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名句賞讀: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2020-12-20 初衣勝雪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生。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唐朝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初衣解詩:在唐代除夕通常不叫除夕,叫做除夜。「除」者,是去的意思,除夕和除夜,就是最後的黃昏和夜晚。當然另外的一種記載,是民間的傳說,說「夕」是一種兇猛的野獸和魔鬼,古人在新年的頭一天,要用火把,歌舞,巫祝,來驅除厲鬼或驅趕野獸。不過這種傳說,想必也是宋代之後的一種附會。因為在宋朝之後,除夕叫做除夕的頻率比除夜高多了。

但是無可否認,春節前的最後一夜,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去舊迎新,另換新歲。

固然除夕守夜,春節團圓,是古老的風俗,但是唐朝由於尚武,人口流動的頻率非常的高,又因為經濟發達,擺脫了土地束縛的農民,士子,生意人,出外謀生的增多,他們創造了大唐的繁榮,但其代價也是犧牲了和家人家鄉團聚長守的時間。除夕夜奔波或者羈旅在路上和外地的人也特別多。

於是唐朝的除夜詩,有一個特點,就是描寫的羈旅情懷的很多。在一個人的除夕夜,總結過去,展望將來,都別有一番思念的惆悵。尤其是許多詩詞名家,仕途高官,都有過奔波求薦,異鄉奮鬥的時期,所以唐朝的除夜詩,有一種特殊的自省和孤獨感。然而正是因為化作了詩,撫慰著那些漂泊人們的心情。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這是唐朝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戴叔倫是盛唐時期轉向晚唐時期的人,我們知道,唐朝延續隋朝,開始有了科舉制度,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但是不像後世那麼嚴格。有許多人,可以通過另外的渠道進入官僚階層。杜甫和李白也曾經做過這樣的努力,通過自己的文章詩詞,被人賞識,從而不經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僚階層。戴叔倫也正好處在唐朝的這個科舉比較鬆弛的階段,他是並非是進士出身,而是效力高官門下,幕府當中,因為舉薦獲得了仕途的資格。

正是因為有著厚重的基層生活的經驗和經歷,又因為性格的淡泊穩重,長年孤寂的官途生涯,為人正直,交友不多,所以他的詩有一種深沉和輕雋並有的風格。這大概也是和一些進士出身的人不一樣,非進士出身的戴叔倫拼的不是銳氣和傲氣,而是實幹,在實幹之餘,追求一種淡泊的精神境界作為平衡。他最終做到了四品官,這是唐朝的中階官僚。以他這樣的出身,這也算是極致了。57歲之後,他向朝廷上歸隱,去滿足他做道士的夢。但這一年他掛了。

我們看到的他這首《除夜》,是在53歲的時候做撫州刺史時所做。從江西撫州,他趕回老家江蘇金壇,一個人宿在石橋驛。他的妻子雖然在兩年之後去世,但這個時候,他的妻子還是他的世上人家,最想回去最想見到的人。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在石頭驛站過除夕,別人都是闔家歡樂,但他還在路上,只有冬天的一盞寒燈,陪著他。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多麼強烈,多麼雋永的對比。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則是萬裡之外的,應該在家中,卻還沒有到家的人。

實際這兩句話寫的是一種心理狀態。在唐朝過年不能回家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那驛站也有接待人員,只不過是問詢他的,不是自己的家人。人世間的良辰美景,最怕孤獨寂寞。他自己是辦完了所有的公事,萬裡歸鄉,註定錯過一年最後的團圓。實際上從江西到金壇,並非有萬裡之隔,但是正是因為忙於公務,思鄉和思家疊加成蒼茫之感,仿佛回鄉的路,萬裡迢迢。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即使自寫也是情寫。因為在他的感情裡,那個在家等待他的妻子,一定在這個夜晚等待他歸來。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只有肯用力肯做事的人,才會在理想和現實中有落差,自己做到了自己能夠奮鬥的極致,並不快樂。因為長年的顛沛苦幹,他支離病弱。這個笑,苦笑,他雖然用力地擁抱這個世界,可是年輕時的夢想到底有多少達成?人生最怕志未成,而身先老。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這是一句感嘆,自己老了,老去的樣子和春節又有多大的相關?心中所念的無非是自己的妻子孩子,自己的故鄉家園。

