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自曝曾患血癌 用畫畫療傷對抗恐懼(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幾米在講座現場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被杜琪峯導演改編成電影,金城武與梁詠琪主演,風靡一時。他的《地下鐵》被王家衛看中,由永遠的男主角梁朝偉主演。他一直低調著,用繪本溫暖著都市裡無數寂寞的人,他的《微笑的魚》、《森林裡的秘密》、《月亮忘記了》獲得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的共鳴——他是來自臺灣的著名繪本作家幾米。

  1月10日,這位一向低調謙卑的作家,現身香港中文大學「信興藝文講座」 ,暢談「我所熱愛的創作」。他用低沉溫柔的語調,平靜地講述自己是如何成為幾米的,講述1995年那場突如其來的血癌,讓他如此接近死亡,講述他如何用畫畫對抗數不盡的絕望與孤獨。港中大師生、校外人士等1500餘名讀者到場,幾米悉心準備了多個繪本作品及動畫在會場的大屏幕上展示,場內觀眾皆陶醉於幾米充滿詩意的世界,這是冬日裡分外動人的一場講座。

  自小愛畫畫但當時並無方向

  幾米要來港中大舉辦講座的消息發布之後,港中大網上登記人數迅速爆滿,主辦方不得不將講座場地更換到可以容納1500人的邵逸夫堂舉辦。上周五下午,記者於下午4點抵達講座現場時,門口排隊觀眾已然形成蜿蜒的長龍,觀眾的狂熱之情由此可見。邵逸夫堂門口有幾米的兩幅作品,不少觀眾都特意與之合影留念。下午4:30,幾米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與港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的陪同下現身。據梁教授介紹,他於十年前就向幾米發出邀請,直到最近這個願望才得以實現,可以說,這是港中大與幾米之間等待了十年的一次約會,顯得彌足珍貴。

  幾米在觀眾期待的目光中走上舞臺,現場三張巨幅大屏幕配合著他的講解播放相應的畫作。幾米穿休閒西裝,暖色皮鞋,始終微笑著。他坦言,最想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如何從廖福彬(他的本名)變成幾米的。他笑言:「我小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繪畫才華被發現,只不過從小喜歡躲在角落裡畫畫而已,但這種愛好哪個小朋友不會呢?我從小也沒有被家人刻意栽培,因為我的家庭並不富裕,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日後會做與創作和藝術有關的工作。」幾米透露道,他上國中之後,畫畫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曾經國中一年級、二年級以及三年級在學校繪畫比賽中分別獲得過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成績,但上了高中之後,幾乎沒有機會學畫畫,因為英文數學顯得更為重要,他從來不曉得畫畫可以幹什麼,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直到高三下學期,我們班有個同學竟然不報考醫學而打算大學讀美術,我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啊,原來美術是可以念的?!於是,我央求家人也要學美術,但我的家是沒有任何美術傳統的,我的爸爸只好給了找了個老師,讓我跟他學素描,做石膏像,結果沒想到考試的時候我這三個月的學習剛好用上了,順利考上了臺灣文化大學美術系。」不過,大學對幾米而言,只是真正自卑的開始,因為全班同學裡,每個人都有兩到三年的繪畫基礎,所有人的成績都非常好,而他最得意的石膏像,其實是班級裡的最低分。所以說,大學幾年,他的表現並不起眼。

  曾患血癌生命到谷底

  畢業之後,他服完兵役,就到廣告公司上班,那時候,剛好是臺灣廣告起飛的時候,幾米在做廣告設計的時候,說服客戶啟用自己畫的畫作為廣告,結果也受到了不少讚賞。從那時候起,他就有強烈的想要發表作品的欲望,「有了想要在報紙、雜誌上發表畫作的欲望,希望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剛好有朋友在臺北皇冠出版社做編輯,我就有作品被當做大作家的作品的插畫發表出來,可是,當稿費出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插畫的稿費少得可憐,這讓我失去了畫畫的信心,可見當時的我多麼功利啊。」此後,幾米在廣告公司努力工作不斷表現,也偶爾給包括小野先生在內的作家畫插畫,被各種稿約追著練習畫畫,這樣的狀態持續了12年。但是,12年的工作,難免審美疲勞,他越來越討厭各種開會,討厭做各種事務性的工作,但同時也有點留戀這裡優厚的薪水。於是,他在一個「溼冷的夜晚的臺北的冬季,走進了行天宮,找了一個算命的先生幫我算事業,結果這個算命先生對我說道:1995年之後,不要寄人籬下,你肯定會獨當一面、平步青雲。我聽到這個話之後,感覺到,天哪,實在是太快樂了!然後我就下決心辭職了。」

