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從中西方疫情防控看中國制度優勢

2021-01-07 共青團中央

從中西方疫情防控看中國制度優勢

面對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沉著應對,領導和指揮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保持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寧的同時,僅用兩個月就基本阻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傳播,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中國展現的領導力和政治意願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然而,儘管中國為世界贏得了抗擊疫情的寶貴時間和經驗,美國等西方國家面對疫情,卻陷入了制度失靈、管理失效、社會失序、物資匱乏、感染人數激增的混亂局面,所謂的資本主義「制度優勢」蕩然無存。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形成鮮明對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彰顯。

一、黨領導一切,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為抗擊疫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抗擊疫情的顯著成效是對這一命題的最新也是最好註解。黨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凝心聚力的政治優勢,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果斷決策、親自指揮,為疫情防控領航掌舵、定調壓艙。黨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發出最強動員令。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堅決落實中央部署,力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最重大的政治任務,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切實轉化成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面對空前的疫情,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只有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做到。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一切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其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主心骨作用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彰顯。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部分西方國家卻因為政黨紛爭走向政治極化,決策效率低下,喪失疫情防控的最佳時機。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也未能攜手抗擊疫情,而是各懷「鬼胎」。由於民主黨人反對,共和黨版的第三輪緊急經濟援助計劃,在參議院3月23日的程序性投票中再次未能達到60票的門檻,宣告失敗。截止4月中旬美國國會仍舊沒有就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疫情達成一致,民主黨和共和黨均表示不會放棄各自的提議,僵局進一步加深。另外,在兩黨激烈黨爭大背景下,由於美國重災區的各州的州長多為民主黨人,由共和黨主導的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合作也開始產生嚴重分歧。與此同時,美國的疫情愈演愈烈,截至美國時間5月4日,人口約3.3億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152372人,而人口約14億的中國累計確診病例不到85000人。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二、全國一盤棋,集中領導、統一指揮、舉國動員、形成合力,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集中領導、統一指揮、舉國動員,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依靠。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從武漢到湖北,從湖北到全國,在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下,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社會主義制度釋放出強大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轉化為應對大風大浪、抵禦風險挑戰時的治理效能:武漢「封城」,人民解放軍醫護人員率先進入武漢,全國各地42000多名醫務人員、180多個醫療隊陸續奔赴武漢、馳援湖北;動員各方力量夜以繼日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分秒必爭改造方艙醫院,快速實現「人等床」到「床等人」;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的救治和防控工作。全國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得以建立,全國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迅速運行,形成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局面,疫情防控形勢實現大逆轉。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部分西方國家缺少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中央政府推諉扯皮,地方政府各自為戰,疫情防控混亂不堪。美國疫情爆發後,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間、各州政府之間在儲備和採購醫療物資方面產生矛盾,相互搶奪醫療資源。聯邦政府的指令形同虛設,各州自行其是,加利福尼亞等州因對聯邦政府不滿,聯合起來公開對抗聯邦政策。無獨有偶,歐洲的比利時政治制度複雜,語言文化南北對立,基層-大區-中央三層政府互相掣肘,掌控各地區各部門衛生醫療資源的行政主管(衛生部長)多達九位,抗疫共識難以達成,戰勝疫情的寶貴時機白白浪費。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這張標註了日期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無人機拍攝)。

三、人民至上,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優勢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生命重於泰山。面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堅決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不惜付出封城禁足、工廠停工、公共場所停業等一切代價防控疫情,救治患者,不忽略每一個病人,不放棄每一個生命。與此同時,面對疫情突發對民生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各級政府堅持就業優先,積極保障「米袋子」和「菜籃子」供應,強化對困難群眾的救助保障,關心關愛一線人員,為境外我國公民提供必要防護指導、物資保障和交通支持。

與之鮮明對照的是,英國等部分西方國家面對疫情仍然秉持資本至上的價值立場,寧願犧牲民眾生命,也不願意讓資本利益集團為巨額防疫投入買單,甚至提出「群體免疫」策略,並將其美化為「更高級的人道主義」。計劃讓絕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通過犧牲部分人的生命,使大部分人獲得抗體,最終獲得群體免疫力。鼓吹「群體免疫」的背後,不過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當代變種。社會達爾文主義作為西方國家人權理論的思想支柱,其人權本質上是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資產階級的特權、財產權,是資產階級的剝削權、壓迫權和掠奪權,是少數剝削者剝削多數被剝削者的人權。社會達爾文主義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說成天經地義,是反人民的理論。「群體免疫」策略更是體現了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虛偽性和反人民性。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月4日,在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病房(無人機照片)。

