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這麼說來著: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改變。育兒也是,我們常常從權威的書籍中獲取專業的知識,不過,即使是一些經過科學驗證的結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時代在變,育兒知識也在更新換代。
今天,我們來聊的正是一些被大家推崇的,實際上卻已經被推翻的5個育兒知識點。
● ● ●
第一口輔食必須是米粉?
說起孩子的第一口輔食,仿佛地球上的媽媽們都能脫口而出——米粉呀!然後是蔬菜水果,最後添加肉類,是不是?
其實,並沒有醫學上的證據表明,根據特定的順序引入固體食物更有優勢。也就是說:輔食添加不用按照一定的先後順序,只需要確保首要添加的富含高鐵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對添加的肉類不過敏,完全可以先添加肉類,尤其是富含鐵的牛肉、羊肉等紅肉,補鐵效果很好。
當然,有媽媽會問,我先添加市售的嬰兒米粉不可以嗎?當然也可以啊。畢竟,米粉的過敏概率相對低一些,至於大家糾結的到底是和母乳、奶粉、還是水一起衝兌呢,答案是都可以!只要記住:米粉是嬰兒食用的,並且添加了鐵的,自己家裡做的還是算了吧。
● ● ●
補鐵要多吃蛋黃?
剛剛提到了輔食添加首選含鐵豐富的食物,也許有妞們會好奇:怎麼輔食首選沒有蛋黃呢?
是啊,就是沒!
寶寶輔食首選蛋黃的說法,在舊版的兒科教材裡有。但實際上,不管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還是國外指南,都不建議嬰兒輔食首選蛋黃。
蛋黃所含的鐵為磷酸鐵,1個蛋黃含鐵約0.4mg,其鐵的吸收率為3%,比肉類的鐵吸收率低不少,所以雞蛋黃並非補鐵佳品。
● ● ●
不愛白開水,可以用100%無添加果汁?
很多寶寶不愛喝水,大人就給果汁喝。他們覺得,果汁酸酸甜甜好入口,解渴的同時還補VC,一舉兩得!但,真的是這樣嗎?
前不久,美國兒科學會(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已經發布了關於兒童果汁消費的新指南。明確指出:除非醫學理由,否則不必要也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嬰兒喝果汁。而在上一個版本的指南中,這個年齡建議還是6個月的嬰兒呢。
也許大家會說,那自己榨的果汁呢?很遺憾,即便是100%的鮮榨果汁對1歲以下的嬰兒同樣沒有營養益處。
所以,與其給孩子喝果汁,還不如直接吃水果呢。水果中含有果汁缺乏的纖維,而且很少會導致卡路裡攝入量超標。
當然,最好的飲料永遠都是白!開!水!
● ● ●
給孩子補鈣曬太陽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說曬太陽可以補鈣,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個關係有點複雜,我來幫大家捋一捋。
首先:很少有孩子需要額外補鈣。
其次:曬太陽只是促進鈣的吸收,並不能直接補鈣。
第三:為了更好的吸收鈣,身體裡必須要有足夠的VD。
最後:人體裡的VD哪裡來呢?一是直接從食物或補劑中獲取,二就是曬太陽。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帶孩子適當的曬太陽的確可以轉化更多的VD,但是冬天的時候,孩子身上穿了太多厚衣服,紫外線是無法通過皮膚轉化VD的;夏天嘛,考慮到曬傷,曬太陽的時間更是可想而知。再說,含VD的食物本身就很少,所以要補VD就老實給孩子吃VD補充劑吧,兩歲之後也不要停!
● ● ●
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了,先不要急著吃藥,洗個澡,貼個退燒貼,物理降溫不行了再吃藥吧。你是不是也這樣想呢?其實,很多權威專業機構都指出,物理降溫並不應該作為退燒的首選方式。看看它們都怎麼說:
溫水浴並不能幫助寶寶退燒,但若寶寶不能服用口服藥物或者服藥後嘔吐又或者表現煩躁時可以。——香港衛生署
溫水擦浴不推薦用於治療發熱。——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指南
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
雖然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基礎上聯合溫水擦浴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更好些,但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不推薦使用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熱。——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
綜上所述,發燒到39°C以上或者有不舒服,我們要給孩子首先吃退燒藥;39°C以下呢,在孩子沒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下通常不需要退燒藥,自然也不需要洗澡啊冰袋啊退燒貼啊這些。
為什麼不需要?因為退燒不是首要目的,而是讓孩子舒適最重要。少穿衣物、開空調、服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是改善孩子舒適度的方法,可以用。
洗溫水澡、貼退燒貼、酒精擦身等,都是退熱效果很有限而且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適感甚至像酒精會引發中毒隱患的,不建議採用。
包媽碎碎念:這5個育兒知識已經被推翻了,妞們腦袋裡的知識庫記得更新哦。也許有媽媽會說:權威的都會變動,那我還不如什麼都不信。的確,養育孩子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在奉行大的科學育兒的前提下,再根據每個孩子的發展特點進行調整,這才是最明智的。想要把娃養好,不使出四海八荒的力道怎麼行?
● ● ●
一分鐘認識我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xxbmm123),是兩個可愛寶寶的媽媽,目前咱們這個公號已有500多萬媽媽關注。
建立公號兩年多,我寫了300多篇育兒文章,其中超過100萬閱讀的就有20來篇,有育兒乾貨,有情感小文,還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小漫畫,如果你是媽媽關注我準沒錯,願咱們在育兒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