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某些國家強行推銷的「民主化」暗含哪些危險?
19世紀以後,隨著西方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神權和皇權逐漸淡化,選舉權逐步擴大,民主在資本主義社會有了充分的發育。之後,民主在西方主要國家實現了從觀念向制度、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到20世紀,民主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話題,冷戰時期更是變成西方國家手中的工具。而冷戰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被解釋為「民主化的產物」。憑藉對「民主」概念的壟斷,西方國家佔據了國際政治制高點。
-
鄭杭生:中國社會學不應在西方的籠子裡跳舞
就社會管理思想來說,您認為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鄭杭生:一、「求治去亂」是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核心觀念正如治亂興衰是「中國社會思想的主導觀念」,是「中國社會思想史和中國社會學的主導思想」一樣,「求治去亂」則是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核心觀念。
-
西方財政學理論基礎的演變及其借鑑意義
附帶應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張財政也應包括宏觀經濟學內容的西方財政學著作中,其體系內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礎部分仍然是微觀經濟分析。因此,西方財政學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不在於有沒有包括微觀經濟學基礎,而在於有沒有包括宏觀經濟分析的內容。 總之,儘管現代西方財政學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觀經濟學的內容,但從根本上看,它沿襲的仍然是微觀經濟學的傳統。
-
什麼是家教?大學生做家教有哪些途徑?做家教需注意什麼?
一、什麼是大學生家教大學生家教,是指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為他人提供家教服務,並獲取相應收益的行為。大學生家教一般不會遭到學校反對,反而會因為能夠解決部分貧困大學生生活學習費用開支而得到各界肯定。
-
家教最大的騙局:放養,釋放孩子的「天性」,快樂成長
學校裡老師主要負責孩子文化課的學習,而孩子個性和人品上的教養,得靠家教了。這種觀念居然佔據了我們社會精英們的頭腦,中高收入家庭、高學歷人士,寧可委屈自己,也不可委屈孩子。甚至舉美國例子,父母違背未成年人的意願,強迫孩子,會被判坐牢或社區勞動等。一位北大老教授曾憤慨說: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論、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天性論。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
「學思平治」王帆:探索中西方觀念差異形成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從...
中西方的觀念差異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1西方過分強化自身,導致對中國的歧視。中國與西方時常發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差異,西方習慣於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中國,認為中國不符合標準。但中國有自己的悠久歷史,不會符合那個標準;2中西方差異還會帶來對他國的誤解和偏見。
-
美作家:中國應讀懂西方強盜邏輯 必須自強鬥爭
西方認為其他種族比其低一等,把整個世界都當成西方狩獵的獵場。利比亞等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妥協和退讓,迎來的是西方變本加厲的侵略。總之,西方信奉叢林法則,西方打敗你就弱肉強食,打不敗你才和你談判,如果被你打敗,它們也會投降雌伏。面對西方的叢林法則,其它國家和地區沒有選擇,想要獨立自主,不能落後只能強大,只能鬥爭並戰勝西方。作者:我們應該怎樣讀懂西方的強盜邏輯?
-
現代公民觀念建構中的「東方社會」
③韋伯指出:「國家公民的觀念在古代和在中世紀城市就有它的先驅。在西方過去就有作為政治權利持有者的市民存在,但是在西方以外卻只能看到這種關係的痕跡……這種痕跡,愈往東愈少;在以色列、印度和中國的疆域中,這種國家公民的觀念是向所未聞的。」
-
對藥用輔料應轉變「重原料,輕輔料」的觀念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第三十九條規定:藥品生產所用的物料,應符合藥品標準、包裝材料標準、生物製品規程或其他有關標準,不得對藥品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孫會敏通過對比《中國藥典》2005年版本與2010年版本中收錄藥用輔料的數量,進一步說明國家對藥用輔料監管的重視:「2005年版本收錄的藥用輔料只有72種,而2010年的版本中已經增加到132種了。
-
楊光斌:中國面臨的危機真比西方國家要嚴重?
