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擁有了克隆技術,科學家為什麼不還原恐龍?

2020-12-20 科學翻譯官

「最新基因編輯霸王龍,恐龍坐騎中的勞斯萊斯,能跑能打,很聽話!」,「雷龍巴士1號線,還差兩位,上車就走」,想想恐龍滿街跑的畫面,目前不可能實現,那還需要多久?

克隆恐龍需要達到下面這些要求:

完整的恐龍生命密碼一套——DNA需要孕育的地方——相同物種的卵(恐龍蛋) 您不能在雞蛋中放入海龜的DNA並期望它孵化一隻海龜。

全面了解目標物種的胚胎發育。沒有媽媽的情況下,人工「媽媽」就需要了解恐龍是怎麼在媽媽肚子裡完成細胞分裂的,即隨著卵細胞開始分裂的過程,也是孕育的過程,然後我們人工模擬這個過程,直到恐龍蛋被「生」出來。

DNA

先看看第一條,全套DNA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有大量化石,似乎比較容易完成,實際上這是最難的!電影中經常有這樣的橋段,某個人拿到了一個人的頭髮絲,然後就可以檢測他的DNA。因為頭髮暫時是「活」的,或者說在短時間內,頭髮絲所蘊含的DNA並不會降解。

想想恐龍滅絕到現在多久了?最晚的恐龍(霸王龍,三角龍,甲龍等),距今6500萬年。病毒由衣殼和遺傳物質組成,想想它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多久。

並且化石不是骨頭,充其量可以說是恐龍堅硬部分的複製品。它們根本不包含任何真實的動物組織。

恐龍的骨髓或許可以,但是當恐龍的骨骼被埋在地下,會和巖石會一起形成黴菌,並被細菌汙染,因此骨髓提取也不可行。

即使很幸運找到了沒有被汙染的骨髓也不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物質在沒有外界能量供應的情況下,會從有序趨向於無序。

我們可以想像平時我們受傷流血了,流出的血液幹得真快,您會發現在短短10分鐘到半小時內,血液將完全乾掉,血細胞也就死掉了。當然,根據環境不同,情況也會不同,例如潮溼的環境或極低的溫度,血液不會迅速幹掉,很可能會保存一段時間。不過,血液即使可以保存的很好,不受汙染,但構成血細胞DNA的原子和分子也存在衰變,DNA在理想環境中的半衰期為521年。

DNA是一個高度有序的分子聚合物,人每個細胞中的DNA由60億個鹼基構成,1個鹼基對極其微小,長度是10的負9次方*0.34米。如果把DNA展開,細胞中全部鹼基對的長度高達2.04米。

當細胞死亡後,沒有能量和營養的培育,來維持DNA的高度有序,DNA就極易迅速降解。而恐龍的屍體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因此我們不能指望從從它們的化石找到完整的基因。

可容納恐龍基因組的卵細胞我們沒有任何一種可用於容納恐龍基因組的卵細胞,更別說同一物種的。要構建出恐龍的卵細胞所需要的研究不亞於構建恐龍的全套DNA。

胚胎發育目前為止,我們只了解了約15-25%的紹裡奇-獸腳亞目恐龍(獵人恐龍)的胚胎發育。那也是基於鳥類和鱷魚的胚胎學研究。這個過程就像拼樂高一樣,通過倒推該目中後代的鳥類因和鱷魚的胚胎發育的模型,來推斷恐龍的胚胎發育。只能在理論中慢慢前行,並不能實踐,況且完整度不高。

可行性辦法

我們目前的技術正在不斷的繼續發展或許從今天算起在大約100-200年內,我們可能會擁有一隻活著的「恐龍」。

我們可以嘗試從頭開始「構建」 恐龍基因組,通過對恐龍後代的分析,以及從化石中可以找到的基因碎片。著名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目前的研究就是通過將禽類恐龍(鳥類,尤其是雞)的進化向後反轉,從而得到恐龍的基因。雖然該項目目前仍在進行中,不過不要報太大希望。儘管成功完成,所產生的「生物」將不是真正的恐龍,而是帶有齒狀喙,尾巴和手的雞。它仍然是一隻雞,實際上是一隻變異的雞,不過這可能是我們所能得到的最接近恐龍的東西。

