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億雲服務市場:巨頭爭霸,創企「搶食」

2020-12-13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5月7日報導(文/王亞楠)

根據工信部權威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雲計算產業規模有望達到8000億元;據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時,雲服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830億美元,這預示著雲計算產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在國內,2009年阿里雲成立、2011年華為雲成立、2012年金山雲成立、2014年騰訊雲成立……國內雲服務廠商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並逐漸突破網際網路市場的範疇,政府、公共管理部門、傳統製造業等各行業企業都開始接受雲服務,開始將傳統的自建IT方式轉為使用公共雲服務方式。

規模快速增長,市場越來越大,雲計算未來將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以阿里雲、騰訊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正在搶佔國內外市場。以青雲、UCloud為代表的雲計算創業公司也在不斷湧現,利用自己的特色優勢在細分市場中分一杯羹。本文根據國內部分雲計算廠商在全球的布局、營收情況以及各自的業務重心等,分析了雲計算市場的現狀和趨勢。

一、投資機構加速進入,雲計算企業抱團構建生態圈

阿里雲、騰訊雲是國內雲計算領域的網際網路巨頭代表,阿里雲佔據著中國50%的份額,持續走國際化路線;騰訊雲面向遊戲、交通、娛樂、汽車等領域布局行業雲計算市場;以金山雲、華為云為代表的則瞄準大中小型企業、政府、科研院所等提供彈性雲伺服器、對象存儲服務、軟體開發雲等雲計算服務;以UCloud、青雲、華雲等為代表的雲計算創業公司則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開拓合作夥伴市場。隨著雲計算規模的快速增長,巨頭以及資本紛紛重金投資該領域。

從獵雲網(微信:ilieyun)整理的國內部分雲計算廠商融資表可以看出,融資額較多的廠商是,金山雲 、Ucloud 、青雲QingCloud、華雲、七牛雲 。雲計算領域吸引了投資機構大批量進入,包括金山軟體、IDG、SIG、英特爾、經緯中國、阿里巴巴、泛海等多家投資機構紛紛進入該領域投資,雲計算將會繼續穩步發展。

其中,金山雲在2017年底開始顛覆,47天內連續三次發布D系列融資,並憑藉總額達到7.2億美元的D輪融資,刷新了中國雲計算領域單輪融資額的最高記錄。縱觀中國雲服務市場,阿里雲第一、騰訊雲第二是共識,金山雲的奮進不輸於大部分競爭對手。

根據統計,截止2018年3月份,中國雲計算廠商融資總額超過200億元。另外,去年截止到6月份,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雲計算廠商融資總額達到近130億元。至今,雲計算領域的融資規模有增無減,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裡增加了近百億元人民幣,顯示出資本對中國雲計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一直在加速投入,這對處於發展期的雲計算廠商來說,好處多多。

進入2018年,產業格局或將迎來洗牌階段。就在上個月,UCloud旗下私有雲公司UMCloud與數人云合併,兩者將在業務上全面整合,形成一家新的公司。接下來,雲計算企業還會產生更多的併購、融資、合作等,以此構建自己的生態圈,增強自身競爭力。

二、業務各有側重,哪類企業能取勝?

對於任何服務業來講,很難做到一家獨大,雲服務市場也是如此。除了巨頭以外,各大雲服務商都有自己的業務重心,在各自的垂直領域探索,可以與阿里雲、騰訊雲等一較高下。

獵雲將國內的雲計算企業分為兩類,一、是以阿里雲、騰訊雲、金山云為代表的大公司系:阿里雲具有先發優勢,依靠多年的積累沉澱,又拿下了中石化,貴州政府這一批紅色客戶,未來幾年的地位基本牢靠;騰訊同樣有資源,特別是遊戲領域,天生優勢,有分發渠道,如果內部重視的話,應該也能逐漸走出一條路。

