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討家庭的孩子考上廣州大學!背後還有個這樣的故事…

2021-01-11 大洋網



近日,一面寫有「大愛無疆 心繫困難群眾」的錦旗被送到橋中街社工服務站,當事人朱煥強帶著剛上大學的兒子朱閱陽,對社工站多年來的幫扶表示感謝——「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們家居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


在這十幾年間,朱煥強更是與妻子一起帶著三個兒子,靠著行乞的生活一步步「撐」過來。面對老朱的謝意,橋中街社工服務站(紅棉社工)鼓勵他們要以更加頑強樂觀的精神面對生活,有困難及時向社工站提出幫助。




朱煥強(左一)與兒子朱閱陽(左二)向橋中街社工服務站贈送錦旗。



朱煥強今年56歲,從小患有嚴重的脊椎彎曲、佝僂病,右手沒有知覺,妻子患有偏癱,平時出行需要坐輪椅,其下有三個兒子,除老二(朱閱陽)和老三(朱青臣)身體健康外,大兒子(朱新飛)自小患有腦「少兒麻痺」,不能直立行走。


為了給大兒子治病,朱煥強曾上京求醫,期間輾轉多所醫院,從親戚朋友那裡借錢籌集醫藥費,但都治療無果。為了償還治病的高額費用,2004年起,朱煥強一家五口從河南來到廣州,由於殘疾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一家人只能靠乞討為生。每天,朱煥強帶著其時剛滿8歲的青臣在中山八路乞討,妻子則帶著大兒子在其餘地方行乞。一家人每天就靠吃別人的剩飯、撿別人扔掉的衣服維生,乞討回來的錢都拿去供兩個健康的小孩讀書



朱煥強和兒子朱閱陽與社工交流。


2014年,當朱煥強像往常一樣帶著年幼的青臣在農講所附近乞討時,被熱心市民誤認為是人販子拐賣兒童行騙,隨後報警。警方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了其父子關係,而這件事也被媒體迅速曝光,一時間,朱煥強一家行乞的故事被暴露在公眾面前。



隨著媒體的深入報導,朱煥強的生活環境也被隨之曝光——在廣州市橋中街河沙村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出租屋內,擺滿了老朱平時在外面劍的破爛,屋門外停放著的一輛二手殘疾人摩的,是一家五口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與簡陋狹窄的房間布局相比,兩面牆上顏色鮮豔的獎狀顯得格外「醒目」,朱煥強說:「這是兒子閱陽和青臣的獎狀。」之所以故意分開貼,是有意想讓他們互相比拼一下。


很快,橋中街民政科、河沙居委、橋中街社工服務站(紅棉社工)找到了朱煥強一家並上門進行了慰問,在深入了解其生活狀況後,社工站對老朱一家進行了情緒疏導,為其連結社會愛心人士、企業,捐贈洗衣機、自行車等愛心物資,積極邀請老朱的孩子參加社工站開展的青少年服務,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提升交際能力。此外,得知孩子們平時沒有學習的地方,社工站還為其開放了相關功能室,平時也會由社工為閱陽和青臣進行學習上的輔導。



2017年8月,這時距離閱陽高中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在昂貴的學費面前,朱煥強一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民辦高中一年五萬的學費,這對於以行乞維生的一家五口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這讓老朱心裡不情願地敲響了「退堂鼓」。


「或者這就是咱們的命吧!」朱煥強對著閱陽說道。對於老朱而言,他不曾想過孩子能順利考上大學,與其做著不切實際的「夢」,倒不如選擇讓孩子儘早出來社會工作,分擔家庭壓力。




老朱一家五口生活環境


得知情況後,社工站立即上門對老朱展開心理疏導,從孩子未來人生規劃、國家政策等方面,向朱煥強解釋上大學的重要性——「想要改變命運,必須讓小孩上大學,才能徹底改變你們家庭的命運!」正是這番話,讓朱煥強重新改變了原來的想法,在閱陽懇求的目光下,老朱同意繼續讓孩子讀書,並堅定表示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順利考上大學。


