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臉 | 這5個育兒常識已被推翻

2020-12-22 小小包麻麻

有句話這麼說來著: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改變。育兒也是,我們常常從權威的書籍中獲取專業的知識,不過,即使是一些經過科學驗證的結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時代在變,育兒知識也在更新換代。

今天,我們來聊的正是一些被大家推崇的,實際上卻已經被推翻的5個育兒知識點。

● ● ●

第一口輔食必須是米粉?

說起孩子的第一口輔食,仿佛地球上的媽媽們都能脫口而出——米粉呀!然後是蔬菜水果,最後添加肉類,是不是?

其實,並沒有醫學上的證據表明,根據特定的順序引入固體食物更有優勢。也就是說:輔食添加不用按照一定的先後順序,只需要確保首要添加的富含高鐵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對添加的肉類不過敏,完全可以先添加肉類,尤其是富含鐵的牛肉、羊肉等紅肉,補鐵效果很好。

當然,有媽媽會問,我先添加市售的嬰兒米粉不可以嗎?當然也可以啊。畢竟,米粉的過敏概率相對低一些,至於大家糾結的到底是和母乳、奶粉、還是水一起衝兌呢,答案是都可以!只要記住:米粉是嬰兒食用的,並且添加了鐵的,自己家裡做的還是算了吧。

● ● ●

補鐵要多吃蛋黃?

剛剛提到了輔食添加首選含鐵豐富的食物,也許有妞們會好奇:怎麼輔食首選沒有蛋黃呢?

是啊,就是沒!

寶寶輔食首選蛋黃的說法,在舊版的兒科教材裡有。但實際上,不管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還是國外指南,都不建議嬰兒輔食首選蛋黃。

蛋黃所含的鐵為磷酸鐵,1個蛋黃含鐵約0.4mg,其鐵的吸收率為3%,比肉類的鐵吸收率低不少,所以雞蛋黃並非補鐵佳品。

● ● ●

不愛白開水,可以用100%無添加果汁?

很多寶寶不愛喝水,大人就給果汁喝。他們覺得,果汁酸酸甜甜好入口,解渴的同時還補VC,一舉兩得!但,真的是這樣嗎?

前不久,美國兒科學會(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已經發布了關於兒童果汁消費的新指南。明確指出:除非醫學理由,否則不必要也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嬰兒喝果汁。而在上一個版本的指南中,這個年齡建議還是6個月的嬰兒呢。

也許大家會說,那自己榨的果汁呢?很遺憾,即便是100%的鮮榨果汁對1歲以下的嬰兒同樣沒有營養益處。

所以,與其給孩子喝果汁,還不如直接吃水果呢。水果中含有果汁缺乏的纖維,而且很少會導致卡路裡攝入量超標。

當然,最好的飲料永遠都是白!開!水!

● ● ●

給孩子補鈣曬太陽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說曬太陽可以補鈣,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個關係有點複雜,我來幫大家捋一捋。

首先:很少有孩子需要額外補鈣。

其次:曬太陽只是促進鈣的吸收,並不能直接補鈣。

第三:為了更好的吸收鈣,身體裡必須要有足夠的VD。

最後:人體裡的VD哪裡來呢?一是直接從食物或補劑中獲取,二就是曬太陽。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帶孩子適當的曬太陽的確可以轉化更多的VD,但是冬天的時候,孩子身上穿了太多厚衣服,紫外線是無法通過皮膚轉化VD的;夏天嘛,考慮到曬傷,曬太陽的時間更是可想而知。再說,含VD的食物本身就很少,所以要補VD就老實給孩子吃VD補充劑吧,兩歲之後也不要停!

● ● ●

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了,先不要急著吃藥,洗個澡,貼個退燒貼,物理降溫不行了再吃藥吧。你是不是也這樣想呢?其實,很多權威專業機構都指出,物理降溫並不應該作為退燒的首選方式。看看它們都怎麼說:

溫水浴並不能幫助寶寶退燒,但若寶寶不能服用口服藥物或者服藥後嘔吐又或者表現煩躁時可以。——香港衛生署

溫水擦浴不推薦用於治療發熱。——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指南

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

雖然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基礎上聯合溫水擦浴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更好些,但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不推薦使用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熱。——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

綜上所述,發燒到39°C以上或者有不舒服,我們要給孩子首先吃退燒藥;39°C以下呢,在孩子沒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下通常不需要退燒藥,自然也不需要洗澡啊冰袋啊退燒貼啊這些。

為什麼不需要?因為退燒不是首要目的,而是讓孩子舒適最重要。少穿衣物、開空調、服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是改善孩子舒適度的方法,可以用。

洗溫水澡、貼退燒貼、酒精擦身等,都是退熱效果很有限而且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適感甚至像酒精會引發中毒隱患的,不建議採用。

包媽碎碎念:這5個育兒知識已經被推翻了,妞們腦袋裡的知識庫記得更新哦。也許有媽媽會說:權威的都會變動,那我還不如什麼都不信。的確,養育孩子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在奉行大的科學育兒的前提下,再根據每個孩子的發展特點進行調整,這才是最明智的。想要把娃養好,不使出四海八荒的力道怎麼行?

