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長大後想當什麼?」
「小孩」
世界太蕪雜,我們總希望在書海中,在故事裡,在別人幾句發自肺腑的良言裡,尋找慰藉。
而幾米的繪本,可以說治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今年,這個童心如初的人,已經60歲了。
明明是溫柔的童話,卻看哭一批成年人。
在很多80後、90後的心中,幾米一直是個寂寞又美好的存在。感到絕望的時候,看到他的繪本,心不由得溫暖起來。
看他的作品會非常幸福,但幸福又會突然就支離破碎。
快樂的背後,有讓你落淚的地方,而我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裡,遇見最美麗的風景。
這似乎是幾米的人生底色,我們也看到自己。
1
他用畫筆驅散內心的寒冬
和世界分享溫暖
快樂才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
當你年紀越大,你就越知道這就是人生,這不是無常,這是正常。
為什麼大人都喜歡幾米?大概因為他最懂我們的脆弱!
沒有浪跡在詩和遠方,他認真地擁抱現實。
於是他畫出了一幅幅有魔力的畫面。
細節裡透露出無法抗拒的憂傷,卻觸碰到內心的希望。
讓困境和無助的人,安靜下來,認清自己,愛自己。
再年少的孩子,總讀過他的文字。
當一個人忽略你時,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不可能一直陪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因為你終會發現,這樣時間久了,那個人是會習慣的,然後把你做的一切看作是理所應當。其實本來是可以蠢到不計代價不顧回報的,但現實總是讓人寒了心。其實你明明知道,最卑賤不過感情,最涼不過是人心。
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封的深海,尋找希望的缺口。卻在驚醒時,瞥見絕美的陽光。
我遇見了貓在潛水,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了狗在攀巖,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夏天飄雪,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冬天刮颱風,卻沒有遇見你。
甚至我遇見的豬都會結網了,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了所有的不平凡,卻沒有遇見平凡的你。
人不是魚,怎會了解魚的憂愁。
魚不是鳥,怎會了解鳥的快樂。
鳥不是人,怎會了解人的荒唐。
人不是鳥,怎會了解鳥的自由。
鳥不是魚,怎會了解魚的深沉。
魚不是人,怎會了解人的幼稚。
你不是我,怎會了解我?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孤單時,仍要守護心中的思念,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星空》
幾米的世界很簡單,仿佛孩子透明澄澈的眼睛。
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
選擇相信對方,不管他是好是壞。
認真地生活,少一點幻想。
做一個聰明的女子,只在調皮時裝傻。
不再期待幸福的降臨,它就在身邊。
他用畫筆驅散內心的寒冬,和世界分享溫暖。
在最深的絕望裡,遇見最美麗的風景。
他說:我想要,活得比夏天還要溫暖。
2
有一種英雄主義
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它
1958年,幾米出生在臺灣一個普通的家庭。
幾米本名叫廖福彬,英文名叫Jimmy,因為很喜歡寫漢字「幾」,所以譯成「幾米」而不是「吉米」。
幾米有部作品《幸運兒》,他說:「我覺得《幸運兒》有許多自己的影子。」
不過,這個影子,並非是幸運的影子。
因為他從小,就算不上什麼幸運兒。
1982年,幾米大學畢業後進入奧美工作,憑藉自己的才華,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美術創意人。
但作為乙方,工作時間越長,他越感受到創作的不自由。
