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新消費時代「拼」生活 拼多多新青年用戶佔比三分之一

2020-12-12 澎湃新聞

68塊錢的時尚棉褲、百雀羚的面膜、回力牌新款老爹鞋、進口牛排、加上出街閃爆的最新款iphone手機……在新消費時代,95後、00後們喜歡買什麼?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青年們如何嘗試「拼」生活?相比傳統一代,新青年的網絡消費行為模式如何給消費市場帶來增量?

12月7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召開「新消費時代新青年的『拼』生活」2020研討會,來自部委、高校、企業及「新青年」消費者代表們結合《新青年新消費觀察研究報告》和《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等學術成果,圍繞新消費、新青年、「拼」生活的現象和行為模式、購物邏輯,及新業態如何促進內需市場增長等展開討論。

新青年過上「拼」生活 拼多多新青年用戶達三分之一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在2020年進行了包括《新青年新消費觀察研究報告》、《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在內的「新青年」系列框架研究。著名傳播學者、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課題組之所以將研究對象聚焦於「新青年」,一是因為新青年對於風尚、技術、市場的敏感度,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新消費文化,二是若干年後,新青年將成為社會主流消費人群,研究新青年的消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未來社會的趨勢、潮流和消費行為進行調研和預測。

相比工作多年的都市人群,新青年們往往是初入社會的「打工人」,平衡相對青澀的錢包與潮爆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來自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的90後研究員範日召認為,拼多多恰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群的需求。她講述了一個在拼多多平臺上關於「68塊錢的時尚棉褲」的故事。沒有任何的推廣,這條褲子在一周之內賣爆了10萬+。

她在調研中發現,其中某個時間段集中誕生了30-40個訂單,於是順藤摸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場景。一個在北方讀大學的大一女孩子,在拼多多上購買這條68塊錢的棉褲後,認為性價比極高,於是推薦給了宿舍同學,加上「跟單搶紅包」的平臺遊戲,這條68塊錢的棉褲從單點裂變到了宿舍,繼而帶動了全班女生乃至整個學校的一股購買風潮。

「這就是性價比對於新青年的力量。」範日召總結說。

北師大課題組認為,在網絡媒體的使用和線上消費領域當中,實際湧入了大量的95後新青年群體。根據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90後用戶在2020年7月的時候已經達到了3.62億,超越了80後,成為網際網路的主要使用人群。《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新型電商平臺不斷構建適應新時代消費者的新型消費場景,產生更多的附加價值和心理認同感,在目前三大電商平臺中,拼多多的年輕人比例是最高的,其中95後用戶比例達到了32%,比阿里(淘寶+天貓)高出了3個點。

▲今年5月,拼多多上線的五五購物節活動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圍觀和參與。(攝影安舜)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認為,新生代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在一些細分的消費市場,比如旅遊市場,90後消費者佔比接近50%,在餐飲消費中,90後及95後佔比達到了51%。她在實地調研中感受到了線上消費實現消費增長的引領作用,「高性價比的消費習慣持續回歸,消費者理念將更為理性,簡約、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更受到消費者的信賴」。

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消費場景革命正在到來

新消費時代的場景革命,也是本次研討會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於鳳霞指出,在「十四五」期間,除了模式、技術、手段、渠道等方向上的更新,消費領域還將對產業發展起到驅動作用,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們,其實正在推動一種消費供給側改革上的實踐。

新電商創新「反向定製」模式是北師大課題組所關注到的現象。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其通過將C2M設計與其社交商業平臺整合,將單個生產商和工廠與消費者內在需求(如地理位置、偏好、行為)相關聯,從而實現為平臺7.31億用戶帶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水平,因而對價格敏感群體,比如95後新青年形成了性價比、品質力層面的購買吸引力,推動了新國貨浪潮的發展。

北京大學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德寰表示,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新國貨與社會形態的連接,性價比僅是代表了部分特質,更大程度上,新青年使用新國貨代表了一種聰明的生活,代表了一種我不裝,我可能更加理智、更加陽光的概念。以KOL為核心的小微經濟類型,和新消費時代的場景革命、分層實驗,正在迅速變化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教授李彪則從「人、貨、場」概念更新的層面出發,實際上青年人的消費呈現了社交繭房化、消費繭房化等特徵,例如漢服與JK群體之間可能出現了圈層化的消費習慣區別。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丁漢青指出,新青年的「拼」生活事實上是消費社會框架中的一個影像、一個景觀。電商平臺適應了消費者思維框架裡直覺神經系統的放鬆模式,而例如購買喜歡的主播所推薦的商品,則可理解為愛屋及烏的包含效應。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何海明則從學術角度提出了更深層的建議,例如在未來針對新消費時代新青年的研究中,釐清行業或者消費者的研究視角,通過調研年輕人的經濟狀態,將研究角度從北方和南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不同維度切入,真正來認識新青年在新消費時代捲起的場景革命。

