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鑑定收費過高遭質疑:2萬元玉鐲鑑定費要2萬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今年8月25日,霍先生妻子的玉鐲被送到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進行鑑定。鑑定之前,霍先生繳了2萬元的鑑定費用。9月初,鑑定結果出來,霍先生妻子玉鐲的價值在1.5萬到2萬元之間。

  司法鑑定的費用甚至高於鐲子自身的價值,這讓霍先生想不明白。他不知道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又是否允許。

  當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業內人士承認玉石方面的鑑定是超出了法醫、物證和聲像資料三大類司法鑑定範疇的,而這三類收費屬於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管理。除此以外的司法鑑定收費,均是鑑定單位自行定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教授劉良表示,如今,經濟考量在這些司法鑑定機構的實際工作中加劇,使得司法鑑定的公益性減弱。」

  事件

  為獲賠償鑑定玉鐲

  收費趕上物品價值

  霍先生最近遇到一次「想不通」的鑑寶。

  今年8月25日,霍先生妻子的玉鐲被送到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進行司法鑑定。鑑定之前,霍先生繳了2萬元的鑑定費用。9月初,鑑定結果出來,霍先生妻子的玉鐲價值為15000元到20000元。

  「鑑定費都趕上玉鐲的價值了。」根據霍先生出示的發票顯示,此次「檢驗鑑定費」為20000元,由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開出,時間為2014年8月25日。

  所以要對這個玉鐲進行司法鑑定,這是法院要求的。霍先生介紹,2012年12月30日,他的妻子騎車在東城區前門東大街臺基廠南口路口與一輛小型客車發生碰撞。事故中,霍先生妻子佩戴在手上的手鐲碎了。

  事故經交警認定,小型客車的司機負全部責任。霍先生和肇事方很快談到賠償問題。醫療費用、衣物和皮包的費用很快就計算出來,但霍先生妻子撞碎的手鐲價值多少,卻不好判斷。

  「手鐲是當初我妻子的媽媽給她的,沒有發票留下。」霍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手鐲沒有發票,價值不好確定。2013年6月下旬,東城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霍先生妻子的案件。法院方面告知霍先生,對鐲子的破碎申請賠償,首先由鑑定機構評估價值。

  日前,法院對此案做出了判決。被告賠償張女士醫療費用和誤工費用等共計12261元,包括衣物和皮包在內的財產損失費2000元,此外,還有玉鐲的損失費2萬元。鑑定費2萬由被告負擔。

  質疑

  司法鑑定收費是否過高?

  根據霍先生提供的鑑定意見書信息顯示,2013年8月5日,鑑定機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收到法院的《委託司法鑑定函》,委託其對霍先生妻子的玉鐲實際價值進行鑑定。

  根據鑑定委託人提交的鑑定書面材料、鑑定標的物查勘情況、專家諮詢意見及市場調研,鑑定機構得出鑑定意見如下:經鑑定,鑑定標的物為天然翡翠,俗稱A貨,鑑定標的物完好時,市場價值約為人民幣15000元到20000元。價格基準日為事故發生日2012年12月30日。

  「鑑定收費有沒有標準?要是拿塊石頭去鑑定是不是也要收2萬?」看著手鐲的鑑定價格和鑑定費用,霍先生舉出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試圖說明他的觀點。他認為,鑑定產生的費用趕上需要鑑定物品的實際價值,這會不會不太合理。

  此外,霍先生也對鑑定報告的其他內容提出了質疑。在霍先生出具的加蓋有「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的鑑定意見書中,寫有兩位鑑定人的名字,並附有上崗證書圖片。證書信息顯示,發證日期為2013年9月。

  「鑑定公司的人說,這兩個人其實不是鑑定人,後面有專家。」霍先生說,他質疑鑑定機構收費過高,而鑑定機構告訴他費用涵蓋了另外聘請的鑑定專家,但鑑定報告上卻沒有提到,「公司稱實際鑑定專家另有其人,不能透露」。

  回應

  鑑定機構稱藝術品鑑定

  並無統一收費標準

  在霍先生向鑑定機構提出質疑時,鑑定機構也給出了回應。

  北青報記者以霍先生家人的身份致電鑑定意見書上的籤發人「王苗林」,該人士也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司法鑑定業務的負責人。

