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醫學院:與「大體老師」同教同行的群像素描-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2-22 中國教育新聞網

「面對每個『大體老師』,我們都是在上一堂特殊的思政課。」說到「大體老師」,齊齊哈爾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主任姚立傑表情頓時肅然。她說,醫學院校把志願者捐獻的遺體尊稱為「大體老師」、「無語體師」,不論年齡、性別,他們都是醫學生的無言良師,也是醫學發展道路上的明燈。

靈魂發光的解剖「女漢子」

默然,無語,帶著強烈刺鼻氣味的「大體老師」是醫學院校學生的「活教材」。1997年畢業留校至今,姚立傑在解剖學教研室任教24年,「攜手」近百位「大體老師」同教同行,他們中最大的94歲、最小的20歲。

2010年,齊齊哈爾醫學院成立了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負責黑龍江西部地區4個城市遺體捐獻的諮詢、登記和接受工作。「這些愛心人士選擇去世後為醫學教學事業做貢獻,捐獻的遺體就是深受學生愛戴的『大體老師』。」姚立傑說,在學習人體解剖之前,要先講解遺體捐獻方面的知識,讓每個同學養成尊重遺體捐獻者的習慣。每次課前,同學們都會鞠躬向「大體老師」進行默哀儀式,向他們為醫學研究事業做出的無私奉獻表示敬意。

在實驗室裡,姚立傑用手承託起心臟器官,放在白服外自己心的位置,帶領聽課的同學接觸「大體老師」。她說,只有老師親自用肢體、行為去接觸演示,才能讓學生放下恐懼,用心去接觸、接受、接納。

「當年選擇醫學專業的時候並不能真正領會『大體老師』的涵義,第一次相見時也會害怕得後退、躲閃,實驗室裡福馬林的刺激性氣味偶爾也會幹嘔,常常是流著眼淚、鼻涕上完解剖課。」穿著白大褂、聞著福馬林、觸摸著不同的「大體老師」……姚立傑就是在這個反反覆覆的教學過程中送走青春、人到中年。

一個花季少女,一雙纖纖細手,不是在課堂吃粉筆灰就是在實驗室聞福馬林,要麼就是製作器官標本、在校園裡運送「大體老師」……那時候,最尷尬的就是遇見別人因不理解而有些嫌棄的眼神、甚至低頭避之不及的樣子,從不主動握手、繞著熟人走路是姚立傑和同事們下意識的不自覺行為。

「能夠堅持下來不容易,也是一種慶幸,特別是2009年《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條例》出臺以後,我們這些與『大體老師』打交道、接受遺體的人群也逐漸從不被理解到慢慢得到支持。」姚立傑說,醫護人員的犧牲奉獻不是從走上工作崗位開始的,而是從決定報考志願那一刻就開始了。

「系統解剖、局部解剖課的時長不一樣,有的一上就是兩三個小時,習慣以後就什麼都適應了。」姚立傑說。多年來,姚立傑講遍、講透了系統解剖學、影像解剖學、斷層解剖學、局部解剖學這些專業課。從教室到實驗室,從理論到實踐,她還承擔了多項教科研項目,撰寫論文、參編教材。此外,還帶領著其他老師負責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形態學展館的工作,累計負責接待科普參觀交流近2萬人次。「記得有一次要把50具『大體老師』標本從二樓搬到一樓,裝車、轉運、進行殯葬意義上的處理。」這個時候的姚立傑就變成了「女漢子」,靈魂深處透著光芒。

有機會可以轉崗、離開,但姚立傑還是堅持在解剖教學一線、實驗室。「這個崗位特殊,人員流動大,但總得有人幹,時間久了就會從內心深處真正愛上這一行。」姚立傑說,輕鬆愉悅中透著一份滿足。

「愛心使者」孫石磊

「一開始很緊張,也有點害怕,當近距離靠近、接受『大體老師』的時候,由陌生到熟悉,就被他的精神感動、感激,會不由自主地把他們當成朋友,每次回家也會把他們的『故事』分享給家裡人聽。」2014年,「80後」孫石磊調入基礎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專職負責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的工作。

接受站的工作是從接聽電話開始的,諮詢和登記這樣看似很簡單的環節,實際上需要極其的嚴謹和耐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孫石磊利用自查和紅十字會及家屬反饋等方式,改進工作方式,得到了各方的認可。6年來,孫石磊完成遺體捐獻諮詢350多次、登記10人、完成接受86人、運送火化遺體86次,被稱作「愛心使者」。