原標題:《專家熱議新消費時代「拼」生活 拼多多新青年用戶佔比三分之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青年消費更愛「拼」實惠 拼多多成95後年輕人最常用購物應用
    68塊錢的時尚棉褲、百雀羚的面膜、回力牌新款老爹鞋、進口牛排、加上出街閃爆的最新款iphone手機……在新消費時代,95後、00後們喜歡買什麼?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青年們如何嘗試「拼」生活?相比傳統一代,新青年的網絡消費行為模式如何給消費市場帶來增量?
  • 新青年消費更愛「拼」實惠 拼多多成95後年輕人最常用購物應用之一
    今年5月,拼多多上線的「五五購物節」活動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圍觀和參與。攝影 安舜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李康)68塊錢的時尚棉褲、百雀羚的面膜、回力牌新款老爹鞋、進口牛排、出街閃爆的最新款iphone手機……在新消費時代,95後、00後們喜歡買什麼?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青年們如何嘗試「拼」生活?
  • 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青年「拼」生活現象引學界關注
    68塊錢的時尚棉褲、百雀羚的面膜、回力牌新款老爹鞋、進口牛排、加上出街閃爆的最新款iphone手機……在新消費時代,95後、00後們喜歡買什麼?性價比、新國貨、個性化定製,新青年們如何嘗試「拼」生活?相比傳統一代,新青年的網絡消費行為模式如何給消費市場帶來增量?
  • 拼多多的新用戶,是從哪來的?
    一是淘寶特價版的所謂的「新增」用戶,其實多半都來自於淘寶原有的用戶。另外一個是,淘寶的一部分活躍買家在流失。這部分離淘寶而去的用戶,可能選擇了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崛起的平臺。根據 QUEST MOBILE 調研報告顯示,今年 618 期間,頭部電商新安裝用戶有 7 成都來自於下沉市場,阿里、京東、拼多多都是這個比例。
  • 拼多多「新品牌」晉級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新品牌計劃已然成為中國新消費、新智造非常重要的引領者。同時,在一年半的發展過程當中,拼多多平臺整體實現了飛躍式發展,活躍買家數從3.44億增長到7.31億,日均訂單量從2500萬單增長到7000萬單,年成交額從2621億元增長到14576億元。目前,由拼多多產生的物流包裹數佔據中國全社會快遞物流總量的三分之一。
  • 拼多多的勝利:7億人在拼單,背後是中國消費「拼時代」的到來
    在雙十一的喧鬧還沒完全停息時,拼多多在11月12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其活躍用戶買家數突破7.313億。這相當於,每10個中國網民中,就有7個在拼多多拼過至少一單——拼時代,已經來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已經超過20年,但對拼多多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領域。
  • 到底誰在和你拼多多?北師大報告:新青年使用拼多多頻次超過淘寶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用戶就是一切,而在用戶中,又以最具購買力、網上最活躍的19-35歲"新青年"群體最有價值。那麼在如今的中國電商界,誰掌握了新青年的脈動?答案很可能是拼多多。近日,北師大發布了一份《新青年新消費觀察研究報告》,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方數據等,總結出新青年網購的主要特徵:消費不將就,精打細算重品質;購物即社交,樂於跟好友分享攻略。在報告裡,北師大引用了第三方平臺QuestMobie的調研數據,一年時間裡,拼多多新青年群體的平均每月使用次數達到89次,位於購物App之首。
  • 拼多多陳秋:後疫情時代國民級消費品牌新機遇
    「疫情後重啟新消費篇章」作為此次大會的一個行業垂直會場,以「看不見的科技,可預見的未來」為主題。其中拼多多副總裁陳秋發表了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國民級消費品牌新機遇」的演講,深度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服務新消費潮流中國民眾的深層次需求,共同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做出更多的貢獻。
  • 不止「五環外」,拼多多還在幫中產們消費升級?
    數據能說明很多問題:拼多多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過去一年時間裡,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同比上漲41%,達到4.83億。也就是說,拼多多如今已將國內大多數網民都發展為了自己的用戶。這些新增用戶可不只是「五環外」的。多方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裡,拼多多的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正迅速攀升。
  • 拼多多,一隻特立獨行的鬣狗!
    2017年Q2-2018年Q1期間,拼多多每獲得一位新用戶,付出的營銷成本僅為10.95元,非常之低。比較我曾經供職的一家電商,2015年時的獲客成本大約在200元左右,而截至目前的市場份額還不到5%。2018年Q1,拼多多營銷成本支出12.17億,佔收比為88%,較2017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但是與同行相比,仍然維持在極低水平,這將為拼多多的規模擴張提供支撐。