四、醫保買單、財政兜底,物資充足、保障有力,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優勢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彰顯社會主義優越性。公有制為主體保證國有經濟掌握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和基礎性行業,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集中力量辦大事提供堅實物質基礎。中建集團僅用十天,建成了建築面積 34000 平方米,可容納 1000 張床位火神山醫院。中國石化針對口罩原材料短期緊缺的情況,迅速生產熔噴布,並全部定向供應製作口罩,不對企業和個人銷售,防止中間商囤積投機倒把賺差價,有效緩解醫療物資供需矛盾,並且抑制了原材料價格的持續暴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高效幹預醫用物資和民生物資的生產調度,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堅實物資保障。政府主導,確保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真正體現公益性,公立醫院在救治患者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免費救治,醫保買單,財政兜底。據統計,確診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達到2.15萬元,重症患者超過15萬元,少數危重症患者達到幾十萬元,甚至超過百萬元,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面對嚴峻疫情,中國經濟表現出巨大韌性,中國的股市、債市運作相對平穩,「米袋子」和「菜籃子」供應充足,水電氣暖供應正常,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在全球率先出現向好態勢。

與之鮮明對照的是,部分西方國家受疫情影響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美股在3月份連續4次出現熔斷,而此前幾十年美股只出現過1次熔斷。截至4月第一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已經超過1600萬。4月底將有超過2000萬人失業,全國失業率將達到15%。更為嚴重的是,資本主義制度醫療制度的偽福利性使很多人因為沒有保險或保額不足根本不敢去醫院看病。美國2018年有近2800萬「非老年」的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佔總人口的近9%,加上因新冠疫情失業而失去醫療保險的1000萬民眾,美國目前有大約38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獨立的非營利性組織FAIR Health的調查顯示,如果患者沒有保險或選擇了網絡外(out-of-network)醫療機構看病,因新冠到醫院就診的費用預計在42486美元至74310美元之間。對那些使用網絡內醫療服務的看病的患者,根據其保險分擔費用的不同,自付費用將在21936美元至38755美元之間。

中新社發 李建明 攝

2月28日,工人們在四川祥和茂製衣口罩生產線上忙著生產口罩,保障市場供給。

五、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敢於犧牲、禮讚英雄,志願奉獻、友愛互助,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匯聚成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戰勝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面對疫情,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凝心聚力,響應號召、自覺隔離,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閉門不出、支持抗疫。四萬多名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白衣執甲、逆行湖北;基層社區工作者勇挑重擔、甘於奉獻;無數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快遞小哥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全國廣大共產黨員踴躍捐款,截至3月26日,全國黨員自願捐款82.6億元。中國人民把個人的生命體驗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精神。與此同時,感恩救助、致敬生命、禮讚英雄之風蔚為大觀。清明節,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深切哀悼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各援鄂醫療隊分批撤離湖北時,湖北人民陽臺相送、街頭鞠躬,人民警察列隊敬禮、鳴笛開道,以最高禮遇送別英雄,落地後各地機場以民航界最高禮遇「過水門」方式,迎接援鄂英雄凱旋。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部分西方國家在疫情期間思想混亂,人心動蕩。警察大規模「請病假」,醫護人員罷工潰散,種族歧視加劇,民眾陷入恐慌。截至3月24日,紐約市有2774名警察請病假,佔警員的7.6%。美國密西根州部分護士罷工呼籲增派人手,而醫院方面卻同意他們離職。義大利南部萊切省索萊託市一家爆發疫情的養老院,護理人員集體逃離,留下87名孤立無援的老人,多位老人不幸去世。《華爾街日報》竟刊登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評論文章。

六、堅持群眾路線,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構築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人民防線,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治理優勢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貫穿於社會治理制度之中,轉化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效能,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治理優勢。社區防控陣地是抗擊疫情的兩大陣地之一。我們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把群眾發動起來,緊緊依靠人民,構築起與疫情鬥爭的人民防線。各級黨委(黨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動員起來,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既當「守門員」「疏導員」,又當「跑腿員」「宣傳員」,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建立健全區縣、街鎮、城鄉社區等防護網絡,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物資發放和心理疏導等工作,加強聯防聯控,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構築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激活社會多元治理主體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廣大社區居民不但自覺服從管理,而且主動要求擔任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人民群眾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力軍。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安寧,秩序井然。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疫情重壓之下,部分西方國家治理失靈,社會動蕩。不少美國人開始搶購物資甚至打砸商店引發暴亂,尤其是針對亞裔暴力事件頻頻繁發生。美國民眾除了搶購食物、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外,也開始瘋狂購入槍枝、彈藥和防彈衣等商品。義大利27所監獄發生暴動,已造成6人死亡,另有50人越獄。在疫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法國仍然舉行了大規模的抗議遊行,西班牙仍然舉行了婦女節大遊行。匈牙利、捷克等國的槍枝銷量激增,越來越多人試圖武裝起來保護自己,擔心疫情蔓延出現的嚴重物資短缺可能導致的法律和秩序瓦解。