  然而,好運並沒有像算命先生說的那樣順利降臨,相反,對幾米而言,1995年是噩運突降的一年。這一年農曆春節前後,他的坐骨神經幾乎每周都會痛一次,有一次痛到幾乎暈倒,不得已去醫院檢查,結果被醫生要求骨髓穿刺,得出結論是他患了血癌。化療是非常痛苦的過程,他每天在醫院哭,很想了斷自己,他沒有想到自己那樣接近死亡,接近到讓人窒息,有一種整個生命被折斷的絕望。「我真的是『獨當一面』,我在無菌室,每天只能面對醫生、護士和我太太,我的身體、生命都跌倒了谷底,我不是沒有怨恨的,我不相信,為什麼是我?我沒有做對不起上天的事情啊……」那之後,幾米與疾病和死亡做各種鬥爭,他吃很多中藥,也有練習氣功,每天都想回家,「出院的時候,我一個噴嚏打出來,牆上都是血,但我沒有告訴醫生,我不想在醫院待下去了,因為實在撐不住了,在這裡住了太長時間了。」

  用畫畫療傷對抗恐懼

  生病之後,幾米幾乎與外界失去了聯繫,也沒有任何收入,非常缺錢。「剛好有朋友問我願不願意畫畫,我說當然願意,結果畫好之後他們說:幾米,你畫畫的水平怎麼提高了這麼多?」

  幾米在演講現場分享了生病前後的作品對比,在生病之前,他的畫作色彩鮮豔,輕鬆愉快,充滿著快樂的心境,而生病之後,他的畫中,世界呈現一片灰白色,人物非常渺小地躲在巨大的空間背後,整個畫面呈現出無處不在的哀傷。1998年,他的繪本《微笑的魚》、《森林裡的秘密》發表,引起了轟動。「我當時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我希望這是我給女兒留下的作品,等她長大了可以看。我當時特別焦慮的是,萬一我畫不完,誰來幫我補充後面的部分?」幾米說:「這些病痛期間的畫作,充滿著哀傷的情緒,有恐懼、無助,我有一段時間就是靠畫畫對抗心靈的恐懼,排解心中的陰影,治療我的憂傷。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畫非常寧靜,人物都非常無助,這是我當時心境的反映」。正是這些畫作,讓他挺過化療之後的第一個五年,並把延續生命的可能提高了50%。

  在講座現場,燈光暗下來,大屏幕在播放《森林裡的秘密》,幾米在舞臺上昏黃的燈光下朗誦這部像詩一樣的作品,現場觀眾不少人感動落淚。此後,他還播放了根據自己的繪本《微笑的魚》改編的同名動畫片,該片曾獲得2006柏林影展兒童競賽項目「國際評審團特別獎」。十分鐘的動畫,美好,寧靜,令人難忘,現場觀眾無不動容。另外,幾米還在現場朗誦了自己的《星空》。而談到《向左走,向右走》這部名作,幾米坦言,很多人以為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愛情,事實上,他生病的狀態下,根本沒有力氣談情說愛,他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放大了自己的哀愁與憂傷。

  幾米透露,他畫畫從來沒有想過讀者,他畫的對象永遠是他自己,他要給生病與疼痛中的自己加油,要鼓勵自己,要給自己更強大的力量。但沒有想到,這些作品最終不僅僅屬於他自己,更是屬於更多的都市裡寂寞的需要療傷的人。經歷了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最痛苦時期,卻成就了幾米,這是不是上天的玩笑呢。幾米笑言,自己40年的創作欲望,在病魔的摧殘下迸發了,這雖然有些殘忍,但他要和大家分享的經驗是:第一,基本的才華是要有的。第二,需要持續不斷地專注。第三,有夢想,請馬上開始。

