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喝水喝出脾虛,醫生:不要這樣喝水,易積食還傷脾胃

2020-12-19 張凱醫生說健康

"多喝水身體好",多喝說好像是我們成年人的一貫想法,所以大多數家長都會要求自家小孩常喝水,總認為多喝水是百利無一害的。但家長們是否知道,孩子合適不恰當,也會導致積食、脾虛!

現在正處冬季較乾燥,小卓就是總要求女兒喝點水,一看孩子嘴唇乾了、稍微有點便秘了,就給孩子喝水加量。以為這樣就完事大吉了?小卓看女兒最近一直昏昏沉沉,喝再多水還是便秘,飯也不愛吃,就帶孩子去了趟醫院。這一查可好,閨女因為喝水積食了!醫生還表示,才3歲已經開始脾虛了,再不調理可就不單單是積食那麼簡單。

《內經》記載:"飲入脾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也就是喝進去的水需要脾胃的運化。但脾胃運化一杯水要比運化一碗飯難得多,所以喝多水是很容易積食脾虛的。

日常生活,3個時間段喝水需謹慎

1. 睡前喝水

睡前喝水跟睡前進食都是不建議有的,因為孩子們在睡前脾胃已經要"休息"了,睡前喝太多水無疑會大大增加脾胃的負擔,長期下來易出現脾虛、腹脹、溼氣重等現象,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2. 吃飯喝水

吃飯喝水相信大部分家庭都有這樣的習慣,主要是怕孩子噎到,而來可以讓孩子更好咀嚼。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在進食中喝太多水,就相當於把消化液給稀釋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勺洗衣粉放一盆水,和一勺洗衣粉放兩盆水,它出來的效果肯定大有不同。孩子在進食中喝太多水,很容易讓孩子積食。

3. 運動後喝水

孩子運動過後會導致水分的缺失,很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所以會選擇喝水。孩子在運動過後大量補充水分也是不好的,孩子運動後,血液集中於肌肉,喝太多水難以運化,也加重了脾胃負擔。

肯定有家長要說,孩子喝水也不行,還不能喝水了?以上三個時間段不是要求孩子滴水不喝,而是建議孩子不要大量飲水,可以在飯前一小時喝一杯。每個孩子體質也會不同,有些孩子天生脾胃強些,可能還未出現積食情況,但家長還是要留心注意一下。

孩子平時喝好水,能祛積消食、健脾胃

1. 喝消食水

像是孩子有積食、脾胃虛弱、不愛吃飯,現在較科學有效的方式就屬食療了,這種方法在中醫中也是較推薦的。較常見到的食療有柳果刺鋅等消食水,也液態形式也能讓孩子脾胃更好吸收些。

這類消食水常用到的食藥材,包括猴頭菇、雞內金、沙棘、山楂、麥芽等,屬藥食同源、性味溫和的食藥材,平時都可直接用於食用煲湯。這幾味藥材經過科學合理的配比,就能最大發揮其消積食、固脾胃等效果。

特別需要注意的事:

(1) 家長們切勿亂給孩子消食,使用不當非但達不到消食的效果,還容易過度消積,進一步傷害孩子脾胃。

(2) 像柳果刺鋅類消食水的配比,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不可給孩子亂搞!

(3) 食療不像藥物效果一樣立竿見影,卻能治根治本,也沒要藥物那麼強的副作用

(4) 要想達到消食效果,除了柳果刺鋅食療、物理推拿,更需要做好的是日常的養護工作,不言一切都是白費!