金山雲依託金山,WPS在國內也有著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如果其辦公軟體與金山雲之間的協同優勢能發揮出來,對於金山雲將是不小的助力。而具體到行業來看,金山雲一直服務於小米,得益於此,金山雲在製造業的深入當屬行業領先。比如手機製造中,金山雲就將大數據能力、人工智慧應用到了生產過程中內。

二、是小型雲計算創業型公司,由於阿里雲、騰訊雲等巨頭的業務基本涵蓋雲服務創企的所有業務,這也使得他們面對不小的壓力。未來面對巨頭的夾擊,這些小型雲服務商需要垂直化自己的業務,服務好一個或幾個細分領域,將性能做到極質,深耕一個或幾個行業。

不過,還有一部分群體,以世紀互聯、企業萬網、萬國數據為代表的第三方IDC運營商紛紛踏上轉型之路,推出或即將推出雲計算服務,他們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但缺乏雲計算技術,一旦成長起來,可以做到與巨頭相爭。

技術是雲計算競爭核心、走差異化路線是雲服務創企的戰略。大數據支撐之外的雲服務公司,必須在細分垂直領域深耕,才可能闖出一片天空。

三、擴展全球市場,雲計算廠商加速海外布局

無論是巨頭公司,還是創企,各大雲廠商都在忙著布局海外市場。美西、美東、西歐、東歐、中東、東南亞、東亞、澳洲、南非、南美是雲上之爭較集中的版塊。中國雲服務商的海外版圖拓展之路大都以中國為中心,再根據自身業務發展向東南亞、印尼或先行佔領美西、美東等地擴展。

雲服務商紛紛搶灘,投資人值得期待

雲計算是典型的全球競爭產業。以巨頭為例,阿里雲已在歐洲、亞洲、中東等地落地應用。3月15日,阿里雲宣布在印度尼西亞的首個數據中心開始運營。對於亞馬遜AWS、微軟Azure都在搶先布局的中東地區,阿里雲也在去年宣布將在杜拜建設第二個數據中心。

同一個月份,騰訊雲也宣布在香港、美國以及印度增設的四大國際數據中心面向全球開放服務。據悉,騰訊雲將在不久後在泰國、俄羅斯、日本等地開放數據中心;3月20日,金山雲宣布俄羅斯數據中心開啟內測,地點位於首都莫斯科城內。 計劃內的數據中心將首先考慮建設在美西、美東、以及印度地區,未來1年將建設數據中心數量達12個。

再看雲服務商創企,也在紛紛搶灘海外市場。今年3月,Ucloud宣布印尼雅加達數據中心開啟公測,Ucloud在東南亞地區的泰國曼谷、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等地布局有數據中心。今年1月,青雲QingCloud宣布開放廣東2區(GD2)與亞太2區(AP2),青雲QingCloudCEO黃允松表示,青雲國際版圖的拓展將從東南亞市場開始,並圍繞東南亞和印度展開投資。今年計劃在東南亞、北美和歐洲建立4個自營數據中心,發展全球市場。

與國外市場相比,2017年12月份,AWS與寧夏西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西雲」)正式展開戰略技術合作,同時AWS中國(寧夏)區域正式開放。至此,繼光環新網之後,寧夏西雲成為亞馬遜在中國的第二個運營合作夥伴;而微軟Azure,在中國也已經布局了3個數據中心,通過與世紀互聯的合作,微軟Azure在中國已有11萬企業客戶,1400多個雲合作夥伴,入華成效顯著。

通過以上,我們看出雲計算的發展情況,隨著各大巨頭的加入,雲計算領域必然一片光明,投資者值得期待。

「三A」競爭格局初現,中國雲計算廠商進一步趕超國際市場

從雲計算全球發展來看,阿里雲與AWS、Azure、Alibaba Cloud並稱「3A」 。根據權威分析Gartner發布的2016年全球公共雲市場份額報告顯示,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Alibaba Cloud引領公共雲市場,亞馬遜保持領先優勢,微軟Azure和阿里雲緊隨其後。其中,阿里雲增速達126.5%,為「3A」中增速最快。

