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世博中國館 三站縱覽中華智慧

2020-12-22 東方網

  

  遊覽汴京街道虛擬圖

  

  當中國國家館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出現在世博園區時,人們就開始猜想,2010年,這個披著中國紅的鬥拱裡,到底會裝些什麼?

  新年伊始,備受關注的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示方案最終確定,展示主題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作為全球矚目的東道主展館,不僅承擔著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光榮使命,還需傳達「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以及歡樂、和諧的生活理念。

  中國國家館空間展示面積1.58萬平方米,是上海世博會所有展館中最大的,也是中國在參與世博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場館面積。中國館共有三層展區,從上到下分別為49米層核心展區、41米層體驗展區以及33米層功能展區。世博期間,觀眾將分三站縱覽「中華智慧」,按照正常的速度,遊覽完中國國家館大概需要40多分鐘。

  第一站:東方足跡

  2010年5月1日世博會開幕後,如果你進入中國國家館,將首先乘電梯直達上層核心展區,非常規設計的360度環幕「影院」將先聲奪人。「影院」除使用前、左、右三面銀幕外,還增加了穹幕,以給觀眾更多的視覺感受。8分鐘的影片將以一種詩話方式,展現中國當代城市化的進程。

  走出「影院」,你儼然走在了宋朝最大城市汴京熙攘的街道上。5米多長的張擇端名作《清明上河圖》,被放大至128米「鋪」滿整面牆壁,畫中人物還會以鮮活的動感方式呈現於眼前。

  據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介紹,觀眾首先要看到的時長8分鐘的電影正在拍攝,攝製人員分赴各地拍外景。現在是兩個攝製組在同時拍攝。「如果兩部影片都拍得較好,不排除交替放映的可能。」

  參觀完長卷,觀眾會走入一片綠色中。錢之廣表示,綠色反映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展望未來,城鄉一體的發展遠景。

  第二站:尋覓之旅

  從第三層出來,觀眾將坐上一列軌道遊覽車,進入41米層的體驗展區,以一種輕鬆娛樂的方式踏上《尋覓之旅》,進入一片夢境天地,穿越千年城市營建軌跡,體驗中國城市建築和發展的智慧,對話古今,解讀中華智慧傳承底蘊。

  中國作為古老的農耕文明古國,木質房屋結構為主體的形態,是世界獨有的一種建築和城市文化。在這裡,將集中展示「城市選址、規劃、建造」的過程,還將結合中國農耕文明的背景,以生活為主要目的的建築群規劃,這些有別於西方海洋民族的特色文化,也將讓外國遊客領略中國獨有的文化背景。「園林、庭院、拱橋……」這些以江南建築為主要特色的園林建築,將讓人們在互動中體會到「借景、留白、一景一畫……」這些意境的運用與創造,讓人在小橋流水中,在瞬息變化間,見證一座模型城市的迅速建造史。除此之外,與四大發明相關的國寶、以及與城市發展有關的國寶,還將悉數粉墨登場。

  第三站:低碳未來

  與此前公開披露的信息不同,第三展區的命名做出了調整。「這是要強調人要與自然和諧,堅持未來城市發展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錢之廣說,「低碳未來,是中國智慧的傳承,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取之有道、用之有節、返璞歸真。原來這部分也有環保的內容,現在是更加聚焦。」

  33米層展區《低碳未來》,將聚焦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理念,通過一場低碳的體驗,展現中國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認知和努力,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凸顯中國的民族精神和價值觀,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式的回答」。

