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語傷人六月寒」:這一次,我們來談談家長那些傷害孩子的話

2020-08-26 啵啵育兒經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意思就是說,一句難聽的話不好的話即使在炎熱的六月,也會讓人感到心寒或心冷。一句好話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能讓人從心底裡感到溫暖。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被別人那些難聽的話刺痛過,傷害過。和不會說話的人交流或者做朋友,就是一種痛苦。有的人說,我只是說話直性子直率,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你那些傷人的話脫口而出的理由和藉口。


而很多家長,身為家長,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是孩子的教育者,所以就可以對孩子進行肆無忌憚的批評指責,甚至貶低諷刺。毫不顧忌孩子的情緒,孩子的面子和尊嚴,罵孩子,這些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誤。

其實家長對孩子的責罵,對孩子的貶低批評以及諷刺,造成的影響遠遠比家長們想像的大得多。而很多孩子,就是這些話的受害者。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家長們那些常見的傷人的話:


1,我都是為你好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句話有什麼不妥嗎?是的,這句話確實有不妥。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這句話對孩子進行綁架。家長們總是以為自己不論做了什麼,初心都是為了孩子,孩子作為自己的骨肉,應該體貼自己,理解自己,不應該對自己心存不滿,滿是抱怨。

但實際上,家長的一句句我都是為你好,就像是扎在孩子身上的尖刀,就像是一道道枷鎖束縛得孩子喘不過氣。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更有自己的圈子小世界,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對孩子隨意幹涉,只會造成孩子對家長的反感,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自由,就像是家長們可以隨意操縱的傀儡。


所以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獨立能力自理能力,為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家長們不妨對孩子少幹涉一點,多給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讓孩子知道就算是你們的孩子,他也可以做自己。

2,養你有什麼用


這句話,通常出現在孩子做了什麼事,犯了什麼錯,或者目標沒有達到家長們的預期時家長們用來表達自己對孩子失望的一句話。


家長們認為自己辛辛苦苦養育孩子,孩子就有必要把事情都做到讓自己滿意,卻總是遺忘了孩子只是個孩子,他還不具備事事做到完美的能力。況且就算是家長,也沒有把任何事情都做好的底氣吧。


孩子犯了錯,好好溝通,孩子做了讓家長不高興的事,家長可以向孩子好好解釋清楚。養你有什麼用,這句話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產生消極情緒。

3,我要不是為了你……


我要不是為了你,我就去工作了;我要不是為了你,會省吃儉用?我要不是為了你,會變成一個老媽子?我要不是為了你,會不跟你爸離婚?……我要不是為了你,這句話極大的傷害到了孩子們。


家長們原本以為這麼說,會讓孩子知道並理解家長的艱辛。但實際上,這句話孩子聽多了只會覺得煩,他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覺得家長犧牲了這麼多卻又不想抱怨,那當初為什麼要生下自己。


孩子的情緒積壓久了,甚至可能會和家長大吵一架,爭鋒相對,甚至還可能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4,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說到別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人都被這句話支配過。在很多家長眼裡,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懂事優秀,且各方面都很出眾的。家長們總是習慣性的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甚至還經常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對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別人家的孩子,在很多家長眼裡就是香餑餑,而自家的孩子,在很多家長眼裡就啥也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會極大地打擊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產生隔閡和矛盾。

要知道,矛盾和隔閡一旦產生,那便是很難修復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們與其去關注別人家的孩子,不如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家孩子身上。多去關注孩子,發現自家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尊重孩子,處理好家庭中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其實家長們那些傷人的話,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都懂家長的初心確實是為了孩子,但是希望家長們要知道,哪怕是為了孩子,也不能用他們厭惡或者刺傷他們的方式教育他們。比起貶低,指責,謾罵,諷刺,更多的孩子想聽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的肯定與鼓勵,誇讚與炫耀。