2. 物理療法

常見的安全、有效的物理療法就是小兒推拿,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消食效果,對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有效。小兒推拿也不是非得專業人士來操作,家長們可以自己學習些簡單的按摩手法,像是睡前給孩子做一下摩腹,就能有一定效果。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醫生",沒有比家長自己更了解孩子的,愛學習的家長,孩子體質都不會太差。日常多積累些育兒知識,對待孩子常見病症能及時調理,甚至做到"治未病",防患於未然,這才是盡職盡責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
    1、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1.運動後立即喝水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大量的排汗,所以在運動後常常感覺到口感舌燥,很多小孩都會在這個時候大量的飲水,滋潤口腔。但是這個習慣非常的不好,小孩剛剛運動完,身體還處於緊繃的狀態,血液循環主要供給在肌肉上,這時候大量的攝入水分,脾胃的運化不過來,就會給脾胃加重負擔,久而久之,消化和吸收慢慢減弱,容易出現脾虛積食的情況。2.
  • 孩子脾胃很虛弱,醫生叮囑:3個時間段莫要喝水,易積食
    很多家長由於自身積累的育兒知識不多,導致在餵養孩子的時候以錯誤的方式影響了孩子的成長,例如很多孩子在吃飯時喜歡喝水,當孩子們不吃太多食物,但喝很多水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制止,這是因為吃飯時喝水是導致孩子脾胃受損的罪魁禍首,正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孩子才受了罪,從而讓積食情況愈發嚴重,對待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立秋後,這3個時間別強迫孩子喝水,不僅積食還傷脾,別再做錯了
    立秋後這3個時間別強迫孩子喝水,不僅積食還傷脾,而鄰居也很困惑,家裡的飲食比較清淡易消化,而且營養均衡,怎麼會積食呢。分析:後來從談話中得知,孩子經常在外面玩,瘋跑過後滿身大汗的回到家口渴就喝水,每次都喝很多的水,尤其是現在天氣轉涼了,孩子很容易傷脾胃,造成脾虛積食,所以就會導致孩子食欲不振不愛吃飯。
  • 4歲孩子喝錯水,出現積食,提醒:這3個時間段別再給孩子喝水了
    甚至他每天喝水的時間,喝多少水我都在控制著,就怕孩子生病。樂樂媽媽的這些話讓醫生知道了問題的所在,水喝錯了,也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積食。4歲孩子喝錯水導致積食,提醒:這3個時間段別再給孩子喝水了1、吃飯的時候許多家長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會給他們準備一杯水,怕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噎住。
  • 孩子飲水不當導致脾虛、積食?這些時間點不要讓孩子喝水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多喝水,不管是小孩子還是老人,都擔心因為缺乏水而產生各種疾病,因此媽媽每天會給寶寶餵很多瓶水。可以說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在為水的同時應該注意區分時間段,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人都喜歡教育孩子在跑鬧著出了一身汗之後喝很多水,覺得這樣可以補充水分。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劇烈運動後補充大量水分,很容易導致孩子積食。
  • 兒科醫生:孩子脾虛積食,3個時間段別給孩子喝水,對腸胃有傷害
    4歲了,名字叫毛毛。他總是會跑到公園,和小朋友玩得滿頭大汗才跑回家,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大口大口地喝。閨蜜先前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孩子跑累了,需要補充一定的水分。但是,有一天,孩子跑回來後,突然胃疼,臉上還冒著冷汗,晚飯吃不下去,還嘔吐不止。這可急壞了閨蜜一家,他們趕忙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 孩子因喝水導致積食,醫生建議: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
    兒科醫生:這3個時間段喝水,讓孩子積食脾虛,寶媽要注意1、運動後喝水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在激烈運動過後,是不應該喝水的,這是因為運動後孩子會流很多汗,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雖然及時補給是對的,但是補充水分也是需要講求方法的,如果這時候就給孩子立馬喝水的話,比如身體還沒緩過來,給孩子喝太多的水
  • 這3個時間段不要給孩子喝水,容易積食傷脾胃,家長別大意!
    很多時候,家長會給孩子經常補充水,認為多補水有助於腸道的吸收,其實如果時間段不對的話,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會造成傷害。這3個時間段不要給孩子喝水,容易積食傷脾胃,家長別大意!2、臨睡前這個時間段也不是合適的喝水時間,人在睡覺的時候體內的激素分泌處於一個高峰期,是孩子生長發育階段的剛需。雖然睡前喝水不會直接影響到健康,但是很容易讓孩子晚上夜起。長時間下來,脾胃無法好好休息,自然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 4歲孩子「喝水」導致積食,醫生: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段