相關焦點

  • 揭秘上海世博六大看點 三站縱覽中國館(圖)
    中國國家館萬元大獎徵集生活視頻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上海市承辦的一屆全球盛會,這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類世界博覽會。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中國館於12月1日起延展 將成上海地標性建築
    世博記者 殷立勤 現場圖片熱門展館先睹為快:世博記者 李芹 「不論是普通觀眾,還是政要、貴賓,他們的讚揚都是發自內心的,不僅是對中國館(網上中國館)的肯定,更是對中華燦爛文明,對新中國過去60年的創業歷程、30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的肯定,是對中國不斷探索和實踐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肯定。
  • [分享]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效果圖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簡介:   作為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場館之一的中國館是上海世博園區的核心建築。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於世博會規劃核心區,處於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規劃中的中國館由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中國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中國地區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臺館三部分組成。在世博會舉辦期間,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載體。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 我國向全球公開徵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築方案
    新華社上海4月25日電(記者 吳宇)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項目的建築方案,25日正式向全球徵集。此舉標誌著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已全面展開。    據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黃健之介紹,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園區最重要、最受關注的場館之一,建築方案徵集主要面向全球華人,目的是凝聚華人建築設計專家的智慧,向全球展示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風貌。
  • 世博會中國館,難說"再見"
    作為上海世博會期間最受歡迎的展館之一,兩度復出的中國館在今天之後就將告別遊客,休整後以全新面貌出現。為了一睹「世博版」中國館的最後風採,留存一份世博記憶,10月9日一大早中國館就迎來大批遊客,一些在中國館續展和再開放期間參觀多次的「世博迷」也依依不捨地前來告別。9日下午,館方還將舉辦告別儀式,為最後一名遊客送上紀念品。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動工建設 造型"東方之冠"(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記者 許曉青)今天上午,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建築之一——中國館正式動工建設。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執委會主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宣布中國館開工。中國館開工建設是世博會籌辦工作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誌著世博會園區建設的核心工程已經全面啟動。
  • 中國館日圍繞國慶主題 邀您發現不一樣的世博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明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61周年的國慶日、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歡歌笑語將溢滿整個世博園區。 作為國慶期間中華傳統文化系列展演的第一天,寶鋼大舞臺將上演上海越劇院帶來的《經典越劇片段》,小舞臺有上海京劇院的《京劇折子戲串演》。 綠地廣場中,歡快清新的演出專為兒童而設計。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面積相當於兩個半足球場
    隨著建築長高,每一層的面積和承載越來越大,四根核心筒上「站」著的巨型塔吊也在不斷長高。最終,四座塔吊的「臂展」覆蓋了整個屋頂,並小心翼翼地將總計2.2萬噸的鋼結構吊裝至中國館各個位置。   工期無迴旋餘地 施工潛力一挖再挖  今年9月底交付布展,年底全部竣工,這就是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中國館的工期底線。
  • 世博中國館土建結構順利成功封頂
    上海建工集團11月28日順利完成中國館4座24層、高69.2米的土建結構封頂,標誌著世博園區「一軸四館」(即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永久性建築制高點的誕生。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6.01萬平方米,由中國國家館、地區館等組成。
  • 世博中國館總設計師:拆掉歷史建築,城市就失去根
    前日下午,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來到童年的故鄉東莞,做客「文化周末大講壇」。72歲高齡的他鶴髮童顏,思維依然敏捷。因為世博中國館,何鏡堂成了超出學術界的大眾名人。中國館自然成為他說得最多的內容。何鏡堂向在場的東莞市民透露,世博會閉幕後,中國館的展覽會至少延長半年,保證大家都有機會看,「現在是一票難求,我自己也進不去,不好走後門。」
  • 世博會中國館開工建設:面向世界的"中國大舞臺"
    新華社上海12月18日電(記者 吳宇)以「萬國建築博覽會」著稱的中國上海,將聳立起一座高達63米的中國傳統風格的宏偉建築,這就是被稱為「東方之冠」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中國館。    18日,上海世博會執行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市長韓正在此間宣布中國館開工。
  • 世博圖書成全國書展亮點 上海區造型仿中國館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本報成都4月24日專電 (特派記者陳熙涵)今天上午,第2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今年的書博會為廣大讀者朋友精心策劃了200餘項精彩活動,包括流沙河、莫言、閻崇年、鞠萍、阿來、麥家、潔塵等在內的100多位文化界名人和知名作家代表將在書博會期間齊聚成都。
  • 中國貿促會首次披露杜拜世博會中國館設計方案
    (來源:央視新聞)   馮耀祥表示,本屆世博會上,中國館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為主題,以4636平方米的超大自建館形式精彩亮相杜拜世博會,成為參展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 上海世博會公布展館計劃 中國館用地約6.5公頃
    11月15日,上海世博會組織者首次就這些問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5個層次的結構布局    「上海世博會場址位於上海市盧浦大橋和南浦大橋之間,黃浦江兩岸地區。」11月15日,上海世博副局長黃健之說。
  • 揭秘米蘭世博會中國館 外形如同金色麥浪(組圖)
    外形如同金色麥浪的中國館,佔地4590平米,是米蘭世博園區內第二大外國國家館。面積最大的德國館有4900平米。  雖然中國國家館面積緊隨德國館之後,屈居亞軍;但若加上以「中國種子」為主題、1200多平米的中國企業聯合館,以「食堂」為主題、900平米的萬科館,總共約6700平米的參展面積,使中國成為米蘭世博會上總體參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 【記者即時播報】中國館重新開放 地鐵耀華路站請從1、4號口出站直達
    中國館重新開放首日地鐵耀華路站恢復熱鬧前往中國館請從1、4號口出站記者 王建慧 中國館今天起重新開放,「安靜」了一個月的地鐵耀華路站又熱鬧起來,對於曾經歷了30萬超大客流的耀華路站來說,可謂「百感交集」。
  • 世博會亮點初探:整個中國都是世博會「中國館」
    整個中國都是世博會的「中國館」――全國各省區市參與上海世博會亮點初探    新華社上海6月30日電(記者 吳宇 許曉青)明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某一天,走進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園區,你可能迎面碰到一支巡遊隊伍,來自廣西壯鄉的「劉三姐」正在隊伍中與她的「阿牛哥」對山歌;來到吉祥喜慶的中國館
  • 「北京最帥交警」服務世博 每天站八九個小時
    昨天,本報記者特別記錄了一些活躍在世博園區的年輕身影,他們或是志願者,或是園區建設者,同樣都為世博會默默地做著貢獻。在世博會上,他們譜寫著忙碌而快樂的樂章。  >>孟昆玉  「每天要站八九個小時」  本次上海世博會上,被網民稱為「北京最帥交警」的孟昆玉也作為一名普通的志願者在北京館進行志願服務。   昨天,記者在北京館外見到了身穿綠色志願者服裝的孟昆玉。「我覺得作為交警和志願者都是一樣的,都要用認真的態度提供服務。」
  • 中國館總設計師:中國館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空中俯瞰世博園中國館特派記者龐山嵐 朱建國上海攝影報導上海世博會的開幕近在眼前,諸多場館中,中國館已成為園區當之無愧人氣最旺的耀眼「明星」昨日下午,上海世博園中國館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建築沒有100%的好。關鍵是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要讓大多數觀眾接受和認同。現在看來,大多數觀眾不僅認同,還產生了喜愛之情。我現在去看,發現她比當初的設計更好,更能向世界表達中國精神。
  • 中國館看什麼?怎樣看?(圖)
    張海峰 攝  主題內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師法自然」  昨天下午,中國館在世博園區舉行世博會開幕以來首次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中國國家館及省區市館的展示主題、設計理念、籌備過程和世博會開幕以來的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