  王苗林表示,鑑定霍先生妻子的手鐲屬於司法鑑定,但鑑定機構將手鐲按照藝術品進行鑑定,這與一般的司法鑑定不一樣。根據王苗林的解釋,手鐲算作藝術品,「因為它是玉石材質,即便是自己戴的。」

  「我們公司是根據鑑定的難度、承擔的風險、工作量制定的收費。」王苗林表示,藝術品的鑑定收費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據王苗林解釋,鑑定工作量包括傳照片、查資料、對鑑定做一個計劃。鑑定機構根據工作量進行評估收費。

  「上儀器的上儀器,請專家的請專家,去市場調查的就調查。根據不同的物品要請不同級別、數量的專家。」王苗林表示,手鐲鑑定除了要專家鑑定以外,還要用設備進行檢測。「對於不同的藝術品有不同的收費,這個2萬說實話是一種最低的收費了。」王苗林說。

  調查

  鑑定玉器

  司法鑑定和質量鑑定收費差別大

  霍先生認為太貴的司法鑑定收費,但是對於王苗林而言,是合理的。

  王苗林表示,司法鑑定與商業鑑定相比,所用到的方法不同,承擔的責任風險不同。「商業鑑定沒有資質的收幾百元的都有。司法鑑定必須保證科學、獨立、公正。商業鑑定出了問題也沒有人負責任的。我們如果出了問題錯誤,我們將付10倍的賠償。」王苗林說。

  據該公司官網信息顯示,其經過最高人民法院第8號公告公布,是已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技術專業機構名冊》的司法鑑定機構。並且是中國第一批具有司法鑑定資格且從事產品質量司法鑑定服務的權威機構之一。

  「據我所知,現在北京司法和藝術鑑定兼具的只有我們。」根據王苗林的解釋,其所在的公司既有司法鑑定資質,也有藝術品鑑定資質。而該公司負責玉石鑑定業務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玉石鑑定業務主要針對公、檢、法等部門,並不對私人。

  一位資產評估方面的專業人士就表示,玉器鑑定涉及專業知識,一般評估機構都不做。而司法鑑定的門檻又讓一部分鑑定機構無法進入。

  由於提供的是司法鑑定業務,司法鑑定機構必須取得相應許可。根據我國現行《司法鑑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司法鑑定機構是司法鑑定人的執業機構,應當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取得《司法鑑定許可證》,在登記的司法鑑定業務範圍內,開展司法鑑定活動。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下,有無許可成了司法鑑定機構與普通鑑定機構的根本區別。相比之下,兩者在收費方面也就呈現出不同。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依法授權的國家級珠寶玉石質檢機構,是國內珠寶玉石檢測方面的權威機構。該中心同樣表示,只提供鑑定真偽,玉器每件價格在200元起,根據物品價格而定,會出證書,但不估價。

  北京古玩城文物鑑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其所屬的公司能為包括玉器在內的文物提供質量鑑定。「玉器鑑定是200元一件,都是科班出身的鑑定人員。」北京古玩城文物鑑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要找專家鑑定,則需要3000元每件,「專家都是上過電視的,有名氣。」

  發現

  司法鑑定收費標準內外有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十五條規定,司法鑑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確定。

  2009年9月1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司法部聯合頒布的《司法鑑定收費管理辦法》出臺,並於同年11月1日實施,司法鑑定收費標準有了進一步明確。

  「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法醫、物證、聲像資料類司法鑑定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管理。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司法鑑定收費管理辦法以及法醫、物證、聲像資料類司法鑑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基準價。

  在這份管理辦法後,還附上了一份《司法鑑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試行)》,詳細地對法醫、物證、聲像資料類司法鑑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進行了規定。

  「據我所知,司法鑑定中,對珠寶一類進行鑑定,實際上是沒有收費標準。」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荔表示,儘管在霍先生所涉及的案件中,針對珠寶玉石的鑑定屬於司法鑑定範疇,但無奈的是,司法鑑定收費項目卻並沒有明確涉及這一項目。

