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挖出,更多未知的文物則仍舊長眠於神州大地,等待著世人前去發掘。任何一件出土寶物,從被發掘到擺上博物館的神壇,都有著一段無比傳奇的經歷。

1988年,家住江西南昌城郊一個小山村的劉姓老漢,一天扛著鋤頭前去村口的一處油菜地裡幹活時,從土裡挖到了一個硬物,發出了清脆的碰撞聲。

老劉隨即本能地刨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破舊的瓷罐。在土地裡挖出破壺破罐再也正常不過了,可老劉卻發現眼前的這隻瓷罐的造型非常之奇特。它的外表為淺綠色,形狀為一個長相很擰巴的人側躺著,神情似笑非笑。

然而儘管如此,但對於一個目不識丁的莊稼漢來說,老劉僅看到了這隻瓷罐那怪人帽子上有一個豎直的開口,於是便帶回家去把它當作了尿壺用。

就這樣,老劉悄無聲息地在這隻破罐上尿了四年。一次,一個來自於縣城的古董商正來到了他所在的村子裡收購各種家藏的古物,無意中看到老劉家這隻尿壺非常之怪異,經過自己一番仔細探究後當即出500元買下了它。

沒想到十多年以後,在2000年國外的一次大型拍賣行上,這尊綠色的怪壺首次亮相,便被匿名商家以300萬的價格買走,在國內的瓷器界引發了轟動。

據知名的瓷器專家稱,原來這是一尊產自晚清時期的「番鬼」尿壺,出自著名的陶藝大師陳渭巖之手。壺體所雕刻的那個怪人便是巴夏禮,他是直接參與兩次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的英國駐廣州大使,為國人所深惡痛絕。

因此,當時陳渭巖大師為了唾棄巴夏禮對中國的這種無恥侵略行徑,便將其醜態雕刻成了一尊尿壺來洩憤。該壺雖然用料普通,且時間並不久遠,但頗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因此價格不菲。只不過遺憾的是,如今這尊估價早已過千萬的國寶級瓷器,卻流失去了海外,不可謂不是一種損失!

