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不肯讀書怎麼辦?記小冊子上,給慈禧太后看

2020-12-17 勇哥讀史

光緒皇帝即位時,年僅4歲。為了培養光緒皇帝治國理政的能力,慈禧太后給他請了兩個狀元老師,分別是翁同龢與孫家鼐。翁同龢的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今天我們詳細說一下孫家鼐的事情。

孫家鼐是安徽壽州人,字燮臣,生於1827年。孫家鼐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1856年,孫家鼐進京參加會試,不料名落孫山,讓他大失所望。不過,他並沒有洩氣,而是更加勤奮地讀書,準備下一次會試。順便說一句,江蘇才子翁同龢也在這一年參加了會試,並考取了狀元。

1859年,孫家鼐再次進京參加會試,這次他發揮得相當好,不但通過了會試,還在殿試裡取得了一甲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新科狀元。

步入仕途後,孫家鼐歷任翰林院修撰、內閣侍讀等職。1864年,孫家鼐外放湖北學政。4年後的1868年,孫家鼐奉命在毓慶宮行走,與翁同龢一起教光緒皇帝讀書。從此,孫家鼐有了萬人羨慕的「帝師」身份。慈禧太后下令,將孫家鼐的故居進行擴建,還懸掛了「狀元及第」的匾額。

「帝師」身份令人羨慕,但這份工作真心不好做。因為學生太特殊了,不能採取尋常的教學手段。偏偏光緒皇帝幼年時不喜歡讀書(廢話,誰喜歡讀書呀),讓孫家鼐和翁同龢頭疼不已。如果是其他學生,老師早就一頓板子伺候了。可給孫家鼐、翁同龢吃了老虎膽子,他們也不敢對光緒皇帝動一個指頭。

怎麼辦呢?孫家鼐發明了一個辦法,做內省錄,將光緒皇帝每天的不良表現記在小冊子上,拿給慈禧太后看,請慈禧太后出馬管教。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管束得相當嚴厲,動輒打罵罰跪。這樣三番幾次後,光緒皇帝終於「收斂」不少,肯讀書了。

成為「帝師」後,孫家鼐的仕途變得更加順利。此後,他歷任內閣學士、工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書、順天府尹、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清朝不設丞相,大學士被視為丞相。孫家鼐這就算是「拜相」了。

孫家鼐是受過中國傳統儒家教育的知識分子,在思想觀念上比較「守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接受不了新思潮、新觀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於日本之手。這件事讓國人震動不已。孫家鼐也在其中。痛定思痛,孫家鼐開始思索變法圖強,主張向歐美國家學習,成為了一名「維新派」。

1895年,康有為在北京成立強學會,沒有地方辦公。孫家鼐為他提供了館舍,還加入了北京強學會。

比較而言,孫家鼐屬於比較溫和的維新派。他在主張向歐美國家學習的同時,堅持「中國以禮教為建邦之本,綱常名義,萬古常新」觀念,將變法當作維護清朝統治的一種工具。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下令設立了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孫家鼐奉命擔任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負責京師大學堂的籌辦工作。

在籌辦期間,孫家鼐對康有為和梁啓超起草的《總理衙門籌議京師大學堂章程》進行了修改,減少了文科課程,理科課程則原封未動。後來,孫家鼐又建議京師大學堂開設中西醫學專業。這些建議,都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批准。

遺憾的是,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慈禧太后中斷了。慈禧太后殺掉了戊戌變法「六君子」,下令通緝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人士,並罷免、辭退翁同龢等一批維新派官員。孫家鼐因為屬於維新派中的溫和人士,沒有受到處罰,依然在朝廷裡供職。

孫家鼐對政局很失望,稱病乞罷,回鄉探親。當時,孫家鼐已經年滿71歲了。

孫家鼐回鄉後,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天夜裡,孫家鼐身穿普通衣服外出訪問朋友,回來時遇到壽州都司率領的巡查隊伍。為了表示禮讓,孫家鼐背對他們,面朝牆而立,結果反而惹起都司的懷疑。都司懷疑孫家鼐是一名形跡可疑的竊賊,便將他帶走。在經過「狀元府」門前時,孫家鼐請求敲開大門,請一位擔保。守門人王興見了孫家鼐,大吃一驚,將都司痛斥了一頓。

