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喝水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排毒。所以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不免會讓孩子喝很多的水,父母都覺得孩子多喝水,沒有什麼壞處,確實,多喝水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但是喝水也講求合理性,科學合理的喝水,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如果在錯誤的時間段喝水,相反就會導致孩子出現積食。
因喝水導致積食影響正常成長發育的案例:
三歲的冰冰剛開始上幼兒園,胖乎乎的,非常討人喜歡,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冰冰的身體非常反常,臉色暗淡無光,還有一些病色,有時候還會出現腹瀉,不願意吃飯的情況,小身板瘦削了不少。
很多時候冰冰喊著肚子疼,冰冰媽媽也發現她的肚子經常是脹脹的,明明沒有吃多少東西,但是卻很腹脹,夜裡睡覺的時候冰冰也總是翻來覆去,有時還會出現露睛的情況。
冰冰媽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太影響孩子的發育了,每天都吃不下多少東西,因此在周末的時候,媽媽帶著她去醫院檢查了,大夫看了冰冰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積食,但據冰冰媽媽反映,孩子平時吃得並不多,而且飲食也很有規律、沒有吃不好消化的食物,那是因為什麼呢?
在冰冰媽媽更為細緻的描述中,大夫找到了原因,原來每次吃飯之前媽媽喜歡讓冰冰喝些水,冰冰平時很活潑,一直喜歡跑跑跳跳,只有吃飯的時候才會安靜下來,所以媽媽會讓她喝水,殊不知這個習慣就是導致冰冰積食的原因。
兒科醫生:這3個時間段喝水,讓孩子積食脾虛,寶媽要注意
1、運動後喝水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在激烈運動過後,是不應該喝水的,這是因為運動後孩子會流很多汗,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雖然及時補給是對的,但是補充水分也是需要講求方法的,如果這時候就給孩子立馬喝水的話,比如身體還沒緩過來,給孩子喝太多的水,就會加速身體水分的流失,從而導致體內的鹽分,隨著汗液流出,增加腸胃和心臟的負擔。
2、睡前喝水
有很多人在睡覺前有喝水的習慣,害怕半夜會醒來乾渴。其實在睡前喝水是可以的,但是要在睡前一小時,而不是在臨睡之前喝。首先在睡前喝大量的水,容易導致起夜從而影響孩子睡眠,再就是孩子喝水喝得太多,就會導致腸胃異常,影響消化,長此以往就會出現積食的情況。
3、吃飯時喝水
吃飯時喝水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吃飯的時候會幹,所以給孩子提前準備好一杯水,以備不時之需。其實這樣做的方法是不對的,這是因為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身體中的酶在消化食物,在食物到達胃這個器官之後,在胃液的作用下開始消化食物,如果這時候孩子喝水的話,就會胃液淡化,這樣時間長了之後,身體的消化功能就會減弱,導致食物不容易被消化,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積食。
孩子積食了怎麼辦?
積食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小孩的積食,發現積食時在第一時間調理,可以準備一下柳果刺鋅,它被稱為小兒積食的「清道夫」,原方出自《千金方》,以柳果、猴頭菇、麥芽、山楂、茯苓、雞內金、橘皮等成分為主,調節脾胃,健脾合胃,減少積食。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一旦出現積食,就可以立馬給孩子衝柳果刺鋅喝,可以改善孩子積食的問題,並且提高腸胃蠕動,增加營養的吸收,讓孩子的消化功能逐漸恢復。
若是小孩經常積食,非常依賴柳果刺鋅,那麼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餵養習慣了,有的小孩頻繁積食,口氣大,胃氣上燻,與飲食不當有很大關係,平時吃得太多,吃得不好消化,都會引起頻繁積食,飲食才是根本,家長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