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術
的
,
太
藝
術
的
記得微信君高中的時候,學校旁邊有一條奇臭無比的河,每次過橋,都要捏著鼻子跑過去。河流樣貌,可以參照聞一多的《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相比來說,簡直已經得用「黑酒」來形容了,而且還是陳年老窖。
剛去學校,我們聽聞它叫「尋屍河」,頓時肅然起敬。幾年之後,某語文老師講李白的詩歌,聊起這條河,原來其名甚美,叫作「尋思河」(武漢話「si」「shi」不分),據聞此名因李白而來,是李白曾經泛舟作詩的地方。
很多人的記憶中,也許都有一條河,你或許曾在那裡玩耍,遊泳,摸螃蟹,釣魚蝦,甚至洗衣服,而今,許多村莊附近的小河已經是花花綠綠的,別提下水遊泳,連魚蝦釣上來也不敢吃了。
微信君之所以開始回顧童年,是因最近看到了臺灣藝術大學的學生鄭毓迪、洪亦辰、郭怡慧的畢業作品,他們憂心於臺灣的河流汙染現狀,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到臺灣一百多個汙染水道取水做成7100支冰棒,然後製成poly模型,以展示河川的現狀。
這些冰棒遠看顏色亮麗,如琥珀般晶瑩剔透,絕對看得直流口水,但看完它的配方,微信君再也能直視冰棒了。
藍的如寶石,黃的褐的如琥珀
綠的如翡翠,紫的粉的如水晶,
還有一些如畫的圖案,
見過比這更美的冰棒嗎?
當你看到包裝精緻的它,
可別以為是啥草莓冰棒、香蕉冰棒、
或者綠豆冰棒、龜苓膏.
這些可是號稱「史上最汙冰棒」,
如果不是純汙水製造,
俺真想一樣來一根呢。
這三個正準備畢業的學生,
不僅因為這些作品
贏得了臺灣「金點新秀設計獎」,
還一夜之間在Facebook上漲了30000粉絲。
為了把汙水做成人見人愛的冰棒
他們不僅東南西北地跑遍臺灣,
誠心誠意地設計了上百種包裝袋,
還標明了生產廠家,
以期大家能通過吃冰棒來聯想水汙染的問題。
(不過看完這些冰棒的配方之後的後遺症是:
你可能再也不敢吃冰棒了!)
右邊那個牙刷頭,你露出來了喔!
那些紅紅綠綠的顏色,
基本都是工廠排汙廢料,
富含重金屬和其他工業廢料,
還有一些生活垃圾。
包裝袋的顏色表示水體汙染情況,
紅、紫代表重汙染,
黃、橘是中度,
淺藍則來自狀況較好的水體。
每個包裝袋上設有編號,
每一個數字代表著一條河流,
比如07湳仔溝、29柳川、43石笱排水、54臺南運河,
可謂「臺灣百大汙染水源冰品圖鑑」。
53號東石漁港的冰棒,成分:廢棄漁網和菸蒂
他們回憶取樣的過程時說:
「排列第1號的基隆港最臭,
水倒掉後殘留在瓶子上的汙水很油,
夜市的水溝也很噁心」,
他們也曾在雲林鄉間水溝取水,
最後裝回來的都是蟲。
5號三重水漾公園的冰棒,成分:福壽螺、福壽螺粉紅色的卵
95號花蓮溪冰棒,成分:廢木材和紙漿
如此精心的設計和史無前例的「汙水」冰棒,
再次喚醒微信君記憶深處的「尋思河」,
可以取來做一根墨玉冰棒參展了。
友情提醒:
再不保護河流的話,
小心有人請你吃冰棍喔!
轉載請聯繫後臺
合作和投稿請發郵件至:deerboo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