根據國際媒體FT調查顯示,未來中國會成為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力,阿里雲毫無疑問將享受這市場紅利,持續保持快速增長,進一步追趕和美國雲計算巨頭間的競爭。

根據阿里巴巴2018年Q3財報顯示,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104%至人民幣35.99億元(約5.53億美元),年營收達到112億元,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首家營收突破100億元的雲計算服務商。自2016財年第一季度至2018財年第四季度,阿里雲營收增速都在100%以上,最高時創下過單季度175%的增長速度。因此,從營收來看,阿里雲、亞馬孫AWS以及微軟Azrue已成為世界上公共雲市場三家百億俱樂部。

而根據ipip.net統計了全球雲服務商的活躍IP情況,數據顯示,中國雲服務廠商阿里雲活躍IP數佔全球份額的11.68%,超越微軟Azure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亞馬遜AWS。

四、未來,中國雲計算市場如何發展?

根據最新財報,阿里雲2017年的年收入111.68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同比增長100%;金山雲收入13.33億元,同比增長81%;騰訊公布的最新2017年度財報,其他業務主要是相關的支付服務收入和雲服務收入的增長,這兩項業務收入增長之人民幣140.84億元,同比增長了121%;根據金山軟體發布2017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最新財報,金山雲全年營收為13.33億元,同比增長81%,高於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DC披露的同期中國公有雲市場58%的平均增長率。