相關焦點

  • 老漢挖到銅罐,當尿壺用了28年,被人9萬收走,如今值上億
    其中,一位姓劉的老漢在挖到河渠中段的土溝邊緣時,鋤頭突然碰到了一個硬物,並劇烈碰撞而發出了刺耳的響聲。劉老漢下意識地認為土裡邊一定埋藏有金屬物體,於是便刨掘了起來。
  • 老農將一個銅罐當尿壺用了28年,被人9萬買走,如今值上億
    老農將一個銅罐當尿壺用了28年,被人9萬買走,如今值上億!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都不僅僅滿足物質生活了,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有的喜歡吟詩撫琴、有的喜歡探討天空知識,還有的喜歡去參觀各地的博物館。
  •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由於歷史的更替大多都經歷了戰爭,只要打仗就會造成很多的人員傷亡,人們居住的地方也會遭到破壞,所以一般打完仗就需要重建都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一個老大爺挖出了4個國寶,以為是「尿壺」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說他上交給國家,老漢只說了一句話。
  •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峽主幹道疏通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村民劉老漢在溝裡挖淤泥,正挖著呢傳來了一聲悶響,劉老漢以為是挖到了石頭,於是便用手開始刨泥,卻沒想到挖出4罐子。劉老漢也不知道這罐子有什麼用,便用一個麻袋將這4個罐子背回了家。回家後老伴兒不樂意了,畢竟那個時候破4舊破得很厲害,誰家裡有些老玩意兒不拿出來砸碎的話是要犯錯誤的。所以劉老漢便把這4個罐子扔到了牆上的破洞裡。
  • 一老人無意中撿到一堆破布,隨後被兒子20元賣掉,現在卻價值4億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留下來了非常璀璨的文物,讓世界都佩服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仿佛很多非常珍貴的文物都是從地底下挖出來的,而且看起來非常的精美。但並不是所有文物都這樣,有一些文物看似不起眼,但是它的價格有非常難過甚至能夠達到上億。
  • 老漢挖到廢銅塊,被人識出是金牌,藏了20年,如今成國寶
    然後在大量的出土文物之中,考古隊卻鮮少能夠挖到來自於元代的寶物。實際上,元朝雖然只存在不到100年的時間,但其疆域卻是歷代王朝之中最為廣闊的,即便如此,博物館內來自元代的文物在數量上卻遠不如只有37年歷史的隋代多。
  • 50年前,老農挖到4件國寶,為何拿去當了26年的夜壺?
    在疏通河道的過程中,社員劉老漢挖到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罐子。這個罐子鏽跡斑斑,上圓下方,頂端蓋子上有一個圓形的口,裡面塞滿了泥巴。在距離挖出第一個罐子20釐米遠處,劉老漢又挖出了3個差不多的罐子。寶雞峽水庫疏浚工程挖到罐子,劉老漢不敢聲張,又用泥巴把這些罐子蓋了回去。當天晚上,劉老漢返回原地,挖走了這4個罐子。
  • 陝西老漢挖溝時得到4個罐子,被孩子當作夜壺,專家:10萬元買了
    這不,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老漢在挖地時,就發現了西周時期的文物。當時,扶風縣段家鄉大同村的村民到寶雞峽主幹渠道裡疏浚溝渠。若在洪水來臨前溝渠還沒有疏通,周圍幾十畝地的莊稼、甚至房屋都可能被洪水吞沒,到時不僅沒有吃的,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大同村村民劉老漢也在這裡和大家在一起幹活,由於實行的不是按勞分配,不少人「磨洋工」,幹活拖拖拉拉。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圖片:撿到珍貴的寶貝劇照一、意外挖到寶陝西扶風縣有位姓劉的農民,家裡貧困,他本人也沒什麼文化,只得以種地為生。眾所周知,農業少不了灌溉,如果水源出了問題,那麼農作物就會遭殃。於是,村子裡決定組建一支勞動隊伍去挖溝渠,劉老漢也參與其中。劉老漢向來是個勤快人,一挖就是一整天,很少休息。某日,村裡的其他人都放下工具回家吃飯去了,劉老漢想再幹一陣,於是又繼續挖。不知道是不是劉老漢的勤奮感動了上天,一鋤頭下去劉老漢挖到了硬物。原本以為是石頭,但是聽這撞擊聲又不大像。
  • 江蘇小孩撿到「巧克力」,未曾想是2500年前的國寶,價值上億
    要知道,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文物的價值是不可估計的,所以我國的考古專家們在全國範圍內努力搜尋遺失的文物寶藏,希望能彌補這個缺憾。但考古專家的數量有限,僅僅憑靠他們的力量去找尋文物是十分困難的,於是很多寶藏文物便被老百姓們發現了。今天介紹的故事就是四個小孩子撿到價值上億文物的經歷。