  晶報記者 尹維穎

  我小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繪畫才華被發現,只不過從小喜歡躲在角落裡畫畫而已。

  插畫的稿費少得可憐,這讓我失去了畫畫的信心,可見當時的我多麼功利啊。

  我有一段時間就是靠畫畫對抗心靈的恐懼,排解心中的陰影,治療我的憂傷。

  ——幾米

相關焦點

  • 幾米:有夢想,請馬上開始
    他用低沉溫柔的語調,平靜地講述自己是如何成為幾米的,講述1995年那場突如其來的血癌,讓他如此接近死亡,講述他如何用畫畫對抗數不盡的絕望與孤獨。港中大師生、校外人士等1500餘名讀者到場,幾米悉心準備了多個繪本作品及動畫在會場的大屏幕上展示,場內觀眾皆陶醉於幾米充滿詩意的世界,這是冬日裡分外動人的一場講座。
  • 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東莞暢談創作歷程
    >   中新網東莞12月21日電(李映民 李純 安致標)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今天作客廣東東莞莞城 「文化周末大講壇」, 作題為「我所熱愛的創作」的演講。講壇上,幾米從自己從小經歷談起,暢談自己創作歷程。  幾米是臺灣著名繪本畫家,至今,他已經出版近五十本作品。許多作品被翻譯成英、法、荷、西、葡、意、日、希、德、韓、泰、俄、波蘭、愛沙尼亞、瑞典等多種語言,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幾米從小喜歡畫畫,曾與英國、美國、日本的出版社合作原創繪本。
  • 原來幾米60歲了,曾靠繪畫戰勝血癌,並治癒無數人,他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孩子!
    這似乎是幾米的人生底色,我們也看到自己。「血癌,醫生會說有50%的治癒率,但事實上我同層的病房幾乎都全軍覆沒。因為有很多的併發症。而且我們又無知,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懼。」他因此更加的悲傷、無助、害怕;唯有透過創作、透過書寫、透過沉浸地繪圖,才可以緩解疾病帶給他的恐懼和壓力。
  • 幾米的自白:我怎麼成為幾米
    他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8年首度在臺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裡的秘密》、《微笑的魚》在不同年齡段的觀眾中產生共鳴。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被杜琪峯導演改編成電影,他的《地下鐵》被王家衛看中。他一直很低調,用繪本溫暖著都市裡無數寂寞的人。
  • 幾米《藍石頭》太「膩」 成人繪本成為「都市老孩子」的冰激凌
    4月10日,幾米最新繪本《藍石頭》正式發行。這是繼《幸運兒》之後,幾米暌違三年的長篇新作。此次全球以中、日、韓等六種語言同步發行。有「幾米的粉絲」認為,這幾年,都市閱讀越來越多元,對於柔軟的、溫暖的、牧歌式、惆悵的成人繪本,都市讀者已經膩味,他們更渴望有內涵、有衝擊力、原汁原味的深層閱讀,成人繪本只會成為「都市老孩子」的飯後甜點和冰激凌。
  • 向幾米學習繪畫創作
    圖中所有配圖來源於幾米網站,只做分享學習用途自己做自己的繪畫老師有些人喜歡畫畫,他們想把熱愛的事情堅持下去,僅僅是因為熱愛。生命中有些文字無法表達的情感,想用畫面去表達!因此很想寫這類型的文章幫助這些這些同學!
  • 幾米對作品被改編持開放態度 自己只做傳統創作者
    記者 侯麗華 文/圖  繪本作家幾米為人低調,較少在公開場合曝光,他日前受邀參與臺灣「聯合線上」舉辦的兩岸三地華文創作與數碼出版論壇,分享創作心得。儘管是討論數碼出版的場合,而幾米最近也在出版社的運作下推出了電子書,不過他表示,自己的創作還是由最基本的畫筆顏料完成。
  • 兒子血癌復發後,是不是自閉症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曾國培曾想等他血癌康復後,帶他去檢查是否患自閉症。復發打亂了這個家庭的規劃:是不是自閉症不重要,先活著再說。圖:曾國培站在泉州街頭,陷入絕望。兩歲時曾皓鎧曾發過一次高燒,此後左耳失去聽力,本就和父母沒什麼交流的他更加孤僻,喜怒無常。2018年7月,曾皓鎧腹部劇痛,送去醫院查血常規,卻意外發現血液有問題,醫生建議立刻去福州協和醫院。還沒等父母帶他去查驗是否患自閉症,血癌先降臨在曾皓鎧的身上。
  • 幾米的《故事的開始》和《故事團團轉》讀後感想
