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嚴格遵循省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對於低風險地區大中餐飲經營單位開放堂食服務。
(二) 餐飲經營單位需具有合法經營資質,需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經營防護方案和實際執行措施,並做好信息採集工作。
(三) 在用餐場所明顯位置張貼公告和疫情防控知識海報,告知進店顧客需配合和注意的有關事項。
(四) 餐飲經營單位需具有防護物資儲備能力,在開工和復工前,需要準備充足的防護物資(至少儲備普通級別防護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水、體溫計等),保障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防護需求。
(五) 停業後首次恢復堂食的餐飲單位需全面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餐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
二、從業人員管理
(一) 各餐飲經營單位對員工的健康管理負主體責任,員工要如實告知旅居史,籤訂疫情防控報告承諾書,並申領陝西健康碼。單位要設立健康管理員,查驗員工健康碼,收集單位員工健康狀況,按要求向有關部門報告員工健康狀況。
(二) 每日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和體溫監測,體溫超過37.3℃或出現有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症狀的員工不得上崗。
(三) 強化企業內部員工衛生防疫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自我衛生管理能力。要配備完好的洗手設施及快速手消毒劑、皂液等衛生用品。從業人員製備餐食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後、餐前便後、接觸垃圾後,要用流動水和皂液採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時間不少於 15 秒。從業人員應配戴口罩上崗。
三、用餐人員管理
(一) 餐飲經營單位門口張貼陝西健康二維碼,所有用餐人員需掃描填寫資料,申領健康二維碼。餐飲經營單位必須對入店客人查驗健康二維碼,綠色二維碼者方可允許就餐。
(二) 用餐人員進入餐飲經營單位前必須測量體溫,體溫超過 37.3℃或出現有發熱、乾咳、打噴嚏等症狀的,一律不允許進入餐飲場所,一旦發現應立即登記造冊並及時向當地社區防控中心報告。
(三) 餐飲經營單位要制定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每桌登記至少 2 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聯繫方式。
四、堂食服務管理規範
(一) 疫情防控期間,餐飲經營場所嚴禁接待大規模聚餐活動。
(二) 賓館住客用餐,採取分時段就餐、分散就餐的方式,吃自助餐或送餐。送餐時要做好防護,儘量無接觸配送。
(三) 自助餐廳或大廳用餐,接待人數不得超過 30%標準餐位。取餐時要依次排隊,間距不小於 1.5 米。用餐時提倡單人單桌,統一方向,不得相對而坐。
(四) 散客包間用餐,禁止一間多桌用餐,要求一間一桌。直徑 1.5 米的餐桌每桌不得超過 4 人,直徑 1.8 米的餐桌每桌不得超過 6 人,直徑 2.2 米以上的餐桌每桌不得超過 8 人。用餐方式採用分餐制,儘量按位上菜,減少例份。給予每桌客人提供雙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簡化服務環節,減少服務員近距離服務項目。
五、場所清潔消毒
(一) 每天對經營場所和設施進行消毒保潔,做好相關消毒記錄並每日公示。大廳、走廊、包間、公共區域,每 4 小時消毒1次。
(二) 餐廳內部洗手間,日常運營期間每 2 小時要對洗手間內所有便器潔具、各類扶手和把手、觸摸式衝水按鈕、洗手臺和水龍頭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毒 1 次,洗手間內要備齊洗手液、消毒紙巾。
(三) 電梯應每 2 小時消毒 1 次。餐飲經營單位酌情限制乘坐電梯的人數,減少接觸傳染。
(四) 每桌客人就餐完畢離開後需對包間、桌椅進行清潔消毒。所有餐具必須經過高溫消毒處理後,方可上桌使用。
(五) 定時對食品加工場所進行衛生清理,並保證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觸餐具、食材和菜品。
(六) 保持食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的空氣流通,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
六、原材料採購驗收、加工、儲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