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為什麼非要憋回家?背後原因父母要知道

2020-08-28 小天寶大玉兒

第一次發現這個問題,是兩年前幼兒園秋季入園,一位奶奶每天下午接孫子回家的路上都跑的飛快,和她打招呼也是頭也不回的跑掉。有天早上碰到她送孫子回來,問她為什麼每天下午都飛奔,她說:「孫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都是憋著要回家拉,跑的慢一點都可能會憋不住拉褲子裡。」奶奶猜測應該是孩子太內向了,不敢告訴老師。

今天帶天寶去買自行車,發現了一輛他很喜歡的,正在試騎突然下來就走說要回家拉臭臭,我告訴他商場有衛生間,那也不行非得回家。我告訴他現在回家需要20分鐘左右,詢問他能否憋得住,他說可以,然後他一直憋著回到家才拉。我有些擔心,他入園後會不會像上面那個小男孩一樣,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詢問孩子已經入園的家長,有一部分家長說,孩子出現過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情況,看來這件事並不是某一個孩子的偶發事件,是有一定共性的,而且家長對這個現象都很擔心。

孩子為什麼有憋便的行為?

長時間憋便,腸道會吸收糞便中的水分和有毒物質,會使大便過於乾燥不利於排便也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家長對於孩子憋便這件事難免很擔心。吃喝拉撒是人類正常的生理活動,孩子為什麼會刻意憋便呢?

①環境不適應

家是孩子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對他來說家裡一切都是熟悉有秩序的。蒙臺梭利指出,秩序是孩子生命的第一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就會愉快,秩序有變化就可能產生不愉快。

如果孩子從小都是在自己的小馬桶上拉便便,慢慢的已經形成了習慣,突然換到一個新的環境打破了原來的習慣,就會產生抗拒行為。孩子需要有秩序的環境來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家裡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感到秩序感。在幼兒園陌生環境改變打破了家庭裡建立的秩序感,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就會感到焦慮。

②心理不放鬆

幼兒園上廁所是在特定的時間所有小朋友排隊一起去的,因為孩子的廁所不是封閉性的,拉個便便還要被圍觀,心理上就放鬆不下來。在規定的時間內拉不出來,或者孩子拉出大便後,被同學嘲笑「很臭」,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認為拉大便是一件不好的事。孩子通過排便,表明他對環境積極服從,憋著則表明不肯屈服。

③肛欲期

弗洛伊德的《性學三論》中認為,嬰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經歷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五個階段。兩三歲處於肛欲期的孩子,就會出現刻意憋便的行為,因為憋便能讓孩子感受到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帶來的快感。肛欲期的孩子有的會憋尿,有的會憋便,孩子進入肛欲期會持續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很明顯的肛欲期表現。

④大便對孩子意義非凡

大便對孩子來說,是身體的一部分,排出大便就是相當於自己做出了貢獻,大便和別的東西一樣是屬於自己的。一位小朋友在園內的地面上拉出便便後,老師去找工具清理,回來後發現大便不見了,以為別的老師已經清理過了。等孩子回到家,媽媽在小朋友的書包裡發現了用紙包好的大便。孩子的這種心理大概等於肥水不流外人田。

怎樣引導孩子在幼兒園拉大便?

有個俗語是「人有三急:尿急、便急、屁急。」因為這些有時是憋不住的,孩子不主動排便,很能就會拉在褲子裡,除了老師的提醒外,父母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在幼兒園拉大便呢?

①告訴孩子及時大便的重要性

據統計,我國12歲以下兒童便秘者佔19.8%,兒童便秘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孩子因為玩心重也會導致忘記排便這件事。

父母可以利用繪本來引導孩子,比如說《便便工廠》,兼具故事性和科普知識,各種各樣的便便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皮姆和波莉的爸爸是一位博士在便便工廠上班,因為工廠被什麼堵住無法運轉,皮姆和波莉決定去探索爸爸的工廠,解開難題。

這個工廠就是我們的身體內部,食物經過各個器官會發生什麼變化?便便的形成過程是什麼?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出答案,讓孩子重視排便這件事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②讓孩子學蹲

為了孩子的衛生健康,也方便老師清理,幼兒園的廁所設計一般都是蹲坑,拉大便一般用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孩子想在幼兒園大便,一定要學會蹲的技巧。

我們可能覺得蹲很簡單,對孩子來說並非是這樣。有次在廣場上天寶要大便,我鋪了紙在地上讓他蹲在那裡,他蹲下去持續不了三秒屁股坐紙上了,他自己選擇了半蹲著撅著屁股的姿勢在那裡使勁,最終也是沒有拉出來,回到家在自己的小馬桶上一分鐘就搞定了。

③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孩子18個月開始就可以培養自主大小便的能力,自主大小便也是為適應幼兒園做準備。除了教會孩子自主大小便,還要教會孩子穿脫衣服,擦屁股。

