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團隊傳奇人物Martti演講:我和中本聰的故事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鏈得得

6月29日,鏈得得T-Talk演講節目特別邀請到中本聰比特幣項目核心開發人員Martti Malmi,為大家揭開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神秘面紗。現場,Martti為我們講述了他與比特幣和中本聰的故事。

距離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已經過去了十年。十年間,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款開源軟體,已發展成為總市值近1200億美金的數字貨幣。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也已逐漸開始改寫全球金融遊戲規則。

6月29日,鏈得得T-Talk演講節目特別邀請到中本聰比特幣項目核心開發人員Martti Malmi,為大家揭開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神秘面紗。同時,本次活動邀請到了近百位區塊鏈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產業先驅來共同探討「後比特幣時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實際場景應用。

在鏈得得T-Talk演講節目現場,中本聰團隊傳奇人物Martti Malmi為我們講述了他與比特幣和中本聰的故事。以下是Martti演講全文:

荷蘭赫爾辛基,是我和比特幣故事開始的地方。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每個人100%都應該有自我管理的東西。我非常著迷於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機遇。

所以,什麼樣的創新會影響我們的社會變革?什麼是最重要的項目?我得出結論:金錢!它可以控制世界的資源,以及控制其他人的工作。為什麼沒有去中心化的貨幣不受控制,重新回到社會、回到人民大眾的身上?

我發現比特幣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2009年,我花時間來消化中本聰的白皮書,史上第一次解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問題——雙重花銷的數字貨幣。之前我們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機構來發行這些貨幣,你不可能使用相同的數字貨幣兩次。

記帳薄需要有很多的計算能力,所以很多人知道了數字記帳薄的形式,這就是比特幣的創新,這就是我們的認證工作,這就是我們的挖礦。

我聯繫了中本聰先生,給我提供幫助來改進比特幣論壇。那一年我從自學的C++以及其他的編程軟體與語言來改進網站,這就是不同的比特幣0.2代碼的由來。最早我只做了一些基礎工作,此前沒有做過這些原始碼,只是在處理用戶界面等等。

2010年初期,我成立了比特幣網站(bitcoinexchange.com)。主要服務於比特幣以及與歐洲銀行帳戶的交換。我想幫助人們能夠獲得比特幣,所以並不是一個商業活動。當時產生了5萬個比特幣。在業務逐漸壯大後,我把我的域名賣掉。

這是跟大家回顧的比特幣發展史。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在比特幣論壇上,可以用比特幣進行交換、購買東西。然後現在我們也看到交易量越來越大,我也希望這樣的趨勢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現在比特幣也逐漸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而且可以更好的服務更多層面的社會需求。2010年的時候,開始用比特幣進行捐贈,但是到後來,它的收益已經翻了幾十萬倍。大家能夠看一下,這是中本聰給我發的一些信息。

2011年左右,我從比特幣項目當中逐漸退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比特幣從零到一的巨大變化。比特幣社區也變得越來越強大,更多的開發人員開始介入。所以,我也考慮像中本聰先生一樣,做一些別的事情。在同年我稱為比特幣之年,因為有一半比特幣進行置換,我在芬蘭存了1萬比特幣。現在那個地方已經變成最有錢的比特幣存儲點,我可以用比特幣兌現買下整條街。

之後開始成立公司,開始專注比特幣的研發。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比特幣只認為是虛擬存在的貨幣或者概念,但是比特幣正在逐漸與全世界產生實際的關聯。之後我去一家類似於支付寶的公司——MONI,談更好的實現比特幣的支付。但是我們的發展逐漸迎來一些挑戰。開始有來自於政府和傳統銀行的抵制、反比特幣行動,以及有很多已佔領市場的信用卡公司不接受比特幣。

之後我離開MONI公司,開始做自己的公司叫Identify。這個支付方式通過全球範圍內的註冊,連結手機、連結地理位置,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帶來一定的社交影響,這樣可以讓人們之間的交易變得更加透明,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交易體驗。

2015年時,我就發現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逐漸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現在也輪到了區塊鏈,這是高盛與其他投資公司積極推行的一個概念,讓區塊鏈的概念變成全世界討論的話題。正是因為有了區塊鏈技術,能夠多元化改變我們的世界,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把區塊鏈方式與傳統記帳方式結合起來,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們再來看一下ICO。很多ICO項目後來證明是一些騙局,很多人把它變成了非法融資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把它正常進行置換的話,ICO和Token的結合,可以幫助一些項目進行融資,因為在南非等一些國家都開始用這樣的方式。

