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家人街頭乞討,考上廣工的他今天報到了

2020-09-13 廣州日報

他說將來要考研、繼續深造。

9月12日是廣工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2020年,廣工共錄取了9578名本科新生、3715名研究生(碩士生3548名、博士生167名)、51名國際學生新生(其中學歷生45名、含2名博士生)。全家在廣州乞討,自己奮發努力考上廣工的朱閱陽,就是廣工新生中的一人。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學校四個校區分別設置了體溫檢測、行李暫存、交通分流、新生接待點,每個分流點都有安保人員、後勤人員及志願者指導車輛行駛分流,保證交通順暢。掃碼、測溫、登記,是學生進入校門的必備步驟。

為了協助新生順利入校,廣工組織了約2200名志願者、迎新使者等,幫助新生搬運行李、引路等,從新生踏入校門到順利入住,提供了貼心且周到的服務。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校長邱學青、副校長陳卓武也分別到各校區迎新報到點看望慰問新生。

廣工新生朱閱陽也到校報到。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十幾年前,父親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生活過得極為艱辛。

一家人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閱陽和弟弟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讀書,將來長大後,能靠自己的雙手改善家庭生活。怎樣才能過上靠自己的日子?小時候無處可去時,閱陽會到公共圖書館中看書。在一本本書、一行行字中,他找到了答案:「好好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像一顆種子,在他的心底生了根、發了芽。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備戰」的日子裡,為了鍛鍊身體,朱閱陽買了從小到大唯一一件「奢侈品」,一根跳繩:「跳繩簡單有趣,也不佔地方。」小學和初中,閱陽的成績總能穩定在班級前十,但到了高中,成績不太穩定,剛開始只能在班級40名左右徘徊。父親很是著急,但又不能給他太大壓力,每周五電話報平安,只說兩句:保重身體,好好學習。簡單的八個字,承載的是一家人的期望,閱陽知道,他的路註定比別人更難些,但他不怕,要實現靠自己的夢想,他就得更努力些、再努力些。他每天早上不到6點起床11點多睡覺,漸漸地,每逢月考都能進步十名左右,從原來的40名到班級前4名,他只花了不到半個學期的時間。

閱陽平時很少聽音樂,「設備貴、也沒時間」。一次班會,他聽到了《追夢赤子心》這首歌,他還記得MV中的一個畫面:激昂的吶喊過後,一根羽毛輕輕地、緩緩地飄上天空。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心被什麼力量擊中了,他渴望的,就是那種轟轟烈烈地奮鬥過後,趨於「平凡、平靜」的生活。今年7月,閱陽以607的分數考上了廣工,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階段的奮鬥結果,他說自己是幸運的:「廣工滿足了我對大學的想像。」

9月7日,看見廣工官網上有勤工儉學的信息,朱閱陽即刻聯繫了學校,想了解具體政策。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他們心裡最大的石頭就是會不會因為經濟問題止步於大學校門之外。

「學校絕不會讓一個同學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得知他的情況後,廣工為他送上了500元的應急資助金和相應的防疫物資,詳細介紹了如何申請勤工助學崗位以及國家助學貸款等其他學校資助政策,並鼓勵他進校後勤奮學習,自強自立。「學校每年會提供3000個左右的崗位,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們鼓勵你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減輕家庭的負擔!」得知這些後,父子倆鬆了口氣。

談及未來,朱閱陽表示,首先是要學會自力更生,通過勤工助學等途徑,為家庭減輕負擔;他也希望能夠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另外,他還說:「我想考研。」

9月7日,廣工學生處處長植林看望他們時,有一句話讓閱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大學只是人生中一個新起點,未來的路還長,希望你樹立更加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好好學習,將來考研、繼續深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能為國家作貢獻的人。

今年的廣工新生中,還有一對可愛的「姐妹花」。龐如心和龐如意是一對雙胞胎姐妹。今年姐妹倆雙雙被廣工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錄取。2002年,如心和如意出生在河南,四歲多時跟隨父母來到中山生活。姐妹兩超級有默契,出生時相差了3分鐘,18歲這年,她們高考分數相差僅一分,並且報考了同樣的大學同樣的專業。

對於在廣工的生活,姐妹倆充滿了期待。她們說:「在廣工的四年,希望自己能認真學習,發掘潛能。未來充滿未知,無論是風光旖旎還是道路曲折,都希望自己能保持拼勁,才能對得起自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杜清 李勝彬 (通訊員供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梁意聆

