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水是人體生命的源泉",對於成年人來說,水約佔人體的70%,而孩子所佔的比例在70-75%之間。
眾所周知,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化,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防止食物在體內堆積。
喝水可以說好處很多,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水也不是可以隨意飲用的,若飲用不當,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積食的現象。
4歲的樂樂剛剛上幼兒園,白白胖胖的深受孩子和老師的喜愛,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樂樂老是拉肚子,臉色泛白,還經常咳嗽。
於是樂樂的媽媽就帶他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卻是積食了。
媽媽很疑惑,平時在樂樂的飲食方面特別注意,就怕他吃不好,會導致肚子不舒服生病什麼的,一直都是我親力親為。
甚至他每天喝水的時間,喝多少水我都在控制著,就怕孩子生病。
樂樂媽媽的這些話讓醫生知道了問題的所在,水喝錯了,也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積食。
4歲孩子喝錯水導致積食,提醒:這3個時間段別再給孩子喝水了
1、吃飯的時候
許多家長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會給他們準備一杯水,怕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噎住。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身體內的酶會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比如:咀嚼食物的時候會產生唾液澱粉酶從而進行分解,當到達胃的時候,在胃液的作用下,又會起到消化食物的功效。
若此時間喝水,就會衝淡這些對於食物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長期如此,消化功能就會降低,導致食物不能夠很好的被消化掉,從而出現積食。
因此,對於正在吃飯的孩子來說,不要再讓孩子喝水,最好在吃完飯後的半小時內再讓寶寶喝水。
2、運動後喝水
孩子天生喜歡動,就喜歡跑來跑去的,這個時候孩子會出大量的汗,體內水分的流失補充水分是正常的現象,但是,補充水分也是有講究的。
許多家長會讓孩子在劇烈運動後及時喝水,因為此時的他們正好處於口渴的狀態,就會抱著水杯大口的喝。
其實,此時身體還處於消耗的時間,若飲用太多的水就會加速汗液的揮發,導致體內過多的鹽分隨著汗液流出,加重心臟以及腸胃的負擔。
因此,平時在孩子運動後,應等心率平穩之後在讓孩子補充水,不要著急喝水。
3、睡覺前喝水
睡前喝一點有利於防止身體因為夜間睡眠時出汗,呼吸等因素的作用下缺失的水分。
但是,此時的睡前喝水是指睡前的1小時,並不是在要睡覺的時候喝水。
若睡覺前喝大量的水,就會導致孩子半夜因尿被憋醒影響片睡眠。其次,喝水過多,也會影響到腸胃的功能。
俗話說"胃不和則寢不安",喝水太多就會影響到腸胃的功能,長久下去就會導致積食的現象發生。
孩子出現積食後有哪些表現呢?
· 舌苔變厚變黃,出現裙邊舌;
· 嘴巴裡面有異味,多為酸臭味;
· 吃飯沒有胃口,不好好吃飯,還挑食;
· 有的孩子特別能吃,但是經常拉肚子,身體瘦小;
· 晚上睡覺不踏實,老是翻來覆去的。
那麼,孩子積食後又如何調理呢?
1、大人需要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2、固定的開飯時刻:
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儘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進孩子的食慾: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慾,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化解積食,健脾開胃是核心!
積食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積食不僅會影響到睡眠、導致免疫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出現持續發熱。
脾主運化,主代謝,脾虛消化能力減弱,食物在消化道無法消化,便形成積食。因此,解決積食,首先要健脾。健脾開胃後,積食不攻自破,不長個,發育緩慢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但是,很多寶媽急於求成,用益生菌等健脾,這其實是個誤區,不僅會傷脾胃,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健脾、開胃、助消化,推薦純天然,無添加經典方:山楂六物膏
組成:山楂、 雞內金 、炒麥芽 、茯苓 、懷山藥、 大棗
分析:
1、山楂消肉食,還潤腸通便。
2、雞內金可以把小石子消化,區區積食又算得了什麼。
3、炒麥芽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兒童主食吃太多,導致的脾虛、積食。
4、加入茯苓,化解積食導致的脾虛溼氣。
5、加上懷山藥與大棗來補脾健脾,搭配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