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夜宿山中,這首詩句句寫時間流逝,卻隻字不提時間

2020-12-17 品詩賞詞

很多詩人喜歡遊山玩水,不提王維晚年隱居在終南山,也不說李白經常到山中尋找隱士,就連喜歡安靜的杜甫也曾登臨泰山,寫下千古流傳的不朽詩篇。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青山綠水之間可以修身養性,雖然不是仙境,卻足以讓人忘憂。唐代就有一位詩人夜宿山中,第二天竟然不想下山。

宿石邑山中

唐代:韓翃

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韓翃,字君平,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他在天寶13年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

韓翃的詩作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詩歌多抒寫送行贈別、或唱和吟詠。這首詩是作者後期在汴宋、宣武節度使幕府時期,途徑太行山,夜宿石邑時所作。全詩寫「宿石邑山中」之所見,而時間的推移乃從景物的轉換中透露出來。

石邑為太行山餘脈,高數十丈,首句就描寫了其直插雲天的氣勢,「浮雲不共此山齊」,空中的白雲漫無目的地輕輕飄動,可是不管它遊到哪裡,都不能與此山平齊。本來山峰有高有低,這浮雲卻始終跨不上山峰,可見其高。詩人一開始就寫法奇特,引人入勝。

詩人先寫仰望所見,接下來繼續寫山地綿延廣遠,「山靄蒼蒼望轉迷」。山林裡雲霧蒼蒼,遠望反更迷離。 「蒼蒼」二字,在這裡也有遼闊廣遠的意思,因此接以「望轉迷」三字,表現出暮色臨近,使人望而生迷。

「迷」者,既有為山所圍,不辨再有何物之感;也因為遠望,越遠越覺得茫然一片,不像在近處那樣爽然在目。前兩句恰如王維《終南山》裡的首二句,「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也寫出了山高而遠的崢嶸磅礴氣象。

由浮雲尚可見,到山靄蒼蒼,時間漸入暮境,詩人卻流連忘返,也讓讀者感到山中的夜景如此迷人。後兩句更是精妙傳神,「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拂曉時分,一輪彎月暫時飛隱到高樹之中,秋夜的銀河更是遠隔在數峰以西。

「月飛」,表明月兒在不停地升高。既然山高,樹也必然高,可是這月卻只能飛到樹裡。秋河,即銀河。銀河西沉,暗示時間正悄悄地飛逝,可是銀河如月之「暫飛高樹裡」一樣,也只有隔在山峰之西,意即它們皆低於此山。

唐汝詢說:「暫飛、隔在,四字奇絕」。但之所以奇絕,是因為無論是「暫飛」,還是「隔在」,從首句到末句都在寫山之高、山之廣。浮雲、山靄、曉月、秋河,不管在高處或低處,在遊動或在停棲,一切都低於此山,都不能跨越此山。

縱觀韓翃的這首詩,他夜宿山中,這首詩句句寫時間流逝,卻隻字不提時間。首句描寫山中白雲環繞,暮色沉沉;次句已是夜幕降臨,山靄蒼蒼、令人迷茫。第三句更是暗示出不知不覺間,天已拂曉,朦朧的月亮也懶洋洋地正躲在樹叢中;最後一句也描繪出天色漸亮,銀河慢慢消失。

