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文藝」的古村落,仿照漢字建造,200年僅剩10戶

2020-12-13 前院兒

行走、體驗、發現,前院兒帶你感受旅行路上的好時光。中國有數不盡的古代村落,它們有些老改新變成了現代人接受的形式。而還有一些村落,幾百年來未受時代侵擾,保留了古代的傳統風貌和人文歷史。在江西鷹潭市貴溪,耳口鄉曾家村就是這樣一座隱世之村。【圖文:前院兒】

務義港曾家,是北宋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後裔,與曾國藩是同宗一脈,原來是李姓和鄧姓村莊。村落最大的特點就是,按照漢字的形式來建造村落。比如進村石階大路拐彎90度,正對大門,上有一6米見方的平臺,兩旁各有3個花崗石旗杆墩,石墩成「品」字形排列,還有按「八」「山」字形式的排列風格。

初建時,曾家村有贛派建築42棟,共510間房間,在後期這樣的龐大的建築群還在不斷的擴大,後來發展到68棟,712間,佔地面積43816平方米。4萬多平的建築全都是建造在山坡上,兩條小溪左右各從山上穿村而過。

從細節處就能知道當時村莊的富有,穿村的小溪上都是由鵝卵石鋪就的底部,非常的平整,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防止溪水積淤滋生蚊蟲。

大家訪親會友一半都會在自己家的客廳中進行,但是你見過專門建一棟房子來會客的嗎?曾村就有一處大房子,專門用來會見重要的朋友,平時都開放,只有地位較高的人來到訪時,這間會友堂才會開門。

曾家村中為了給遊客講解當地的歷史,專門在其中開闢了一個小村史館,裡面介紹了當地對於婚喪嫁娶,行為禮儀,衣著姿態等等方面的要求。

這就是村史館中展示的曾村居民的髮飾要求,男人女人都有不同的髮型準則,每個標準都要嚴格執行。

在曾村建村時,栽種了4株茶花,到現在200多年的時間裡,只有一株存活了下來。現在每到花開季節,這裡都會綻放出非常漂亮的茶花。對面的古民居中還有4、5戶人家還在居住,生活節奏非常緩慢,下午4、5點就開始準備晚飯,8點不到就會休息。

其實對於中國無數的村莊而言,落後於時代在所難免,有很多人認為這些老村莊都沒有人願意居住,還不如趕快拆除,建造點新的東西。而有些人卻覺得,我們的生活少不了這些傳統的東西,丟失傳統不就等於忘本忘根嗎?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村莊呢?歡迎在評論中留言告訴我們。【圖文:前院兒】