為此,我們需要跳出「觀念世界」,去觀察世界的政治常識。當今的中國固然有很多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還非常嚴重。但是在大歷史的緯度中來觀察不難發現,當今中國所面臨的同樣是西方國家都經歷過的治理危機,問題的嚴重程度真的比它們更嚴重嗎?讓我們回到現實,在世界政治的大空間中來看,與上百個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當然更有自信的資本;而且與可比的發展中國家比較, 中國更有理由產生道路自信。
-
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論的本土化研究
因此,在中國語境下,對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論的本土化策略探索,我們需要從理論的中國化和理論的應用化兩個方面入手,既打造屬於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也借鑑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論用以指導我國公共管理改革。在這門學科創建之時,也正是西方國家工業革命完成之時,西方國家實現了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成功轉型。也正是在這場工業化的進程中,先覺的威爾遜借鑑歐洲大陸的行政學,促進行政學的本土化,得以使得美國行政學領先於世界。目前談到西方行政學,也即美國行政學。
-
西方現代主義與東方藝術觀念 | 邵宏
……」且用今日文中的一小段話來作為引言,由此進入到《西方現代主義與東方藝術觀念》裡。本文作者:邵宏。原文刊於《詩書畫》雜誌2017年第2期[總第24期],已獲授權。全文如下: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西方現代藝術,是全球文明史上第一次真正具有國際化特徵的文化事件。一般認為,西方現代藝術的起始點是一八八〇年。
-
西方國家的經典農業產業化模式,還真是值得借鑑!
(二)日本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 日本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日本農協作為全國性的農民組織,通過一整套科學、有序、高效的服務體系,把農產品從生產一直到供應銷售的全過程有機的聯繫起來。
-
西方哲學的核心觀念
西方哲學的核心觀念作者:[英]約翰·格林班克譯者:王立秋譯自:John Greenbank.
-
中西方教育觀念對比,美式教育,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文丨福林媽咪我們知道,西方教育與東方教育有很大的區別,這也導致了東方人與西方人在處事方式、行為方式上的很大不同。當然,這些方式的不同並不能區分教育的優劣,但也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西方教育注重對個體的關注,我們知道西方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在他們的電影中我們也能有所了解。比如很多80後童年時代看過的動畫片蘭博,一個英雄可以消滅一整個軍隊。而東方人更注重集體的力量,講究合作、注重團隊。兩者之間各有優缺點,那麼,那些美式教育值得我們學習?1.
-
中西融合的教學實踐應多借鑑「道」,而非「術」
> 圖片來源:WCL Group【曹定專欄】中西融合的教學實踐應多借鑑
-
跳出西方「民族國家」的話語窠臼
民族國家觀念及其背後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是導致多民族國家民族分裂和民族仇殺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西方一些國家民族分離運動的重要誘因。正確的出路是跳出西方「民族國家」的話語窠臼,把「民族國家」概念放到它應該放的適當位置,然後用新的概念去認識和表述不同的國家形式,並用新的國家理念去指導不同國家的現代國家建設。
-
馬雲說,學習英文受益最大的是,了解了西方一些思考方式
西方哲學也是以自然哲學和本體論哲學為基礎,並為此創造了數學方法、辯證法和邏輯。因此他們更善於研究自然科學,如近代物理、化學等學科就出自於西方。在那種邏輯思維下的人際關係是簡單的公平競爭、叢林法則,而不是用矛盾的觀點來看待和分析問題;中國人則側重於事物之間的聯繫,強調用矛盾的觀點來看世界。
-
西方宗教學與中國當代學術發展——卓新平
例如,西方宗教學的創始人麥克斯·繆勒即在其宗教學的開山之作《宗教學導論》中鮮明地展示了其對宗教學最基本範疇「宗教」和「神的觀念」的關係體認。在他看來,「宗教」乃揭示出「人的靈魂」與「神」的關係,而「神的觀念」則為人之心靈「關於完美境界的最高理想」。順著這一思路,不少西方宗教學者把宗教理解為人與「神聖真實」相遇、經歷、交往的關係。
-
「網絡家教」將逐漸替代傳統家教
於是乎,各種培訓班、輔導班、輔導教材、家教輔導都」粉墨登場」。而最近幾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經濟的繁榮和家庭電腦數量的增加,通過網際網路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在線的網絡學習,也漸成氣候。 家教行業的火爆,也讓家教的邊緣產業得以紅火,各種家教指導圖書也層出不窮,各種新的家教觀念和新的方式不斷衝擊著家長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