「手機24小時開機,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接到任務就要立刻出發,總是在不確定時間和地點的等待中聽電話、接任務。」孫石磊說。「這個崗位流動性大,幹不了多久就都離開了,每次出行的同伴也不固定。」今年3月14日,接受站接到五大連池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家屬的電話,志願者已過世,需要及時完成遺體接受工作。孫石磊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在基礎醫學院林巖院長的協調下,立即啟動疫情期間遺體接受工作應急預案,與工作人員徐浩驅車300多公裡趕到醫院,完成籤署接受手續、安頓家屬、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等流程,保證了接受工作的順利完成,得到了家屬的信任和認可。

「從登記、接受到運送,都是在一步步完成捐獻志願者為醫學事業獻身的遺願,也是在延續、傳遞『大體老師』的這份大愛。」孫石磊說。為了培養學生的大愛精神,懂得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孫石磊還積極組織學生志願者參與遺體告別、遺體默哀、骨灰移交、環保花葬、清明祭掃等活動。

2019年開始,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把9月10日作為「大體老師」的節日,延續開展感恩「大體老師」留言、感悟「解剖學第一課」以及參與形態學展館志願服務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擔當精神。每年科普活動日,解剖學教研室都會開展「解剖學課程思政」,向學生講述解剖學和遺體捐獻的故事。

學校對捐獻者家屬的回訪制度拉近了與百姓的心理距離。「失去一個親人,卻得到了更多的親人,覺得親屬團擴大了,捐贈的意義更深遠、也更暖心了。」遺體捐獻家屬劉先生說。

「理解了獻出自己、為醫學事業獻身的真正意義」

「齊齊哈爾醫學院形態學展館建於2006年,展館設計成中央的心形展臺與兩側指狀排列的展櫃,象徵雙手託起一顆愛心,用這樣的設計理念表達對社會愛心人士為醫學教育事業貢獻的感恩之心。」在形態學展館科普教育基地,專職老師許磊說。展館全年無休,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累計接待2萬餘人次,承擔教學任務、新生入學教育、承接遺體捐獻和科普宣傳等工作,被授予「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全省首批公共文化場館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示範單位」等稱號。

為方便捐獻者家屬進行追思悼念活動,姚立傑帶領接受站的老師們設立了紀念網站、網絡紀念堂,並連結在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園網主頁上,供捐獻者家屬進行悼念、祭奠活動。今年清明節,接受站組織了「追憶大體老師,網絡寄託哀思」悼念活動,同學們紛紛以歌聲、繪畫、紀念文章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2019級臨床3班張宇航在悼念文中寫道:「遺體是醫學教研的『活教材』,要深深感謝這些捐獻遺體的志願者,因為他們的奉獻,讓初登醫學殿堂的學生認識了第一條神經、第一條動脈。這些無言老師無聲的『親自教導』才有我們對人體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為以後成為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選擇醫學專業的那天就想著當一名好醫生,接觸到解剖學前輩和『大體老師』以後,更理解了獻出自己、為醫學事業獻身的真正意義。」志願者、2019級實驗2班的魏椿栩毅然籤署了遺體捐獻協議和器官捐獻協議。

姚立傑、王巖、金海峰、孫石磊、許磊、李國鋒、王坤、關慧……在齊齊哈爾醫學院,這些普通而閃光的名字還有很多,他們全心付出、默默奉獻在醫學教學第一線,用汗水踐行著「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的錚錚誓言,身體力行,為一批又一批醫學生樹立了大愛仁心的醫者榜樣,給予他們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曹曦)