獵雲認為,雲計算領域的大公司財報的超預期意味著2018年或將是中國雲計算產業的拐點。

各大雲計算廠商的業績快速增長和海外拓展,表明了雲計算正在快速落地。未來的雲計算市場格局是什麼樣的?難以預見,但可以確認的是,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優勝略汰會很明顯。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萬億規模的供應鏈市場 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
    原標題:萬億規模的供應鏈市場,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   萬億的市場規模,哪些領域存在機會?入局者該如何搶食市場?金誠張媽媽運營總監郭沂博分析,大的標品被巨頭壟斷,長尾市場的餐飲小店被小商販佔據,留給創業公司的空間不大:   米麵糧油等需求量大、易銷售、易運輸、易儲存的標品都被益海嘉裡等巨頭公司掌握上遊,生產量和銷售量巨大,毛利較低;   餐飲小店被市場中龐大數量的小商販霸佔。
  • 【企服一周拾金】巨頭雲計算競爭蔓延至非洲,微軟要在那開兩個數據...
    該公司還提升了年度營收預期,並對其雲計算服務未來的銷售額增長表示樂觀。該公司預計 2018 財年營收最高達到 103 億美元,調整後利潤最多為每股 1.3 美元。分析師平均預計該公司銷售額為 102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1.28 美元。Salesforce 還表示,當前季度營收可能達到 25.2 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
  • 廣告科技創企備受巨頭欺壓,行業合併加速
    事到如今,多數的廣告科技企業和投資人已經對市場喪失信心。進入廣告科技創企的風投資金削減迅速,加速行業併購潮。據CB Insights 數據顯示,2015年行業風投資金曾高達29.2億美元,如今卻不及一半。LUMA Partners分析數字媒體和營銷,據其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獨立廣告科技公司數量為185,比2013年下降21%。
  • 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原標題: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 ...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澳企遇對手!俄羅斯巨頭「搶食」中國奶粉市場
    澳企遇對手!俄羅斯巨頭「搶食」中國奶粉市場 據外媒消息,俄羅斯農業企業 Komos Group正計劃向中國出口奶粉。該公司指出,其旗下企業已獲得對華出口乳製品的許可和檢疫認證。 據此前報導,俄羅斯將有望在2020年秋季實現對華出口奶粉,俄乳企將做好對華出口奶粉的庫存準備,但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要取決於中國。
  • 盤點2019雲服務市場頂級玩家:亞馬遜微軟稱雄全球,百度領跑AI cloud
    需要指出的是,亞馬遜AWS雲服務2019年前三季度總營收為250億美元,全年將突破300億美元,這個營收規模無疑是全球雲服務市場最大贏家之一,只是增速開始呈現放緩態勢。2019年第三季度,AWS同比增長35%,這是自披露AWS數據以來,增速創下5年來最低。伴隨而來的是,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微軟和阿里雲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 益生菌千億市場引巨頭搶食 本地益生菌飲品企業外拓市場
    就全球的益生菌市場來看,2014年益生菌的市場規模達170億美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246億美元,其中中國約45億美元,即3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國乳品加工總值3500億元的10%左右。  乳業資深專家宋亮表示,益生菌飲品去年市場規模大約有200億-300億元,其中益力多每年銷售額大約70億-80億元,佔全行業30%左右的份額。
  • 20億電子詞典市場爭霸 尋求技術突破是關鍵
    就在眾多媒體都將目光聚焦於文曲星、快譯通、好易通等巨頭身上並猜測它們可能採取的行動時,7月1日,被稱為業界黑馬的深圳諾亞舟實業有限公司再搶先發力,以6款主流產品拉開今夏電子詞典市場的降價風暴。  諾亞舟此次降價行動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在業內可謂空前:降價的六款電子詞典均為市場最熱銷的主流明星機型。
  • 數據表明:ToC類創企平均估值是ToB類的2.7倍
    在 To B 領域,你的客戶群通常定義比較規範且狹小,因此,你可以通過研究潛在客戶的樣本來預測市場規模(例如,你能基本測量出企業雲存儲是一個價值 350 億美元的市場)和產品市場契合度,並提高 To B 創企成功的可能性。但這也限制了初創企業能夠分到的蛋糕的大小,因為特定客戶群也就是有限的客戶群。因此,To B 創企經常更專注於打壘,即使命中目標實屬少數情況。
  • 擬募資超7億加碼共享助力車 永安行欲從巨頭口中搶食?
    原標題:擬募資超7億加碼共享助力車,永安行欲從巨頭口中搶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永安行成立初期做市政補貼有樁單車,多依靠政府「吃飯」。共享概念的興起,市場的快速發展給公共自行車帶來較大影響。在新的市場發展環境下,永安行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點,發展共享出行這類面向C端的項目。
  • 一周企服 | IT巨頭布局醫療雲計算;優客工場與無界空間合併;微軟推...
    此外還提供API接口,可直接調用上上籤的服務。 銷售營銷 企企通獲網信資本領投B輪融資,發力供應鏈金融服務 企企通宣布獲網信資本領投的億元級B輪融資,老股東昆仲資本、和盟創投跟投。(鉛筆道) 大數據公司聰創科技獲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大數據服務商聰創宣布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程眾創的啟程金禾基金領投,寧波花季成長創投及江蘇九洲投資集團跟投。