家長要告訴孩子,幼兒園的老師是很和藹可親的,在家裡有事情找父母,在幼兒園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打消孩子面對老師的顧慮。因為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節奏不一樣,有的孩子在入園時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要大便,家長可以讓孩子用動作進行表達。天寶三歲前,每次尿尿是喊媽媽,然後指前面,拉大便是指屁股後面。

④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孩子在陌生環境拉大便會有一定的心理不適應。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耍,讓孩子嘗試在外面的廁所拉大便。

天寶第一次在外面上廁所,是坐在我的腿上讓我把他,第二次在外面上廁所是讓我拉著他的手,慢慢的,他在外面想上廁所了就會自己找到衛生間的標識,獨立的進去了。可能過程有些漫長,多些耐心相信孩子們。

最後,建議父母不要一味的把精力放在拉大便這件事上,要和幼兒園老師積極溝通,找出行為的具體原因,多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非要憋回家?背後原因父母要了解
    可為什麼孩子仍舊選擇憋便呢?甚至在上廁所時也會被他人調侃,而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孩子沒有辦法放鬆下來,更會因為別人的調侃而帶來心理壓力,讓他們對拉大便的行為產生錯誤的認知,所以寧願憋著回家上廁所,也不願意在學校當中解決。小孩子的年紀小,他們非常看重這些行為,如果孩子選擇憋便的話,自然也會存在憋不住的可能,而這也就導致孩子會拉在褲子裡面,這不僅會給老師增添麻煩,更會使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 為什麼孩子不願在幼兒園大便?原因孩子不懂說,家長自己要知道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的第三個星期,有天回家跟我說:媽媽,我今天在上課的時候去拉臭臭了。我問:你是怎麼跟老師說的?她說:我就跟老師說我要拉臭臭,老師就帶我去了。我頓時感到一陣欣慰,快3歲的人了,說要便便不是最基本的技能嗎,我為什麼這麼高興呢?因為我家大寶在幼兒園3年,基本不在幼兒園大便,每次下午去接他都說肚子痛,回家拉完就好了。
  • 幼兒園明明有廁所,孩子為什麼非要憋回家再上?
    相信現在的家長都有這樣一個困惑,孩子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總是憋著回家才上。 其實孩子們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的現象其實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孩子成了小學生還會發生這種情況。有記者對杭州的3所小學和4所幼兒園的200個孩子做了個如廁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年齡在3~8歲之間的孩子中有90%有憋大便的習慣。其中53個小朋友甚至表示「自己從未在學校裡大便過」。
  • 為什麼10個孩子8個在幼兒園「憋便便」?老師不說,但父母要知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大多數父母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自從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粑粑,為什麼孩子不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最好要知道。拉大便這麼隱私的事情,害羞的小朋友,心裡會莫名的害怕,害怕自己拉的粑粑臭,會被別的小朋友笑話,所以寧願憋著,拉在褲子裡,也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
  • 孩子總要把大便憋回家,家長應該怎樣做?
    最近,一個問題引起了歪歪兔會員交流群炸鍋了——媽媽1號:我家男寶三歲七個月,在幼兒園不敢蹲坑解大便,有便意了就憋著憋不住就拉褲了,請教如何幫助孩子呢?是有意讓他多練習蹲坑還是不必強化,儘量養成在家大便的習慣呢?
  •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
  • 10個孩子8個不在幼兒園大便怎麼辦?背後4大原因父母要了解
    同事家凡凡上幼兒園已經2個月了,在幼兒園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可就是不喜歡在幼兒園上廁所。 每天晚上同事接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準備好坐便盆,讓他大便。 凡凡在幼兒園會一直憋著,一直憋回家才大便,這樣時間長了對他的身體發育肯定不好。
  • 為什麼9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最後一個原因讓人心疼
    雖然目前孩子的大便還算規律,但這篇文章卻又讓我產生了顧慮,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不解大便該怎麼辦?到底為什麼這麼多孩子選擇回家之後再大便?我總結了下面幾點原因。,這也是他們不願意在幼兒園解大便的原因之一。很多孩子在家裡解大便都是選擇在一個十分舒適的環境下進行,這個環境比較安靜,又沒有旁人注視,這讓他們的精神很放鬆。可是來到幼兒園,孩子要在一個很大的廁所裡大便,裡面又有很多孩子來來往往,這會讓孩子變得緊張起來,感覺別人總在注視著自己,這樣一來大便的感覺瞬間消失。以上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三點原因,但有位網友的評論讓我突然感覺有些發慌:都別亂猜了,是老師給小朋友講回家大便的!
  • 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其中有什麼秘密?知道真相後父母表示心疼
    不知道各位寶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總是要憋到家裡拉,這讓各位媽媽都很是苦惱,還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前兩天閒來無事去我哥家玩,下午到了接小侄子的時間,就和嫂子一起去了。
  • 孩子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老師不告訴你,父母要早知道
    文│秘籍君昨天跟一個幼師朋友聊天,問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不會在園裡大便。她說大部分孩子都不會在幼兒園大便,甚至有的小孩連尿尿都不在幼兒園裡。為什麼孩子不敢在幼兒園裡拉大便不排除有些幼兒園可能老師比較兇一些,嫌孩子拉大便麻煩,從而限制孩子上廁所次數。因為對孩子態度不是那麼好,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會感到害怕。這樣的幼兒園還是少數的,大多數幼兒園的幼師都是很敬業的。