  從現有的法規看,對珠寶玉石的司法鑑定只在《司法鑑定收費管理辦法》中簡單提及。根據這一管理辦法所稱,法醫、物證、聲像資料類以外的司法鑑定收費,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價格管理形式和管理權限。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主要還是針對三大類的司法鑑定項目進行了收費標準明確。」趙荔律師如此評價這部意在規範司法鑑定收費的規範文件。

  「司法鑑定涵蓋面很廣,三大類司法鑑定以外,事情相對少一點。」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教授、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法庭科學首席專家劉良認為,對於三大類司法鑑定以外的規定不清晰,但因為實際案例中遇到的事並不多,因此三大類以外的司法鑑定所存在的問題很容易被人忽視。

  專家

  「司法鑑定的公益性在減弱」

  「司法部門認定這是一種司法鑑定,就應該納入司法鑑定的範疇,出臺與三大類司法鑑定類似的收費框架。」在司法鑑定從業者、北京明鑑法醫學研究院主任王鵬的眼中,有關部門針對法醫、物證、聲像資料類等三大司法鑑定,明確了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那對其他司法鑑定項目也應該提供一個指導。

  王鵬的從業經歷中,針對法醫鑑定的收費標準規定非常細。「比如損失,細到查體多少錢,文證審查多少錢。」王鵬認為,這樣的細化指導,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在實際工作中,也能讓人一目了然,避免很多質疑。

  「沒有價格指導,價格範圍太大,容易引起混亂。」王鵬認為,針對法醫鑑定收費的管理方式,值得三大類司法鑑定以外的司法鑑定項目借鑑。「2005年,司法體制經歷了改革,可能三大類鑑定走在前面一些,所以也就更規範,有價格指導。」王鵬說。

  趙荔律師則認為,目前針對司法鑑定機構收費的管理,司法部門採取的仍以政府指導價格為主,但像霍先生所遭遇的案例一樣,司法或者物價部門如果不對珠寶玉石類的司法鑑定做指導,那就應該引入競爭機制,提供幾家鑑定機構作為選擇。

  「司法鑑定機構社會化、商業化沒有問題。只要有資質就行,最怕既沒有競爭,又沒有政府的指導。」趙荔說。

  劉良教授也認為,目前針對司法鑑定機構的改革存在偏向市場還是收歸國有這兩種困惑之間。劉良表示,如今,經濟考量在這些司法鑑定機構的實際工作中加劇,使得司法鑑定的公益性減弱。

