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男孩患乳腺癌被切左側乳房 傷心告別緊身衣

2020-12-19 華商網

  英國倫敦,志願者身穿"乳房裝"在街頭穿行,以提高人們對乳房定期檢查重要性的認識。

  杭州市中醫院5年查出7例男性乳腺癌,分析與雌激素增多、肥胖等有關

  「悲,我以後不能穿緊身衣了」

  愛網遊、可樂的90後男生,因患「乳腺癌」動手術

  本報記者 林丹 本報通訊員 方序 徐尤佳

  21歲的小江(化名),是浙江北部小城裡的一個普通年輕人,高中畢業以後,就在父親的小廠裡幫忙。

  這個中等身材、微胖的90後小夥,性格還是蠻陽光的。他平時愛穿緊身衣,愛網遊,愛打籃球,愛喝可樂。如果沒有時不時的胸口出血,一切看起來都挺完美。

  出血從去年5月開始。

  小江回憶說,每次洗澡的時候,毛巾擦過胸部乳腺部位都會有微微的血跡,但當時,他以為只是身上的擦傷,並不以為然。但今年3月,小江躺在床上時,發現左側乳頭上無緣無故會流血,他覺得很奇怪。

  老家醫院的醫生檢查後,懷疑是腫瘤,建議小江進行手術,切除左側乳房。

  小江和家人聽了大為吃驚,懵懂的小江更是不相信:「怎麼可能?不痛不癢的,也沒有摸到腫塊,肯定沒有什麼大問題,更何況乳房腫瘤是女人得的嘛。」他再也不願意去做更多檢查。

  可家人很緊張:小江是家中獨苗。他們輾轉找到杭州的醫生,要求進一步檢查確認。醫生沿他的左乳乳暈左側,挖出一塊硬塊。

  小江很開心:「我以為挖好就沒事了,可以回家了!」然而,一周後,病理報告讓全家大為吃驚:可能是惡性腫瘤。

  「到底是還是不是?」一位略懂醫的親戚帶著病理切片找了上海、杭州好幾家大醫院,但沒有一家可以下定論。「看著像,但又不是特別像!」病理科專家都無法給出確切的判斷。

  最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專家連線上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病理專家。浙二和美國專家共同會診後確認:乳腺癌。

  5月,小江做了第二次手術。「左邊乳房都切掉了,胸口凹下去了一塊。」小江很傷心地告訴記者,「以後不能穿緊身衣了!」

  然而,讓他疑惑不解的是:「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健在,外婆現在還能上山幹活;爺爺也只是得了氣管炎;家裡沒啥遺傳病的。我自己,從小也沒吃補品,也沒吃『發』的東西,為什麼我會得這病?」

  市中醫院,5年發現7例男性乳腺癌

  「有乳腺,就會得乳腺癌,只不過男性得病的機率比較低。」 浙醫二院黨委副書記、腫瘤科主任醫師黃建說,這和男性的生理特徵有關:男性的乳腺組織比女性少,乳腺導管也不像女性那麼發達,激素以雄激素為主,對於依賴雌激素的乳腺癌而言,男性的發病機率的確比女性少很多。這,是從出生開始就確定的事兒。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患癌風險。

  杭州市中醫院乳腺外科的徐海濱主任告訴記者,男性的乳腺組織較薄弱,一旦發生乳腺腫瘤,很容易向四周擴散,患了乳腺癌,男性比女性更危險。

  徐海濱剛接診了一名23歲的男病人。

  小夥子姓陸,是一家銷售公司的普通職員。從青春期開始,他的雙側乳房就有增生現象,但是,除了乳房比一般男性大一點外,平時不痛不癢,也不影響生活和工作,也就沒放在心上。

  半個多月前,小陸洗澡時發現自己的右胸部有一個腫塊,用手摸著還有點痛,到杭州市中醫院乳腺外科一檢查:乳腺癌,腫瘤已經有核桃大小。

  徐海濱說,近5年來,杭州市中醫院乳腺外科確診的乳腺癌患者有700餘例,其中男性乳腺癌患者有7例,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23歲,其餘幾位發病年齡都在60歲左右。

  男人防乳癌,遠離三大危險因素

  為什麼男人會得乳腺癌?