並且由於DNA非常複雜,一個錯誤就會使動物出生後不久就死亡,甚至不適合生活。例如:之前的克隆羊,我們可以說它成功了,因為它確實「出生」了,說明克隆在理論上是成立的。然而它的成活時間很短,很快因肺部缺陷而死亡。比利羊死於2000年,如今已經20年過去了,我們仍然無法弄清楚肺部缺陷的謎題。

而且恐龍生存的環境和如今有很大的不同,光是氧氣含量問題,就可能導致它出生的瞬間窒息而死。同時還有更多的障礙,包括道德和人道主義的障礙。

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活的恐龍了。

相關焦點

  • 克隆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
    人類克隆過牛羊豬,也克隆過猴子和貓,那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呢?恐龍絕對是眾多生物中,人們最希望復活的生物。在《侏羅紀公園》中,復活恐龍似乎很簡單:在一個偏遠的實驗室裡,科學家們從琥珀裡找到了一隻吸飽血液的蚊子,並從它的內臟中提取出了DNA。眾所周知,蚊子會吸血,就算是恐龍的血液也照吸不誤,因此在它的體內是完全有可能存在恐龍血液的。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
  • 既然人類能克隆出綿羊多莉,為什麼就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其實,人類能克隆出多莉,而不能克隆出恐龍的原因,是因為DNA具有半衰期,超過一定年限的DNA,無法利用克隆技術還原出原本的樣貌。具體原因我們分析一下。克隆多莉的方式提到克隆,人們會認為非常科幻,一般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情節。
  • 能不能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為什麼?
    先說一些我的答案:用克隆技術是無法讓恐龍重生的。如果能的話,不僅僅是恐龍,已經滅絕的所有已發現的生物都能復活了。但事實上,滅絕的生物就滅絕了,想要復活就當下的科學技術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的。那麼,克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它為什麼無法讓恐龍重生呢?我們簡答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既然克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為什麼不克隆一些恐龍出來呢?
    好吧,僅就目前的克隆技術來說,克隆貓,克隆狗,克隆羊,甚至是複製人都是可以的,但克隆恐龍不行,那麼人類之所以無法克隆恐龍,不是因為恐龍的體型太大,而是恐龍滅絕的時間太久了,人類根本找不到完整的恐龍DNA了,所以這才是無法克隆恐龍的直接原因。
  • 既然人類都能克隆綿羊和猴子,為什麼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由於該胚胎是用體細胞發育而成的生物,因此該細胞發育出的個體具有與提供細胞核的個體相同的特徵,比如說:提供體細胞的人擁有黑髮、黑瞳孔、高個子,那麼他的後代也會擁有和他一樣的特徵,是他的克隆版,因此該項技術被稱為「克隆」。當然了,由於倫理法則的存在,目前並沒有複製人的出現,但人們培育過克隆羊多利。
  • 人類克隆出了綿羊,還克隆了猴子,為什麼就不能克隆只恐龍?
    到了1973年英國學者維爾穆特提出利用成熟體細胞克隆非常困難,因為成熟體細胞的發育基因已經關閉,不可能再分分裂發育成身體的各個器官!但美國一位胚胎學家無意中突破了這個限制,而個中的關鍵恰恰是體細胞在培育時不小心處在了飢餓狀態,然後細胞暫停發育,後又利用靜電刺激將其重新激活,這個過程讓體細胞「忘記」了自己已經是體細胞的事實,又重新開始分裂!
  • 中美科學家在恐龍骨中發現完好細胞,能克隆小恐龍嗎?
    這個發現震驚了古生物界,因為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到的保存完好的恐龍細胞!既然發現了DNA,能否克隆出恐龍?這絕對是一項真正的突破!因為按照原有的觀點,細胞中的DNA只能保存100萬年,這次既然發現了白堊紀的幾個完整細胞,將會重新開拓起古生物化石的DNA提取工作,這對還原古生物、研究地球生物演化具有極大意義。
  • 為什麼近年來克隆技術話題銷聲匿跡了?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研究,在20年前出現了非常熱門的生物學話題「克隆技術」,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在過去經常聽過這個技術,可是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近年來有關克隆技術的話題非常少了,幾乎已經銷聲匿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科學家不再研究探索克隆技術?為什麼近年來克隆技術銷聲匿跡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科學家對此的解釋。