詩人如此讚美山之高遠,更含蓄地表達出時間流逝之快,看來他對於此次石邑山中之「宿」,應該頗為滿意。

相關焦點

  • 湯顯祖夜宿江船,這首詩句句寫景,卻顯得超然世外
    明代也有一位大才子,不願與流俗為伍,下面介紹的是湯顯祖夜宿江船,這首詩句句寫景,卻顯得超然世外。江宿明代:湯顯祖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溼不飛。詩人夜宿江船,一覺醒來,只見「寂歷秋江漁火稀」。秋江寂寂、夜色深沉,漁船上燈火點點。一陣江風吹過,詩人不禁打了一個冷顫,卻睡意全無。「起看殘月映林微」,他乾脆披衣走出船艙,目光遠注,首先觸入眼帘的是天空橫斜的殘月,光色清淡昏蒙,正映在遠處的樹梢上。作者將視線由地上移到天空,又從天空回到地上。
  • 《宿石邑山中》:夜宿曉行,獨自一人的風景
    唐 韓翃 《宿石邑山中》【今日遊地】石邑——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獲鹿東南。石邑一帶為太行山餘脈。【旅遊達人】韓翃(hónɡ)(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他喜歡旅遊,特別喜歡寫遊記。【遊記有感】韓翃在汴宋、宣武節度使幕府時期途徑夜宿石邑太行山,當時就被山中的景色給迷住了,所以寫下了《宿石邑山中》這篇遊記。從遊記中,我們不難看出太行山給詩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山勢逶迤,群峰錯列,峻峭插天」。路經太行,詩人早就聽聞這山的盛名,便禁不住誘惑,與友人提議攀山賞景。
  • 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 王勃和王維分別寫過《山中》您喜歡哪一首
    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可見不同欣賞水平的人,喜愛的詩是不一樣的。現代詩人馮至說:我個人在青年時期,並不了解杜甫,和他很疏遠,後來在抗日戰爭流亡的歲月裡才漸漸與他接近,那時我寫過一首絕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句句真。
  • 時間流逝
    時間流逝 — —陌上春風   一曲優美的樂章將我們引入時間的長廊,使人不覺產生翩翩聯想,萬般惆悵…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時針它不停在轉動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小雨它拍打著水花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是不是還會牽掛他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有幾滴眼淚已落下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寂寞的夜和誰說話
  • 匆匆流逝的不是時間是回憶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喜歡你,這句歌詞有幾個含義。我感覺是一種執著的態度,也是一種專一的表現,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在人生當中本來能找到自己的唯一是很困難的,暫且不說能找到,不能找到我們該怎麼辦呢?還是任由時光流逝,有人說在乎過去的人是軟弱的,太在乎時間的流逝說明是盲目的、茫然的。但我想說的是時間的流逝是回憶在流逝,不尊重過去的人是沒有權利展望未來的。 回憶,有很多人都會沉浸在裡面不能自拔。特別是一些重感情的人,對於一段感情的結束可能是他一輩子都不能翻過去的書籤,就這樣茫茫碌碌平平淡淡地走過了自己的餘生。我們能說他什麼呢?
  • 這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是最有秋意的詩句,寫出了最有詩意的秋天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兩種風格都有其特點。若再加上背後的文化因素,顯然前者更受歡迎。除此之外,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是最有秋意的詩句,寫出了最有詩意的秋天。但是卻不好將其分類。因為其既不屬於前者的哀怨,也不屬於後者的曠達,反倒是使得這首詩有了別具一格的魅力。且看: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關於時間流逝的優美句子
    17、漸漸知道了,太在乎別人, 往往會傷害自己;漸漸知道了,對自己好的人,會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少。18、你不能在一日之內享有兩個早晨。19、聽見鐘錶的嘀嗒嘀嗒的響,時間流逝的真快。20、不贊成每天傷春悲秋,但是偶爾看看過去的時光和自己,發現那何嘗不是一種安靜的驚喜。我坐在這裡,看時間流逝,那些曾經的人,你在那裡,他在那裡?
  • 形容時間飛逝的古詩句 形容時光匆匆的詩句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這些都是形容時間過得很快的詞語,那麼還有哪些形容時間的詩句呢?  形容時間流逝的詩句  1、北來南去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直待江山盡無路,始因拋得別離愁。——唐·羅鄴《嘆別》  南來北往紛紛擾擾,人生光陰流逝,卻還不得不別離各奔東西,表達了詩人對送別親人的別愁離緒。  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春秋·孔子《論語》  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 寫2句詩,竟用了3年時間
