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世界萬物都離不開水。
想必喝水的重要性媽媽們都了解吧,有些父母為了能讓孩子多喝點水,費盡各種心思。
給寶寶多喝水的確有許多好處。
但是你知道嗎?喝水也是有學問的。如果亂喝水反而會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那麼該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喝水呢?到底哪些時間段給寶寶喝水會起反作用?
第一:飯前飯後半小時內
想必各位寶媽都會發現,飯前飯後半小時喝水的寶寶,會比同齡人更瘦小一些,由於吃飯前寶寶喝水過多,從而讓寶寶的肚子脹起來,吃飯時自然也會吃得少。
@媛子媽媽育兒經認為,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如果此時經常給寶寶喝水,不但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還會讓寶寶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所以建議寶媽們最好不要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喝太多水。
當然啦,飯後也不能讓寶寶立刻喝水,為什麼呢?吃完飯以後,胃裡的消化酶開始起作用,如果立刻喝大量水的話會衝掉表面的消化酶。
飯後喝水太頻繁或喝水量太大,可能會引起燒心等情況的發生。所以在飯前飯後半個小時內儘量不要讓寶寶喝太多水。
第二:劇烈運動後
有些寶寶非常愛動,一天到晚總是忙個不停。寶寶劇烈運動後。呼吸和心跳都在加快。此時也不宜喝太多水,因為喝太多水會刺激到腸胃,大量的水積聚在腸胃中會引發呼吸不順暢,尤其不能喝冷水,冷水會直接刺激到腸胃,會引起腹瀉。
由於孩子運動過後,經常會大汗淋漓。家長擔心孩子的水分會流失,於是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喝水。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喝水,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在運動後讓孩子稍微緩一下再喝溫水。
第三:晚上睡覺前不宜喝水
有些媽媽過於疼愛寶寶,怕孩子會渴著。甚至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忘給寶寶喝水,媛子媽認為,此時也不建議給寶寶喝水過多。如果晚上睡覺前給寶寶喝水,不但會引起臉部、腿部水腫,還會讓寶寶睡得不安穩,經常尿床或起夜。所以媽媽們還是不要讓寶寶在睡覺之前喝太多水。
孩子不愛喝水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寶寶不愛喝水,這讓寶媽們特別頭疼,如果孩子長時間不喝水,身體就會處於缺水狀態,往往表現為孩子的嘴唇乾燥、皮膚乾裂等。
遇到寶寶不肯喝水的情況,還可以用漂亮的杯子來吸引寶寶喝水,或是做一些可愛形狀的蔬菜放在水裡,引導寶寶喝水,告訴寶寶這杯水怎麼這麼好喝,裡面還有可愛的兔子。寶寶好奇心很強,自然也會愛上喝水啦。
另外一點就是在寶寶玩耍的地方放一杯水,寶寶玩累以後自然去喝水,或者被杯子造型吸引,玩杯子的時候也開始喝水。
@媛子媽媽育兒經覺得,寶寶喝水的問題,是一件大事情,媽媽們千萬不能馬虎。
由於寶寶的身體正在發育當中,如果身體經常缺水,不但會引起皮膚乾燥,還不利於寶寶皮膚的健康生長。
所以呀,給寶寶喝水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時間點。
我是媛子媽,關注我,每天分享育兒乾貨。
如果育兒當中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或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