    「喝水」導致積食,醫生: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段,別弄錯堂妹生了孩子後,一直精心照顧,在外人看來,堂妹確實在養孩子方面很有一套,現在孩子4歲了,特招人喜歡。,在照顧孩子時是不是經常讓孩子喝水,堂妹說確實是這樣,一直覺得多喝水對身體好,才這麼做的。
  • 2歲寶寶積食不發育,醫生說3種傷脾胃的輔食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上周的時候,陪著朋友帶娃去醫院做檢查,醫生告訴我們孩子的嘴裡有一股臭味,舌苔發黃,再加上不愛吃飯、體質差經常生病,是脾虛積食了,而導致孩子脾虛積食的原因就是平時朋友經常給孩子吃的輔食
  • 3個時間點別給孩子喝水,會傷脾胃,不利於身高成長,別不當回事
    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參與了身體所有的生命活動,尤其是對正在長身體,新陳代謝快的孩子來說,補充水分直觀重要,所以從小媽媽們就給孩子準備水壺,時刻鼓勵孩子多喝水。然而,喝水也是一件「講究」的事,孩子的臟腑嬌嫩,功能薄弱,在錯誤的時間段喝水,很容易傷到脾胃和腎臟,影響身體發育,甚至會導致孩子身高增長緩慢。
  • 4歲女孩"喝水"進了醫院,醫生:這3個時間段別給孩子喝水,易積食
    導致瑩瑩顯得面黃肌瘦的,媽媽趕緊帶瑩瑩去醫院看看,讓醫生檢查之後發現原來是積食所導致的。媽媽很疑惑,覺得平時在瑩瑩的飲食方面還是挺注意的,應該沒有吃什麼不健康的東西。醫生說如果喝水不當也會造成積食,瑩瑩媽媽這才想起來平時一直沒事就讓瑩瑩多喝水,本來想讓瑩瑩多喝水身體更健康,這下反而適得其反了。
  • 4歲女孩「喝水」進了醫院,醫生:這3個時間段別給孩子喝水,易積食
    醫生說如果喝水不當也會造成積食,瑩瑩媽媽這才想起來平時一直沒事就讓瑩瑩多喝水,本來想讓瑩瑩多喝水身體更健康,這下反而適得其反了。分析:其實喝水的時間段也是有很多要求的,專家提醒在這幾個時間段最好不要讓孩子飲水否則很容易造成積食。
  • 孩子脾虛積食發育慢,這7個表現太明顯!預防積食,堅持3事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朋友3歲的女兒突然間不怎麼吃飯了,並且小臉蠟黃,舌苔還比較厚,整個人看起來特別沒有精神。朋友說,這種現象已經很多天了,去藥店拿了一點藥吃,一點效果都沒有。正好有時間就給孩子看了看,感覺孩子是脾虛,於是建議朋友去醫院檢查一下,之後朋友告訴我孩子生病還真是脾虛,積食引起的。
  • 5歲女娃積食連續發燒一周,勸告父母:這2種食物比泡麵還傷脾胃
    鄰居家的燕燕今年5歲了,最近聽燕燕媽說孩子最近連續發高燒好多天了,每次都是38是38℃或者39℃,燕燕媽給孩子貼過退燒貼,也是吃過藥,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又持續燒起來,就這樣連續了一周,直到孩子一直顫抖,燕燕媽急忙抱著孩子去了醫院。值班醫生給了燕燕一份驗血清單,結果顯示沒有什麼問題,就給孩子開了一些清熱解毒的藥,讓他們回去。
  • 比鹽和辣還傷脾胃的調料,孩子天天吃,當心脾虛積食長不高
    前一段時間我去我表姐家串門,當我去那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了,我看到表嫂在給兒子哲哲餵飯,哲哲今年6歲了,表嫂說,哲哲最近胃口不好,吃飯吃幾口就飽了,表嫂很擔心孩子的發育,孩子不吃飯,營養跟不上,所以每次都要給孩子餵飯。
  • 孩子積食「根源」與這3物有關,若不忌口,脾胃扛不住,積食脾虛
    每次吃完飯,就開始吃零食,肚子總是鼓鼓的,父母擔心他吃太多傷脾胃易積食,就勸他少次零食,往往這個時候樺樺就會撒嬌,他一撒嬌,父母就投降了,任由他繼續吃。結果去醫院體檢時,醫生說樺樺的脾胃受損很嚴重了,而且體內長期有積食父母都沒有發現,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發育了,若再不及時清理積食、調理脾胃,讓脾胃恢復健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 給孩子補充水分"挑時間",這幾個時間點,儘量不要讓孩子喝水
    多喝水有助於機體的新陳代謝,對於處於成長發育期的孩子而言,多喝水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很多孩子都有著不愛喝水的習慣,父母們督促孩子喝水更是成了非常日常的事兒。不過喝水也要講究時間,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喝水的。父母們應該對適宜的喝水時間有所掌握,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喝得更健康。
  • 家裡兩娃頻繁便秘,雙雙查出積食脾虛,醫生痛訴:此湯怎能天天喝
    同事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叫平平和安安,今年5歲,上幼兒園大班了,平時同事上班,孩子都由爺爺奶奶帶。前段時間,爺爺奶奶把孩子帶去親戚家的喝喜酒,發現自己家的孫女,比親戚家的矮了一截,想著孩子是不是缺營養,長得太慢了。回家就開始給孩子天天熬骨頭湯喝,孩子也不排斥,有時候奶奶還用骨頭湯拌飯給孩子喝。
  • 6歲女娃脾虛不長個?醫生:3種食物比辣條還傷脾胃,趁早管住嘴
    就在前2周,小區裡的菲菲,才6歲大,最近就出現了問題,菲菲看著比同齡的孩子要矮,不怎麼喜歡吃飯,渾身沒有啥精神勁,菲菲媽媽趕緊帶娃去掛號求診,醫生諮詢檢查之後,說:孩子食物滯留在腸道中,損傷了脾胃功能,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吸收,導致孩子積食不消化,大多數都是飲食不當造成的。為什麼現在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