相關焦點

  • 廣東肇慶最美幾大古村落,嶺南山水人居如畫,你去過幾個?
    廣東肇慶最美幾大古村落,嶺南山水人居如畫,你去過幾個?廣東肇慶是古代嶺南本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秦朝建立郡制,隋唐時期為端州,宋朝元年(1118年)改稱開始吉慶。嶺南景觀核心區,那些古聚落風景如畫,一看就是幾個最美麗的古村落。
  • 陝西一個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村民90%姓黨,而且名人輩出
    陝西一個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村民90%姓黨,而且名人輩出陝西合陽縣有個靈泉村。靈泉村,一個非常富含詩意的名字和村莊這個不被人熟悉也許一些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它。2013年它年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謂之靈泉村,想著肯定會有一股清冽見底、靈氣十足的泉水滋養著這個村落。《詩經》首篇《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發生此處。
  • 溫州一個縣城,聚集200多個古村落,被譽為「中國山水詩搖籃」
    楠溪江裡遊泳,乘筏是不錯的選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楠溪江的水,魚,雞蛋石頭都能看到清澈,這裡的水是經常的1種、2種國家的水質能達到監視標準,因此不能直接喝,真的礦泉水一樣,甘甜可口。因美麗的自然風景,被稱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在當地人心中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就是謝靈運,和謝靈運氣是南北朝時期的貴族,其祖父也,當時的名將謝靈運從小就很聰明,18歲時已經有了爵位,朝廷也順風順水,但是,新太子即位,他被鎮壓,官職也逐年被降級,422年的時候,他一天永嘉太守,楠溪江流域來,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馬上寫了「共羅列河山錦繡,灰塵老太爺同行之舟」,他任永嘉太守期間
  • 中國最具嶺南特色的古村落,有120年的歷史,被稱廣東第一村!
    在中國大地上,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統,這種厚重的文化,使得各地的都有獨特的文化和傳統,就拿建築來說,南北東西,都有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築,比如北方以四合院居多,南方以吊腳樓遍地,少數民族則以蒙古包、侗寨、清真寺等建築稱奇。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概況 皖南古村落是指分布在中國安徽、江西境內,長江以南的一些傳統村落。這些村落有著古徽州地域的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入選世界遺產的西遞村和宏村。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位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徽州,有多少古村落正在消逝?
    名聲在外如西遞、宏村,隱逸低調如呈坎、許村……明清時期的士紳階層,在徽州的「八山一水半分田」中,打造了中國村落的樣本,創建了中國村莊文化的最高成就,時至今日,提及徽州,她依然中國人心中理想的棲居地之一。
  •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有人說:旅行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錢永遠賺不完,平日裡的各種壓力,一天天的累積在心底,終究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臨時,以一種近乎歡呼雀躍的姿態去迎接。
  • 朝陽:喀左縣公營子鎮五家子「樂壽古村落」,鎖住歲月的世外桃源
    「古城、老街、民俗村」已經成為時下旅遊的熱點,歷史與情懷的交織,讓無數人樂在其中,或感懷歷史滄桑,或尋覓鄉愁味道,只是真正保留下來的傳統古村落已經越來越少了,他們多隱藏在森山密林裡,因為交通不便,而默默無聞。
  • 湖北恩施最美8大古村落,山中村寨古韻秀景相得益彰
    一起來看看不一樣美好的7處恩施古村落。 1 滾龍壩村 滾龍壩村是恩施州現存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以三古(古樹、古墓、古建築)景觀著名,村落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以土家族為主的農民200餘戶,以大分散小聚合的形式居住在平地周邊的山體緩坡上
  • 實地探訪港頭村,揭開「中國傳統古村落」面紗
    大洋網訊 在花都區花東鎮,大坑河、小坑河、四清河三條河流向北迂迴匯合,往南注入流溪河,形成一個港灣和一片綠洲,在這片綠洲之中形成一個村落,便是著名的港頭村。近日,記者實地走訪港頭村,了解村莊的歷史風貌與建設進度。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中國傳統社會的根基在鄉村,鄉土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層面。古村落是人類邁向工業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文化遺存,是鄉土中國的重要象徵。馮驥才曾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堪稱中國文化中的萬裡長城。然而在快速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據統計,2000年至2010年間,中國自然村落從360萬銳減到270萬,平均每年消失9萬個村落。
  • 追影者:鑽過近200個古村落,重慶的他用手機卡片機記錄民風人文
    高朝東粗略統計了一下,他現在走過的古村落已經有近200個,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的重慶古村落他就走了2/3,拍攝的作品不計其數。巫山、酉陽、萬州、涪陵、彭水、武隆……重慶主城和許多區縣都留下過他的足跡。
  • 大別山一個未被開發的古村落,原始風貌依舊,有很多傳統生活印跡
    河南省革命老區新縣的大別山深處有個毛鋪大灣,漢潢古道從村邊穿過,村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建造的民居院落,系一個未被開發的「中國傳統村落」毛鋪大灣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貌,村民沿用傳統的生活習俗,儼然是一個完整的「古民居民俗博物館」。
  • 徐州正在消失的古村落,已有400多年歷史,如今已無人居住
    梁堂村位於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中東部,古黃河北岸,東接呂梁風景區。這是一個始建於明朝的古村落,整個村落佔地約400多畝,道路皆由青石鋪就而成,古樹林立,500多間石屋散落村間,整體風格和其相距不遠的吳邵村相似。每當春暖花開之際,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石榴花、梧桐花,特別是上百年的古槐樹都開滿花,那叫一個美啊。
  • 「遇見衢州最美文藝村落」⑤|翰墨金源 古韻新風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陳煒 通訊員 鮑麗娟 邱潤琦 文/攝由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指導,衢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衢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策劃和主辦的「遇見衢州最美文藝村落」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繼續進行。跨過古坑溪上的小石拱橋,記者與嘉賓走入金源古街。街兩旁的商鋪賣著各種日用品和土特產,除了三三兩兩聊天散步的村民,還有成群的遊客。村中的農房,有不少掛著「騰雲·現代旅遊根據地」的牌子。
  • 探訪井陘古村落——乏驢嶺村
    探訪井陘古村落——乏驢嶺村乏驢嶺村,隸屬於井陘天長鎮,全村共有133戶,人口461人,是一個小村莊。雖然村小,但村莊的歷史並不短。在乏驢嶺村西桃花棧的石崖上,至今還保留有一處北宋時期的石刻,說明最晚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乏驢嶺這個村莊了。」
  • 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
    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 餘碧波幾百年的古樹、重新修繕錯落有致的泥牆和青瓦建成的土房、歷經歲月洗禮的清中期古建築朱家大院……近日,當記者來到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時梅江古村落約形成於元代以前,現存古建築6處,為清代中期進士朱正南故居,自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以來,梅江村積極作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這座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梅江村為全縣6個未脫貧村之一,現有貧困人口15戶5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4.31%,努力爭取6月底實現整村脫貧退出。」
  • 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塔頭底古舊村落換新顏
    從唐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泰順不斷地有移民入遷,從而形成了一個個以家族血緣聚居的村落。泰順古村落選址合理,背山、面水、朝陽,坡地平緩,適合耕種。村落中體系完備,除民居外,還有宗祠、宮廟、戲臺、書院、水井等公共建築。由於地處浙閩交界,因此建築中也大量融合了兩地的建築體系,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在一個古村落中,最主要最常見的建築就是古民居。
  • 惠州新增兩個「廣東省古村落」
    記者近日從市民協獲悉,經省文聯、省民協組織評審專家終評認定,全省共有43個村落入選廣東省第六批古村落名單。其中,我市有2個古村落入選,分別是惠東縣平海鎮嶺邊村和惠東縣鐵湧鎮河潭村。至此,惠州市已有33個「廣東省古村落」。   平海嶺邊村和鐵湧河潭村於2017年4月申報廣東省古村落,2018年10月,經省專家組現場實地考察後初評通過。
  • 南澳隱藏最美生態古村落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鄭向鵬 通訊員 楊洪 彭刊 文/圖 大鵬海景優美,盡人皆知;大鵬南澳古村落養在深閨人未識,開發利用仍是個難題,也成為南澳人心中的痛。如何盤活古村落資源,讓深圳人一睹芳容,讓居民享受更多的旅遊發展紅利,成為南澳辦事處致力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