  本組文/本報記者 羅京運

  漫畫/陳彬

相關焦點

  • 房屋司法鑑定鑑定什麼 鑑定特殊情況的收費標準
    房屋的司法鑑定一般鑑定什麼呢?一般來說,房屋的司法鑑定需要鑑定房屋的面積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相應的文件是不是合法,還有就是房屋的產權等。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帶來房屋司法鑑定鑑定什麼的詳細知識,希望幫助到大家。
  • 論司法鑑定制度鑑定費分擔原則的缺陷及完善
    [3]所以,在實現正義的前提下,我們也要考慮其成本因素。鑑定費的分擔原則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這會直接導致原告害怕承擔高額的鑑定費用而不敢起訴,從而妨礙當事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訴權。  (二)該原則會導致判決顯失公正。  「司法制度和司法程序真正永恆的生命基礎就在於它的公正性。公正觀是司法價值觀中的第一要素,這是不容置疑的。」
  • 關於司法鑑定費用
    >司法鑑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鑑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準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司法鑑定的鑑定費按照誰主張舉證,誰預先繳納的原則。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司法鑑定作為舉證的手段之一,一般由舉證方發起委託,那司法鑑定的費用就得由舉證方先行支付。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章訴訟費用交納範圍中涉及司法鑑定費用。
  • 門口摔了一跤,5萬元玉鐲碎了!海口一女子起訴服務站
    劉某、衛生服務站因此事的賠償問題協商未果後,劉某一紙訴狀將衛生服務站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衛生服務站賠償她醫療費、誤工費等法定賠償金400元、賠償她財產損失(翡翠手鐲)50000元,同時承擔手鐲鑑定費用3000元及鑑定物品快遞費323元。
  • 司法部關於2019年度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典型案例的通報
    要健全完善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情況公開通報制度,即時將查處結果通過在官方網站、司法鑑定人和鑑定機構電子名錄頁面醒目位置公布等方式,加大公開力度,方便人民群眾查詢,強化社會監督。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關於建立司法鑑定管理與使用銜接機制的意見》要求,及時將對鑑定人和鑑定機構的查處結果通報給本省(區、市)人民法院等辦案機關,加強管理與使用銜接,方便司法監督,便於機關辦案。
  • 男子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收費90萬:前妻質疑收費過高!當事人二哥稱:沒有律師最多獲賠30萬
    不少網友質疑律師費過高,沒有人文關懷,這是人家一條命換來的錢哪今年10月,貴州省惠水縣的王水香到廣東省司法廳上訪請求解決此事,她認為自己前夫楊昌茂的工傷賠償一案中,律師收費不合理,要求律師返還多收的律師費。
  • 小學「天價」遊學遭質疑 學校:誤把2人價寫成1人
    原標題:小學「天價」遊學遭質疑 學校:誤把2人價寫成1人4月16日,西安曲江第一小學1至4年級的很多學生都拿到了學校所發的一張遊學宣傳單,宣傳單上有一項「日本動漫文化親子團」7天的報價達到了每人33600元,而有家長計算並去其他旅行社了解,同線路團的報價也就在
  • 男子花6萬鑑定郵票 專家估價250萬元實為印刷品
    根據專家的鑑定結果以及投資公司管理人員介紹,最終,老喇的三件寶貝分別給出10萬、80萬和250萬的高價。「他們專家都有幾十年收藏行業工作經驗,當時根本沒懷疑他們的說法。 」老喇說。在投資公司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他分三次共支付了6.4萬元的服務費。服務費主要用做於拍賣前藏品的展示、宣傳推廣和製作宣傳冊等。「如果一套郵票能賣掉上百萬,花掉 6萬元服務費算很小的支出了。
  • 新生兒鎖骨骨折 醫院與家屬2份司法鑑定相差巨大
    按照法院要求,家屬與院方先後做了兩份司法鑑定,沒想到結果相差甚大。11月12日,案件開庭審理,面對兩種司法鑑定結果,法官感到很為難。家長索賠19萬元2013年11月30日,丹鳳縣竹林關鎮南院村的劉西漢帶妻子曹女士前往丹鳳縣婦幼保健院生產,女兒出生後,劉西漢發現情況不對:孩子生出來後嘴臉烏青,哭鬧不止。
  • 患者親屬質疑醫院過度醫療 法院判醫院作出相應賠償
    患者親屬質疑在患者第一次住院期間,醫院過度治療,將醫院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醫院返還人血白蛋白款項2.9萬餘元;承擔1640元司法鑑定費。不久前,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法院對這起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作出判決。2018年2月23日,莫忠誠因昏迷多天,氣促5小時,再次到醫院住院治療,於當年3月20日病逝。莫忠誠的親屬認為,莫忠誠在第一次住院治療期間,醫院開了67瓶人血白蛋白的處方,屬於過度治療,導致他們多付了人血白蛋白款2.9萬餘元。醫院解釋: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是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的建議,由患者親屬自行予以購買使用。這個藥品不是強制性使用的藥。
