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發布的《中國雲運營服務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整體雲運營服務市場規模為10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
從細分市場看,雲代運營市場,在疫情期間受到大型政企偏愛,市場活躍度很高。
政務雲擴容、智慧政府以及區域醫療、醫療大健康、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都對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由於疫情以及政府IT支出裁減的影響,雲代運營服務商收入漲幅在預期以下,該市場增速在18.9%,市場佔比為72.1%;
雲運維市場,在疫情期間受到了遠程運維技術以及多雲管理發展帶來的利好影響。
但是公有雲MSP服務商業務增長並沒有隨著公有雲的大幅增長而增長,因此該市場增速為20.9%,佔比為27.9%。
雲運營服務市場兩個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差異較大。
雲代運營服務市場集中度高,Top10服務商佔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頭部服務商主要是電信運營商和雲專業服務提供商。
雲運維服務市場相對分散,頭部服務商以電信運營商、其他雲專業服務提供商、數據中心服務商為主。
不過,雲代運營市場佔比較大,因此整個雲運營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TOP5的服務商佔比超過46%。
IDC認為,上半年中國雲運營服務整體市場活躍發展,該市場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
泛政府行業對雲代運營市場需求增加
疫情期間,前端應用的增加、用戶數量的驟增以及更多「大數據+AI」使能的「智慧政府」項目都推動了政務雲基礎設施的擴容建設。
與此同時,疫情也加速了區域醫療、醫療大健康、醫療衛生平臺等概念的發展,服務商也通過積極部署醫療專屬雲布局醫療行業。
服務模式不斷變化
政府在運營政務雲時,會引入更多的服務商,尤其是在應用層建設的時候。對於一些IT實力整體比較弱的地方政府來說,會引入總包商進行一攬子運營。
服務商的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延伸
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後,服務商除了幫助客戶實現常規運維外,服務內容逐漸從IaaS層基礎設施上升到PaaS層的容器、數據平臺,深入研究客戶的業務現狀和需求,引導客戶後續的上雲、用雲甚至是業務創新。
多雲管理平臺及服務需求增加
更多政府行業和國有大型的集團會傾向於選擇一家服務商的多雲管理平臺及服務來統一管理已有的多雲以及混合雲,以期實現雲資源的有機整合和跨雲調度。
隨著未來更多的企業選擇多雲、混合雲甚至邊緣雲,更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中小規模的雲管平臺的需求會增加,實現公有雲、私有雲或者虛擬化數據中心的統一管理。
疫情之下的雲運營市場機遇與危機共存,近年來,我國雲計算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雲平臺的價值,但缺乏一個契機,新冠疫情的到來,倒逼各類企業從線下轉移線上,這時雲從「備選項」成為了「必選項」。
但是,定製化需求的增加、「雲+大數據+AI」使能的智慧項目的增加,以及遠程運維、智能化運維、運維到端等需求的增加為運營服務商提出新的挑戰。雲運營服務商在積極擴展生態系統建設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提高生態系統技術水平,實現生態系統與市場雙贏的發展局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