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水平下降並非英語之禍

2021-02-19 語言茶座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發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這兩個方案(以下簡稱「北京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於「中高考」語文和英語分值的調整:增加語文的分值,同時減少英語的分值。這一改革方案的出臺,必將對語文和英語的教學等問題產生重大影響。

  母語水平下降非因英語學習

  根據相關人士的發言,可以看出北京方案主要是為達到以下目的:一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二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增加語文分值、減少英語分值,能否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與西方國家的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課業負擔重,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減負」的關鍵是找出課業負擔重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把中國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單純歸結為英語分值高,是不客觀、不準確的。中高考涉及語文、政治、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等眾多科目,別說降低英語的分數,即使完全取消英語,學生的負擔也不可能真正降下來:學生會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把從英語學習中節省下來的時間精力轉移到其他學科。事實上,中國學生課業負擔重是個極其複雜的社會問題,其根子主要在於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只要這種體制不發生根本變革,學生的負擔不可能真正減輕。

  增加語文分值、減少英語分值,能否使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當前我國語言生活的真實生態是:全民英語熱,國人的母語、母文化水平大大下降。這似乎是因為英語擠佔了母語文化生存空間,但稍加分析便會發現這種看法是站不住腳的。從漢代到清末,國人的學習基本上就是圍著四書五經打轉。隨著西方學校的科目走進中國課堂,現代中學生要把精力分攤到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上,而且為了適應信息社會需要,近年來又增加了計算機課程。原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於「語文」學習,現在則是用於十幾門課程。顯然,不能把因此帶來的母語文化水平降低都算在外語的頭上。清末民初培養的人才,例如王國維、胡適、陳寅恪、錢鍾書,他們有的精通幾種外語,甚至通曉十幾種外語,然而,他們的母語文化水平並非一般人所能達到。

  歸罪英語學習將引發副作用

  顯而易見,把學生的負擔重和母語文化水平下降歸因於英語學習,是「找錯了病因」,而試圖通過如此改革來「減負」和提高母語文化水平,則是「開錯了藥方」。這給我國本來就不太科學合理的語言生活帶來不少副作用。第一,給國人造成英語已經不再重要的錯覺。但不要忘記,作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的英語,畢竟是國際通用語,而且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第二,削弱我國民眾的英語能力,從而影響信息化和科技創新的步伐。目前,絕大多數網絡資源和科技文獻都是英語的,沒有良好的英語能力,意味著將失掉接觸這些信息的機會。第三,產生連鎖反應。我國的外語規劃,從最初的一邊倒全民學俄語,到目前的一邊倒全民學英語,這使得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外語能力無法滿足國家的戰略需求。美國在「9·11」事件後,經過深刻反省,於2006年提出旨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語言」戰略,培訓了大批關鍵語言的外語人才,意在實現「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發生事件,他們都能得到相應的語言支持」。當前,我國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而該戰略實施首要的前提條件是語言。從國家戰略利益層面看,我國在睦鄰、資源和反恐等方面對世界的依賴日益加強,國家利益正由本土向世界的角角落落延伸。我國應儘快具備類似美國所提出的外語能力:國家利益所及之處,皆能得到有力的語言支持。這就需要我們不僅需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還要具備其他外語能力。遺憾的是,北京方案的出臺,客觀上會向社會傳遞一種錯誤信號:外語不再那麼重要!這會對本來就不足的國家外語能力造成負面影響,進而損害國家戰略利益。