我們看一下加密貨幣,因為比特幣的大量使用,受到人們的抨擊,也許可以讓這些地方挖礦的行為放到芬蘭,而不是在中國。因為芬蘭具有很多的採暖需求,過度的熱量可以加以使用。當然你也可以說,挖礦也會促進經濟的增長。同樣,也會消耗能源,這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如果我們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這將會是非常好的局面。

我相信我們將會有一個網絡,可以直接從一個區塊鏈交換到另一個區塊鏈裡面,可以讓我們對加密貨幣進行交易,能夠自動接收比特幣,購買咖啡等。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通過比特幣進行交易,而不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介入其中的交易,我相信這些技術設施市場就是我們的未來。

能源、帶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將會推動這些市場的發展,而不需要中間商的參與。而這就是去中心化的體系,惠及社會,能夠讓整個社會能夠更多去中心化的參與,依賴這些系統,能夠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有韌性,有更大的能力來應對自然災害或者社會動蕩。

相關焦點

  • 中本聰團隊傳奇人物 Martti 演講:我和比特幣故事開始的地方……
    鈦媒體註:距離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已經過去了十年。十年間,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款開源軟體,已發展成為總市值近1200億美金的數字貨幣。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也已逐漸開始改寫全球金融遊戲規則。
  • 尋人啟事:誰是中本聰?
    作為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大名如雷貫耳,卻從來沒有人真正見過現實的中本聰。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還很有意思,將神秘主義進行到底。在比特幣萌芽時期,他匿名參與指導,後來比特幣火了,他卻選擇了銷聲匿跡。既沒有動用他帳戶裡的比特幣,甚至提名他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都沒能讓他現身。
  • 比特幣10年 | 中本聰憑什麼讓我們找了7年?
    沒有中本聰主導的比特幣,已經運行多年,這是不是意味著:比特幣不需要中本聰?區塊鏈項目也不需要領袖人物?但如果這樣,中本聰憑什麼讓我們找了7年?1給中本聰畫像一直以來,比特幣追隨者們對中本聰的了解,僅限於他活躍過的密碼朋克和密碼學郵件組裡留下的痕跡。
  • 中本聰: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誰???
    50 枚比特幣」,引起幣圈社群的快速傳播和密切討論。 市場往往難讓大多數人如願,結果等來的是疑似中本聰再現的神秘消息,急速回調和再次橫盤。 不是中本聰,那這個神秘地址到底屬於誰? 如果這個「上古」挖礦地址不是中本聰,那麼它屬於誰呢?
  • CSW:我就是中本聰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其實是富永仲基 (Tominaga Nakamoto) 和小智(Ash Ketchum,聰) 兩個名字的組合。實際上,我花費了好幾個月時間才決定使用這個名字。如果你查詢維基百科的話,會發現上面寫了很多關於起名的原由,但其實沒一個是靠譜的。如果說的直白點的話,我取名「中本聰「這件事本身就是一次隱私嘗試。
  • 中本聰: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是比特幣的信仰
    這場運動在我的思想甚至是心靈中產生了共鳴:我意識到,通過密碼朋克運動,未來的正義可能會取決於我們能否通過網際網路在企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之間建立一種平衡。balabalabala...
  • 中本聰如何在網際網路內隱藏自己的身份?|比特幣秘史(二十四)
    實際上,自這位比特幣靈魂人物失蹤之後,包括政府、媒體、密碼學愛好者、黑客等等在內的各路人士都試圖人肉搜索中本聰;但不管他們從哪個角度出發或者是切入,追蹤到最後都變成一條條沒有答案和指向性的無效線索。根據歷史資料顯示,中本聰早在上線比特幣項目之前就註冊了http://bitcoin.org的域名,同時保護性地註冊了http://bitcoin.net。這兩個域名的註冊商anonymousspeech.com是提供匿名性保證的小公司,可確保用戶不受人肉搜索,也免遭政府檢索。研究人員曾一度追蹤到這家公司,但最後依然是一無所獲;因為中本聰至始至終都使用Tor網絡來發送郵件。
  • 解密中本聰:一個人用一臺電腦挖出110萬個比特幣?
    在最近的研究中,·勒納發現「中本聰」是一個人而非一個團隊,並且是用一臺電腦挖出了 110 多萬枚比特幣。7 年解密「中本聰」中本聰在 2009 年留下比特幣後就消失無蹤。中本聰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他當時是如何挖出比特幣的?圍繞著「中本聰」,後來的人們有很多疑問。
  • 澳本聰首次發文自證:「我曾是中本聰」
    作為 BSV 的核心人物以及傳聞中的「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本人,這是 Craig Wright 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承認自己是「中本聰」。本文由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譯者 0x5 為各位翻譯,文章中提到了 Craig Wright 為什麼離開比特幣,為什麼作為「中本聰」卻不展示籤名來自證身份等。
