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葉詩琪(右一)正在做示範
先將由棉、滌綸等材料製成的內層護肘套在胳膊上,穩固住PICC導管(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然後戴上外層矽膠袖套,葉詩琪告訴記者:「這樣洗澡就不會進水了,我試過戴著遊泳,都沒有進水。」
這個90後的小夥子是一名腫瘤患者,因化療過程中植入PICC導管洗澡不便,他琢磨數月反覆試驗發明了一種保護套,有望解決導管植入病人洗澡的煩惱。
患癌小夥洗澡不便萌生發明念頭
1米83的高個,一頭精神的短髮,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眼前這個陽光帥氣的「潮男孩」,實在讓人無法想像,他已經與腫瘤抗爭了4年。
23歲的葉詩琪是武漢人,在漢正街做女裝批發生意。2009年底葉詩琪因不明原因發熱、胸腰部疼痛和右頸包塊,於春節前到武漢協和醫院檢查,診斷結果如同晴天霹靂——霍奇金淋巴瘤。
化療期間,葉詩琪需在胳膊處植入PICC導管,以幫助日常輸液。雖避免了每天打針,但因導管有一截露在皮膚外面,遇水容易感染,洗澡時通常需裹上毛巾並纏上保鮮膜。「保鮮膜纏少了會滲水,纏厚了胳膊不能彎曲,尤其夏天非常麻煩。」做過兩次PICC的葉詩琪煩惱不已,因為導管的保護膜一旦打溼得花百餘元更換,若感染了傷口更是得花3000餘元將整個導管更換。於是,他萌生了發明一種用於洗澡的保護套的念頭。
今年3月開始,葉詩琪先用兩個多月時間,在電腦上設計了50多個3D樣本。剛開始他想用防水布製作,花了一周時間逛遍了整個漢正街,最後覺得該材料價格昂貴且彈性不夠。
此後,他又試驗了橡膠等多種材料,均不滿意。一次在遊泳時,矽膠遊泳帽給了他靈感。在試用多種矽膠後,他選定了醫用矽膠並做出樣品,並請醫務人員幫忙完善。目前,他製作了幾套給病友們試用,反響良好。
保護套正在申請國家新型專利
「在葉詩琪發明這個保護套之前,PICC導管在醫院使用了10多年,患者洗澡問題一直沒能很好解決。」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病區主任程晶說,葉詩琪剛開始時心理壓力很大,在家人和醫務人員的鼓勵下,越來越積極陽光,現在心態非常好。他發明的保護套很好很實用,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煩惱,還將幫助其他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讓無數病人受益,令醫務人員十分欽佩。
據悉,葉詩琪目前已就PICC導管保護套提交了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他希望這個發明能夠幫助到更多患者,不僅解決他們洗澡的問題,還能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與疾病抗爭。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嚴瓏 通訊員黃冬香 塗曉晨 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