七、人民軍隊為抗擊疫情提供強力支撐,保證國家安全穩定,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獨特優勢

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人民軍隊不但為抗擊疫情提供強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撐,更保證著國家安全穩定,隨時準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疫情發生後,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一聲令下,全軍4000多名醫護人員火速馳援武漢,接管火神山醫院,不但圓滿完成醫療救治任務,而且實現「打勝仗、零感染」。軍隊的科研機構加緊開展對疫苗的科研攻關,駐鄂部隊也組成運力支援隊保障物資運輸。與此同時,全軍部隊堅持抗疫不誤戰鬥力,始終保持正規訓練生活秩序和良好戰備狀態,海軍組織遼寧艦航母編隊跨區機動,航經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到南海有關海域開展訓練。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疫情期間,部分西方國家卻因為軍隊缺乏政治信仰,疫情處理不當,出現戰鬥力下降乃至軍人群體性抗命行為。美國海軍因防疫分歧產生內訌,並引發輿論風波,四艘美軍航母全部受疫情影響「趴窩」。在與病毒的遭遇戰中,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各國軍隊不但不能作為主力軍參與抗疫,反而因不少軍人感染病毒而陷入危機,暫停或縮減了常規軍事行動。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第一批軍醫登機援鄂

八、積極參與全球疫情防控,為世界贏得經驗和時間,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主義優勢

秉承國際主義精神,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再次表明,疫情無國界,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呼籲國際社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疫情暴發以後,中國以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改變了疫情快速擴散流行的危險進程,也構建起了阻止疫情傳播的第一道防線,不但為全世界抗疫積累了經驗,更爭取了時間。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地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經驗,向80多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派遣醫療專家組,向世衛組織提供了2000萬美元捐款,支持其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中國的國際主義精神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虛偽性和狹隘性暴露無遺。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置國際道義與責任於不顧,將病毒政治化,鼓吹「中國病毒論」「中國隱瞞論」「中國賠償論」「口罩外交論」等國際謬論,妄圖「甩鍋中國」,破壞全球抗疫局面。美國甚至叫停了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歐洲各國則各掃門前雪。義大利呼籲歐盟成員國援助,竟沒有一個國家響應,反而是中國派出醫療專家組攜帶救援物資奔赴義大利。為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的矛盾,各國甚至相互扣留醫療物資。