第二天,壽州知州、總兵帶著都司前來「狀元府」請罪。孫家鼐沒有怪罪都司,還稱讚他忠於職守,建議提拔重用。這件事,很快在壽州當地傳為佳話。

【參考資料:《清史稿·孫家鼐傳》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同治13年的時候,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尷尬的事實:同治皇帝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該怎麼辦呢?為了更好的把握朝政,慈禧太后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家族生的孩子來當下一任皇帝,便選擇了醇親王的次子載恬來繼承皇帝位,年僅4歲的載恬便成為了後來的光緒皇帝。4歲就登基,到長大,光緒皇帝都沒有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雖然光緒帝本身是一個兢兢業業的皇帝,但是,大清朝早就衰敗,並沒有太多的拯救餘地,光緒皇帝最終,只能鬱鬱寡歡,被慈禧太后壓在身下。
  • 外國人怎麼評價慈禧太后:她遠遠勝過光緒皇帝
    在《動蕩中的中國》中,亞瑟史密斯這樣評價慈禧太后:「身為一個滿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軍國大事的知識,本來就機會渺茫,但是她卻與只了解女紅的東太后完全不同,處理大事的時候總能鎮定自若,中國的門戶面對敵對勢力從來未被打開,這在中國半獨裁統治的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要找一個原因,我想只能說是這位統治者本人擁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和才能。」
  • ...溥儀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子,那慈禧太后與溥儀的生母又是什麼關係呢?
    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緒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於1871年,父親是醇親王奕譞,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謀殺光緒皇帝的幕後真兇竟然是她
    伍廷芳是朝廷高官,敢對外國人說這樣的話,其實「光緒必死於慈禧之前」在清朝末年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共識,還有一個叫惲毓鼎的,擔任的職務是翰林院侍講學士 起居注官,負責記錄皇帝日常起居飲食日常言行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也就是光緒和慈禧病逝後又過了三年,他寫了一本《崇陵傳信錄》在這本書裡頭惲毓鼎講到光緒皇帝前去請安的時候看到慈禧太后身體不好病臥在床,回去之後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太監在慈禧太后的身邊說光緒的壞話
  • 蒼穹之昴:光緒想見臨終的生父,慈禧不願意怎麼辦?一段對話解決
    在《蒼穹之昴》的演繹中,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病重,作為兒子的光緒皇帝自然想去探望,但此時的光緒皇帝已經成為慈禧太后的兒子,再加上她一直都在刻意抹掉光緒皇帝的親生父母影響。所以,光緒皇帝探望生父的想法一直未能實現。於是,一場切合時宜的好戲——「四郎探母」被安排到了慈禧太后的戲臺上!看完戲,慈禧太后和自己的近侍太監——春兒,有過一段隱射極為明顯的對話。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慈禧太后一人垂簾。一提起光緒皇帝,就少不了被人想到他這一輩子擁有的一後兩妃,一個皇帝就三個女人,一個胖的不行,一個瘦到醜爆,另一個雖然夠美夠喜歡,卻也就歡樂了那麼幾年,便被慈禧害死了。一生都沒有留下子嗣,而這一切都和慈禧有著莫大的干係。
  • 給光緒當「親爸爸」的慈禧,與清朝最後5位皇帝的關係有多複雜
    慈禧從1852年入宮,憑藉美貌和能力,賜號為蘭貴人,次年成為懿嬪。按照習俗,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的妃子,而且為鹹豐皇帝生過小孩,所以她便是道光皇帝的兒媳婦。面對這個兒媳婦,道光皇帝還沒來得及看,就已經去世。當年慈禧通過選秀才從百萬大家閨秀中挑選出來,送入宮中。此時的道光皇帝早就去世。
  • 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封為神仙的這個人,文化大革命時候居然顯靈過
    黑社會衙役一看,跑了一回龍套,跑出人命來了,哥幾個趕緊撤。張道士成為神仙的潛質露出了一點端倪來了,四鄰八鄉的百姓圍著醫生哭了一天後,張道士自己坐起來了,邊打哈欠邊說:「閻王說我陽壽未盡,不許我在陰間多待,叫我回來了。」消息傳到黑社會大哥縣令耳朵裡,縣令心裡一計算,這道士連閻王爺都接待過了,哥哥從此躲著你走吧。
  • 光緒被慈禧太后軟禁約10年,如何消磨時光?答案有點讓人意外
    談起晚清的歷史,有一位皇帝始終是繞不開的,他就是光緒皇帝。曾經實行了戊戌變法,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新法最終失敗了!此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軟禁了約10年之久,直到離開人世。那麼光緒皇帝在這長達十年的幽禁歲月裡忙些什麼呢?答案有點讓人意外。