2017年9月,朱煥強把閱陽送回了老家河南周口念高中,自己和妻子還有兩名孩子繼續留在廣州生活。


每個月,老朱會給閱陽寄去600元作為生活費,懂事的閱陽也總是節食省衣,這時朱煥強總是提醒兒子:「該吃還是要吃的,現在是長身子的時候,不要餓著了。」


2020年3月,還有幾個月就是高考的日子了,由於受疫情影響,學校讓考生統一在家裡上網課,閱陽只能在河南老家裡一邊買菜做飯照顧自己,一邊緊張備考。為了讓老朱更好了解兒子的狀況,橋中街社工站通過聯繫志願者,為老朱一家送來了一臺電腦,透過屏幕,朱煥陽與兒子久違地見上了「一面」。




老朱一家通過志願者送來的電腦與閱陽對話。




2020年7月25日凌晨,河南省2020年高考成績查詢系統正式開通,當看到屏幕上那「607分」的字樣時,閱陽率先激動地跳了起來,旁邊的朱煥強眼眶一下子溼潤了。「高考前我給他定的目標是600分,沒想到真的實現了。」老朱說。


在填報志願時,朱閱陽果斷填報了廣州的學校,第一志願是廣東工業大學的生物工程專業。他表示:生物是自己的強項,平時對生物學十分感興趣,將來想讀研究生。之所以選擇廣州的大學,是希望能儘量留在家人身邊,更好照顧家人。當廣東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到閱陽的手中時,鄰近的鄉親們都紛紛前來祝賀。對此,朱閱陽表示:非常慶幸能在廣州念大學,未來將繼續努力,不辜負全家人的期待。



老朱和兒子閱陽與社工在社工站門前合影


本月12號(上周六),朱煥強陪著兒子來到了新學校報到。老朱說,自己一輩子從來沒進過大學,想親眼看看大學是什麼樣子的。廣東工業大學為閱陽父子送上了500元應急資助金和相應的防疫物資,詳細介紹了如何申請勤工助學崗位以及國家助學貸款等其他學校資助政策,並鼓勵閱陽進校後勤奮學習,自強自立。至此,老朱心裡的大石總算放下了——「之前一直擔心會不會因為經濟問題止步大學門外,現在總算放心了。」


「我們一家人都缺乏自信,我們也有夢想,但一般不敢對別人說,怕被人笑話。這一次閱陽能夠考上重點大學,也增強了我們全家人的自信心。」回顧走過來的這些年,朱煥強很是感慨。「非常感謝這些年來給我們一家提供過幫助的人,非常感謝社工站讓我當年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讓我們重新找到了希望和方向。」


對於未來的打算,老朱表示:希望青臣將來也能像閱陽一樣考上大學,新飛也能學到一技之長,這樣他們都能有機會貢獻社會,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我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照片由橋中街社工服務站提供