相關焦點

  •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引言俗語字面意思特別好理解,一句好聽的話,讓人即使在冬天也會感到溫暖;一句不好聽的話,可以傷痛他人,讓人即使在炎熱的六月間也會感到陣陣寒意。好話暖人心,壞話傷人心。好話,惡語,都是語言,我們得弄清楚啥是好話,啥是惡語。人際交往,待人處事中,語言的確很重要,要不咋會有「禍從口出」之俗語。弄清楚弄明白好話與惡語,簡單,別整得那麼複雜。那就是,褒義詞與貶義詞,正義詞與反義詞,這些詞語要先了解。三冬暖與六月寒,是正與反。好話與惡語是正與反。好是褒,惡為貶。
  • 「惡語傷人六月寒」,孩子遭受語言暴力,父母如何做對孩子很重要
    一句「你做的太差勁了」,大人可以自我消化掉負面情緒,但是孩子就很難做到了,孩子可能會因為這一句批評指責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孩子還小,心智不成熟,他們受到的語言暴力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般孩子平均每天會收到432條負面評論,而孩子得到的正面評論每天卻只有32條。
  •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勿吝嗇你的讚美之言
    《增廣賢文》一句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中學讀書的時候,即常為寫作素材,工作多年後對此的感悟愈發深刻,與大家分享下。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意:一句好聽的話語,即使在寒冬時節,也能讓聽者倍感溫暖,反之,逆耳之言使人在酷夏六月感覺寒冷。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其實刀子嘴豆腐心不是傷害人的理由,好好說話應該是每個人的良好修養。或許生活中的我們也是性格直率口無遮攔,因此得罪過人也傷害過人,與其整日苦惱不如想法改正。「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家劉震雲曾經說過,如果不能好好說話,傷害的都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禮貌待人是特別重要的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禮貌的一句話,讓人就算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覺得寒冷,一句沒有禮貌的話,就算身處暑氣正熱的六月也會覺得寒冷,可見禮貌待人有多麼重要。從前有甲、乙兩個藝人,甲藝人長得十分漂亮,乙藝人就差了一點。
  • 「惡語傷人六月寒」,這3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01別人的壞話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傷害別人的話,也是傷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而說這樣的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福報。宗薩仁波切也說過:憤怒、怨恨等於自殘,沒有人會燒一鍋水來燙自己。可是心懷恨意,抱怨,嗔怒,就是煮一鍋水在心底,自灼自傷,本質上就是在傷害你自己。因為你嫉妒或怨恨對方,而說傷害別人的話,這樣的行為就是沒有口德的表現。
  • 20條名言警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1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1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說什麼樣的話,請遠離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
    為什麼還要傷害我,我的玻璃心從來不會給別人看見。我在意的事太多了,我也想和平相處,為什麼都要逼著我針鋒相對?有人說不用太在意別人的話,對啊,刀沒插在你心口你怎樣領會疼痛感?呵,雖然我發表的話跟文章格格不入,但是請允許我發洩一下好嗎,壓鬱了很久了。
  • 好好說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種人有個明顯的特點——說起話來往往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且一張口就帶著火藥味,大有見誰都不順眼的勢頭,天底下就ta能耐,看誰都不順眼,誰也不如ta見多識廣、有水平有能耐。人群中,我們歡迎相互交流,歡迎彼此提出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大家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其樂融融多好!而不是一味的冷嘲熱諷,以及靠販賣各種對他人的貶低、羞辱和嘲笑為能事。一個真正善良、有教養、具有悲憫情懷的人,從不會對別人指手畫腳,更不會出言不遜。你若真想幫助別人,不會是以自己這樣難看的樣子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的。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旅遊業,需要好好說話
