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h.anhuinews.com 2011年01月24日 02:32 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在幼兒教育尚未納入公共服務範疇的前提下,財政資金要麼不指向幼兒園,要麼指向全部幼兒園,而不能只用於少數幾個機關幼兒園。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進機關幼兒園。
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21日開幕,代表們收到《廣東省2011年省級部門預算草案》。有代表發現,按此預算, 8所幼兒園一年花費超過6863萬元,比去年有所增加。 (1月 23日《錢江晚報》)
年年歲歲花相似!去年,廣東省人大代表發現,廣東四個省級部門辦的幼兒園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超過1500萬元。今年廣東省人大代表又發現,廣東8所幼兒園一年花費超過6863萬元。實際上,早在7年前,就有廣東省人大代表指出,用省級財政供養幼兒園極為不合理,因為機關幼兒園不屬於公共財政範疇,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讓少數人受益。
歲歲年年人嘆息!儘管輿論強烈反對,但機關幼兒園依然享受著公共財政。公共財政的要義在於公共,它來自於公眾,就應該普惠於公眾,而不能用於少數群體。因此,在幼兒園尚未納入公共服務範疇的前提下,這些財政資金要麼不指向幼兒園,要麼指向全部幼兒園,而不能只用於這幾個機關幼兒園。須知,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進機關幼兒園。
為何機關幼兒園屢屢享受到天價財政資金?是誰編制的預算?又如何得以通過?還有多少機關幼兒園享受財政資金?顯然,只有回答這些疑問,才能回歸公共財政倫理。有業內人士透露,財政補貼機關幼兒園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潛規則」,以前,國家對公務員有多種明補暗補,暗補就包括教育方面的特殊照顧——仔細想來,似乎是這麼一回事!
平息輿論的反彈需要從兩方面入手,其一,既然公共財政投向了機關幼兒園,那麼機關幼兒園就應該面向全社會招生。這一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辛瀑說得很清楚:「用公共財政辦幼兒園,就應該面向社會大眾招生,假如不是這樣,它的合理性就值得懷疑。」其二,公共財政不能厚此薄彼,對非機關幼兒園也應該一視同仁。如果公共財政像重視機關幼兒園一樣重視普通幼兒園,我想普通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現狀就能紓解。(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