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為什麼沒有好大學,為什麼教育就不能京津冀一體化?

2020-08-23 荒哥懂你

2020年,河北省高考人數62.48萬,河北省985大學數量0所,211大學數量1所,河北工業大學!可但是,但可是,河北工業大學校址竟然是在天津!

難過吧!

2020年,天津市高考人數5.6萬,天津市985高校數量2所,211大學數量4所,當然包括河北的「河北工業大學」!

羨慕吧!

2020年,北京市高考人數4.92萬,北京市985高校數量10所,211大學數量26所……

什麼感覺?我說不出來。

在十幾年前,北京也曾使用全國卷,但,因為同一張試卷,北京錄取分數卻低的不能再低,此時,三位來自山東青島的女生站了出來,決定向最高人民法院狀告教育部,理由是:教育部制定的分省招生計劃,造成各省份之間考生受教育權的不平等。當然,她們心裡也清楚,她們的行為不可能讓教育部對當時的高考錄取政策進行調整,也不能改變考生無法公平選擇學校的命運。事實也確實如此,第二年,北京決定自主命題,不再使用全國卷。有了「自主命題」這塊兒遮羞布,你們無話可說了吧。

再回過頭來看河北省,唯一的211河北工業大學,卻寄養在別人家裡。名義上屬於河北省,但實際上卻是身心都在天津!這就好比你生了一個孩子,由於各種原因寄養在了別人家,儘管你和孩子血脈相連,但孩子肯定還是和養父母更親近!

差點忘了,河北還有個「乾兒子」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2005年以前校本部一直在河北保定,之後也遷到了北京。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學名單中,也明確把「華北電力大學」歸屬到北京。

再看看同屬於教育大省的,山東,廣東,河南。山東、廣東好歹985,211,還能一把抓出幾個來。河南這個難兄弟雖然也沒有985,但是鄭州大學好歹是個養在自己家的親兒子。

河北省為什麼沒有好大學?這都源於北京的虹吸效應,政治、經濟、教育和醫療,哪一項不是北京一頭獨大?它是首都可以理解,但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首都,它還是全國人民的首都。但為什麼經濟、教育和醫療還是都集中在北京?沒有對周圍地區有一丁點兒輻射?河北省離北京這麼近,卻沒享受到一丁點兒的好處,反而因為北京的虹吸效應,河北省的經濟、教育和醫療,沒有一樣不落後的。

北京為了緩解大城市病,逐步向河北省及周邊地區遷出一些不符合北京首都核心功能的產業,說白了就是勞動密集型的,重汙染的,例如動物園批發市場,大紅門批發市場,首鋼等等。為什麼一所高校都不捨得遷出?高校難道是首都核心功能的產業嗎?說一百到一萬,還是地方保護主義,只遷出對自己不利的。

最近幾年一直在講京津冀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但從來沒有提出過教育京津冀一體化。今年兩會上河北省代表提出京津冀教育一體化,河北省和北京、天津統一高考,統一試卷,統一招生,均被駁回。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京津吃肉的同時,哪怕只給河北一口湯都這麼難嗎?

