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複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大背景、大趨勢下所孕育出、激蕩出的新問題,表現出時代最實際的呼聲,彰顯出時代最鮮明的特點,而這些呼聲和特點正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牽引力。以問題為導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堅持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勝利。

  問題牽引幹事,幹事解決問題。「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幹事創業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其中伴隨許多艱難險阻、面對許多問題矛盾。而問題又往往是攻堅克難、打開局面的突破口,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靠問題牽引找到原因癥結所在、重點難點所在,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提供可靠依據和內在動力。幹事就是解決問題,幹事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想幹事就是敢於直面問題、正視問題,不迴避問題、不推卸問題,善於在紛繁複雜的情況中發現主要問題、抓住主要矛盾。能幹事就是辯證思維、探索實踐,分析問題、找到關鍵,提綱挈領、順勢而為,善於運用高超的領導藝術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把事情幹好。幹成事就是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問題的解決、難點的突破標誌著一件件事情的成功,積少成多、積小勝為大勝,量變而引起質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過程貫穿著體現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大提升年輕幹部幹事創業能力。

  事業催生能力,能力促進事業。事業為上,能力為本。我們正在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偉大事業呼喚催生年輕幹部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能力水平又進一步推動促進偉大事業蓬勃發展,二者良性互動、相輔相成。實踐充分證明,幹多大事業,需要有多大能力;具備多大能力,能夠擔負起多大責任。幹事是能力的「倍增器」,能力是幹事的「顯示器」,能力既在幹事中錘鍊,又通過幹事來檢驗。幹事業既是提升能力的「磨刀石」,又是檢驗能力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其中政治能力是決定性的能力、第一位的能力,是其他能力的核心和靈魂。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就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調查研究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是基礎性能力,是年輕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功。科學決策建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調查研究保證科學決策在遵循規律的軌道上運行。改革攻堅能力和應急處突能力是關鍵性能力。面對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新徵程上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考驗,既要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寬肩膀、真本事,又要成為所在工作領域的行家裡手,具備關鍵性能力就能挺得住、上得去、打得贏。群眾工作能力和抓落實能力是保證性能力。我們黨執政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眾工作能力是黨的傳家寶。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證。依靠群眾,狠抓落實,我們就能夠穩紮穩打向前走、步步為營渡難關,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這「七種能力」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整體,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不斷推動能力的整體提升。

  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八大本領」和「七種能力」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內在結合、融為一體。「八大本領」著眼於我們黨長期執政而面臨的「四種考驗」「四種危險」「本領恐慌」而提出的,具有宏觀性、指導性、長期性。「七種能力」立足於我們党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踏上新徵程所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所提出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實踐性。「七種能力」是「八大本領」在新發展階段的具體化、深入化、細緻化,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根據實際、遵循規律、與時俱進的不斷完善、深化發展。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危難之際,我們黨正確領導了抗擊疫情鬥爭,並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在鬥爭實踐中總結概括、提煉升華提高「七種能力」,這是我們經過艱苦磨難、嚴峻考驗凝練而成的實踐結晶,充滿豐富的思想內涵。必將指導我們以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樣的狀態、什麼樣的能力做好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提高幹事能力,增強執政本領,推進偉大事業。

