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鈣鈦礦微型雷射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14 北京大學新聞網

北京大學工學院張青課題組近期在鈣鈦礦微型雷射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文章依次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10.1002/adfm.201601690)、 Small Methods(DOI: 10.1002/smtd.201700163)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DOI:10.1021/acs.jpclett.7b01857)上,工作被Wiley Materials & Views以亮點形式報導。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作為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因具有載流子遷移速率大、擴散長度長、吸收係數大、量子產率高等優點,使得其不僅在光伏領域具有優異的表現,在微納雷射器以及光電探測等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鈣鈦礦微型雷射器不僅具有極低的雷射閾值,同時工作波長調諧範圍可覆蓋近紅外到可見光。而混合準二維鈣鈦礦薄膜材料,因其獨特的幾何結構、可變的帶隙能量和較高的穩定性等優異性能,使其在光伏和光電器件領域備受矚目。

 a 不同維度鈣鈦礦微型雷射器;b 可見光波段調諧的高品質雷射器

在鈣鈦礦微型雷射器研究方面,張青課題組使用化學氣相沉積法成功在雲母襯底上生長出具有高光學質量和穩定性的純無機鈣鈦礦CsPbX3(X=Cl、Br、I)單晶納米片材料,並實現了整個可見波段調諧的高品質雷射器(High-Quality Whispering-Gallery-Mode Lasing from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platelets)。結果表明,純無機鈣鈦礦CsPbX3納米片結構支持回音壁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的光學振蕩,光學激射峰在400-700nm,半高寬僅為0.14nm,閾值為2.2J/cm2,雷射相干性為同類型雷射器中最高;同時,實驗獲得CsPbX3的激子結合能為20-73meV,明顯高於等同禁帶寬度的無機半導體材料,從而對研究強光-激子耦合作用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基於對鈣鈦礦材料微型雷射器件的深入研究,張青研究員受邀撰寫基於鈣鈦礦微型雷射器件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光電器件領域的應用的綜述論文(Advances in Perovskite-Based Small Lasers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1700163)。文章從晶體結構、電子結構和帶隙工程、激子和自發輻射以及光增益四個方面重點討論了鈣鈦礦材料的激射特性;同時從材料的維度出發,討論了鈣鈦礦薄膜、納米片、納米線和量子點等材料對鈣鈦礦雷射器各項參數的影響,並探討了鈣鈦礦微型雷射器存在的問題及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混合準二維鈣鈦礦薄膜材料研究方面,張青課題組採用瞬態吸收光譜技術和螢光光譜技術,對包含不同相的二維鈣鈦礦混合物(PEA)2(MA)n-1PbnI3n+1 (PEA=C6H5CH2CH2NH3,MA=CH3NH3+)及其載流子動力學進行了詳細研究(Unveiling Structure Engineered Carrier Dynamics in Hybrid Quasi-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s Thin Film Towards Controllable Emission)。通過對比在鈣鈦礦薄膜正反兩面激發得到的實驗數據,課題組發現這些不同組分的二維鈣鈦礦層在沿垂直基底的方向上是按照n值由基底向外逐漸增大排列的;另一方面,通過開爾文探針力顯微分析法(KPFM),證明了材料表層同時自由分布著不同n值的鈣鈦礦材料。受二維鈣鈦礦層的能級驅動,薄膜內部光誘導產生的電子和空穴會在垂直於基底的方向上發生載流子(電子和空穴)分離:電子從小n到大n方向轉移,而空穴的轉移方向則相反。這種內部載流子分離可導致電子和空穴分別累積在薄膜的上下表層,有助於提高光生載流子分別向上下表面的擴散效率,減少電子空穴的複合機率,提高載流子的提取效率。這一結果可促進二維層狀鈣鈦礦薄膜在太陽能轉換和光電探測等領域的應用。