  浙醫二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黃建說,除了人體內在的基因,元兇還是雌激素。

  因為男性特殊的生理特點,他們對於雌激素也就特別敏感,同樣劑量的雌激素對於女性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男性來說,可能就已經超過了「警戒線」;而乳腺這樣的性腺,對於外界因素特別敏感,遇上同樣的致癌因素,往往敏感器官會先發病。

  這其實和塑化劑危機下的「男人女性化」有異曲同工之意。

  徐海濱說,有些腫瘤,本身會分泌雌激素,比如肺癌、內分泌腫瘤;也有些藥物會含有雌激素,但對乳腺癌病人來說,三大危險因素還是:外來雌激素或類雌激素、過量飲酒和肥胖。

  記者曾經遇上一個開計程車的中年乳腺癌男病人,他因為疲勞,妻子連續給他吃了大量的甲魚、激素補品,結果發病了。醫生說,他吃的補品中,有不少含有雌激素。

  「我們的環境中,本身就有很多類雌激素,比如塑化劑。」徐海濱說,而動物類雌激素,因為可以直接通過舌下含服吸收,發揮效果更快,所以,還是要慎用保健品。

  酒精,會使肝臟代謝功能受損,而肝臟承擔著男性體內雌激素滅活任務,過量飲酒最終會導致雌激素在男性體內積蓄,引起乳房肥大,增加罹患乳腺癌的機率。

  還有肥胖。脂肪細胞內有一種芳香化酶,能把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肥胖以後,芳香化酶的活力大大增加,可將雄激素轉化為更多雌激素,這樣一來,體內雌激素與雄激素的比值就升高。在雌激素的剌激下乳房發育變大。這一點,在青春期更為明顯。

  小貼士

  男人們,請注意這些乳腺癌信號

  1.結塊和腫脹感。男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狀是乳房內腫塊常發生在乳暈周圍,質地較硬,邊界不清,表面往往不光滑,活動度較差。

  2.乳房皮膚凹陷,乳頭內陷,偶爾伴有乳頭溢血。疼痛有時候會不很明顯,但如果發現乳頭出現回縮,且累及皮膚,都應該提高警惕。

  3.淋巴結腫大。乳腺腫瘤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轉移,所以如果發現腋下淋巴結長時間腫大也要特別小心。

