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國家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網絡上進行賣貨就非常常見了。目前最常見的就是非常固定的套路,就是靠打感情牌,用所謂的「愛心」誘導大家去買一些賣不出去的殘次品。此次就有很多電商這些不道德的事情就被公布出來了。水果滯銷就在網上求「同情」,最後給的當地的蘋果品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開局一產品,內容全靠編
而且這些網店的賣家已經有了「高超」的本領,嘴皮子也是練到了極致。開局一個產品,內容全靠編,什麼口頭禪「果農抱頭痛苦」等理由,然後再以一些什麼「產品滯銷」等方式開頭,利用大家的同情來幫助他們進行賣貨,但是這樣的效果而且還非常不錯,比正常賣要高出好多倍,而且這些都只不過是一些殘次品。
利用同情心賺著「昧良心」的錢
在此次山西的蘋果事件被公布之後,很多的我那個有拿圖片和廣告詞進行了對比,發現都是大同小異的,而且還用一位老人的照片作為宣傳的封面,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同情,很多人都是用同情的心裡去買,但是最後買回來的產品都爛掉了。
果農:竟坑我們
其實網友購買的背後,一直都是偽裝成果農的一些虛假的營銷,而果農只能說:「受傷的總是我們」。其實這很多都是經過專業團隊運作、文案和視頻用來引起網友同情,而真正的果農卻非常騷,很多不好的果子就是因為這些假果農團隊購買後,從而再向網上賣,最後不好吃坑的就是這些真正的果農。
總結
那麼就有可能會問,這些產品滯銷在我國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些真的存在。我國每年有很大一批的果子都爛在地裡,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選擇商家,只要這些果子確實好然後實惠,那麼這個問題遲早就會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