  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並不矛盾

  北京方案的根源,是對母語和外語關係的不科學認識。其實,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並不矛盾。外語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構成現代人知識結構不可或缺的要素。掌握一門外語,就等於架起了一座知識溝通的橋梁,增加一種觀察世界、表達世界的方式,有利於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和諧。古羅馬把外語(希臘語)納入教育範圍,不懂外語就等於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歐盟要求其成員國公民學習兩門外語。瑞士把境內的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拉丁羅曼語都平等地定為國語,要求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掌握三種語言:母語、本國的一種他族語、外語(一般是英語)。高中階段準備讀大學的學生,還須學習第二外語,即掌握四種語言。掌握一門或幾門外語,在歐洲自古為常。「多言多語人」是未來世界語言生活的一個發展趨勢。外語學好了,可以豐富母語,發展母語;外語學好了,更有利於研究、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國學生課業負擔重,母語文化水平下滑,是個異常複雜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單靠教育行政部門,但其還是應該能夠有所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要做的不是在學科分值上做加減法,而是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更新語文和外語的教育理念,花大力氣創製新的語文、外語教學綱要,編寫出新的教材,研究出新的教法,提高一線教師的教學水平。並且,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外語能力等級標準,力避一刀切。如此,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國人母語和外語水平普遍不高的時弊痼疾,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提高國人的母語文化素養。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就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笑,可憐我那娃),我為他規劃了雙語幼兒園到國際學校的培養路線,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他的英語能力還不錯,日常跟外教老師交流發音都沒有問題。那在他整個的學習過程和學校的英語規劃教學中,我也學到了不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 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英語水平排名:荷蘭位居第一
    近日,2017年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發布。2017英語熟練度指標顯示,荷蘭人的英語能力在80個受調查的國家中位居第一,中國英語熟練度水平穩步上升,達到自2011年開始評分後的最高水平。2017版報告覆蓋80個非英語母語的國家,共有逾100萬人參與測試,今年也首次深度分析了非洲的英語狀況。
  • 新民晚報數字報-英語非母語國家荷蘭人水平第一
    2016年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荷蘭成年人英語水平是全球英語非母語使用者中最好的,丹麥人和瑞典人緊隨其後
  • 學會自然拼讀後,孩子的英語水平反而下降了,怎麼辦?
    但是,掌握了這門減壓技能之後,逐漸發現……自己的英語拼寫水平,從根基上退步了。因為,英語中畢竟有大量不規則拼寫的單詞,遇到新單詞,如果先有一個「phonics」拼寫的預設,很可能是錯的。所以開始偷懶的結果就是,拼寫水平大大下降。在高中之前,胡蘿蔔的英語水平不管多差,拼寫上是100%不會出錯的,都是硬功夫嘛。
  • 全球非母語國家英語水平調查:上海連續三年英語水平超越香港
    全球非母語國家英語水平調查:上海連續三年英語水平超越香港 澎湃新聞記者 吳玉蓉 2016-11-15 18:56 來源
  • 怎樣學英語才能達到母語水平?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嗎?
    要怎樣學習英語才能達到母語水平呢?如果把母語水平定義為英美普通大學學生水平的話,其實挑戰還是挺大的。因為這個定義決定了第一,是生長在母語為英語的國家裡;第二,還接受到了高等教育。但是同時,必須承認的是的確有很多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外語能力,使英語學習者能夠獲得接近英語母語的水平。在探討達到母語水平前,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想達到母語水平的人應該已經具備了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比較高的水準。基本判斷是,可以在不看字幕的情況下,比較流暢的看懂美劇,美國電影。
  • 世界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中國排名多少?