    老總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可以讓人成佛;一句惡言,把人入了魔道。本來客人就是抱怨,其實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團組的預算非常低。我們的服務內容在合同上清清楚楚,只是面對指責,他心裡十分憤懣,想找個人抱怨一下,結果,你一句話徹底把客人激怒到另外一個極端。另外,客人預算低是沒錯的,那我們能改善的工作到底做到位沒?比方菜品有限,是否讓餐廳多提供主食米飯、饅頭?領隊有沒有帶一些辣椒醬等下飯的醬料讓客人調劑?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樣和你聊天的人,趁著拉黑!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會因為別人一個善意的舉動,而在心裡高興一整天,感覺這個世界都溫暖了不少,也會不經意間被人帶著情緒走,對方的一兩句話就會讓自己悶悶不樂,破壞了好的心情。在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都勸我們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希望我們多去體諒,不要去計較,可是人畢竟是感性動物,心思敏感,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是控制不住內心的。其實要想讓自己過得舒心一點,就要主動去遠離一些讓我們感到委屈難過的人。
  • 對孩子多用良言、禁用惡語,永遠別把傷害孩子的話說出口!
    經常遭受語言傷害的孩子,心靈會比其他孩子更扭曲;即使成年以後也會出現較多的行為障礙和個性弱點,難以適應社會!媽媽作為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和第一任老師,要明白心靈傷害比肉體傷害更嚴重!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要對不良語言的嚴重後果高度關注。
  • 姥爺逗外孫「不喊姥爺別來我家」,3歲外孫的話,戳痛了老人的心
    這天,女兒一家人來家裡探望,李大爺逗孫子道:"藍藍來了啊,不喊姥爺別來我家。"哪知藍藍聽見姥爺這麼說,無所謂道:"切,我才不喊呢,我爸說了,這房子遲早是我們家的。"雖是無心之語,卻戳痛了李大伯,他愣住原地無所適從。是啊,他就這麼一個女兒,他和老伴走了之後,這個房子可不就是女兒女婿的嗎?即使這是事實,但女婿這麼早就開始打家裡房子的主意,讓李大伯十分心寒。
  • 惡語傷人六月秋,你身邊有這樣的老師嗎?
    有句話叫;惡語傷人六月秋。我還記得 那時候我們班主任,因為一句話被停職。你不經意間的一句話,真的就會給別人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這種傷害你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看看那些被毀掉的人
    對孩子進行打擊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在做的事情,我們理解家長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家長卻沒有考慮過被語言暴力打擊、傷害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很多時候,不是認為孩子好我這樣做就可以真的可以讓孩子好的。但是,一次公主爸爸邀請公主吃飯,並讓她在和解書上簽字,韓公主籤了字,之後自己的生活就完全變了,很多施害孩子的家長也跑到學校來讓公主籤和解書,而這讓韓公主以前的事情被完全解開。本來完美的生活也因此不復存在。
  • 為孩子的不上進發愁?可能是咱的話裡「有毒」
    大家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我們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平時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可謂是謹言慎行,處處小心,生怕因說錯話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在我們的小可愛面前,似乎就放鬆了對自我的要求,會經常在不經意間釋放「有毒」的信息。時間長了,我們的花朵自然就萎靡不振了。先看看我家在優寶身上釋放了哪些「有毒」的信息吧。
  • 老祖宗的10句經典老話,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
    四、春蠶到死絲方盡,惡語傷人恨難消。前句見(唐)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春蠶:比人。絲:借喻「思」字。惡語傷害了人,怨恨將很難消除。五、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語出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別人行甜言美語三冬暖,我跟前惡語傷人六月寒。」話不投機:話說不到一快,不合心意。聽了讚美的話,在嚴冬裡也會感到溫暖;跟說不到一起的人談話,即使炎熱的六月也感到心寒。七、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 毀掉一個孩子,就這樣對他傷害、傷害、再傷害······
    常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家庭中,孩子如果犯了錯,有些家長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我家孩子曾對我說過:」媽媽,我的心已經碎成好多塊兒,我的心理陰影面積已經百分之九十九。
  • 糖豆媽育兒漫畫:這6句無心的話,最傷人!不要在對孩子說了
    其實這都是糖豆的功勞,一件一件的小事中我也在成長,讓我意識到話出口想三分,尤其對孩子,很多無心的話其實都會對她造成傷害。(友情提示:內容太過真實扎心,如有雷同,純屬正常!),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排斥那些傷害他的人,慢慢的變得不愛與人交往,甚至與父母都漸行漸遠。
  • 父母不可對孩子說的話
    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父母的一句話可以成為溫暖孩子一生的陽光,但是也會成為沒有煙火的武器,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有些話絕不可對孩子說。一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的話:「你怎麼總是這樣做事,毛毛糙糙的」,「你總是這樣馬虎,為什麼呢?」,「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