  • 巴西支付創企Ebanx宣布獲融資 估值破10億美元
    本周,來自巴西的支付創企Ebanx宣布獲得美國FTV Capital的後續融資。本次融資過後,Ebanx企業估值突破10億美元,拉丁美洲金融科技獨角獸創企再添一員。Ebanx成立於2012年,主要為在線平臺提供支付解決方案,現有合作夥伴包括Visa、Uber Pay、Shopify、Coursera、Ctrip、Airbnb等各個品牌,服務涉及支付處理方案、市場情報搜索與分析、發欺詐戰略、7*24客戶服務和本土化營銷諮詢等多個細分領域。未來,Ebanx還將繼續深耕拉丁美洲市場,加大銷售、市場營銷和IT架構投資,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 中國雲服務市場的磁場變換和百度雲背後的AI生意
    雲計算服務市場,在最近幾年間得到了火箭升空式的極速增長。隨處可見的雲計算廣告和頻繁的新聞,都在訴說著這一市場是流淌著「奶與蜜」的地方。數據顯示,中國的雲計算服務市場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了700億,增速在全球範圍來看也位於前列。
  • 企點創聯合創始人方周強:打造「互聯湖北」大數據云平臺
    企點創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方周強接受記者採訪。石雋哲 製作湖理校友大數據平臺小程序。5月28日,湖北企點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方周強為我們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迎風而「企」「如果不是雙創的東風吹起,我現在應該還在單位上班。對於幹事創業,我的信念是,提早一天、領先一步。」提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方周強用這句話概括道。
  • 微軟將自研晶片,英特爾一夜蒸發850億,市值與英偉達相差8000億
    文/楊劍勇今年,英特爾極其尷尬的年份,儘管作為一家年營收超700億美元的晶片巨無霸,對全球科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晶片製造工藝、資本市場的表現難掩失落。尤其7nm晶片受阻,導致在資本市場暴跌。蘋果M1處理器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跟隨其後,巨頭紛紛自研晶片以此減少對英特爾的依賴,且英特爾晶片製造工藝也受到挑戰,使得今年在資本市場疲軟,相比其他晶片廠商或者其他科技企業市值屢創新高,英特爾在資本市場遭遇重挫形成巨大反差。蘋果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英偉達今年累計漲幅高達126%,當前市值為3286億美元。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澳企遇對手!俄羅斯巨頭「搶食...
    澳企遇對手!俄羅斯巨頭「搶食」中國奶粉市場據外媒消息,俄羅斯農業企業 Komos Group正計劃向中國出口奶粉。達能宣布花近8億加碼中國營養品7月16日達能位於中國上海的達能開放科研中心正式揭幕。據了解,該科研中心是達能耗資近8億元加碼中國營養品業務的一部分。達能稱,為加強中國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該公司決定進行價值1億歐元的系列投資,包括在上海設立新的科研中心、收購邁高青島奶粉廠及拓展特殊醫學用途食品。
  • 第三季度中國雲市場超50億美元,BATH佔八成市場份額
    文/楊劍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雲市場,佔全球支出的14%,且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來自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雲基礎設施支出猛增65%,超50億美元,相比2019年第三季度增加了近20億美元。
  • 德國金融科技創企Raisin計劃登陸美國市場
    本周三,德國金融科技創企Raisin宣布收購美國銀行軟體平臺Choice Financial Solutions。Raisin美國執行長Paul Knodel表示,此次收購將幫助Raisin提供創新存款產品,鞏固其在美國的首個銀行夥伴關係。2019年5月,Raisin剛剛完成了總額1億歐元的D輪融資。
  • 深度|外資巨頭爭霸中國市場,未來急需變革!
    隨著中國嬰配粉市場結束高增長時代,加之國產奶粉崛起、新興外資奶粉品牌湧入,外資奶粉巨頭的市場份額被逐漸蠶食。在國內混戰的局面下,外資品牌急需突破,已經到了不得不變革的「危險時刻」。《母嬰時代》在今年4月份報導過,傳聞達能欲收購澳大利亞知名乳企邁高聯合有限公司位於中國青島的工廠。5月28日,工商資料顯示,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變為由達能全資持有。直至六月完成交割,這是達能目前擁有的第一家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工廠。
  • 工業物聯網創企Samsara獲3億美元F輪融資,老虎環球、A16Z參投
    【獵雲網(微信號:)】9月12日報導(編譯:Kim)在Samsara價值3億美元的F輪融資後,他們的創始人Sanjit Biswas和John Bicket成為了新的億萬富翁。據悉,這家物聯網創企在本輪融資的估值高達63億美元。新的投資方老虎環球和Dragoneer以及現有投資者Andreessen Horowitz和General Catalyst參與了本輪融資。據悉,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創企迄今為止的總融資額達到了5.3億美元。根據福布斯估計,其創始人所佔25%的股份價值已經超過了1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