    很顯然,這些人都是寫詩寫得快的。那麼寫得慢的要多久呢?唐代有一位詩人,名賈島,字閬(láng)仙,人稱「詩奴」。他寫詩就特別慢,甚至是「兩句三年得」。也就是說,他寫2句詩,竟用了3年時間。倘若不清楚其中緣由,按這個時間來看,賈島可謂是古代最「笨」的詩人了。然而賈島只是追求完美罷了,反覆推敲才是他寫詩的真實寫照。這也是賈島成為「苦吟詩人」的原因。
  • 這首詩八句脫口而出,自然流暢,喜悅之情洋溢於詩句的字裡行間
    【分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是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詩"。 全詩八句脫口而出, 自然流暢,喜悅之情洋溢於詩句的字裡行間。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十月,史思明之子叛軍首領史朝義遭唐將僕固懷恩的打擊,潰敗逃亡,唐王朝便收復東京(洛陽) ,史將薛嵩、張志忠等投降,河南(黃河以南,洛陽、相州一帶)平定。
  • 【素材】精選70句關於時間流逝的句子
    15、在時間裡面,我們什麼也不能留下。包括痛苦,快樂,和生命。16、我現在只能做的,便是以一段拙劣的文字來祭奠我那段流逝的歲月。17、他轉身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老人的背影,我知道,時間在老去。18、童年的那一個個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雲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 究竟是什麼魅力,讓這首唐詩被日本推崇備至,並寫進教科書?
    01、在唐朝一個深秋的夜晚,有一個不得志的士子,獨自夜宿在姑蘇城外的船舶中,恰逢亂世的前途渺茫,加上如同浮蓮的漂泊不定,讓他在這個深秋的夜晚輾轉反側,遠處,寒山寺中傳來的鐘聲,更是讓他萬般惆悵!言外之意,在日本,寒山寺的名號十分響亮,而這首詩,就連孩童都會背誦,不僅僅對詩句喜愛和重視,不少日本人還來到中國去瞻仰詩句中提到的「寒山寺」、「楓橋」,這還覺得不過癮,乾脆在日本東京建造了一個「山寨版」的寒山寺,將《楓橋夜泊》刻成了詩碑,放在裡面。
  • 李商隱描寫時間流逝,無一字提及時間,卻句句耳目一新
    時間的流逝,使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悲歌。朱熹惆悵,「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陳子昂也感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晏殊傷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蘇軾贈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朱自清嘆息時光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 光與她的時間流逝
    教職工們大概率去開會了,所以徐緯大概率會溜出去打籃球,而他大概率選擇教學樓連通行政樓連通球場的筆直道路。在下午的任何時間他大概率會出現在這條路上,因此岑子無論任何時間都大概率會遇見他。這或許不是個完整且合理的邏輯推理,但岑子試圖使用「概率」這個已知解釋她關於她正經歷的一切的未知——讓人迷惘與自存在本身的疑惑的未知。
  • 朱元璋留下200首詩詞,3首他早年寫的詩詞,展現了他的雄偉志向
    從這兩首詩來看,作者都是寫的菊花,而朱元璋的詩比黃巢寫的還要霸氣、豪橫。朱元璋直接將菊花比作自己,抒發自己與各大諸侯抗衡的豪邁之情。這首詩中的「不發」指的就是當時謀臣給他提出的「緩稱王」之策,而「發」指的就是花兒盛開,抒發自己一展宏圖的美好願望。
  • 讀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漫談我們的酒文化
    飲梨花酒要用翡翠杯,杭州白樂天有詩句雲「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以高粱美酒,要用青銅酒爵,飲米酒要用鬥,飲百草酒要用古藤杯,飲狀元紅要用古瓷杯,飲玉露酒要用琉璃杯……祖千秘這傢伙喝酒真的是考究到極致了!還有喝酒的時候,千古的文人們逢醉時,各種佳句頻出不窮。《詩經.幽風七月》裡面有句「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 如何定義時間的流逝?
    作者:黎荔葡萄牙詩人、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在《惶然錄》這本晚期的隨筆集中,曾寫道:「我不明白時間是什麼。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何辦法,最能真實地測量時間,我知道用時鐘測量時間的辦法並不真實:它只是從外部把時間作空間性的分割。
  • 王維這首詩開頭一句便被驚豔,傳神到聽見水流的聲音!
    可是這人走得太順遂了,便會衍生其他的想法,王維倒是沒有像李白、杜甫那樣,因為仕途不順,寫一些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文章。王維喜歡幹什麼,他喜歡參禪。人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便有了精神追求,王維便是如此,「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王維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給自己取的字號是摩詰,號摩詰居士。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另外他的一部分最為經典的詩作,還收錄在了課本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