相關焦點

  • 乞討家庭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這事只能出現在善良的廣州?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八妹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一個在廣州乞討十幾年的殘疾人家庭,竟然可以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一個報社攝影記者,偶然遇上這家人,從此跟拍六年。
  • 乞討家庭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這事只能出現在善良的廣州
    一個在廣州乞討十幾年的殘疾人家庭,竟然可以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一個報社攝影記者,偶然遇上這家人,從此跟拍六年。 十幾年中,一家人嘗盡所有我們可以想像的難堪、委屈、絕望、屈辱、卑微,即使這樣,他們仍如巨石下的種子,拼盡全力頂開頭頂的重壓,探出頭去享受外面的陽光和雨露。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而我的……」同事說起孩子,滿腹辛酸淚。我也覺得新聞中的閱陽孩子很有出息。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為了供養幾個子女,父母在廣州以乞討為生。閱陽很懂事,他沒有被現狀所嚇退,而是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他的父親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而我的……」同事說起孩子,滿腹辛酸淚。我也覺得新聞中的閱陽孩子很有出息。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為了供養幾個子女,父母在廣州以乞討為生。閱陽很懂事,他沒有被現狀所嚇退,而是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
  • 靠乞討考上大學,這個00後不簡單
    看到這樣的家庭情況,你真的會發自內心的嘆息一聲!生活真的很難,也讓人不禁為他們的生活、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擔憂。但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今年九月讓人刮目相看。9月開學季,各地大學也紛紛迎來了新同學。在廣東工業大學的13000餘名新生中,來自這樣一個家庭,「靠乞討」考上大學的新00後學生朱閱陽,讓人尤為關注。
  • 六年前他和家人在廣州街頭乞討 如今他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在老朱看來,這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未來,也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命運。「我就希望能有一個健康的孩子,長大了能上學讀書,然後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不要再像我們一樣靠乞討為生。「這麼多年來就是靠著這樣的信念老朱不管再苦再累都堅持讓兩個孩子上學。「我想上大學!」「什麼,一年要五萬的學費?」2017年8月的某一天,學校打來的一通電話讓老朱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低谷。
  • 他帶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 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2014年8月31日,廣州農講所門口,為了減輕家裡負擔,12歲的朱閱陽在開學前一天還在路邊乞討。一塊小板子上面寫著「家庭困難求助」幾個字,前面放一個自製的摺疊式的小盒子,裡面已經有人投入了幾張一塊的紙幣。除了自己正在看的書,小盒子的旁邊還擺著一本嶄新的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這是學校剛剛發下來的新書。明天就正式開學了,閱陽還是抓緊最後一天時間出來乞討。
  • 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 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回顧過去的六年,他不禁感慨:「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為了兩個孩子能上學,一家人外出乞討,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卻不想現實似乎遠遠比他想像的要殘酷,他此刻覺得有些無力。「爸,我可以回老家讀嗎?我想上大學!」閱陽使勁地把頭抬了起來,堅定地望著父親,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老朱直直地看著閱陽,嘴唇動了一下,但又停住了。他做夢都希望眼前這個孩子早點長大,早點承擔起家庭的職責,但當聽到閱陽這句話的時候,他卻有些吃驚。
  • 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
    2014年8月31日,廣州農講所門口,為了減輕家裡負擔,12歲的朱閱陽在開學前一天還在路邊乞討。一塊小板子上面寫著「家庭困難求助」幾個字,前面放一個自製的摺疊式的小盒子,裡面已經有人投入了幾張一塊的紙幣。
  • 他曾跟隨殘疾父母乞討為生,如今考上重點大學,誰說寒門難出貴子
    的確,擁有優越的家庭條件,自小過著衣食無缺的富足生活,還能享受豐富的教育資源,這對於孩子的成才確實是一種良好的助力。三個孩子中的老大也患有小兒麻痺症,朱閱陽是老二,他和弟弟身體健康,也很聰明可愛,是父母心中最大的慰藉。
  • 一家5口十多年來靠乞討為生,兒子600多分考上重點大學