相關焦點

  • 曾和家人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新生報到時,他說了一句話……
    9月12日, 廣工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 曾和家人在街頭乞討, 通過自己奮發努力考上廣工的 朱閱陽, 就是廣工新生中的一人。 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
  • 男生曾全家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 他說將來要考研、繼續深造
    【男生曾全家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 他說將來要考研、繼續深造】9月12日是廣工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全家在廣州乞討,自己奮發努力考上廣工的朱閱陽,就是廣工新生中的一人。 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
  • 曾在街頭乞討的00後男生,來大學報到了!
    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十幾年前,父親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生活過得極為艱辛。1今年9月5日,56歲的老朱從兒子手上接過錄取通知書時,不禁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回顧過去的六年,他說:「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曾在街頭乞討的00後男生大學報到!父親這句話讓人哽咽……
    9月12日是廣東工業大學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13000餘名新生中00後男孩朱閱陽的求學故事勵志而又讓人感動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朱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
  • 曾在街頭乞討的00後男生大學報到!父親這句話令人瞬間淚崩
    9月12日是廣東工業大學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13000餘名新生中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十幾年前,父親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生活過得極為艱辛。兒子12歲時為幫助家庭在路邊乞討如今父親接過兒子的通知書感慨:「原來夢想真的能實現」今年9月5日,2014年8月31日,除了自己正在看的書,小盒子的旁邊還擺著一本嶄新的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這是學校剛剛發下來的新書
  • 六年前他和家人在廣州街頭乞討 如今他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今年56歲的老朱從兒子閱陽手上接過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手有些顫抖,他翻來覆去地端詳著上面的每一個字,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回顧過去六年的時光,他向新快報記者感慨道:「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從小和家人一起乞討,如今卻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經歷了什麼?
    而在不久前,從小就和家人一起上街乞討的朱閱陽,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回想過去六年,朱爸爸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 經過朱閱陽的努力,他和家人在廣州一邊乞討一邊讀書
  • 曾在街頭乞討的00後男生大學報到: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9月12日,是廣東工業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在13000名新生中,一名叫朱閱陽的新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之所以成為被關注的對象,源於他曾因家庭困難而有過一段街頭乞討的日子。
  • 曾在街頭乞討的男孩上大學了:最可貴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為了幫補家用,年紀小小便在街邊乞討,勵志的是,在乞討中也不忘記學習。經過日復的努力和堅持,今年7月,以607的分數考上了廣東工業大學實現了人生第一次轉變。 普通人初入社會,唯一能讓他跟別人起點不一樣就是知識、學歷。 那些提倡「快樂教育」、「成功和學歷沒關係」的毒雞湯,你沒喝過也一定見過。 總有父母期望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是快樂的,自由的,要順從天性、自由發揮。
  • 靠乞討考上大學,這個00後不簡單
    在廣東工業大學的13000餘名新生中,來自這樣一個家庭,「靠乞討」考上大學的新00後學生朱閱陽,讓人尤為關注。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十幾年前,行動不便的父親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他說自己是幸運的:「廣工滿足了我對大學的想像。」而56歲的父親從兒子手上接過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也兩眼含淚感慨道:「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他說:「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他曾跟隨殘疾父母乞討為生,如今考上重點大學,誰說寒門難出貴子
    三個孩子中的老大也患有小兒麻痺症,朱閱陽是老二,他和弟弟身體健康,也很聰明可愛,是父母心中最大的慰藉。因父母無力從事勞動,還要給大兒子籌措醫藥費,借遍了親友都填不滿這個大窟窿,父母實在無奈,只得帶著孩子離開老家,到經濟發達的廣州乞討為生。朱閱陽小時候就跟隨父母在街頭乞討,嘗盡了人間冷暖。
  • 他帶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 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與此同時,他的父親老朱正帶著8歲的弟弟朱青臣在中山八路乞討,媽媽和哥哥也在不同的地方各自行乞。一家五口只有他和弟弟身體健康,其他全部殘疾。▲2004年起,老朱帶著家人來廣州乞討為生,一家人只有兩個小兒子身體健康。圖片攝於2014年秋天廣州河沙村出租屋。
  • 你和乞討十年培養出大學生的父母差距在哪
    今早還刷到廣州十大熱議「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家錄取通知書。」 照片中的父親明顯身體殘疾,自豪地秀出廣東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笑得合不攏嘴。兒子一身書卷氣,帥氣陽光。背景是他們在廣州沙河城中村那個破敗不堪的家,和笑容滿溢的母親和兄弟。
  • 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 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今年56歲的老朱從兒子閱陽手上接過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手有些顫抖,他翻來覆去地端詳著上面的每一個字,不禁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回顧過去的六年,他不禁感慨:「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今年56歲的老朱從兒子閱陽手上接過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手有些顫抖,他翻來覆去地端詳著上面的每一個字,不禁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回顧過去的六年,他不禁感慨:「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乞討男孩607高分成功考入廣東工業大學,這所大學實力如何?
    乞討男孩成功考入廣東工業大學,故事勵志又感人。想和大家聊一聊廣東工業大學以及勵志男孩朱閱陽的故事。朱閱陽這個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的孩子有多麼的特別之處呢。他的父親天生殘疾,母親也是殘疾,哥哥在出生之後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只有朱閱陽和弟弟在這個五口之家是身體健康之人。
  • 乞討家庭的孩子考上廣州大學!背後還有個這樣的故事…
    為了給大兒子治病,朱煥強曾上京求醫,期間輾轉多所醫院,從親戚朋友那裡借錢籌集醫藥費,但都治療無果。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2004年起,朱煥強一家五口從河南來到廣州,由於殘疾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一家人只能靠乞討為生。
  • 最牛乞丐出書叫賣 曾一邊乞討一邊看書學英文
    他曾當街掛牌「要飯」,他曾一邊乞討一邊看書學英文,他曾在網上開博客吸引超過80萬的網友點擊,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殘疾小夥夏海波。  2007年年底,他首次現身鄭州,當時的他是一個以「要飯」為生的乞丐(本報在2007年12月7日曾作過報導)。昨天,當夏海波第二次現身鄭州時,卻掛起了賣書的牌子。
  • 在東南亞街頭乞討,是歐美窮遊的發財之道
    在異國和女友背上最貴的家當,吟唱著各國版本的歡樂頌。即使兜裡沒有錢,但牽起手是浪漫,放下臉是為了吃飯。就像前男友在離開前都會留下一句後會有期,在街頭乞討的歐美人十有八九都說自己丟了錢。直到街頭出現第一個賣藝的高階乞討,徹底改變了東南亞乞討的產業結構。他們把從非洲淘來的鼓背到東南亞,世界音樂成為街頭乞討最貴的藝術。在路燈下數著收入時,他們總會想起尚比亞老爹賣鼓時死都不減價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