  • 天姿聰穎、喜歡讀書的光緒, 是怎麼變成一個結巴皇帝的
    作為與同治一樣的「載」字輩,光緒被慈禧選中做了同治帝的繼承人算是幸運的。然而福禍相依,做皇帝未必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作兒皇帝。光緒繼位為君時還只是個四歲的小屁孩,從進宮的第一天起,他就失去了童趣童真。對於同治帝的教育,慈禧無疑是一個失敗者。
  • 慈禧為何一定要殺光緒皇帝?是蓄謀已久還是絕地反殺?
    現在人們提起來中國歷史上離皇位最近的女人時,大多會第一個提唐朝的武則天,然後就是漢朝的呂雉,最後再接個慈禧太后收尾,的確這仨人也算得上古代女性的巔峰了,要麼做了皇帝,要麼複製傀儡皇帝自己垂簾聽政,這裡最有意思的就是慈禧太后,提起她,民間大多就是說這老娘們賊敗家,一頓飯那老些個菜,還一樣就吃一點點然後就扔掉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民間一直有三種聲音,一說是慈禧太后,一說是袁世凱,還有的說是慈禧太后的太監李蓮英,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下面,我來根據我所了解到的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光緒皇帝去世之後不到24小時,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清帝國兩個最高國家領導人相繼去世,實為奇怪,此事引發了一百多年的討論。
  • 為什麼說光緒是清朝最苦逼的一位皇帝
    清朝同治皇帝年僅19歲就駕崩了,由於沒有子嗣,所以要在近支宗親中挑選皇位繼承人。最後在慈禧太后的拍板下,載湉被指定成為了繼承者。按說這是無上的榮耀,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當慈禧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載湉父親醇親王奕譞竟癱倒在地上大哭不止,任誰也拉不起來。就這樣,年僅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成為了清朝的第十任皇帝,年號「光緒」。光緒少年時期,可謂一切都順風順水。
  • 慈禧、光緒返京過新鄉!
    1993年版《衛輝市志·大事記》:光緒二十七年(1901)九月(經考證應為農曆十一月),慈禧、光緒由西安返京途經汲縣(今衛輝市),駐汲一日耗銀17萬兩。1991年版《延津縣誌·大事記》: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因辛丑和約已成,慈禧同光緒皇帝取道汴梁回京。
  • 身坐龍椅臉向未來,學英語,騎自行車,年輕時的光緒皇帝什麼樣?
    提到光緒皇帝,大多人都帶著悲哀的眼光看他,他是慈禧太后親自選定的,同治皇帝的繼承人,年僅三歲登上皇位,一生遭受慈禧擺布,最終還被慈禧毒死,是個十分悲慘的皇帝。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光緒皇帝另外一面,年輕時的光緒皇帝,其實是個非常有求知慾的思想先進的年輕人。
  • 光緒皇帝擁有一後二妃,為何沒有一個生下一兒半女?
    光緒十四年,滿清王朝的小皇帝光緒帝已經到了晚婚的年齡,慈禧一直不肯開口讓皇帝大婚。在外界壓力的壓迫下,慈禧終於同意皇帝大婚。 說是自由戀愛,但在慈禧的壓迫下,光緒帝選擇了包辦婚姻的皇后隆裕,隆裕是慈禧太后親弟弟的女兒,屬於葉赫拉拉氏,慈禧太后為了鞏固母族的利益,必定會擁立隆裕為皇后。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病重,而此時的慈禧太后雖有疾在身,但「說話仍如往日、聲音洪亮堅厲,其堅強不改常度,見者皆驚」,全然沒有20小時後便崩逝的模樣。根據《清實錄·德宗實錄》的記載,光緒皇帝病重以後,慈禧太后接連下發了二道懿旨:第一道: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第二道:醇親王載灃授為攝政王。
  • 慈禧為何在死前殺了光緒,原因是什麼?
    說起慈禧太后,大家應該並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歷史當中自武則天只有又一位執掌大權的女人;她曾執掌了大清的政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她架空了同治皇帝,仗權欺壓光緒皇帝;擁立宣統皇帝。它不僅僅喜歡玩弄權術,而且還追求其個人的享受;不顧及民族的生存,將中國帶入了一個深淵當中。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同治皇帝作為慈禧唯一的兒子,可以說也是她的依靠,雖然說後來同治死後,慈禧依然掌控朝廷大權,這也是與她選擇了年幼的光緒,並在其幼年時親自撫養有關。二、選後衝突同治皇帝在選立皇后的問題上與慈禧發生衝突,慈禧中意的是刑部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則希望選翰林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同治皇帝自己也喜歡阿魯特氏,認為富察氏輕浮。最終,同治按照慈安的意見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而慈禧喜歡的富察氏則被封為慧妃。
  • 光緒皇帝學英語18年,口語很差被吐槽
    在清朝歷史上,對西方語言文字有涉獵的皇帝,一個是康熙,一個是光緒。康熙曾學過多國語言,屬於「過把癮」的性質,認識幾個單詞、幾個短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