● ● ●

一分鐘認識我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xxbmm123),是兩個可愛寶寶的媽媽,目前咱們這個公號已有500多萬媽媽關注。

建立公號兩年多,我寫了300多篇育兒文章,其中超過100萬閱讀的就有20來篇,有育兒乾貨,有情感小文,還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小漫畫,如果你是媽媽關注我準沒錯,願咱們在育兒路上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育兒常識】生長曲線
    生長發育曲線是最好的觀測工具,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將有3% 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中間的一條曲線為50%,代表平均值;另外,還有15% 和85%等曲線,提示在正常曲線中的不同水平。
  • 光明網評「論文九成重複不算抄襲」:顛覆推翻公理常識
    光明網評「論文九成重複不算抄襲」:顛覆推翻公理常識 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微信公眾號 2017-01-24 16:09
  • Dutch lady子母調研發現:「常識不常添亂鄉鎮育兒生活
    眾所周知,父母的育兒常識豐富與否直接決定著孩子未來的健康。為了解中國鄉鎮嬰幼兒的餵養和育兒現狀,荷蘭皇家菲仕蘭旗下Dutch Lady子母品牌歷時近一年完成了《0-36月齡鄉鎮嬰幼兒餵養和育兒方式調查》,調研結果近日在廣州對外發布。Dutch Lady子母通過本次調研結果發現,我國鄉鎮家庭嚴重缺乏育兒常識。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被氣死,這是個病理問題還是個育兒問題?
    一位年僅34歲的媽媽,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被氣死了,這究竟是個病理問題還是個育兒問題?如果說這是個病理問題,很多媽媽都會反駁: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到肺炸的媽媽多了去了,這怎麼能算是一個病理問題呢?如果說這是個育兒問題,有哪個育兒專家可以解釋清楚這位媽媽被活活氣死的悲劇?這個悲劇,這個話題,專業醫生是不屑於關注和討論的。而育兒專家,包括老師,又因為不懂醫,所以也說不明白。
  • 3個月女嬰訓練趴睡卻導致意外,兩個育兒常識,大家要引以為鑑
    文/婷媽alan(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三個月女嬰訓練趴睡窒息身亡」,昨天,網上一則消息讓我震驚。說實話,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真的是即震驚又氣憤,一是因為這個媽媽的無知,二是因為那些不專業的育嬰服務「機構」。
  • 寶寶不到3個月大,這5個育兒常識,新手爸媽要知道
    很多新手父母在面對新生兒的時候,在育兒方面都會有一些困惑,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讓寶寶得到更好的發育。其實這是正常現象,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很多方面都不懂,但是只要願意多學育兒知識,一定能做夠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
  • 一旦對同事做了這5件事,一定會撕破臉,不懂《社會常識》要長心
    在工作中和同事相處的時候,這幾件事一定不要做,不然的話自己很容易吃虧,還會容易得罪他人。假如不懂《社會常識》,那麼務必要自己長點心眼了。【5】和同事撕破臉在平時工作的時候,也不要和同事撕破臉。因為畢竟大家都是朝夕相處,每天見面的,如果撕破臉的話,那麼後期見面的話會很尷尬的。而且有時候因為工作需要,兩個人還不得不聯繫,不得不合作。那麼這就很尷尬了。所以為了避免日後的相處,一定不要和同事撕破臉。
  • 孕媽20分鐘超快順產,丈夫三連質問一臉震驚,醫生:胎位上上籤
    文丨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說到分娩,它給絕大多數寶媽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折磨」與「煎熬」,這種痛苦的感覺讓不少寶媽表示再也不願回想。這對於那些生過第一胎就直言「疼得不想生二胎」的孕媽來說,簡直不要太羨慕。孕媽20分鐘超快順產,丈夫三連質問一臉震驚,醫生:胎位上上籤幾個月前的一天,我和丈夫陪同他的朋友程浩和其家人一起守在產房外,而程浩的妻子小洋此時正在為他們的寶寶拼盡全力。
  • 川普再次「語驚四座」,身後義大利譯員全程「震驚臉」刷屏網絡
