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律行舍(已授權轉載)
1. 請簡要介紹您的背景。
我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在中政法的中德法學院,學院提供研三時前往德國讀LLM的機會,於是我便到了德國讀LLM。LLM畢業後,我進入了某紅圈所工作,從事德語區的投資、貿易、併購、公司常法等業務。在紅圈所工作兩年多後,我進入某德國律師事務所德國辦公室工作。
2. 請簡要地介紹中政法的中德法學院。
中德法學院的學制大致如下:
研究生第一年在國內,我們主要用中文學習比較法原理和德國法基礎,並且會學習德語。
研究生第二年仍是在國內,我們會有德國幾所合作大學的教授來為我們講授德國法相關課程。
研究生第三年,大家根據自己的德福分數以及研一研二的成績,申請中政法的德國合作大學(我就讀的時候是有7所)的LLM,每所合作大學會在申請同學中進行錄取(我當時是每所合作學校有4個錄取名額)。另外,中政法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簡稱為DAAD)會為每屆研究生中成績前20的同學提供去德國讀LLM的獎學金,獎學金為期一年。德國LLM的時長視學校和學生學習進度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是一年至一年半。
3. 您為何選擇去德國讀LLM,而非英美?
既有費用的原因,也有自己興趣的原因。
首先是費用問題,無論是否是歐盟國家學生,在德國的大學讀書基本上是不用交學費的。(註: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巴登符騰堡州向非歐盟國家的學生收取學費,每學期大約1500歐。其他聯邦州到目前沒有要求交學費。)學生只需要繳納一筆註冊費,註冊費中包含學期票(可以讓學生在本學期內任意坐公交、地鐵或火車)以及外國學生組織費(外國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向外國學生組織求助),註冊費一般是200多歐/學期。生活費方面,如果自己做飯的話,也非常低。所以在德國讀書,實際花銷並不大,不像美國,學費就要幾十萬。
另外是興趣方面,我本科的時候曾上過請求權基礎的課程,在其中被德國法的體系性和邏輯性所震撼,當時非常喜歡德國法的推理和論證方式。
在上述原因的促使下,我選擇了去中德法學院讀研,並去德國讀LLM。
如果是想讀德國LLM的話,目前主要是兩種途徑。一種是走中德法合作項目,國內目前主要是中政法和南京大學的項目較為成熟。另一種是自己考德福然後直接申德國的LLM,直接申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4. 擁有中國內地法學本科學位的德國LLM畢業後的職業去向有哪些?
留在德國工作的很少,一般都是回國。回國的話,在內資所做德語區相關的業務(德國、瑞士、奧地利)、進德資所、或者去德資公司做法務的都有,也有讀博做學術的。當然,也有些同學是不做涉德的業務,而是做其他領域的法律業務。
5. 中國內地的德國法律業務目前狀況如何?涉德法律人才在國內供需狀況如何?
總體而言,市場是比較小的:
所以,在涉德法律人才方面,我個人認為是供大於求的。
6. 您畢業之後先到了國內某紅圈所從事德語國家相關的法律業務,接著又成功到某德國律所德國辦公室執業,能否簡要介紹您的求職歷程?
我覺得我在求職方面算是比較幸運吧。在德國讀LLM快畢業的時候,我看到我的一個學妹分享了一條某紅圈所招德語律師助理的信息,於是就投了簡歷。之後進行了電話面試並順利拿到offer。在紅圈所工作兩年多後,同樣是通過朋友間的信息分享,我了解到某德國律師事務所的德國辦公室招中國律師,於是就投了簡歷。經過了三次面試,也順利拿到了offer,來到了德國工作。
我到了德國才知道,其實在德資律所德國辦公室中的中國律師崗位是很少的,我們所是從2013年開始設立中國業務部,做中國業務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才需要招中國律師到德國工作,很多德國律所基本沒這個需求。另外,我任職的律所也是因為中國業務部裡有個律師在休育兒假(註:在德國,小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雙方都可以享受育兒假,在育兒假期間可以按工資的一定百分比領取育兒假補貼),所以才有招聘的需求。
所以在求職方面,我建議大家多和同學、同行交流,並且時刻關注LinkedIn上的招聘信息。
7. 就您的體會而言,在德國律所工作與在中國律所工作有哪些不同?
我覺得二者工作的不同體會,很大程度是我職位的不同而導致的。
在內資所工作時,由於我還是初年級律師,所以很多時候,還是由合伙人去直接對接客戶,我去support合伙人或者律師的工作。
但是在德國工作時,由於我的職位是中國業務部的中國法律顧問,我的profile會直接展示在律所的官網上,因此,會有很多客戶直接和我進行業務洽談。同時,由於我們合伙人不會說中文,所以我也承擔著很大一部分直接和客戶對接的工作。另外,由於我們組是有部分中國律師在德國工作,部分在國內,因此,需要進行跨國的工作協調以共同完成任務。
8. 對於有意願讀德國LLM,或者想從事德語國家相關法律業務的同學,您有哪些經驗或體會想要分享?
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想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以外國法律顧問的身份在德國工作,機會比較少,有時候得看運氣,如果想以德國律師的身份在德國工作,可以考慮考德國國家考試(約等於德國的法考),通過德國國家考試在德國做律師的中國人有一定數量,但做非訴的比較多,做訴訟的話在語言方面可能會有點吃力。
如果主要規劃還是回國的話,我建議還是讀英美LLM(特別是美國LLM),就我自己的求職經驗來看,起碼在上海,中美雙bar已經是年輕的涉外律師裡面十分普遍的配置,沒有中美雙bar反而還有劣勢。
德語越早學越好,我身邊有些德資業務做得不錯的朋友,是高中甚至是初中就開始學習德語。
如果對德國法很感興趣,還是得到德國讀LLM,學習原汁原味的德國法課程。如果對學術研究感興趣,可以申請德國的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