相關焦點

  • 齊齊哈爾市同城高校,齊齊哈爾醫學院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兩所學校雖然屬於同城高校,但是兩所學校距離確實比較遠,而且兩所學校的辦學體制並不相同,齊齊哈爾醫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是一所民辦學校,這使得兩所學校的實力差距較大。
  • 首屆中國精神醫學教育大會在齊齊哈爾醫學院開幕
    東北網11月28日訊(記者 許諾)28日,首屆中國精神醫學教育大會在齊齊哈爾醫學院開幕。線上召開首屆中國精神醫學教育大會。會議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精神醫學教育領域及醫學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和海外嘉賓相聚雲端,就我國精神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後疫情時代精神衛生人才培養、高等院校精神醫學教育領域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臨床基地建設、教學目標與模式等進行深入地交流探討,共謀新發展,共劃新未來。
  • 吳思,無私的大體老師
    日前,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按照慣例,師生們為一名大體老師舉行了緬懷儀式。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名捐獻者,3年前還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學習和生活。她叫吳思,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畢業生。今年7月5日,吳思因子宮癌全身轉移救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時年僅25歲。
  • 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9月29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形態樓臨床解剖手術實驗室內,匯聚來自2017級臨床醫學八年制的一百多名學生,舉行「大愛無疆,醫路有你,感恩體師」局部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代表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沒有解剖學就沒有現代醫學」,與其他課程不同,解剖學知識需要在大體老師的身上實操來獲取。
  • 婦科專家去世成為「大體老師」讓醫學生感悟醫術精髓
    20日,韓湘君教授又被稱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當日,學生們集體肅穆站立,向「大體老師」致敬。在特殊的課堂上,「大體老師」用無聲的教誨,幫助同學們領略醫者真諦,感悟醫術精髓。韓湘君教授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醫學世家。
  • 張雪峰老師的故鄉齊齊哈爾,有哪些本科高校?
    在高校界,齊齊哈爾這座城市是因張雪峰老師的一番言論而出名的,當然齊齊哈爾的大學也被黑得挺慘的。齊齊哈爾作為曾經的黑龍江省會,擁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高等教育方面卻不是很強,可以說遠遠被現今的省會哈爾濱甩在後面。齊齊哈爾的高校數量比較少,僅有6所高校,3所本科院校,3所專科院校。
  • 最新齊齊哈爾醫學院考研難度考研分數線考研報錄比考研招生簡章
    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齊齊哈爾醫學院考研的具體難度。一、學校綜合介紹1.1齊齊哈爾醫學院招生基本信息解讀齊齊哈爾醫學院位於聞名世界的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市,是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和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 生命定格81歲,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郭敬丹)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內,一堂特殊的授課正在進行——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其被稱為「大體老師」。
  • 生為良醫,死後,她選擇成為「大體老師」
    學生們向「大體老師」致敬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了一堂特殊的課,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生前,她是醫生、教授;身後,她是「大體老師」,依然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
  • 關注丨解剖第一課,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百名學生致敬「大體老師」
    9月17日上午8點,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內,湘雅醫學院2016級的100名學生向大體老師默哀致敬。記者 劉鎮東 攝9月17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臨床八年制的100名大四學生迎來了解剖學第一課。
  • 齊齊哈爾醫學院2020年招生計劃及近兩年分數線
    接下來介紹一下齊齊哈爾醫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園很美齊齊哈爾醫學院(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聞名世界的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市,是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和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 81歲醫學教授當「大體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這堂課很特殊: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也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日前,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她生前囑咐: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也是醫學生們無言的良師。
  • 感謝「大體老師」,是你讓我知道以後要為了誰
    在我們中間,一些人的生命謝幕後,則以另一種奇妙形式獲得延續,他們被送進醫學院,靜靜等待著初入醫學殿堂的醫學生,在他們的身上,懵懂無知的醫學生認識了第一根血管,第一條神經。他們就是無償遺體捐獻者,也被醫學生稱為「大體老師」,或「無言恩師」。
  • 網友:「大體老師」豈容隨意褻瀆!
    延伸閱讀: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內,一堂特殊的授課正在進行——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這堂課的「老師」也沒有站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其被稱為「大體老師」。
  • 解剖學第一課,湘雅醫學院百名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三湘都市報9月2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盧向陽 潘愛華 實習生 龍飛鵬)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的一百多名學生,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今天上午,「大愛無疆,醫路有你,感恩體師」局部解剖學開課儀式暨世界解剖日主題活動,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形態樓臨床解剖手術實驗室內進行
  • 齊齊哈爾醫學院:簡介、章程、選考科目及山東省各專業投檔數據
    齊齊哈爾醫學院招生資料齊齊哈爾醫學院是一所省屬醫藥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衛生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學校地址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卜奎北大街333號。
  • 她曾為無數新生命助生 今天,81歲醫學專家成為「大體老師」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在進行一堂特殊的授課,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這堂課的「老師」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地「躺」在儲櫃裡,他們被稱為「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
  • 40位大體老師一半是成人 他們的「休息室」就在屍體庫
    在廈門醫學院,每名大一醫學生都會上一門課———《人體解剖學》,為他們授課的是兩位老師———實驗教學老師和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也就是遺體捐贈者,又被醫學生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們雖不說話,卻用自己的軀體為一屆又一屆的醫學生傳授豐富的人體基本知識,在另一個世界推動著人類醫學的進步。
  • 龍江高校思政行|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賦能 育人更有溫度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齊齊哈爾醫學院,集中宣傳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龍江高校思政行。高校育人不僅是傳授和引導的過程,更是一個感化、薰陶和養成的過程,齊齊哈爾醫學院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全員,系統深入開展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進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人文校園是齊齊哈爾醫學院的一大特色,在校園裡能感受到「更人文」的氛圍。
  • 舉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
    舉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 2019/03/26 07:2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