準二維n=3(a,b,c)和n=5(d,e,f)鈣鈦礦薄膜材料反面激發瞬態吸收光譜

以上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A0205700;2017YFA0304600)、青年千人計劃及清華大學低維與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微納雷射器研究進展
    《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於2020年4月份出版「固體雷射材料」專題(點擊查看專題)。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從鈣鈦礦材料的結構及其特性出發,根據不同的發射模式介紹鈣鈦礦微納雷射的發展狀況,並分析鈣鈦礦雷射器進一步的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趨勢。
  • 上海高研院等在鈣鈦礦半導體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近年來,鈣鈦礦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對光轉換應用的進展產生了明顯的積極影響,目前已在場發射電晶體、太陽能電池、光通訊、X射線探測、雷射器等領域嶄露頭角。鑑於此,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楊迎國等依託上海光源XRD線站,建立了先進的有機、鈣鈦礦光伏薄膜和器件製備及測試系統,形成了具有同步光源特色的薄膜表面衍射分析方法和在線同步輻射原位研究裝置,在鈣鈦礦膜層結晶調控、結晶動力學過程、界面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同步輻射光源特色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下簡稱「電子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信息材料和光學領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Communications
  • 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具有分級孔道結構多孔碳材料的製備及其儲能應用》(「Facil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from metal-organic g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nergy storage」)發表在Nature
  • 北京大學工學院侯仰龍課題組在摻雜石墨烯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侯仰龍課題組在摻雜石墨烯的製備及其應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磷摻雜石墨烯的製備及其氧還原和鋰離子電池的應用》(Synthesis of Phosphorus-Doped Graphene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大面積高光學增益的CsPbBr3單晶薄膜雷射器陣列...
    鉛滷鈣鈦礦材料具有較高的光吸收係數、載流子遷移率、電荷擴散長度,及較低的缺陷態濃度等優異的光電性質,可用於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其中,通過溶液旋塗法製備的鈣鈦礦薄膜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光電器件。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清華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織物應力傳感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織物應力傳感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8月30日電 8月28日,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用於人體運動檢測的負電阻變化石墨烯織物應變傳感器》(「Graphene Textile Strain Sensor
  • 北大工學院雷霆課題組在高分子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基於以上研究背景,北京大學工學院雷霆課題組設計併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吡嗪基吡咯並吡咯二酮(PzDPP)結構單元。在目前文獻所報導的DPP結構單元中,PzDPP具有最低的LUMO能級。通過將PzDPP和缺電子的3,3』-二氰基-2,2』-聯二噻吩結構單元聚合,得到了一個新的D-A型共軛高分子P(PzDPP-CT2)。
  • 南科大程春團隊在軟體機器人及電池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工學院侯仰龍教授課題組在分子影像診療探針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侯仰龍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於低維磁性納米材料的設計合成近年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結構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碳化鐵納米材料,因其較高的飽和磁化強度、優異的穩定性、高效的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在納米磁學、費託合成催化、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換以及生物醫學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目前的碳化鐵製備方法繁瑣,常常採用成本高、形貌難以控制、操作也較繁複的高溫固相反應或者雷射熱分解等技術。
  • 陳衝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鈣鈦礦太陽...
    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測試結果近日,我校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校特聘教授陳衝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 應用於雷射器陣列的大面積高光學增益的CsPbBr3單晶薄膜
    第一作者:鍾陽光通訊作者:劉新風研究員,胡小永教授,張青教授通訊單位: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北京大學DOI:10.1021/acsnano.0c06380全文速覽鉛滷鈣鈦礦材料具有的優異光電性質在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中都有出色的表現。
  • 俞大鵬-趙清課題組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納米孔DNA測序技術被認為是實現第三代快速,低成本,長鏈直讀DNA分子測序最有競爭力的技術之一,對研究人類遺傳病因,個性化醫療等諸多領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當溶液中的長鏈DNA分子在電場驅動下穿過一個尺度在納米量級的小孔時,離子電流會由於DNA分子的阻塞作用形成瞬時下降,而對於電流下降的分析可以得知穿孔分子的尺寸,大小,構型等生物學特徵。
  • 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研究評述》報導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稠環電子...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長期致力於有機太陽能電池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研究,自2015年原創性地提出「稠環電子受體」這一概念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總結發表在《化學研究評述》(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1995年以來,富勒烯衍生物佔據有機太陽能電池受體材料的主導地位長達20餘年。
  • ...Communications發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
    3月7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團隊與合作者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動力學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發現,缺陷的形成與溶液狀態和加工條件息息相關,同時,通過添加合適的添加劑,改變溶液狀態,控制薄膜加工條件,可以降低鈣鈦礦多晶薄膜中缺陷密度,從而提高相應的器件的光電轉化效率。然而,目前對於如何大幅度消除各類碘基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深能級缺陷,如間隙碘,還缺少普適可靠的手段。
  • 郭紅超課題組在1,3-偶極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本網訊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偶極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手性有機膦催化的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為構建新型手性雜環化合物提供了簡潔、高效的合成方法,相應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pAbstract自2014年以來,鉛滷鈣鈦礦納米晶材料因其優異的發光性能,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鉛滷鈣鈦礦材料由於鉛的毒性問題,對環境將產生一些潛在風險。因此,科學界一直在尋找低毒性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作為後備策略。錫與鉛為同一主族元素,理論計算得知錫基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同樣具有合適的能帶隙和優異的性能。
  • 同濟曹國鑫課題組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曹國鑫課題組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時間:2019-04-04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