  •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可能在寫書:想知道書名要解開密碼
    Bianews 7月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在一個可能和中本聰有關的網站(Nakamotofamilyfoundation.org)上,出現了一篇以「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署名的文章,並透露他可能正在撰寫一本關於比特幣的書。
  • 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時住在倫敦,你信不信?
    僅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無法確定中本聰居住在哪個時區。二、項目提交活動在比特幣的早期,中本聰和為數不多的加入該項目的少數開發人員可能是在沒有SVN的情況下使用本地存儲庫。但是,在2009年8月30日,該項目被上傳到SourceForge。
  • 【幣萌主】澳本聰首次發文自證:「我曾是中本聰」
    作為 BSV 的核心人物以及傳聞中的「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本人,這是 Craig Wright 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承認自己是「中本聰」。本文由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譯者 0x5 為各位翻譯,文章中提到了 Craig Wright 為什麼離開比特幣,為什麼作為「中本聰」卻不展示籤名來自證身份等。
  • 黑客入侵比特幣之父中本聰郵箱:欲出售其秘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9日下午消息,一位自稱傑弗裡(Jeffrey)的黑客對《連線》雜誌表示,他已經入侵了「比特幣之父」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電子郵箱,並希望通過出售中本聰的秘密謀利。 傑弗裡表示,他還獲取了中本聰的其他信息,可以用於揭開此人的神秘面紗。
  •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竟被證實是臭名昭著的大毒梟
    懷特一直以中本聰自居,但是大部分人不相信。他被克萊曼家族起訴,欺騙並竊取了已故的克萊曼超過110億美元的BTC和硬碟驅動器。克萊曼是一位著名的計算機取證專家,之前有人懷疑他是中本聰。懷特的證詞有關於他與罪犯的關係以及他對他們的逮捕和監禁的敏感信息,所以這個公開文件抹去了大多數的人名,以使該文件中的罪犯不會得知賴特的逮捕行動,也不會對賴特產生任何影響。
  • 中本聰就是望月新一?
    2012年8月底,數學家望月新一在網上貼出了四篇論文,宣稱自己證明了數學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數論命題的確,好比我要證明勾股定理,那就有必要在開始介紹下歐氏幾何的基本框架以及我的大致思路,這被稱為「概念驗證」或者我們直接叫「乾貨」好了。 大家讀一篇新論文的時候都會先找「乾貨」,也就是在現有的數學語言下,能讓人一下子了解到的新穎的想法或方向。很多令人費解的論文在前十頁就出現了這種「乾貨」,其他人一看就知道這條路是否可能有戲。
  • 從中本聰骰子到FOMO3D,回顧DApp發展史
    最早的DApp  博彩網站中本聰骰子可以說是最早最受歡迎的DApp應用了……  2012年4月24日,創始人Eric Voorhees在bitcointalk上發帖,宣布中本聰骰子(SatoshiDice)上線。
  • 像中本聰一樣消失,Grin創始人宣布暫時離開該項目
    而Ignotus Peverell這個化名背後的真實身份,距今為止依舊是一個謎,我們只知道,這一名字來自《詩翁彼豆故事集》中《三兄弟的傳說》裡提到的三個兄弟之一。作為Grin的創始人兼首席開發者,Ignotus Peverell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來發展Grin項目,其沒有募資,沒有預挖,也沒有收取創始人區塊獎勵,相比中本聰創造的比特幣,Grin的分配因其在一開始就受到大量關注而顯得更為公平。
  • 算法穩定幣才是最符合中本聰設想的「貨幣」
    Odaily星球日報認為,當前的算法穩定幣最有希望成為中本聰白皮書設計中的「貨幣」,是目前更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原生加密貨幣。為什麼這樣說?它和前幾代的穩定幣有何不同?未來算法穩定幣又會駛向何方?我們將在下文一一道來。
  • 中本聰對話馬克思、凱恩斯,臉書的天秤座值不值得被看好?(下)
    中本聰:當然。相對於您和您的理論的理論,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還很年輕,在貨幣領域的應用探索才剛剛開始,只有短短的10年。  馬克思:請允許我首先談談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看法!中本聰先生,我的貨幣理論產生於以金銀為貨幣載體的時代,金銀被全世界接受,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功能。
  •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系日裔美國人 現居住加州Temple City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系日裔美國人 現居住加州Temple City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7日早間消息,《新聞周刊》本周報導稱,「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確有其人,居住在加州Temple City,並公布了他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