相關焦點

  • 乳房無腫塊就代表不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高發癌症。專家指出,乳房腫塊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狀,也不是早期乳腺癌的徵象,乳房沒有觸及腫塊,並不代表沒有患乳腺癌的危險,定期進行乳腺檢查對於發現「沒有腫塊的早期乳腺癌」意義重大。除了定期查體,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輕鬆心情、定期進行適當的乳房保健等也可有效預防乳腺癌。
  • 89歲男性得了乳腺癌後全切左乳!醫生:男性也會得乳腺癌,注意3大症狀
    B超結果顯示老劉左側乳腺有實質性腫塊,疑似乳腺癌,為了確診,醫生為老劉做了左乳穿刺。5天後,病理結果確診老劉左側腫塊為乳腺浸潤性癌。
  • 90後查出乳腺癌,你的乳房還好嗎?乳頭凹陷、乳腺腫塊等別大意!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學員、著名姚歌手姚貝娜,曾於2011年檢查出乳腺癌,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康復出院。但是,2015年1月,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病逝。這一消息,不僅令喜歡她的歌迷朋友痛心不已,更是引發了人們對乳腺癌的熱議。
  • 非常遺憾:當醫生自已患上乳腺癌之後,她們會怎麼辦?
    很難想像,當醫務工作者得知自己患上乳腺癌後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她們熟悉乳腺癌治療的每一個階段和痛苦,深知乳腺癌五年、十年不復發的概率。如果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可以選擇,我寧願生命不要那麼寬我叫李子云,懷孕的時候查出了乳腺癌。
  • 一分鐘學會乳房自檢,讓乳腺癌遠離你!
    近年來,名人患上乳腺癌的消息屢見報端,讓這個原本不被重視的癌症越來越受到年輕女性的關注。 乳腺癌帶走了年輕女歌手姚貝娜;滴滴快的年僅37歲的女總裁柳青發內部信,透露自己患上乳腺癌。
  • 77歲大爺患乳腺癌 男人患乳腺癌的信號
    很多人都認為乳腺癌是女性朋友的專屬癌症,其實男人也會患上乳腺癌。那麼你知道男性朋友應該如何避免癌症呢?下面就一起去看看男性預防乳腺癌的方法。  77歲大爺患乳腺癌  磐安一名77歲大爺,發現乳房有腫塊已兩年多,但一直沒重視,最近腫塊開始疼痛,他才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乳腺癌
  • 女性經常胸痛就是乳腺癌嗎?別擔心,還可能是這4種情形
    不過,還有一種胸痛是指女性特有的一種症狀,就是乳房部位的疼痛。很多女性一旦發現自己經常胸痛,就擔心是患上乳腺癌。其實引起乳房疼痛的原因還有這4種,可以了解下。1.長時間趴著睡覺有的女性經常出現乳房疼痛,可能是因為晚上長時間的趴著睡覺,導致胸部受到過度的擠壓,胸區的血液循環變差之後引起的一種無菌性炎症。如果長時間保持趴著睡覺的習慣,還容易使女性患上乳腺疾病,要及時改正這種不良習慣。
  • 乳房上長「溼疹」,竟然是乳腺癌在作怪
    近期,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就通過一片小「溼疹」揪出一個乳腺癌。乳房「溼疹」原來是特殊乳腺癌今年4月份,62歲的肖女士在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女外科楊醫生發現其左側乳頭有皮屑並伴有糜爛,詢問肖女士,肖女士卻輕描淡寫地說:「長了溼疹,去年12月份就這樣,反反覆覆幾個月了,破了又結痂,除了偶爾有些癢也沒什麼感覺。」
  • 本該切除右側乳房的手術,卻把左側乳房切了
    映象網訊(記者 劉磊)「相信鄭大一附院是最好的醫院,沒想到本該是切除右側乳房的手術,卻錯把左側乳房給切了,醫院還認為自己沒錯,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近日,映象網接到信陽市民張先生的求助,據張先生反映,去年年底,因鄭州市中心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先後醫療失誤,導致其配偶邱書玲左乳被錯誤切除。
  • 乳房查出小葉腫瘤後,會增加多少乳腺癌風險?|小葉腫瘤|LCIS|乳腺癌...
    這是因為LCIS不會引起症狀,通常不會出現在乳房X線上。它往往是因為進行了乳房活檢而確診的。我們知道LCIS會增加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的風險。儘管如此,醫生還不確定LCIS會增加多少乳腺癌風險。一項研究表明,在LCIS診斷後的前6年,乳腺癌風險每年增加約2%。該研究還發現,在LCIS診斷後接受預防性激素治療的女性不太可能被診斷患有乳腺癌。
  • 乳腺癌臨床研究15年報告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機率為1/8-1/7
    對女性來說,乳房是非常重要的身體組織,是女性的標誌之一。因此,在切乳前,醫生會和患者進行充分溝通。總的保乳率為25%,相比之下,年輕女性保乳率較高,達33%。  若萬不得已切掉了乳房,趙醫師說,也無需過度傷心。目前,我省乳房重建技術還是比較好的,有些患者重建後的乳房比自己原來的還要好看。