在工作12年後,他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1993年,他意外走進了一家地下命相館,相師對他說:「你要自己創業,1995年將大發,財源滾滾。」
1994年,幾米還是遞交了辭呈,成為了一名自由插畫師,日子簡單、平靜而美好。
然而1995年春天。幾米並沒有迎來「命中注定」的大發,卻被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他問醫生:「是癌症麼?」
醫生點頭:是的。
這場隨時會奪走生命的大病,他一度以為自己活不過5年。
「血癌,醫生會說有50%的治癒率,但事實上我同層的病房幾乎都全軍覆沒。因為有很多的併發症。而且我們又無知,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懼。」
治療的過程非常辛苦,尤其是在20年前,藥的副作用非常可怕。
他因此更加的悲傷、無助、害怕;唯有透過創作、透過書寫、透過沉浸地繪圖,才可以緩解疾病帶給他的恐懼和壓力。
這個可怕的一年,卻是寧靜的一年,是一個毫無旁騖的一年,因為他只想活下來。
而這可怕的過程,居然轉換成他創作的一種養分。
他對生命與生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對愛情、親情、友情有了更加敏銳的觀察和體會。
也許正如幾米所說:「在最深的絕望裡,遇見最美麗的風景。」
在這最悲傷最無常的一年,他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創作者,並且成功掙脫死神。
幾米說「我覺得繪畫是我的藥。」
大病初癒,他就開始規律而持續的繪畫創作。
他每天早上送女兒去保姆家,然後就待在家中創作,傍晚再去接回女兒。
每周一三五晚上,會去操場練練氣功。
他堅持每天一筆一筆地畫著他的小卡片。
多年如一日,從未中斷。
他說自律才能得到自由,而他也終於活成了幸運兒。
1998年,《森林裡的秘密》和《微笑的魚》兩本繪本,興起繪本創作新風潮。
再後來《向左走,向右走》《星空》《地下鐵》《月亮忘記了》《聽幾米唱歌》……大紅大紫。
2001年入選年度《鳳凰周刊》「臺灣十大時尚」
2006年「亞洲最有創意的五十五人」之一
2007年臺灣人物誌六位傑出人物之一
2011年榮登漫畫作家富豪榜第2位
2016年3月獲漫畫作家榜第7位
他也真正迎來他人生的高峰。
3
他一直在做一個比夏天更溫暖的人
如今幾米已經平安地又度過了23年歲月。
他也用繪本治癒了自己的病,也溫暖了幾代讀者的心。
他說:「我要做一個比夏天還溫暖的人。」
幾米漫畫成了一個文化IP,但他卻做了一個決定,不計回報地投身家鄉建設中。
如今在臺灣處處可以看見幾米的主題改造,溫暖又美好。
月亮公車的靈感。
來自於幾米繪本《月亮忘記了》
每當夜幕降臨,暖黃的月光亮起,
映得整個城市都溫柔了起來
月亮公車開放的第一天,
第一批登上月亮公車的人,
是一群患有罕見病的小朋友。
後來,
設計師又特地打造了無障礙升降平臺,
讓所有人都能自由進入幾米世界。
南來北往都以宜蘭幸福轉運站為出發點。
這裡被幾米和他的團地打造成為一個
幫助弱勢群體脫貧就業的文創+公益空間
他們利用廢棄的公車,
做成有趣的動物遊樂器材。
這裡就像一個忘憂天地,吸引小孩和大孩子來,
並告訴他們「Don't Worry. Be Happy!」。
在幸福轉運站旁邊,是全臺第一座幾米主題廣場。
由原來鐵路局的舊宿舍區改造而成許多幾米漫畫中的經典場景都被搬進了現實
《星空》裡的兔兔公交站:精心設計的場景,讓人仿佛走進了漫畫中
《向左走,向右走》的男主女角一場完美的錯過
繪本裡的臺詞做成標語,簡單卻足夠動人。
來到這個世界的人,無需花費就可以得到溫暖和快樂。
我們為什麼那麼愛幾米?
也許正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種純真,一種足夠抵抗這個荒蕪世界的力量,像一陣柔軟的風掠過心間。
如同畫中的喃喃囈語,仿佛在對你說:「月亮不抱你 ,我抱你;時光摧毀你 ,可我愛你。 」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有些人在最難過的時候,還是會努力帶給別人快樂。
我想,幾米就是這樣的人吧。
你曾看過幾米的繪本,讀過他的文字嗎?
來分享你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