  •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原因令人心疼!
    」「 我小孩一放學就要回家拉臭臭,我問為什麼不在學校解決,他沉默好久不回答。」......據一項幼兒調查報告顯示, 有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老師會組織孩子一起排隊上廁所、洗手等,不鼓勵孩子單獨行動,這跟家裡自由隨意、所有人都以自己為中心的環境不同,一些孩子寧願憋著大便,也要做一個守紀律的好孩子, 這也是孩子的社會屬性在暗暗發揮作用。3.「我怕同學嫌棄,說我臭。」幼兒園廁所沒有隱私性可言。往往一個孩子在方便,好幾個孩子就站在面前,不好意思的孩子就更容易憋大便了。
  •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90%有相同經歷,搞懂原因很必要
    首先不在幼兒園大便的問題讓我很頭疼沒有上幼兒園一般上午10點左右基本能準時大便,自從上了幼兒園,每次接回來,到家第一件事就說媽媽我肚子好難受,我估計沒有大便,憋了一天了,問她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呢,支支吾吾也說不上來。
  • 孩子寧願弊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父母用3個方法正確引導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同時,也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大約百分之八十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究竟什麼原因讓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內大便?
    有一次還發現孩子拉在了褲子裡,也沒和老師說,就這麼忍到了家裡。問他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孩子就說不想。想問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 想不到躲過了分離焦慮,卻敗給了幼兒園的屎尿。 其實,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在幼兒園拉大便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現象。 據全國幼兒成長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 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內大便,只有20%的孩子不受這方面影響。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本該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年紀,就開始承受「憋大便」的痛苦?
  • 為什麼大多數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搞懂原因很必要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以後,生活習慣將發生較大的改變:吃飯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吃,午睡要和大家一起睡,包括上廁所的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而問題也就來了:有些孩子不喜歡在幼兒園大便,說上不出來,非要回家再上。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但是如果孩子長期克制自己排便的欲望,這對於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著回家才上廁所?背後原因引深思
    學校裡明明有廁所,你為什麼非要跑回家來上?想必這句話被很多媽媽掛在嘴邊,語氣是好氣又納悶,是的,大部分孩子不願意在學校裡排便,仿佛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有的孩子寧可憋一天,也要「肥水不流外人田」。孩子不願在學校上廁所,年齡跨度其實很大,小到幼兒園的孩子,大到小學生,甚至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都不喜歡學校的廁所,對此,也有人專門做過調查。
  • 調查顯示:80%的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真正原因並非沒有便意
    上幼兒園前,媛媛習慣午飯後排便;可自從入園後,孩子總要憋到放學後回家才上廁所,好幾次都因憋不住,拉到褲子裡。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大便,只有20%的孩子不受影響。很多媽媽面對記者的提問,都表示:自家孩子經常是不願意在幼兒園便便。
  • 為啥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娃說出原因,讓寶媽心疼壞了
    之後在幼兒園等孩子的時候,就和其他家長聊天,問她們家孩子是什麼情況。不問不知道,一問都是這樣。很多家長都說自家娃都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有時候早上在家解決,有時候就在學校憋著,回家再解決,反正就是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有的甚至都形成便秘了,讓家長很苦惱。但是長期這樣也不是回事,所以回家就迂迴的問一下孩子,之後又問了其他同齡的孩子。
  • 為什麼娃從來不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要知道
    萌萌媽表示非常懷疑,寶寶在家的時候上廁所排便都很正常的,會不會是老師搞錯了,希望老師幫忙特地照看下萌萌,是不是真的沒有在幼兒園裡拉過便便。三天過去了,萌萌總是憋著便便回家再拉,有時候憋到小臉通紅才拉出來一點點,大便還乾結,難怪孩子會便秘。寶媽A:我們家哥哥上學後,平均在學校一年拉一次,還是因為實在是憋不住了。
  •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家長還講道理?真實原因需重視
    而這樣的現象,在剛入園的孩子身上,是非常常見的。曾經有一項關於幼兒的成長報告,統計了一組數據,大約80%的孩子,其實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很多時候都是憋回家,或者憋不住,拉一身。然後家長就非常焦慮,開始各種講道理、甚至恐嚇。換來的,是孩子聽話照做,在幼兒園上廁所嗎?並不是,換來的是孩子更不敢在幼兒園大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