  •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
  • 老漢幹活肚子疼,方便時意外發現張「手紙」,如今是國寶中的國寶
    數十年前,曾有位老漢幹活的時候突然肚子疼,隨便找了個角落方便,沒成想發現了「國寶中的國寶」,拉出了2項「世界第一」。 一、意外的「手紙」 時間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甘肅的某個林場常年有護林員來回巡邏,他們日夜保護著林場的安全,一次次讓生長在此地的數十萬樹木免遭火災的威脅。
  • 老漢帶回家一堆字畫,妻子覺得沒用,20年後成為國寶
    他屬於後知後覺,人們基本上都把認為好的東西帶走了。後來,他去大院轉悠了一圈,發現了兩捆字畫,直接將字畫帶了回去,這樣也好交差。他的妻子看到他帶回來了一捆書畫,更生氣了,直接說道:「你哪怕是帶回來一些鍋碗瓢盆都有用,你帶字畫回來能幹什麼?用這些東西當柴火燒了嗎?老林一言不發,聽著妻子的訓斥。
  • 老漢無意中撿到一堆破布,被兒子20元賣掉買酒喝,如今估值4個億
    將寶貝當成廢鐵來賣,還真的就有人做過,這種事,而且還不少,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例,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一位老漢的兒子將6幅古畫以20塊錢的價格賣出,而這些古畫到現在已經價值4個億。一、被人丟棄的「破布片」在新中國建立以後,全國上下百廢俱興,人們對於建設新中國,普遍有著非常強大的動力。當時的首都北京,可以說是整個新中國開展建設最為火熱的地方。
  • 老漢500萬賣掉祖傳寶刀,專家很失望,老漢:你們沒有資格管我
    01古人在打造一柄劍往往會考慮它本身的用途,如果只是裝飾品,那它的實用性就會差很多,但也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而這個老漢以500萬賣掉的祖傳寶刀就是當年溥儀的收藏品,雖然專家們對這種賣掉文物的行為表示很失望,可老漢卻說:「你們沒有資格管我。」
  • 老漢撿到遠古文物,專家一分錢不給就收走,如今成第二鎮國之寶
    現如今,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各地的博物館中觀賞諸多古香古色的文物,領略中國歷史之美,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著專家考古研究才出土的,但文物的回歸併不全是專家的功勞,有一些文物是民間老百姓無意中挖到後奉獻給國家的,就比如現珍藏於陝西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新石器時代的「陶鷹鼎」。
  • 農村大爺用了30年的尿壺,被專家出價百萬,大爺:這麼值錢?
    現如今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很多農村地區都匯聚了大量的財寶而沒有被發掘,可是在近日,一名農村老爺在自己的家裡卻發現了一個價值高達百萬元的尿壺,而這個尿壺居然是他用了30年的產物,得知這個尿壺的來歷後,瞬間成為了搶手貨,這讓老爺是重來就沒有想過的事情。
  • 老外在北京地攤花10塊買一瓷罐,當雜物罐用92年,如今賣了2.3億
    同樣的情況,放在藝術品身上也一樣,比如元朝著名玉雕瀆山大玉海,它可是由足足7000斤的玉石打造而成,代表了當年最高水平的玉作工藝,忽必烈更是對它愛不釋手,然而這樣貴重的文物,後來卻被道士們當成了醃菜缸,醃了幾十年的鹹菜,散發出一股「怪味」;再比如價值2億的絕世珍寶兮甲盤,當年被不明真相的百姓拿來烙餅,不知道那餅子的滋味咋樣。
  • 47年前村民在地裡挖井,接連挖到「瓦神爺」,如今是國寶中的國寶
    一、瓦神爺1973年春,臨潼逢大旱,村裡的村民在地裡挖井抗旱。在挖的過程中挖出了許多陶片,村民不以為然,可越挖越不對勁,陶製的人頭、四肢接連被挖出,由於村民較迷信,認為挖到「人頭」是件很不吉利的事情,當地的村民稱其為「瓦神爺」。
  • 「18元」成交,如今價值 「40億」,國寶原主人現在只能遠遠看看
    40年前他瞞著母親18 元賣了傳家寶,但誰曾想,如今成了無價之寶,專家:最少價值 「40億」!1976年的一天,一位姓朱的先生抱著一隻梅瓶匆匆走進了揚州市文物商店。朱的母親為保護梅瓶不被搶奪破壞,還曾用黑墨汁把瓶上的白龍紋遮蔽起來,用棉布包裹著藏於床下。當年我國處在地震活躍期,揚州城鄉家家移居戶外,擇空地搭棚居住。這位朱立恆先生怕傳家寶梅瓶遭損,加上他已成家並生一女,當時月工資僅20元,生活拮据,便想賣掉梅瓶補貼家用,撫養女兒。思之再三,他瞞著母親將梅瓶拿到揚州市文物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