  • 現在的基因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為什麼不根據基因復活恐龍?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基因技術和恐龍,探尋它們隱藏的奧秘吧。恐龍作為地球上遠古時期的生物,雖然已經滅絕了很久,但仍然活在科學家和恐龍迷的心中。從古至今,科學家們追尋恐龍足跡,探尋恐龍奧秘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過。
  • 恐龍克隆技術已經成功?抖音驚現恐龍引網友熱議:克隆的
    雖然目前抖音真的不太平,但抖音的用戶還是非常大的。在今天,小編無意中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竟然出現了一隻恐龍,不管怎麼看都感覺是真的!在抖音的這個視頻中,驚現一隻恐龍,不少網友開始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過這隻恐龍真的非常像真的,不僅會眨眼,而且還會張嘴等等,開始小編也以為是電動的,不過看了這個之後,並沒有發現異常!
  • 克隆恐龍基本不可能
    原標題:克隆恐龍基本不可能  科技日報訊 (記者常麗君)人們究竟能否克隆出早已從地球上滅絕的恐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2日(北京時間)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人員利用目前最先進的下一代測序技術證明,琥珀化石中存在DNA的可能性極小,想讓恐龍再次行走在地球上基本不可能。相關論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科學家能用恐龍的基因克隆、培育恐龍嗎?原因真的說到心坎了
    通過克隆技術復活或培育一個已經滅絕的生物,都必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一個是必須能夠獲得已滅絕生物的活的體細胞,從體細胞中提取細胞核或經過基因編輯獲得完整的DNA信息,即完整的基因;二是必須能夠找到與要克隆或復活滅絕生物親緣關係相近的代孕母體。目前,科學家還不確定這些DNA屬於恐龍還是其他生命形式,比如微生物或蚯蚓等;或者甚至可能來自研究這些化石的古生物學家。
  • 《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的技術在現實中可行嗎?
    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提到,科學家從琥珀中發現了變成化石的蚊子,這隻蚊子在死之前恰好剛叮咬過恐龍,所以恐龍的DNA信息被這隻琥珀中的蚊子保留了下來。然後人們利用它克隆出了恐龍。目前看來,這仍然屬於科幻的範疇。
  • 科學界難題:我們能像《侏羅紀公園》那樣從琥珀中克隆出恐龍嗎?
    在感嘆電影技術力的同時,有個問題也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找到完整的恐龍DNA,我們能否像《侏羅紀公園》那樣從琥珀中克隆出恐龍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克隆技術是很神奇很萬能的,只要能夠拿到目標DNA就能克隆的生命體,比如伊恩·維爾穆特爵士和他創造的克隆羊多莉就算最佳例子!
  • 如果恐龍被克隆出來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恐龍是曾生活在地球的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爬行動物,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利用琥珀裡的蚊子血裡的恐龍DNA,成功克隆出了恐龍。雖然這只是電影情節,但是,如果恐龍真的被克隆出來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小編不禁大膽地想像起來。
  • 恐龍可以被克隆重生嗎?︱恐龍不好惹-88
    很遺憾,以我們現在的科研水平,是無法讓恐龍克隆重生的。因為我們所發現的恐龍化石距今都已超過 6500 萬年,其中承載遺傳信息的物質早已變成了石頭。就算古生物學家可以通過鳥類、鱷魚等遠親去反推恐龍的基因,也不可能摸清生物進化過程中的基因變化軌跡。 期待未來有一天,人類可以具備更先進的技術來解決這一難題。 DNA 是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縮寫,它是儲存、複製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可以組成遺傳指令,相當於生命發育的「藍圖」。
  • 我們永遠看不到克隆恐龍
    研究人員對DNA衰減研究顯示,我們永遠也不會看到恐龍被克隆出來。紐西蘭古生物學家一直測試3種已經滅絕的恐鳥腿骨,測試樣本高達158個。恐鳥是紐西蘭本地發現的一種不會飛的鳥。骨頭年齡範圍從600到8000年不等。這些腿骨樣本幫助研究人員確定DNA分子的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