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白傑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的新一輪醫改今天(15日)0點正式啟動。這次改革被稱為「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主要內容包括:降低儀器設備開展的檢驗項目價格,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提升中醫、康復、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
根據診療項目不同,患者費用會有降有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希望以此引導醫療機構轉變發展方式,激勵醫務人員提高技術和服務水平。
昨天深夜,患者冉女士因為胸悶伴有血壓偏高,到北京協和醫院求診。時針指向0點,北京新醫改正式啟動,協和醫院信息管理處的處長朱衛國到診室通知:計費信息系統切換完成。0點08分,冉女士根據剛開好的醫囑,到收費處付錢。工作人員再次核對,確認價目已經更新到醫改後的標準。
對比十分鐘之前的標準,冉女士的就診費用降低了105.14元,降幅超過兩成三。其中,心肌酶譜等四項檢查的費用從450元下降到345元,少花了105元,這來自本次改革的內容之一:降低部分大型儀器設備檢驗項目的價格。而另外省下的0.14元,來自醫用耗材真空採血管,從1.49元降到1.35元,這是改革的另一項內容: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按採購進價收費。這0.14元的零頭也不能小看,它標誌著多年來醫院通過耗材獲取收益的狀況在北京也開始終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以往醫用耗材從進貨到給患者要有5%-10%的加價:「這種機制應該說客觀上在一定時期促進了醫療機構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方面的弊端越來越明顯,人民群眾也有一些不滿,通過這次改革,要把這個加成取消。」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之後,使用支架、導管等將不能再給醫療機構帶來額外利益,有利於推動合理使用化驗和醫用耗材,規範醫務人員服務行為,減少浪費。與此同時,一些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比如中醫、病理、精神、康復、手術等,在這次改革中價格就有提升。高小俊表示,希望以此激勵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靠提高技術和服務水平來增強競爭力:「通過醫改,正向地激勵醫務人員、醫療機構更好地回歸本源,更好地通過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務,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通過藥品或者耗材的加成來實現醫務人員的獲得感。」
高小俊介紹,北京的大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從1999年以來已經20年沒有調過價,這次提價也是反映成本變化。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朱華棟認為,可能有患者對價格敏感,但改革最終會讓大家受益:「老百姓可能關心,怎麼改革了還漲價呢?我覺得是雙贏的,以前都說手術匠不如剃頭匠,但是現在讓我們感覺到我們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到了更好的體現,使我們的精力能夠更多地放在提高醫療質量上,讓老百姓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這次改革經過一年半的調查論證,根據模擬測算,改革之後北京市的醫療費用總量基本平衡,考慮到醫保報銷政策,總體來看,門診患者費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費用略有增加。作為配套措施,北京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住院報銷封頂線,今年已經分別從30萬元、20萬元提高到50萬元、25萬元。
這次改革在北京近3700所醫療機構推行,包括公立醫院、軍隊醫院和醫保定點的民營醫院等。北京的上一次醫改在2017年啟動,取消了掛號費、診療費和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被稱作「醫藥分開綜合改革」。而時隔兩年在今天啟動的又一步改革就叫「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內容還包括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和藥品帶量採購,以及改善醫療服務,加強綜合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