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石維方,曾在德國Technische Hochschule Mittelhessen學習物流Logistik,目前住在青島,是一名自由德語譯員。受大玉邀稿,特在此分享自己做陪同翻譯的體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前做足功課
一旦接到翻譯任務,就要開始著手精心準備了。因為每次接待的客戶來自城市、行業各不相同,所以中德(瑞)雙方的人員、機構、從事的行業、主要的產品,甚至生產工藝、流程也存在差異,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這些情況。如果是培訓,儘可能拿到外方的講義,自己先過一遍。了解外方的公司名稱後,就可以去網站查,如果資料仍未搞清楚,可以向外方客戶寫郵件,自報家門並問詢。我接觸的翻譯涉及機械、自動化、環境、汽車等行業,形式有中德合作、加工加工指導、技術引進、職業培訓。即使是德語專業的學生,我估計也很難在大學裡把所有的專業名詞都掌握了,所以在翻譯任務前,預先做好準備工作非常重要,也很必要!
用心做好服務
① 接送機
接機時,譯員一般要拿一個有中外方公司名和外方客戶名的牌子,我一般愛在行李出口處接機。接到客戶後,如有意外如行李未到等情況,先找個地方(例如咖啡店)讓客戶坐下,由譯員來處理問題。如果客戶的手提行李較重,應主動幫忙。送機時,託運完行李後應告知客戶,行李到哪裡取,在中轉地是否需要辦理託運。看到客戶進入安檢區,安檢結束後,譯員才可以離開。
② 陪同用餐
一般中外方聚餐時,都會邀請譯員一起。中國特色美食如包子、餃子、饅頭,包括各種蔬菜等一定要耳熟能詳。有的外國人第一次來中國,見啥都好奇。餐桌禮儀,主賓、貴客的座次,為啥碰杯時,自己的酒杯要低於對方,這些每次都要給外方解釋。譯員要多分精力關注用餐者,做好為他們隨時做翻譯的準備,所以就要見縫插針抓住機會吃東西,而且還要選擇易嚼易咽的食物,繞開大塊牛排、大骨頭等。試想一下:萬一有人想起啥讓你翻譯,你滿嘴大肉,吞咽不得,很是尷尬。聚餐時,若譯員飲酒,一定要適量,絕不可貪杯,因為其他人喝得越high,你越有可能要去收拾殘局。
③ 衛生間
衛生間在哪裡?這是外方愛問的一個問題,我一般會把客戶送到他們能看到衛生間並還有一段距離的位置。我在那裡等一會,客人一出來,一眼就看到我了,又不能太近,避免尷尬。
現場翻譯
和外方接觸後,一般外國客戶為了照顧你,也會說得慢一些,儘量用簡單詞彙。有機會你可以和外國客戶私下提。在現場,因生產機器轟鳴各種響聲,你可以站得距離外方客戶近一些,讓外方講話聲音大些,多說幾遍,但不可和陪同的中方領導、培訓的學員搶位置!我接觸的外國客人都很敬業,中外的安全標準還是有區別,在現場,要隨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如果在現場,某個單詞一時想不起,就換種說法,事後去查並私下給外方解釋。如果和外方住在同一酒店,晚上或早上出發前,有問題趕緊請教。即使是做德語翻譯,英文也是要儘可能好,因為如果實在想不起德語,可以用英語和外方交流救急。
注重日常積累
①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特別是和德國相關的知識儘可能多做了解。例如:中國節慶話題、青島與德國相關的歷史、諸如孔孟話題的文化常識等,甚至結婚車隊的紅絲帶等,紅絲帶也可能會引發外方的興趣。必要時,提醒外方在中國的一些禁忌。外方客人回國時會購買中國特色禮品,你可以建議他們購買中國茶葉、糕點、招財貓等,若在江浙滬地區,也可以推薦刺繡。一般翻譯活動的最後一項是當地一日遊或半日遊。
② 反應要快!一次,中方客戶在晚宴時說,我今天中午喝了8兩白酒,示意我翻譯給德方。他的意思是,中午已喝了不少白酒,晚上就不能多陪外方了。我一想,8兩是多少?德國人對「兩」沒概念,換算成千克或毫升太麻煩。即使換算過去,估計德國人也難以理解。但中方客戶只想表達,他今天中午已喝了不少白酒。白酒就是烈酒「Schnaps」,我翻譯成:Ich habe viele Schnpse heute mittag getrunken. 我說出後,德方客人馬上明白了。
③ 平時有意識去積累機械、環保、自動化、汽車等專業詞彙。
希望大家能從我的分享中獲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