  投身偉大事業,肩負歷史使命。「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鍛鍊能力,以過硬的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殷切期望、明確要求為年輕幹部指引方向、點明路徑、提供方法。年輕幹部要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珍惜新時代、把握新機遇、踏上新徵程,持之以恆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牢記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善於攻堅克難,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系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人大工委原主任、遼寧省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延邊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林振義:年輕幹部要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推動歷史前進」學習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_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
  • 《求是》編輯部: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這個前進的邏輯、發展的潮流,從根本上講,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創立和發展、完善,從理論邏輯上講,都是正確認識、把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這一規律和趨勢的必然結果。
  • 【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這一論斷。  回顧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三次講話,各有重點。
  •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 黨的建設在總結經驗中不斷前進
    主要反映在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有關中央全會《決議》和以社會主義建設為主題的重大紀念活動的講話中。第二,對黨的自身建設歷史經驗的集中總結。主要反映在以黨的建設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決定》、重大紀念活動和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總結講話中。
  • 活著,就是不斷解決問題
    前天有個朋友問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說是不斷解決問題,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許許多多或大或小的問題,大的也許大到你不想繼續活下去,小的小到家裡的柴米油鹽。因為知道活著問題太多,所以偶爾我特別想偷懶,想放任自己隨心所欲地生活,想輕輕鬆鬆地、毫無掛牽地過完整的一天。
  • 制定目標後,利用PDCA不斷前進,讓生活充滿意義
    當我們按照預定的方向前進,從「中間目標1」向「中間目標2」「中間目標3」等移動的過程中,最終目標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在前方45度範圍內設定了中間目標之後,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每隔一段時間要對前進方向進行一次評估、確認。
  • 執著於解決問題,會讓問題不斷發生
    有些學生想要靠我來解決他們的問題,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問題要解決,但這並不是內在工作的目的,也不是我助人的重點。當我在協助某人時,我一般關切的並不是如何解決問題。我不但不關切這件事,而且我發現為別人解決問題,或是與人共同解決問題,是非常乏味而徒勞無益的事,因為這並不是重點所在。解決特定問題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問題還是會繼續出現。
  • 問題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這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問題是思維的原動力,問題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刺激,問題可以揭示學生認識上的矛盾。問題教學法就是由教師先提出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然後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讓學生帶問題去閱讀課本內容,然後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去分析、探索,在此過程中領悟、得出結論,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智力。
  • 《易經》:不斷成長,需要做好三種準備!暗含著不斷前進的動力
    《易經》:不斷成長,需要做好三種準備!暗含著不斷前進的動力《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百家從中汲取營養。易道幅員遼闊,乾淨而微妙。這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它把人的修養和實踐以及人的命運說到了極致。畢竟人的一生並不都是上天決定的。
  • 英語每日一句:只有不斷前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只有不斷前進 2013-01-28 16: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泰然金融嚴守合規發展 不斷穩中前進
    泰然金融嚴守合規發展 不斷穩中前進據了解,從泰然金融創立伊始,就一直堅持高標準的合規要求,以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準則為標準,不斷完善內部合規操作制度,積極響應最新監管政策且隨時根據政策調整業務模塊,引導員工掌握最新行業監管政策,並落實到經營管理之中,最終保證整個平臺全流程合規管理。
  • 萌寶工廠丨他只是一個孩子,卻總是熱情滿滿衝著夢想前進
    圍繞1919年-1927年和1951年兩條時空線索,多視角、深層次地展示了李大釗同志矢志救國救民,以破天荒、擔道義之勇氣,傳播馬克思主義,點燃了中國無產階級推翻舊制度的革命火種,並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精彩歷史畫卷。2020年12月20日,《火種》正式開機,2021年1月、萌寶工廠帶著劉雨桓走了進去。
  • 不忘初心,不斷前進!
    在第一學期的活動中,我們以「葉門局勢」為中心進行了會議,在這短短的一學期中,我們順利完成了成員的納新,組建了領導團體,定期進行了相關培訓,創建了公眾號。隨性而不放縱 學術而不拘束現為止,我校社團共有39名社員,其中有三位社員在2020年第五屆天津市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培訓會中取得佳績,分別是王一凡、楊佳凌同學獲得傑出代表獎,李正通同學獲得最佳文件寫作獎
  • 歷史不斷重演,根本原因在哪裡!
    歷史不斷前進,又不斷重演呢?我們如何擺脫這種螺旋式陷阱呢?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出行方式!從走路,到馬車到機動車、高鐵、飛機。出行本質沒有改變,說明我們的認知實踐本質沒有改變,只是形式速度變化了而已。歷史同樣如此,當我們突破不了這種局限性或者說我們沒有能力突破局限性,我們就只能在歷史循環中往返巡迴。
  • 十六、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
    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認識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矛盾更加複雜,既有過去長期積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決舊矛盾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大量的還是隨著形勢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矛盾。
  • 在幹事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
  • 甌江時評 | 聚焦「三事三實」 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青年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我們不斷在「三事三實」上下功夫。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不忘「想幹事」的初心,「真心實意」為民服務。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認識是行動的動力。
  • 心理學:關於生活中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對問題解決的科學研究
    我們大腦裡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在胡思亂想,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在提醒和引導我們需要解決一些問題。一旦我們能夠找到問題的所在,並且把頭腦裡所有的問題都一一解決掉,我們的大腦肯定就不會再胡思亂想了。我們解決任何問題時都要著眼於實際的情況和目標,教科書式的方法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就一定要靈活的找關鍵點和突破口。因為大部分靈活性的實際問題,我們都不能照搬教科書的方式和方法解決,而要不停的進行實踐和親身體驗,不斷試錯才能夠最終解決掉。
  • 在感情中總是患得患失的人,缺乏安全感,應該怎麼樣解決
    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當一個人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時,他就會非常害怕伴侶會離自己而去,同時也非常害怕自己的缺點會暴露在伴侶身邊。有些人的感情狀態是很奇怪的,明明愛的人就在自己身邊給予了足夠的關心與照顧,但是自己內心的感覺還是得不到滿足,甚至會選擇用摧毀的方式來讓對方能夠給自己回應。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因為各種各樣不好的經歷留下了陰影,使得他們非常難以信任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