    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全世界大概有15億人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英語的母語使用人數只有不到4億人。也就是說,大約有10億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或外語(EFL,English as aForeign Language)。那麼,全球哪個非英語母語國家或地區的英語水平最高呢?各個國家或地區有具體的排名嗎?
  • 37歲,重啟一場瞄準母語水平的大型英語學習實驗
    如果「人工智慧」有天能替代母語,「巴別塔」從此構成之時,整個人類職業構成也已經翻天覆地,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全人類,都相比「是不是再學門語言」、有太多更要命的問題。而現在,英語學得半吊子,從此斷了念想也確實有Google translation可依。但斷掉的,還有暢遊從《哈利波特》到《哈姆雷特》的原汁原味、以及友情愛情跨越不同膚色的念想。
  • 一文看懂EF最新排行榜,聊聊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
    一文看懂EF最新排行榜,聊聊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 2019-11-14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調查指港人英語水平趨下降 屬亞洲唯一退步地區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是國際都會,不少港人自命英語能力不俗,但事實似非如此。一項國際性調查顯示,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的國家或地區中,香港只排第25位,較去年急跌13位,不單被「死敵」排第12的新加坡拋離,也遜於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韓國等地。而以分數計,香港也比去年下跌0.79分至53.65分,屬唯一退步的亞洲地區。
  • 縮小與英語母語者水平上的差距,可能嗎?
    即使在國外讀了博士再加博士後的,與「同等學歷」的母語者,依然有一定的差距。縮小與英語母語者水平上的差距,可能嗎?是的,有可能的。雖然外語學習不是簡單的單詞學習+語法學習,但詞彙學習始終是外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想儘可能縮小與英語母語者水平上的差距,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縮小在詞彙量上的差距。
  • 鯨魚小班讓中國孩子的英語媲美母語國家孩子的水平
    英語學習一直是中國家長們討論的熱門話題,作為一線城市的麻麻,更是格外關注。
  • 英語怎麼學,才能達到和母語一樣的水平?
    所以,學英語,要麼不學,要學就學到最好,要說得像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一樣好!學英語,用英語,這麼多年看過來,我發現,兜售這個「把英語學成母語」的夢想的「大師」到處可見,甚至告訴你,可以速成:一個之內,看懂美劇;三個月之內,像老外一樣說英語;背過XXX,英語隨便說;... ...
  • 把英語練到無限接近於母語的水平就這麼簡單
    換言之,學習英語便是在學習英語母語者的歷史與文化。遣詞精確,力度合適。受過一定教育的在語法上基本不會出錯。英語笑話、典故、諺語、雙關、慣用表達隨手沾來。2、如何使自己的知識儲備範圍(stock of knowledge)向英語母語者貼近?按第一部分,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中文母語者大部分都有什麼知識?
  • 如何學習英語才能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要看人群,如果是小孩,想把英語學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相對成人來說,輕鬆多了!而如果是成人的話,難度係數會大很多,因為成人的思維相對固定了,其次,跟大腦開發也有關係!一方面,對口音的認知不一樣,結果不一樣,其實,即使美國人的英語,也有四十多種口音!突破口音的方法就是找一些英文語音材料來進行徹底的模仿,努力的去做對比,再改進!如果有老師幫你糾音的話,更好,因為自己未必意識到錯誤!2)口語思維的問題。
  • 英語口語達到母語者水平的訣竅是什麼?開口讓人以為你是假中國人
    要達到母語者水平,不僅僅是如何學的問題,而是如何「演」的問題。需要在說英語的時候,扮演另一個自己,從發音到動作、語氣詞、甚至表情,都和母語者近乎一致。文章的最後,會介紹三個實用方法,幫助您說英語說得跟母語者一樣。
  • 智 囊 如何把英語練到無限接近於母語的水平 ?
    換言之,學習英語便是在學習英語母語者的歷史與文化。環境上的:實際上的:遣詞精確,力度合適。受過一定教育的在語法上基本不會出錯。英語笑話、典故、諺語、雙關、慣用表達隨手沾來。若把以上這些要點的皮換成漢語,是不是也有道理?
  • 【重磅】漢語母語學生禁修中文課 澳洲官方:並非歧視
    因為來自同學之間的強烈競爭,有一些沒有中文背景的學生被中文科目嚇退,這些中文為母語的學生佔有先天優勢。
  • 鯨魚外教培優讓中國孩子的英語媲美母語國家孩子的水平
    英語學習一直是中國家長們討論的熱門話題,作為一線城市的麻麻,更是格外關注。
  • 什麼要學外語——原來學英語還能提高母語水平?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用母語思考容易產生隨意的情緒化的決定;而用外語思考會使人更為謹慎,更注重邏輯分析。這大概可以算作培根總結的學習的作用之一:「長才」。培根還說,學習的另外兩條益處是「怡情」和「傅彩」,分別指工作之餘給自己找點樂趣,高談闊論時給自己掙點面子。懂外語在這兩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