    畢業之後進入廣告公司,待了長達十二年的時間,更由於同事的推薦,開啟和出版社或報章雜誌合作插畫的因緣,漸漸地,白天的廣告職務愈來愈提不起勁來,晚上的畫畫愈來愈有熱情,於是在三十六歲那一年辭職,變成全職插畫工作者。
  • 「繪本作家」幾米:我從臺灣來
    幾米:在臺灣,我不算是漫畫家,因為臺灣和日本分類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繪本作家這個新類型的稱呼。我跟朱德庸、蔡志忠這樣的漫畫家有很大不同,他們愛用線條去表現想說的東西,可以做成長篇的小說,我是用一張簡單的圖像,但一張圖像我要說的東西很多,跟漫畫不太一樣,可能大陸的讀者喜歡把我認作是漫畫家。  筆者:你認同繪本是讀圖時代的快餐文化的這一說法嗎?
  • 看了幾米抗癌的故事,我想告訴你:世界本無常,盡情活著莫管風霜
    他叫幾米,曾經身患血癌,被判死刑,可是他卻用一支筆,奇蹟般地死裡逃生,還成為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繪本作家。著名導演杜琪峯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動,想把他的作品拍成電影。他很吃驚:「這是真的嗎?就我那幾頁東西,怎麼能拍成電影?」
  • 繪本作家幾米談創作:畫畫可以訴說無盡的痛楚
    《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的每一部作品都會受到關注,近日,幾米又推出了新作———兒童繪本《乖乖小惡魔》。一向以都市人生活、情感為主要創作內容的幾米,為何轉型畫兒童繪本?日前,重慶晚報記者通過郵件對幾米進行了專訪。
  • 幾米《故事的開始》書摘與雜評
    (石安簡評:瘋狂買書是每個愛書人都曾幹過的事情)「那是你的畫風太成熟了,評審一定以為是老師幫你畫的,所以才沒讓你得獎」(石安簡評:兒時也有過類似經歷,美術老師表揚說畫得很好,可惜是描摹的(其實不是的),以至不被選送參加校展。)
  • 按圖索驥,來自詩人幾米的治癒
    他的創作大多遠離人群,在安靜的世界裡,有著淡淡的美麗與哀愁。但現在他試著把童話放在很熱鬧的商業裡,成為現實的一部分。終於,我們也可以在現實世界裡,找到來自幾米的慰藉和治癒。不妨按圖索驥,去看看幾米的作品和心情。
  • 幾米:因為得了絕症,我才決定開始畫繪本
    最近,一向不愛接受採訪的幾米,在騰訊新聞出品,喜馬拉雅獨家音頻播出的訪談節目《巔鋒問答》裡,公開談到,「我是患了絕症才開始畫繪本,因為不知道人生還有幾年。」「繪畫是我的藥,因為我太害怕了,唯有在創作時候才可以稍稍忘記我是一個癌症患者,是一個不知道哪天醒來會離開的人。」
  • 學生患血癌北大夢碎 一天自學6小時中大夢圓 圖【2】
    原標題:學生患血癌北大夢碎 一天自學6小時中大夢圓 圖   北大那一頁已經翻過   現在我將是中大學生   廣州日報:祝賀你再次成功戰勝高考,對於錄取中大,你和家人還滿意吧?   吳志偉:滿意,但我覺得也有點遺憾。
  • 50歲白巖松自曝患過病?曾被評說:嚴肅,穩重,敢說
    50歲白巖松自曝患過病?曾被評說:嚴肅,穩重,敢說。說到崔永元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好朋友白巖松,作為在央視主持很久的主持人也是有著很長的工作經歷,並且他也是在《東方時空》和《感動中國》當中有過出色的主持風格,以有趣,詼諧,嚴肅的風格也是備受很多人的支持。
  • 趙本山女兒接受採訪自曝,曾患重度抑鬱狂躁症,驚奇想法駭人聽聞
    趙本山女兒接受採訪自曝,曾患重度抑鬱狂躁症,驚奇想法駭人聽聞說到小品,觀眾們可能會想到陳佩斯、蔡明、郭冬臨,不過最令人記憶深刻的還是要數"小品王"趙本山,但如今她以隱退幕後,極少公開露面,反倒是她的女兒趙一涵頻頻露面,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成了一名人氣不小的網紅。
  • 泫雅自曝患抑鬱症和恐慌障礙,曾暈倒昏厥,現每兩周治療一次
    在韓國娛樂圈,藝人壓力非常大,不少知名藝人因為不堪壓力而患上抑鬱症,有些最終走上絕路,今年韓國娛樂圈已經先後有崔雪莉和具荷拉兩位抑鬱症患者離世,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去世,也令不少網友感到可惜,而大眾也開始對抑鬱症患者有了更多關注和了解,近日,韓國知名女星泫雅自曝患上抑鬱症,引發網友熱議
  • 別再讓孩子用原子筆了!它會誘發血癌
    別再讓孩子用原子筆了!它會誘發血癌 雖然有炒冷飯的嫌疑,但是我這裡還要提一提羅一笑患白血病父親羅爾詐捐,只不過我今天不聊羅爾的對與錯,而是談一談兒童白血病問題,也就是血癌。這兩年,白血病越來越低齡化,我們也經常看到關於兒童白血病的新聞,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