相關焦點

  • 京津冀一體化 教育如何發力
    「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三地教育應如何發展,學校發展又該如何融入國家戰略,搭上『快車』?」自2017年擔任河北大學校長以來,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委員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王訓練委員:「我覺得教育一體化是京津冀一體化特別好的抓手,也很可能是一個可以很快見效的抓手。」
  • 河北為什麼缺少好大學?
    河北高等教育開局本來不錯我們之前寫過《河南為什麼沒有好大學?》,評論區裡就有河北讀者說了,河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是一言難盡。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缺乏這個問題上,近一億人的河南和近八千萬人的河北可謂是難兄難弟。在高考難度上,也是出圈得各有特色。
  • 專家:京津冀河北沒得其利先得其害 對河北不公平
    區域內差別巨大產業仍無法對接範永茂認為,目前京津冀跟長三角、珠三角還有一個最大的差別,在於區域內部落差很大,可能是國內最嚴重的。以人均GDP來算,北京在全國第2位,保定則在170多位。"權利幹預導致京津冀資源配置不均衡,這麼多人、資金、企業都來北京,因為北京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水平非常高,導致北京沒有形成發動機,而是變成了抽水機。"
  • 【保定「尋機」京津冀】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於強:保定要打破...
    導讀:守著河北周邊,還有保定這麼大農業,這麼多蔬菜為什麼不能上北京,為什麼要繞一圈到壽光才能到北京。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於強教授,在他看來保定的產業基礎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不錯,而現在拉大城市框架也是解決過去「小馬拉大車」的問題,未來保定的發展要提升服務業,更要在京津冀一體化的格局下考慮如何發展。
  •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對河北的影響是什麼?如何打破一畝三分地?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對於河北來說產生了深遠和積極的影響。眾所周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是由國家領導人所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北京和天津的經濟優勢來帶動河北一起發展,形成京津冀一體化經濟發展圈。從京津冀一體化的政策實施到現在為止,已經頗有成效了。最為顯著的就是京津冀三地的交通路網越來越緊密,越來越順暢。計劃修往從北京路過河北省各市區的高鐵線路就有多條,例如:京唐高鐵、京濱高鐵、京雄高鐵、京張高鐵等。所以,交通上的便利暢通將有利於推動未來京津冀一體化的快速發展。
  • 專家:京津冀一體化應共同做蛋糕 而不是搶蛋糕
    按照北京的規劃,幾個月內,就會為這個巨大的批發市場在河北找好「落腳地」。  同一天的河北保定市,從火車站出發的看房班車緊急增加班次,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看房者擠滿了各個售樓中心,有的樓盤甚至一天提價數次。  雖然京津冀一體化兵馬未動,但這個概念在近期帶來的反響,足以證明外界有著很高期待。
  • 走進京津冀最美大學之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簡介河北經貿大學是河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幹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兼有文學、理學、工學和藝術學的多學科財經類大學。學校實行二級管理,現有15個本科學院、3個教學部(中心)以及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獨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中東歐國際商務研修學院。學校設有經濟研究所、社會管理德治與法治協同創新中心、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道德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區域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院、雄安開發研究院等40餘個實體和非實體性研究機構。
  • 河北13所省部共建大學,京津冀一體化加持,未來可期!
    1.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1996年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名單,也是現在河北高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工程的高校。2014年河北工業大學成為省部共建高校,由天津市河北省教育部三方共建。這也是全國唯一一所省市部共建高校,當然這也和河北工業大學特殊的地位有關係。2.燕山大學。
  • 基於地域教育文化生態的「京津冀」
    摘 要:北京開放大學、天津與河北兩所廣播電視大學當根據地域教育文化生態,建設一個覆蓋全區域的,具有一體化、互補性、聯動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徵的「京津冀」一體化遠程教育辦學體系。
  • 河北提議京津冀統一高考,教育部答覆:不行
    JJJ協同發展的背景下,諸多方面都在走向一體化。但要說河北人民最關注和最最期盼的,無疑是教育方面的「大一統」——大家希望能享受到和北京一樣的高考政策。今天,媒體透露,河北省代表團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加快促進3J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建議」,以代表團的名義提議河北和京津統一高考、統一招生等問題。
  • 北京市交通委京津冀一體化協同處副處長張國強:當好車輪提速潤滑劑
    大半年時間裡,張國強以「參謀」的身份參與了大量工作,推動北京與河北兩地交通一體化發展。用他自己的話說,「車輪提速通三地,我們就是潤滑劑!」提前倆月進入角色張國強在河北是省交通運輸廳港航管理局綜合辦副主任,2016年10月9日到北京交通委報到,掛職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協同處副處長。
  • 京津冀三地最好大學排名出爐,河北省僅一所高校擠進前20
    唯一的211院校位於天津,全省沒有985高校,沒有雙一流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教育資源上三地有沒有齊駕並驅呢?從校友會公布的2020年京津冀城市圈最好大學排行榜中,我看到了十分明顯的差距。當看到這個排行榜時,我是五味雜陳。
  • 河北工業大學MBA教育中心陳朝陽主任一行出席第三屆京津冀MBA主任...
    本次論壇吸引京津冀地區四十餘所MBA培養單位的院長、主任和招生負責人近百人參加,以「後疫情時代商學院MBA招生變革與機遇」為題,緊緊圍繞MBA招生改革、MBA培養新模式、品牌建設與探索、師資隊伍建設與優化等話題進行交流分享。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陳朝陽副教授、專碩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晶老師、招生主管李雪松老師應邀出席。
  • 《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發布
    京津冀人才一體化工作又取得新成果。近日,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
  • 天津交通「陸海空」齊發力 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 供圖【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交通「陸海空」齊發力 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中新網天津12月20日電(王君妍)「(從南港工業區到石家莊)通行裡程縮短70公裡,通行費用減少20%,通行效率提高三分之一。」一組數據,形容了津石高速未來將怎樣「刷新」津冀地區公路通行效率。
  • 河北唯一的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為什麼位於天津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這期為大家分享河北工業大學為什麼位於天津?河北省唯一的211院校,河北工業大學為什麼坐落在天津呢?這是一個很擰巴但是又很簡單的問題。根本原因是歷史上天津曾經是河北的省會城市,河北工業大學建在曾經的河北省會天津,在天津劃歸直轄市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其他的大學比如河北大學陸續搬回了河北省。而處於種種原因,河北工業大學始終沒有搬走一直留在天津,就這樣名份上是河北的大學,卻寄養在天津的地盤上,第位和身份認同方面就十分的尷尬。
  • 聯播頭條|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格局基本成型
    12月8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成就。報導指出,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考察時強調:要立足於推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推動交通一體化。今年,隨著大興國際機場、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開通運營,京張高鐵開始試運行,一張覆蓋三地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初步建成,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格局基本成型。今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懷、親自推動的國家重點工程,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河北工業大學,為什麼會在天津
    說起好大學,河北心裡苦。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學,可是這所河北唯一的211大學,雖然校名有「河北」二字,卻坐落在天津。天津的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唯一的211大學,不管怎麼看,不管怎麼說,都很尷尬。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有原因的。原因,當然很複雜。
  • 交通一體化規劃有望出臺 京津冀三地兩小時通勤
    天津北方網訊: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交通問題如何解決最受關注。目前京津冀地區雖然有多條高速公路相連,但受到交通流量和天氣因素等條件的制約,三地之間仍然無法做到快速通達。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委獲悉,京津冀三地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編制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有望近期出臺,三地將按照「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同」的要求,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未來,京津兩地間將形成「一小時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間將形成「兩小時通勤圈」。這意味著,三地主要城市間開車基本兩小時能夠通達。
  • 「全球抗疫促進應急語言服務的發展」 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
    「京津冀MTI教育聯盟」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於2018年4月發起成立的,其宗旨為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促進京津冀地區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為進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MTI教育力量和資源優勢,交流互鑑,共促發展,由「京津冀MTI教育聯盟」主辦,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北京大學MTI教育中心、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和北京悅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高層論壇」於4月18日下午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全面凝聚抗疫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