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窗敲雨 果殼
29歲那年,理察(Richard)被一塊肉嗆住,並因為窒息缺氧住進了醫院。
他在搶救中活了下來,但缺氧持續太久,留下了無法痊癒的腦損傷。從此,理察進入了「無動性緘默」(akinetic mutism) 狀態:他恢復了意識,但卻無法說話,也很難運動身體對外界作出反應。
在此後的8年中,理察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但在服下一劑藥物之後,奇蹟突然降臨了:在20分鐘後,他能夠說話了。理察不僅和護士交流起輪椅的操作方法,與父親通了電話,甚至還問起自己是否能點份快餐。同時,他的運動能力也大幅改善,甚至能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行走一小段距離。
不過,這奇蹟般的藥效轉瞬即逝:在服藥2小時之後,理察漸漸回到了平日無法說話和自主運動的狀態。
造就這短暫「奇蹟」的,是一片安眠藥。
腦損傷患者理察 | Hisse Arnts et al
被安眠藥喚醒的人
這種安眠藥名叫唑吡坦,深受失眠困擾的人可能會對它的商品名「思諾思」比較熟悉。
通常,一片安眠藥的作用應該是幫助人沉沉睡去。但在鎮靜作用之外,唑吡坦還具有一種似乎違反直覺的特別效果——有時候,它反而會讓腦損傷患者「甦醒」過來,讓神經功能得到短暫但明顯的改善。
在理察之前,這種神奇的恢復作用也曾在多個個例中出現。例如,根據2000年發表的一篇病歷報告記載,一位名叫路易斯·維約恩(Louis Viljoen)的男子在車禍後一直處於植物狀態,但在偶然接受了唑吡坦鎮靜治療之後,他恢復了意識,並和自己的母親打了招呼[1]。在各種案例中,唑吡坦對多種神經病變展現出過神奇的改善作用,包括帕金森氏症、腦卒中、創傷性腦損傷等等[2]。
唑吡坦,一種快速起效的安眠藥 | Entheta/Wikipedia
轉瞬即逝
這種獨特的作用足以讓人驚嘆,但同時它的「魔力」卻又十分有限。這種改善作用只出現在少數患者身上,而且通常轉瞬即逝。
具體到理察的情況,服用10毫克唑吡坦(劑量相當於一片安眠藥)之後,藥效最佳時間只有短短的30-60分鐘。不僅如此,連續用藥還會讓效果在幾天之內迅速減弱,每一次用藥的「甦醒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如果想要讓藥效恢復到最佳狀態,還需要首先停藥2-3周才行。因此,理察的唑吡坦治療只能留到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再使用了——比如家人前來探望的時候。
新的線索
雖然一定程度改善了少數患者的生活,但唑吡坦的恢復效果依然很難令人滿意。它罕見而短暫的效果很難被稱為一種「治療」。
不過,這種現象確實帶來了新的線索,或許能幫研究者發現種種神經異常背後的本質,並催生新的治療方法。目前,人們還不清楚這種安眠藥產生「甦醒作用」的具體原理,不過相關研究正在進行。在一項最近發表的研究中,人們就記錄了理察用藥前後腦電圖、腦磁圖的變化[3]。研究者推測,唑吡坦可能在短期內壓抑了某些異常增加的腦功能連接,讓正常的神經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或許在將來,更好的藥物治療就可以為理察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從容地吃上一頓喜歡的快餐了。
參考文獻
[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721397/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130951/
[3]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10945220303130
作者:窗敲雨
編輯:Luna
一個AI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吃飯要細嚼慢咽(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安眠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