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海口的李先生收到了朋友送來的幾盒蛋黃酥。可前幾天,他滿心歡喜地準備享用好友饋贈的美食時,卻發現這些在保質期內的蛋黃酥,竟然發黴了。
當事人 李先生:中秋節前朋友送了五盒餅,當時也吃了也覺得沒什麼問題,然後就到(10月)10號左右的時候我們再打開,就發現發黴了,我們就看下保質期,保質期30天 才過了半個月怎麼會發黴呢。
記者注意到,每個禮盒中裝有六個蛋黃酥,還剩下的20個蛋黃酥,其中有15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黴變。李先生介紹,這款蛋黃酥包裝上標註的生產單位是海南嘉藝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日期是2020年9月24號,保質期30天。在包裝完好的情況下,才過去十多天就出現黴變現象,這讓他產生了各種懷疑。事後李先生也通過客服電話與嘉藝坊方面取得聯繫,對方告知他可以到門店進行產品賠付。
當事人 李先生:這個不是賠付的問題,這個產品你賣了多少消費者,那這些消費者有沒有得到追溯,溯源和處理,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幾盒餅的問題。
為了弄清產品在保質期內出現黴變的原因,在記者的陪同下,李先生也來到了嘉藝坊方面指定的門店了解情況。
嘉藝坊海墾店 負責人 劉女士:可能是他們交接不對,貼錯,因為工廠的打包員跟我們門店是不一樣的(記者:大概出售了多少盒?)好像就是一個團購,有50盒,就一批的,中秋節就一批。
嘉藝坊方面表示,他們生產的蛋黃酥保質期是5天,可能是因為工廠那邊的包裝環節出現了問題,才將保質期打成了30天。另外,嘉藝坊方面稱,這批蛋黃酥沒有直接對外售賣,而是一家公司團購後,他們再做好包裝銷售給對方。對於出現的問題,他們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此,市場監管部門也介入調查。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海墾監督管理所 工作人員 楊繼偉:如果貼錯標籤,毫無疑問在生產環節就出現問題了,那我們就會直接去他的生產廠家來調查核實情況,如果說造成人身損害了,相對應的消費者的話,他們也可以主張自己的民事權益,可以要求民事賠償的,走違約走侵權都可以,對我們來說他還得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款,生產經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尚不構成犯罪的,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嘉藝坊海墾店 負責人 劉女士:公司現在會把這一批,就是說你跟我們購買了多少盒,會跟你對接,跟你聯繫,看一下還有多少,一定要把那批貨追回來的,具體怎麼賠付的話,我們也可以根據客人的意見,我們都可以商量。
現場,嘉藝坊方面也將李先生帶來的變質產品進行了退換,並承諾會立即查明原因,採取相應的整改措施。針對此事,海墾監督管理所也在進一步調查中,待最後的結果出來後,才會作出最後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