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農場究竟是理想,還是幻想?

2020-12-18 盜夢大師

樸門再次入耳,與上一次已經過去了三年。因此,對於樸門也有跟多的理解。

基於項目定位:樸門農場是一個對樸門永續設計的應用

這幾天以來,我一直試圖尋找中國範圍內,能夠真正意義上做成功的一個樸門項目。遺憾的是一個也沒有,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那麼多人實踐,而沒有開花結果呢?

因為相對個人或者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需要有錢有閒才可以堅持的事情,是一個遠期的效益。

因此,我改變了自己的思考角度,運營上從一個公司的角度去考慮,效益上從考察學習研學參觀經濟上去考慮。這樣是否能夠成功?即便這樣,我也認為很難實現。

我發現,現有的樸門設計,無論是從農法設計,還是裝置設計上,在歷史上全部出現過,並沒有什麼新花樣。只不過是,西方工業國家與東方國家在對自然的探索上,先後順序不同。

西方工業國家先進入了邏輯科學的道路,然而引發了工業革命。當原本的自然平衡被破壞之後,他們才開始考慮可持續的生態觀。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則從一開始就注重人與自然的平衡。這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現中根深蒂固,如「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思想。

所以,在定位上,我更加認同樸門農場項目是一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文旅行業的一個探索。我們用樸門農場來做什麼?則要圍繞文旅來說,圍繞他的示範性作用,以及向人們傳達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新鮮嗎?一點也不新鮮!

但是新穎嗎?確實很新穎!

舉幾個例子:

樸門的混栽植物,不就是桑基魚塘、稻田養魚嗎?

可呼吸的房子,不就是福建土樓的縮小版本嗎?

就連火箭爐,在雀魚燈,農村巧匠的大鍋臺裡面不也可以找到影子嗎?

堆肥廁所,似乎跟以前農村的堆肥坑也沒什麼區別?

雨水收集裝置,似乎跟吐魯番的坎兒井都沒得一比!?

布袋房,曾經是黃河流域一種普遍的夯土磚建築方式?

但是,新穎嗎?我覺得是新穎的,因為樸門讓人們開始再次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們去探索,一種簡約,接地氣的生活方式。用生態的思想去思考其他的事情,比如建築,比如出行。

所以考驗我們的是以哪一種角度,去策劃這個事情,去設計這個方案。

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那麼後疫情經濟的大背景下,從內需方面怎麼玩好這個事情,都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尤其是在中央「五位一體」,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已經包羅了一切,如何把一個樸門農場做的既有政治意義,又有經濟意義,應該是我們的目標。並且要解決高投入高耗時與低收穫的矛盾,生態農業與高效農業的矛盾,現實風險與社會輿論的矛盾等。

