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公眾號「考研考博早知道」獲取更多考研考博最新資訊
據中國教育部每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中,選擇繼續讀博士的只有大概百分之十,從現實情況上看讀博的人似乎真的不多。
大家似乎在有意避開讀博這個人生選擇,甚至有著「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不入流的博士後」這樣的論調,高學歷被似乎被有些過於貶低了。
讀博的人後悔,沒讀過的人不屑,站在中間的人則陷入迷茫,那麼讀博真的如很多人所說,只是浪費時間麼?
博士作為目前最高的學位,其意義不只是一張文憑。
擁有博士學位,意味著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都已經達到了本專業的最高學識水準,這就代表著你在某個專業領域已經達精英或者專家水平。
然而近年來,博士延期畢業的情況我們也常有耳聞,甚至堅持不住最終博士退學,多年的時間與精力卻沒有換來本來想要的結果。可以說,博士畢業證的到手難度是極高的,不但要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還要有足夠的論文數量,並且質量要求也很高,需要面對學校和老師的雙重考核。
即使近年來高校在落實各種政策改善這種情況,諸如延期畢業學年時間,不強制要求畢業論文等等,但並不能消除人們對能否畢業的擔憂。
博士雖然學歷高,但是其就業方向並不寬泛。
不可否認,很多人學習都是帶有功利性的,通過讀書來改變現狀,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然而讀博後的現狀與很多人的預期背道而馳。博士工作的薪資待遇根本抵不上之前的教育投入,當然不乏拿獎學金讀書的優秀人才,我們不一概而論,可投入大於回報是目前的主要現象。
很多博士畢業後,只能繼續留在研究所搞科研,或者當一些普通院校的大學教師。
婚戀,年齡,是所有博士都躲不開的坎兒,雖然有些人對感情生活的需求並不高,但是大部分博士還是被婚戀問題所困擾,尤其是女博士群體,需要經受自己學業任務和社會標籤的雙重壓力,更是讓人對讀博望而卻步,由此碩士們覺得,讀博會耽誤自己的人生發展,而在旁人看來,早點成家立業才是正經事。
然而,讀博真正的意義並不只是某個專業領域的縱向增長,也在打造著一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
讀博所經歷的辛苦和艱辛,是那些心智不堅定以及沒有體驗過的人所想像不到的,而在讀博過程中所增長的素質和見識他們也不得而知。
搞科研是認識一類事物或者現象本質的過程,在讀博的過程中,是在幫助一個人建立起對於某個專業領域的完整體系,而通過這個體系再散發出去,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角度就會站在更全面的位置,所帶來的好處也會從學習輻射到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