3月11日,由中國紅十字會1名副會長帶隊國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專家及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攜帶相關救援物資啟程飛赴義大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經此一疫,「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形成的鮮明對照、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顯現的優劣高低必將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更好地教育人民、激勵人民,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疫情發生之初,有西方學者從固有觀念、概念和理念出發,對中國抗疫措施進行了無理的批評。但是,隨著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國際學者、政要等紛紛認識到中國制度在抗疫鬥爭中發揮的強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以其制度優勢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同時,歐美國家疫情防控依然形勢嚴峻。相比之下,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已經顯而易見。
  • 上師馬學人「疫情防控專題研究」之三十二 | 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一)中國高度首先體現在黨的領導在此次疫情防控戰中所起到的顯著力量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 疫情防治的制度優勢與完善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科社部副教授、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員 冉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及時部署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防控工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 「開學準備」2020年度春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根據《江蘇省中小學 2020 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指引》文件要求,深入普及新冠肺炎及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廣大師生掌握疫情防控的方法,提高師生的自我防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一、疫情防控領導和管控工作機制根據學校防控實際加強領導管控、明確職責、規範指導,建立以校長室領導下的校辦、課程處、德育處、後勤處四個處室領導和管控小組,具體組織、領導和指揮心理教研組、體育組、傳達室、醫務室、食堂、教職工、班主任、同學全員進行學校疫情防控。
  • 「警院之聲」疫情防控彰顯「三種思維」
    疫情發生後,武漢採取了封城,1月22日,美國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援引採訪對象的話,稱中國在武漢封城的做法是侵犯武漢民眾的人權。也有人質疑,以巨大的經濟為代價來阻斷病毒傳播是否值得。面對網絡上不同的聲音,不同意識形態的碰撞,必須引導青年學生要有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性思考的能力。
  • 荔枝特報·兩會特刊丨制度優勢是戰勝疫情的法寶
    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的秘訣是什麼?  「總體來說這次全民戰『疫』,最凸顯的就是我們的制度優勢。」
  • 舉國抗疫彰顯中國政治制度優勢
    面對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多次強調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經過艱苦努力並付出犧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不僅最大限度維護了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也為世界各國的防疫贏得了寶貴時間,提供了重要經驗。中國能夠經受住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驗,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獨具優勢的政治制度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堅實保障。
  • 以制度優勢凝聚奮鬥偉力
    疫情防控鬥爭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在疫情防控鬥爭中,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 鄧純東:中國戰疫凸顯制度優勢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制度優勢、民法典、脫貧攻堅、教育資源、自貿區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鄧純東:中國戰疫凸顯制度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指出,中國戰疫中展現的極大的社會動員力、人民號召力、資源調度力,彰顯的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源於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
  • 「學思平治」王帆:探索中西方觀念差異形成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從...
    西方深刻的歷史文化的隔離與對立、非我族類的觀念導致西方自身的中心論和對不同發展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對立心態,沒有對立也要製造對立,沒有對立不符合其利益訴求;4中西方觀念差異還使西方看待中國崛起時產生恐懼和擔心。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威脅論」在西方不斷湧現。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房寧|抗疫鬥爭彰顯中國制度優勢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大學生活之「開學三境界」
    目前,新冠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進行著,全球各地面臨著不同的窘境,中國已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其中針對校園,教育部已明確指出「加強跟蹤指導校園疫情防控」、「反對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保證「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因此,除了往常的開學小擔心,今年返校的大家還擔負著校園疫情防控下,下半年學習生活的大焦慮。
  • 黨員抗擊疫情工作心得體會-打贏疫情阻擊戰彰顯制度優勢
    關鍵時刻,彰顯中國制度優勢,成果的背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本次疫情發生後,黨中央統一部署、統一協調,各級黨員幹部靠前指揮,堅守崗位,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2020年大年初一以來,黨中央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國務院成立聯防聯控機制,將疫情防控工作當做當前的頭等重要大事來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蘇州大學發出智庫聲音 作出文科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將之作為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此關鍵時期,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動員專家學者,廣泛開展理論探索與政策建言,助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出智庫聲音、作出文科貢獻。
  •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黨委榮獲「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庚子記「疫」,風雲湧動,在 2020 年的新冠肺炎抗疫之戰中,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黨委勇挑重擔、靠前指揮,始終把「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貫穿到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的全過程,將黨的建設與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帶領廣大醫務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堅守抗疫一線、守護人民健康。一是黨建引領,成立兩個臨時黨支部,開闢八個抗疫主戰場。
  • 「聲音」消費金融狂歡拉響「警報」
    過去幾年,中國的新金融行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尤其是個人消費信貸領域遍地開花,甚至成為全世界「普惠金融」的發展樣本。但是在高速增長過後,整個行業的處境卻並不樂觀。多頭負債高企之下,真實的貸款需求到底是否被高估了?而在眼花繚亂的產品創新背後,新金融的風控能力又是否能鑑別當下混亂的市場環境?
  • 作文素材:從防控疫情「大考」中讀懂「中國答卷」
    防控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展示了強大的綜合國力、治理能力和動員能力,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團結力量,交出了世所罕見、令人敬佩的「中國答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書寫出的「中國故事」、發出的「中國聲音」令世界震撼和動容。從「中國答卷」中我們讀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
  •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結構優勢及效能轉化
    執政黨通過廣泛收集、聚合和集中民意訴求,確定自身的施政綱領和方針政策,並通過民意授權直接組織政府或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等,把代表和聚合的人民利益體現在國家治理過程中;從利益代表的廣泛性看,新型政黨制度既能體現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意志,又能反映民主黨派所聯繫的不同社會界別和群體的具體利益,從而能夠做到最大範圍收集和聚合民意;從利益代表的持久性看,新型政黨制度通過民主黨派政治協商
  • 中國銀聯這支「疫情大考」視頻,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一場疫情,2020的開年,我們都經歷了一次大考。不少中小企業在這次行業大考中紛紛倒下,但也有的人,以蛻變求新生,力求「活下來」和「穩住」。最近,中國銀聯聯合12家媒體、21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視頻《我們都是答卷人》,將疫情比喻成一次考試,以此引出「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計劃。
  • 靈雲疫情防控智慧機器人加入入駐「機器之心」 - 金評媒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企業戰疫,智能化解決方案如何選?機器之心最新上線「智能戰疫方案精選」系列,逐場景解讀目前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市場現狀,剖析各類主流方案性能指標及適用範圍,縱覽優質供應資源。捷通華聲靈雲疫情防控智慧機器人憑藉技術和服務優勢,以及在戰疫期間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方案精選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