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之高屋建瓴:並不是形容偉大建築,漢高祖建都長安之地

2020-12-10 韶光共追遊

高屋建瓴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秦中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如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高屋建瓴比如居高臨下,勢不可擋的形勢。

典故是講韓信暗中稱王,漢高祖劉邦想要滅韓信,因此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如何能夠拿下韓信。

韓信領兵打仗,在當時無人能及。因此眾人一言一語,劉邦也不知應該如何。

就在這焦灼之際,有一人名陳平告訴劉邦說「我們對韓信不易用武,只能智取。陛下可假裝到雲夢澤去巡視,韓信知道必定會親自到陳地迎接您。當韓信拜見陛下的時候,您只要有幾個勇士就可以把韓信拿下了。」

劉邦聽了非常高興,就用陳平的計策把韓信抓住了。除去韓信,劉邦大赦天下。大夫田肯就趁機進言說「陛下捉住了韓信,又在關中建都。而且關中乃是易守難攻之地,土地廣闊,沃野千裡。如果陛下以後攻打其他諸侯國家,就像是站在屋頂上往下傾倒瓶中之水,勢不可擋。」劉邦聽此,更加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後來高屋建瓴也慢慢被人民引用。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肝腦塗地.原來劉邦建都長安是這樣來的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成語名字】
  • 妙計解漢高祖白登山之圍
    可每次漢高祖的軍隊以跟匈奴打仗,匈奴便敗,漢高祖一連打贏了好幾仗。唐高祖聽說冒頓單于逃到了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漢高祖就派人去偵察,回來的人說冒頓單于的部下全是老弱殘兵。就勸說漢高祖現在趁機打過去,定能勝仗。漢高祖不信,又派劉敬再去敵營刺探。
  • 明清建都北京,漢唐建都長安,為何宋朝建都不霸氣的汴京?
    看看宋朝的歷史,有個奇怪的地方,即:漢唐建都長安,明清建都北京,為什麼宋朝建都汴京(開封)卻不稱霸?身為一個國家的首都,不說龍盤虎踞,不說帝王氣概,但至少要滿足三點:(1)易守難攻,(2)經濟好,(3)陸路方便。第一點最重要,它關係到城市的軍事安全。
  • 聲律啟蒙一東2之典故
    幼兒國學之聲律啟蒙中的典故,您知道的有哪些,趕緊給寶貝講一講吧。本文主要介紹一東2裡面的相關故事。聲律啟蒙一東2原句對應的典故如下:顏巷陋:孔子門生顏回。阮途窮:魏晉詩人阮籍。漢皇置酒未央宮:漢高祖劉邦。一,顏巷陋,阮途窮「顏巷陋」說的是孔子門生顏回,孔子認為其雖生活困頓但樂觀豁達,是為賢。語出《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就是指的顏回。
  • 如心成語課 | 高頻必考成語第三講,與「遠見」有關的小事兒!
    小編看到大家這麼熱情的留言更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昨天如心老師帶大家學習了有關「創新」的成語今天,一起來看看又有哪些知識點可別小瞧了這本高頻必考成語小書哦~堅持下來你會看到你的行測成績真的在一點點提高哦與「遠見」有關的成語典故出處
  •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2019-05-27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河北]透過經典成語典故看河北之交友篇
    導語:河北省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文化,很多的成語、典故都出自這裡。隨著歲月的流淌,這些經典所凝聚的精神逐漸滲透到河北人的性格特徵中。本期成語典故將告訴我們在交友做人中的一些道理!
  • 「名人百科」漢高祖劉邦——十五個成語、十二項第一無人能及
    【名人簡歷】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年),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人,起兵於江蘇沛縣。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楚辭家。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百川歸海、一葉知秋、草木皆兵、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淮南。近日,淮南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成語典故是最能體現漢語優點的一種語言結構,寥寥數語,蘊意無窮。
  • 聞所不聞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形容事物非常希罕。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近義詞有:聞所未聞,反義詞有:習以為常,聞所不聞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道理、內容等。聞所不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聞所不聞(wén suǒ bù wén)成語釋義: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
  • 曲沃被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2月19日,記者從曲沃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鄉」順利通過專家評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曲沃縣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並成立「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漢語成語大辭典》中收錄的5500多條成語,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條,與曲沃有關聯的多達1500條以上。
  • 一起來看,《史記》中的成語典故與常識考點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高頻考點《史記》中的成語典故及其考點。 典故 01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西漢剛建立時,漢高祖劉邦宴請群臣,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會失敗?」大家眾說紛紜。
  • 渾身是「梗」的男人——韓信一人便身負20餘個成語典故
    這麼著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出名的故事和典故,因此他也被成為"成語專業戶",是成語"代言人"。遺留至今的光是關於他的成語就上達到幾十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介紹些關於他著名的典故。1、 胯下之辱在韓信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年紀還幼小的他。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2019-12-03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漢初三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成語典故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漢初三傑劉邦的這番話,客觀正確地評價了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也是「漢初三傑」之稱的由來。從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靠這三人奪取了天下,三人缺一不可。但是,後來這三人的結局並不同。三傑之一的韓信,還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運籌帷幄,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典故: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喝了幾輪酒後,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
  • 成語忠言逆耳之典故
    忠言逆耳又有著怎樣的典故呢? 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王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 南京成語之源,「六朝金粉」原汁原味南京造
    【金陵晚報報導】 實習記者 張玉寶  隨著《金陵晚報》對起源於南京的成語典故的不斷深入報導,一個個南京戶口的成語被挖掘出來。迄今為止的二十多篇報導得到了眾多讀者的肯定和好評,更有一些讀者積極行動起來與《金陵晚報》一起繼續尋找起源於南京的成語。在讀者與記者的共同努力下昨天又有一個南京產的成語被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