相關焦點

  • 樸門農場的秋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緯五路一小三(8)班 陳波瀚    十月份,我和家人來到位於思念果嶺的樸門農場尋找秋天。  我們邁進樸門農場的大門,放眼望去, 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好似走進一幅優美的油畫中。
  • 一個典型的樸門農場是如何設計與管理的?
    一個典型的樸門農場是如何設計與管理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樸門這種自然的生態設計方法來運作農場的理念發生興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樸門這種自然的生態設計方法來運作農場的理念發生興趣。
  • 轉:樸門中國計劃|全國樞紐農場共創營 倒計時3天
    (包括已有成熟的樸門農場及新生想加入的農場,日後隨計劃推進將擴容)➡ 數百家省域聯合農場、百位本土樸門設計師、千名樸門愛好實踐者;(由樞紐農場孵化發展)參與:本計劃可以以共同發起人、項目支持方、師資力量、媒體推廣方等形式參與。
  • 「樸門永續設計」走進衡陽縣
    臺灣慈濟大學副教授、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邱亦儒,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市船山學會會長熊考核進行專題講座。    樸門永續設計結合了永久持續、農耕、文化這幾個詞的含義,主要精神是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從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係,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它可以是農業科學,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和藝術、建築師、小區規劃師、經濟學者,甚至學生、園丁、農民或農夫等都可以遵循它的精神和設計原則來實踐自己的目標。
  • 如何正確解讀樸門永續設計
    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樸門永續設計,但是因為這項新生事物的獨特性,誤解還是時有發生。
  • 18年5月 ─ 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臺灣野蔓園(Yamana garden)樸門農場園主、綠屋工作坊負責人。他參與多項臺灣樸門實踐推廣計劃:花蓮理想度假村「樸門理想大地」項目計負責人、「吃自己種的米‧留一塊乾淨土」計劃發起人等;受邀擔任臺北市田園城市基地考核顧問,近年於小區大學、學校團體、小區組織等教授樸門課程與場域設計實做,廣獲好評;著有《生病可以自愈:樸門綠生活的健康自然養生之道》、《亞曼的樸門講堂》等專書。
  • 「東方的樸門——樸門永續設計與中國的生態家園」研討會在京成功...
    2018年12月9日下午,樸門永續設計分享研討會之:東方的樸門——樸門永續設計與中國的生態家園(Permaculture Design and Chinese Eco-Homeland)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舉行。這是國內第一次關於東方的樸門永續設計分享研討會,由印心創新國際設計中心主辦。
  • 招募 | 顏嘉成:樸門永續工作坊(杭州良渚)
    樸門是一種生活方式,樸門永續設計不僅是漂亮的花園和農場,也是改變著我們對待環境、資源和生命的態度。 適用範圍:從一個小陽臺、一塊農田、一個社區、一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進行實踐。、景觀、城鄉規劃之專業背景,2005年移居花蓮;目前擔任花蓮縣樸門永續生活協會常務理事、花蓮縣鄉村小區大學主任。
  • 樸門—維基百科
    各種樸門相關的社群、計劃、社團、研究機構,在上百個國家中內快速形成。在1991年ABC公司拍攝了四集的電視紀錄片,名為「地球的園丁」,介紹樸門在世界各地的廣泛應用,Youtube上可看到該影片的片段。樸門起源於澳洲,如今已成為一股國際性的社會運動。
  • 招生上海雪米村樸門菜園實踐
    樸門永續設計,巧妙的結合了土壤、植物、動物、微氣候、能源等等,讓每一個地球使用者-人,能學習從自己的生活出發,設計一套順應天地運作的系統,讓每一寸土地充分發揮上天的好生之德。· 花蓮縣鄉村小區大學主任除了在臺灣東部地區進行樸門永續設計協助與諮詢外,並積極參與國際樸門運動與串聯,目前擔任· 樸門亞洲聯盟Permaculture Asia Alliance(SE-ASIA)臺灣區聯絡人· 泛太平洋樸門防救災(Permaculture Aid)臺灣區召集人參與多年的城鄉規劃與小區工作,2005年移居花蓮,投入小區
  • 當科技遇上樸門永續自然農法
    當科技遇上樸門農法,這是個很好的題材,數百年來,人類就一直運用科技去改變自然,人類決定我們想要什麼,然後就強迫環境去改變、適應人類,但樸門農法卻相反,樸門農法利用科技去觀察、
  • 招生 樸門永續設計PDC認證課程
    >樸門永續設計的源起樸門永續設計是由澳洲Bill Mollison與David Holmgren於1974年所共同提出的一種生態的設計方法,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永續運動。由於樸門永續設計提出關於全體人類,以及整合生態,社會,經濟等系統的相關思考,所以無論您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都會與樸門永續設計相關。
  • 人民日報記者論甘肅發展之三十二:樸門——跳出惡性循環,開闢農業...
    我聽了半天,還是似懂非懂。 「這樣吧,我在紅谷區有一塊地,您去看看,就明白什麼叫樸門了。」寶林說。 利用周末的時間,在寶林的帶領下,我們從蘭州出發,驅車100多公裡來到紅谷。紅谷是蘭州的一個區,緊挨著青海。寶林對我解釋,「之所以把地點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十平方公裡之內沒有工業企業,土壤乾淨。」
  • 有人@您|PDC學員再聚首,邀您一起慶祝中國大陸樸門五周年
    目前除了在花蓮縣的大學與地方合作協力的社會參與外,更運用自身所學在小區進行樸門永續設計與協助與諮詢,以推動小區產業在地化與培力的實踐;包括參與花蓮豐南水梯田、豐濱大港口水梯田復育計劃、臺東安朔部落森林咖啡等工作,現為加納納部落合作農場、富裡天主堂綠生學習農場、玉裡鎮綠生米與黎明向陽園動物療愈場及樸門農藝示範區等顧問。
  • 招募丨顏嘉成樸門永續工作坊確定成行了,還有少量名額
    上課時間:端午期間上課地點:杭州良渚文化村和周邊村落你聽過「樸門永續」設計嗎?你想知道在家庭中如何進行堆肥和厚土栽培嗎?你想打造屬於自己的食物花園嗎?端午節,良渚自然學堂請到了來自臺灣的顏嘉成老師,來杭州良渚開「樸門永續工作坊」啦!老師時間可是很難約的,機會難得哦。
  • 自然農法創始人「福岡正信」vs 樸門永續設計之父「比爾·莫裡森」
    1939-1946年間,任職高知縣試驗農場,從事病蟲害防治,並繼續研究自然農法,1947年再回故鄉全心投入自然農法研究,並應用在水稻、小麥和柑橘的種植上。1961年開始採用不耕地直播、冬季播種、培植綠肥等耕作法。
  • 招募丨雲南樸門初階工作坊少量名額空餘
    Diploma Award in Applied Permaculture Permaculture (都市的樸門永續設計與執行、樸門永續設計推廣與服務、樸門永續設計教育與培訓、社區與組織發展)江慧儀具有二十年的環境教育專業經驗,並從2000年開始,在孟磊的耳儒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
  • 留學歸來的她 和老公一起 將這座島打造成了樸門農場
    在大學的象牙塔裡心裡那個模糊的憧憬漸漸有了清晰的雛形,一個農場,是的,像秦人避世的桃花源,可以男耕女織,不問世事,可以詩詞會友,怡然自樂。 大學臨近畢業,我開始為夢想著手準備,申請前往英國讀研,學的自然是生態農業。
  • 向國際樸門大師學習原汁原味的永續設計 | 2018年5月@北京
    她具有40年的教學與設計經驗,是國際知名且最具有經驗的樸門教育家。1987年她與樸門永續設計的創始人Bill Mollison在印度教授了印度的第一個樸門課程,並成為長久的合作夥伴,是第一代樸門永續設計推動者的先趨。她所設計的彩虹之境樸門生態村(JarlanbarPermaculture Hemlet)獲得澳洲永續發展教育最佳典範獎。
  • 北京這樣的城市,能容下一個理想主義的農場嗎?
    雖然繁華的都市生活已經讓身處其中的人抬頭看不清星星,但在北京郊區密雲的金叵羅村,有一塊名叫 「飛鳥與鳴蟲」 的小農場,用 50 畝地構建出了一個理想中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