  • 「便宜買好貨」的拼多多,就與「消費升級」相悖了嗎?
    轉眼半年過去,不管是一線城市白領,小鎮青年,農村或是城中村大媽,都至少對拼多多有個基本印象——「拼團神器」,它的連結總會出現在每個人的微信群或朋友圈。而這時,它的付費用戶量已達3億。當眾人反應過來,拼多多已悄然滲透到自己或身邊人的生活中時,都繞不開這個疑惑:這3億用戶怎麼來的?▲拼多多的發展歷程。
  • 特價版淘寶 阿里的「拼多多」?
    拼多多打造「真香節」,阿里便高調推出升級版「一元更香節」。拼多多用「百億補貼」來吸引用戶,淘特價便用「一元包郵」來爭搶用戶。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採用C2M短鏈路模式扶持數千家工廠品牌升級,淘特價則發布C2M 戰略,通過工廠直供為用戶打造超低價產品。死磕拼多多,淘寶特價版負責人汪海卻放話:「我們和拼多多不一樣」。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
    拼多多打造「真香節」,阿里便高調推出升級版「一元更香節」。拼多多用「百億補貼」來吸引用戶,淘特價便用「一元包郵」來爭搶用戶。  2016年,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一個標誌性事件:下沉市場的增速首次超過了城市市場增速。  而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線以下消費市場的拼多多初成立,並悄悄收割起傳統電商平臺所拋棄的那部分流量。到了流量封頂的時代,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成為了最豐富的那支礦脈,抓住「未消費經濟」機會的拼多多、快手以及趣頭條迅速崛起。
  • 名媛拼團背後,看拼多多的崛起勢能
    說起來,這事也很簡單,一群沒有足夠消費能力的女孩,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微信群中召集多人拼單豪華酒店客房、奢侈品等。大家更多的關注名媛們的消費心態,而較少的關注其消費模式。名媛們所採取的拼單模式雖然有些極端,但實際上,拼單已經滲透在大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實物電商領域拼多多的拼單購物、服務電商領域美團的拼單外賣等。
  • 行業8卦|拼多多95後用戶超2.3億,母嬰店慌了!
    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數量6100萬股,佔本次發行後股份總數不低於10%,本次發行不進行老股發售,發行後總股本為4.01億股。一鳴食品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公司將投資於以下項目:營銷網絡直營奶吧建設項目、江蘇一鳴食品生產基地項目、年產30000 噸烘焙製品新建項目和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金額合計約為4.97億元。
  • 拼多多,真的是消費降級?
    身處大城市,周邊人對於拼多多的評價可能都不太好;可是對於那些邊緣城市或者農村的用戶來說,也許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或者也許可能還說得上是一種「消費升級」。對於拼多多的上市,網上祝福聲很少,反而是鋪天蓋地的謾罵,說其賣「假貨」,「山寨貨」,應該改名「拼夕夕」,認為其是一種消費降級,更有文章說:「拼夕夕的上市讓歷史倒退了二十年」。一、什麼是消費降級?
  • 阿里、拼多多、京東的新戰場:水果農場
    天貓的「芭芭農場」、拼多多的「多多果園」、京東的「免費水果」,乃至美團的「免費領水果」都在各自首頁中佔據了絕對醒目的位置。對寸土寸金的App首頁來說,資源位傳達的是公司的企圖,要麼是戰略重點、核心優勢,要麼是強推的短板業務,要麼體現的是目標消費群體的偏好。
  • 中國家電研究院權威發布:近九成用戶認為拼多多能滿足日常所需
    中新網12月23日電 今天,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2020中國家電行業線上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近九成用戶認為拼多多購物能滿足日常所需,84%用戶意願在拼多多上購買家電產品。在新消費時代,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正在以性價比、年輕化、潮流化等特徵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成為家電市場裡的新興力量。
  • 國美走近拼多多:時代交點上的「雙黃連」
    2020年4月19日晚間,國美零售發布公告稱,拼多多以總計2億美金的可轉換債券方式對國美進行戰略投資,期限三年,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後者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
  • 拼多多給旅遊「砍一刀」
    圖片來源:拼多多APP作為對比,在攜程官網上,三亞5天4晚跟團遊套餐需要1900元左右,昆明大理麗江6日跟團遊需要3000元左右,按此計算拼多多所顯示的報價不足攜程的三分之一。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就指出,新玩家入局旅遊,還是要有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攜程等OTA的品牌知名度已經很高,如果只提供相同的產品,對用戶不會有特別大的吸引力。如果給額外的優惠,有補貼的話是另外一回事,但補貼是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