    「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回顧過去的六年,他不禁感慨:「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而就在儀式現場外面,不到百米的地方,12歲的朱閱陽正在路邊獨自乞討。一塊小板子上面寫著「家庭困難求助」幾個字,前面放一個自製的摺疊式的小盒子,裡面已經有人投入了幾張一塊的紙幣。除了自己正在看的書,小盒子的旁邊還擺著一本嶄新的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這是學校剛剛發下來的新書。明天就正式開學了,閱陽還是抓緊最後一天時間出來乞討。
  • 曾和家人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新生報到時,他說了一句話……
    曾和家人在街頭乞討, 通過自己奮發努力考上廣工的 朱閱陽, 就是廣工新生中的一人。 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
  • 乞討男孩607高分成功考入廣東工業大學,這所大學實力如何?
    乞討男孩成功考入廣東工業大學,故事勵志又感人。想和大家聊一聊廣東工業大學以及勵志男孩朱閱陽的故事。朱閱陽這個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的孩子有多麼的特別之處呢。他的父親天生殘疾,母親也是殘疾,哥哥在出生之後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只有朱閱陽和弟弟在這個五口之家是身體健康之人。
  • 從小和家人一起乞討,如今卻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經歷了什麼?
    而在不久前,從小就和家人一起上街乞討的朱閱陽,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回想過去六年,朱爸爸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看著一家人為了生活如此顛倒不安,更是激發了朱閱陽繼續讀書的夢想,因為他要考大學。於是,他選擇了回老家讀書,這樣學費沒有那麼貴。為了讓朱閱陽能夠安心讀書,朱爸爸一家仍然留在廣州乞討,讓朱閱陽一個人回家讀高中。
  • 男生曾全家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 他說將來要考研、繼續深造
    【男生曾全家街頭乞討如今考上重點大學 他說將來要考研、繼續深造】9月12日是廣工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全家在廣州乞討,自己奮發努力考上廣工的朱閱陽,就是廣工新生中的一人。 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一家五口只有閱陽和弟弟身體健康。
  • 一個乞丐的自述:我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閱陽考上大學,他對培養青臣也更有信心了。老朱只上過四年小學,卻相信、尊敬知識。他說話帶點河南鄉音,語言清晰生動,言談間有一種難得的清醒,他說,作為一個人,必須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似乎達不到的,第二個是有可能達到的,第三個是能達到的。閱陽考上了大學,老朱說這是閱陽一個人邁入了夢想的門檻,要改變家庭的命運,自己還任重道遠。
  • 曾沿街乞討的00後男生朱閱陽如今考入大學
    這幾天網絡上對於一個剛剛考入大學的大一新生關注和討論也是越來越多,這個人就是朱閱陽。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對於這樣一個新生有這麼多關注呢?原因很簡單,寒門出貴子,他的求學故事勵志並讓人感動。家庭貧困,生活艱辛朱閱陽的爸爸媽媽哥哥都患有殘疾,一家五口人中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身體健康,因為治病家裡負債纍纍,為了償還醫療費用,十幾年前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了廣州。因為身體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一家人以乞討為生。今年朱嶽陽以高分考上了廣東的一所重點大學。
  • 乞討家庭兒子讀大學:未來可期 繼續追夢
    【乞討家庭兒子讀大學:未來可期 繼續追夢】十幾年前,老朱帶著一家人從河南老家來到廣州乞討為生。如今兒子朱閱陽以高分考入廣東一所重點大學。還有一周就是開學的日子,老朱準備帶著一家人陪同閱陽去新學校報到。回顧過去的六年,他感慨:「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想改變家庭命運,仍然任重道遠,但這次有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也明白了方向。希望孩子們都能貢獻社會,都能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 曾在街頭乞討的00後男生,來大學報到了!
    2020級新生報到的日子13000餘名新生中00後男孩朱閱陽的求學故事勵志而又讓人感動朱閱陽的父親天生殘疾,30歲時,與同是殘疾人的母親結為連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診斷出患有2014年8月31日,當時12歲的朱閱陽在路邊獨自乞討。一塊小板子上面寫著「家庭困難求助」幾個字,前面放一個自製的摺疊式的小盒子,裡面已經有人投入了幾張一塊的紙幣。除了自己正在看的書,小盒子的旁邊還擺著一本嶄新的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這是學校剛剛發下來的新書。即將正式開學了,閱陽還是抓緊最後一天時間出來乞討。
  • 曾在街頭乞討的男孩上大學了:最可貴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9月12日是廣東工業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其中一位00後男孩朱閱陽的求學故事勵志而又讓人感動 家境貧寒為了幫補家用,年紀小小便在街邊乞討,勵志的是,在乞討中也不忘記學習。經過日復的努力和堅持,今年7月,以607的分數考上了廣東工業大學實現了人生第一次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