  • 市民十幾萬買的保健玉鐲 一鑑定就值兩三百(圖)
    商場裡出售的各種各樣的玉石 玉器  市民李芳(化名)身子虛常年疾病纏身,到國外花十幾萬元買了一塊可以祛病保健的玉石,可拿到專業檢測機構一查,竟然是只值兩三百塊錢的劣質玉石。  常聽說一句話,「玉養人,人養玉」。
  • "天價"珠寶鑑定費,為何買不到真結論
    為市值30萬元的海藍寶石找買家,卻被忽悠至一家機構進行鑑定,花費兩萬元的鑑定結果居然為假寶石。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這起因「天價」珠寶鑑定費而引發的締約過失責任糾紛。據業內人士反映,此類「天價」鑑定機構五花八門,最高可以收取10萬餘元的鑑定費。然而,「天價」珠寶鑑定費用的背後,卻是不等價的鑑定資質和可信度。目前的珠寶鑑定機構五花八門。
  • 得物去「毒」難阻售假投訴,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然而最近多年,得物APP推出的鑑定服務頻遭用戶質疑,有關該平臺的售假投訴一直不斷。記者查詢發現,截至2020年7月13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得物APP」的投訴量達33025條,其中不少涉及「商品質量差」、「假貨」、「鑑定服務不靠譜」、「退貨難」等情況。
  • 司法鑑定報告錯誤百出, 法院: 退還全部鑑定費
    法院最終確定由浙江某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擔該案司法鑑定工作。建議某區建設和交通運輸局,對浙廣價鑑(2020)X號工程造價鑑定意見書評估及出具過程中浙江某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不當行為進行研究處理; 2.
  • 新車故障配件未檢要收費更換 運通大創4S店遭質疑
    新車故障配件未檢要收費更換 運通大創4S店遭質疑 2016-05-16 14:20:31日前,購買不到2個月的新車出現發動車無法運行故障,運通大創4S店認為是傳感器故障,必須花2000元更換。而經過他與家屬交涉,運通大創4S店又認為可以清洗,但必須支付400餘元服務費。對此,周先生質疑運通大創4S店售後服務有問題。  零配件未經檢測就要掏2000元更換費  今年2月28日,周先生在運通大創4S店購買了一輛別克威朗小車。
  • 男子工傷獲賠180萬律師收費90萬!前妻質疑收費過高,廣州司法局回應:如查實違規,將嚴肅處理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本報訊 近日,有媒體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此前報導據南方日報消息,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致癱,聘請律師後,拿到180萬元的賠償款,律師根據雙方代理合同拿了90萬元。今年10月,貴州省惠水縣的王水香到廣東省司法廳上訪請求解決此事,她認為自己前夫楊昌茂的工傷賠償一案中,律師收費不合理,要求律師返還多收的律師費。近日,承辦這一上訪的越秀區司法局駁回了她的請求,原因是「律師收費高問題,不屬於本司法行政機關職責範圍」,根據有關規定,「決定不予受理」。
  • 孕期DNA鑑定哪裡能做,親子鑑定多少錢一次
    核心提示:孕期DNA鑑定哪裡能做,親子鑑定多少錢一次,進行一次親子鑑定需要雙重收費,因此DNA親子鑑定的費用為6500元,每個地區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親子鑑定費標準或浮動範圍。   孕期DNA親子鑑定多少錢一次   進行一次親子鑑定需要雙重收費,因此DNA親子鑑定的費用為6500元,每個地區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親子鑑定費標準或浮動範圍。
  • 得物「毒」難解:社區定位「跑偏」 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品牌升級效果未達到正品鑑定能力被質疑  「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這句話背後揭示了一個新潮流。《報告》顯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在得物APP上,質疑其「多重鑑定」不靠譜的買家不在少數。有匿名網友投訴稱,自己於6月17日在得物APP上購買了一款Burberry的相機包,收貨後開箱查看,發現不少瑕疵,和正品存在較大的差距。
  • 農民工工傷獲賠180萬元,律師收費90萬?官方回應
    圖源:攝圖網該報導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律師費過高,沒有人文關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圖片來源南方+今年9月6日楊某與用人單位籤訂賠償協議書獲得一次性賠償款180萬元根據雙方協議律所拿走90萬元作為律師費楊某的前妻王某當時一直在醫院照顧他,知道此事後,認為律師拿走的太多了。她認為,自己老公受傷那麼嚴重才拿到90萬元,律師費也要90萬元,這讓她難以接受。
  • 安徽出臺司法鑑定管理條例 嚴把司法鑑定準入關
    該條例明確了司法鑑定的管理體制,細化了司法鑑定機構和司法人員登記管理,規範了司法鑑定程序,完善了監督管理措施,共計7章53條,將於明年2月1日起施行。  「獨立鑑定的要對鑑定意見負責,多人參加有不同意見的則要在鑑定意見書上註明,保障司法鑑定人員能夠充分履行職責,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幹預。」沙奇志說。  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有異議的情況。按照條例規定,當事人應當向委託人提出。委託人認為需要重新鑑定的,應當另行委託其他司法鑑定機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