  • 16歲男孩胸部長硬塊 一查竟是乳腺癌 該如何預防?
    華龍網3月16日14時30分訊(實習記者 黃宇 通訊員 劉佳心 程風敏)提起乳腺癌,很多人條件反射地認為是「女人病」,甚至認為它是一種婦科疾病。近日,一16歲男孩被重慶市腫瘤醫院診斷出乳腺癌,讓全家人都傻了眼。專家提醒,乳腺癌不是女性「專利」,男性也同樣面臨風險,如果發現乳房長了腫塊,一定要引起重視,儘快到專科醫院就診。
  • 乳房保衛戰:中國乳腺癌患者保乳率為22%
    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 83.2 %,已接近歐美、日本的90%。另一個數字卻遠遠落後。中國患者治療時進行保乳手術的比例是22%,在日本,這個數字超過50%,而歐美是50-70%。他們面臨一場慘烈的乳房保衛戰。失去乳房的女人乳腺外科的病房,是人生百態。
  • 乳房按摩三個月後女子被查出患乳腺癌
    前兩天,珠江的王女士因為乳房疼痛難忍,在家人的建議下去了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讓她和家人一下子跌入了痛苦的萬丈深淵,王女士的左側乳房有一個3到4釐米的腫塊,經穿刺確診為乳腺癌。剛開始按摩的時候王女士感覺到乳房疼痛難忍,於是告訴按摩師停止按摩,可是按摩師卻說痛則不通,把乳房附近的經絡打按通了,就沒事了。直到三個月後王女士胸部疼痛難忍,經過檢查才得知已經是乳腺癌中期了。王女士的主治醫生介紹,王女士胸部的腫瘤之所以發病如此迅猛很與可能和平日裡的胸部按摩有關,王女士胸部的腫瘤在按摩的刺激下越來越大,加劇了病情的惡化。
  • 26歲小夥挺了個B罩杯乳房 63歲大叔不幸患上乳腺癌
    說起乳房方面的毛病,許多人以為那是女性的專利,可現在,男人乳房方面的問題也多起來了,男人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臨床上已不少見,許多是因為太胖導致的。  前段時間,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男患者汪先生,63歲,戴無框眼鏡,頭髮梳得很整齊。他捂著左邊胳肢窩說,「好像有很多小腫塊,密密麻麻,而且前天突然大了一些,我趕緊來看。」
  • 女子患乳腺癌切除乳房,醫生用肚子上的肉再造一個「胸」
    醫生們將小花的肚子上一塊大小相當的腹壁,成功移植到小花的左側胸壁上,既覆蓋創面又再造出一個「乳房」。據了解這是福建首例獨立完成皮瓣再造乳房術(TRAM+DIEP)手術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罹患乳腺癌34歲女子切除左乳醫生「移植」腹壁再造乳房不久前,34歲的小花(化名)因為發現左乳房巨大腫物伴有乳房皮膚紅腫,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就診。入院後,小花被確診為左乳腺局部晚期乳腺癌(炎性乳腺癌)。乳腺外科王川主任團隊為小花量身制定了個體化的新輔助化療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化療,小花左乳房內已找不到腫瘤的蹤跡。
  • 未婚未育獨居女性易患乳腺癌 每年應查一次乳房
    郝經光主任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對於一名患乳腺癌腫塊較大的患者,以往的治療手段,為了防止癌變擴散,可能會直接切除患者乳房進行手術治療。「新的理念提出後,我們會根據患者乳腺腫塊較大考慮,先做化療,將腫塊縮小後再進行手術治療。」郝經光主任說,這樣的治療理念是站在癌症患者的角度考慮,手術只會更人性化、個性化,同時,也能體現出目前癌症治療方面的新突破。
  • 得了乳腺癌,能不能不切乳房?醫生:遇到3種情況,切掉為好
    乳腺癌是女性比較擔心的一種疾病,近年來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女性,得也非常關注乳腺健康和預防。那麼預防乳腺疾病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長時間的生氣壓抑,平時注意少吃涼性的食物等。乳腺癌在早期會有哪些表現呢?
  • 乳腺癌晚期需要把整個乳房切除掉?預防乳腺癌,女人做好這3點
    乳腺癌是一種很常見的腫瘤,一般發生在女性身上,對身體的危害也很大,而且對於女性來說乳房是很嬌貴的部位,但是很多疾病都威脅著女性乳房的健康,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乳腺癌。比較普遍的治療手法就是進行手術,如果患者在早期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出現乳腺癌擴散的情況。
  • 中山開展首例高難度乳腺癌手術!術後乳房能完好重造
    一月前,47歲的鄧女士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複查彩超時發現,身體左側乳房有3個腫物。考慮患者乳腺腫物較小,良性可能性大,中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黃志華建議採用超聲引導下左乳腫物微創切除術,切除腫物。然而,數天後,病理報告卻讓鄧女士遭受晴天霹靂。原本,考慮的良性腫物,結果卻呈現出惡性,鄧女士被確診患有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