    更多的網友,用川普身後的義大利語翻譯的震驚臉表達了他們的心情……川普和義大利總統的發布會看得我笑出鼻涕泡。那位翻譯一臉蒙圈的表情我的媽呀!當川普把義大利總統的名字說成馬蘇裡拉奶酪,並表示美國和義大利從古羅馬時代起就是盟友時,這位義大利語翻譯的臉……這位義大利翻譯代表了我們所有人……這位翻譯有多難,外媒是這樣描述的:總統滔滔不絕的講話讓譯員異常震驚,為了將他凌亂的語句重新組織為流暢的義大利語,她急得臉都走樣了。
  • 兒科醫生總結的這些育兒常識,新手媽媽們留下備用了,別錯過
    記得我當初剛生下寶寶,面對那樣一個全身軟軟的嬰兒,我幾乎無從下手,我相信有很多新手媽媽也像當初的我一樣,會遇到很多育兒難題,所以兒科醫生總結的這些育兒常識,你們很需要,留下備用了,別錯過。餵養常識寶寶剛出生時,胃基本上是橫的,因此寶寶在吃奶時,會隨著吸吮吸進胃內一些空氣,所以才需要新媽媽們豎抱拍嗝,幫寶寶排出胃內多餘的空氣,這也很好地避免了寶寶躺下之後發生溢奶、嗆奶等情況,等寶寶慢慢長大不需要豎抱拍嗝了。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否認進化論的人,在證據完全做不到,就轉而去攻擊達爾文,好像找到了達爾文說過的錯話,就可以推翻進化論似的。就目前在大陸的自媒體上,進化論已經被「民科」們推翻了無數次,幾乎每個月都能看見聳人聽聞的大標題——進化論被推翻了!可是,進化論還是巋然不動,無論它在自媒體上被推翻了n+1次。
  • 天空的雲朵竟顯現像人類的「震驚臉」,網友:是人在做,天在看?
    天空的雲朵竟顯現像人類的「震驚臉」,網友:是人在做,天在看?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關於描寫雲的句子:像奔騰的烈馬,像薄薄的輕紗,像銀光閃閃的魚鱗等等,但近日在英國,有位英國居民居然拍攝到天空的雲朵竟顯現像人類的「震驚臉」,遠遠看上去,不知是誰更震驚!
  • 一定要避開這5個「坑娃」育兒用品,尤其是最後一個
    自從當媽後,「買買買」的激情從未消失過,我曾寫過一篇雞肋母嬰用品的文章(點擊藍字回顧),今天說說我用過的5個最「坑娃」育兒用品。第一個,嬰兒床。理想狀態是:孩子安靜地躺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睡覺,歲月靜好~現實是:孩子在七八個月之前確實能實現我對這個床的理想狀態,但是夜裡如果需要餵奶的話,你只能抱起來餵完了再放回去,期間坐起來躺下去的一連串動作,真的非常累人。
  • 義大利譯員「震驚臉」刷屏網絡……
    期間,川普再次「語驚四座」,稱美國與義大利之間的淵源可以追溯數千年到古羅馬時代……而坐在他身後的義大利語翻譯全程震驚和困惑的表情也在社交媒體刷屏了……還有一位說:「眾所周知,凱撒大帝發明了凱撒沙拉,然後在公元前44年將這道菜帶到了紐約,以共享這一文化遺產。」
  • 克裡斯汀貝爾分享育兒經,自爆女兒5歲仍在使用尿布
    如今長女琳肯已 7 歲,而次女迪爾塔則是 5 歲半。日前她在《Momsplaining With Kristen Bell》節目中,與嘉賓聊起家中的兩位小寶貝,透露她們在學習戒尿布時的極大差異。克裡斯汀說:「我的長女在 21 個月大時,我們只是稍微提了個建議,讓她在另一個房間上廁所,從此之後,她就再也不包尿布了。」這讓他們夫妻倆感覺到教小孩戒尿布這點非常容易,甚至躺在床上一邊發笑,一邊想著為什麼大家要對訓練兒女在小便盆這件事上大驚小怪,就告訴孩子去使用馬桶上廁所就可以了呀。
  • 最容易被忽略的常識:沒人喜歡看一張臭臉
    他從母親那裡明白了一點:「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並謹記於心,一生都以寬厚和氣待人處事,所以留下許多佳話。這世上,沒有誰會喜歡看一張臭臉。而這條常識,卻常常被人忽略。1去年熱門節目《奇葩說》,有一期曾不斷被人拿出來津津樂道。節目組請來了受關注度極高的「黑馬」,許吉如。
  • 5個月寶寶身上長「魚鱗」,送醫檢查後,醫生:沒常識
    導讀:5個月寶寶身上長「魚鱗」,送醫檢查後,醫生:沒常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實用育兒之寶寶的第23個月-罵人和不良行為
    更有每天實用育兒資料分享。」您做一個有趣的臉,您會看到它反映在您孩子的臉上。從嘴裡出來的東西也一樣。幼兒可能會重複您所說的話。幼兒天生的模仿衝動是一件好事。每天對他重複幾句話,他會立即學習。但是竊也可能適得其反。
  • 育兒小分享——關於寶寶「坐騎」挑選的常識,大家都知道哪些?
    我有一個閨中密友——小陶,半年前她剛生下個女寶寶,作為新手媽媽的她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月子裡就跟婆婆大談育兒之道!雖然老太太在某些事情是不太滿意年輕人的想法覺得有些事情沒必要甚至有些荒唐,但是對於小陶老太太也不得不承認是個孝順善良的好兒媳。
  • 用了這套育兒法,被坑的好慘
    這套風靡中國的華生育兒理論,毒害了無數的中國孩子。因為華生理論的核心,就在於漠視孩子的親情需求,對孩子進行冷酷訓練,這會導致兒童的心理出現極大的扭曲和異常,最終被毀掉一生。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20年,這一年,一個只有8個月大一點的嬰兒「小艾伯特」也來到華生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