實際非常悲催的是,兩年之後他的妻子過世。身心俱疲的戴叔倫,上表請求歸隱做道士。他的身心俱病,在世上奔波的一切,並沒有讓他完全的施展抱負,而妻子的病故,讓他灰心人間的無所留戀。但是這樣一個用力過猛的人生,在請求歸隱的當年病死在途中。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詩句雖然短小,深沉而雋永。總有回不去的家,總有未歸的人,尤其是在春節除夕的當口,感懷歲月之無情,觸目現實之顛沛,無不都緊密地濃縮在這十個字裡,因此成為了除夕夜的名篇。

但是在這一年戴叔倫是幸福的,因為相思和憔悴,總會有一個實在的落處,就是愛人所在的家。不管有歸無歸,不管心酸帶淚,總還有人世間的牽絆和溫暖。連這都不算幸福那什麼算呢?

所以說這首詩整體看起來是如此的悲涼,卻還有無限的人間情義和希望,有生命在總還是值得。哪怕是這樣的異鄉旅館,病弱殘年。

兩年之後的事我就不重複。

初衣今日解讀這首詩,是希望大家看到離別中的幸福,那是因為有相思有牽掛。

人生最怕連牽掛和憂患都沒有了,痛苦有時候是一種生命的真實的存在。如果沒有痛苦,絕大多數的時候是因為連生命也失去了。

珍惜那些相思和牽掛,珍惜你的愛人,珍惜你的家。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生。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唐詩閒讀:「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萬裡未歸)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一年將近夜,萬裡未歸人」一年將近夜,交待了時間點,就是除夕之夜,萬裡未歸人,交待了詩人待的地點,是在石頭驛(就是現在江西新建縣贛江西岸)。這四句,看似只是淡淡的情景描寫與時間地點的記述,是景語,但其實,因為時間地點的特殊性,情已融入其中,在中國,每年的除夕夜,當然是團圓夜。而此時的詩人,孤身在外,萬裡未歸,悲涼的基調已經鋪滿。
  • 中國人的故事|一年將盡夜,致敬遲歸人!
    回家的路可能遙遠,堅守的心就在身邊……短視頻《百姓說新年|一年將盡夜,萬裡遲歸人》截圖。資料圖他們是鐵路工作者,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春節,只有春運。以最快的速度保證乘客準時離開機場;他們是外賣員,行走在刺骨寒風中,穿梭在大街小巷,只為把一單單熱騰騰的飯菜外賣送到客人手中;他們是交警,堅守在擁擠的車流中,保一線暢通,目送著人們安全歸家;他們是致富「領頭雁」,紮根貧困山區,用民族工藝為村民鋪就脫貧致富路,讓他們收穫滿滿過新年;他們是大山裡的白衣天使,春節不「打烊」,每天問診上百位病人,為健康保駕護航……短視頻《百姓說新年|一年將盡夜
  • 除夕的詩句古詩有哪些?描寫春節除夕大年三十的經典詩詞
    故鄉今夜思千裡,愁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裡,新年隔數更。  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 關於除夕的優美詩詞、句子、成語精選
    關於除夕的詩詞精選除夜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裡,愁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二首唐·姚合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裡,新年隔數更。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 分享30首古詩詞,陪你一起過除夕,迎新春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3.《新年作》劉長卿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9.《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毛澤東革命江山風光好,紅旗飄,幹勁高,大地爭豔,比學趕幫超。
  • 春節禮俗與春節詩詞:故鄉今夜思千裡,愁鬢明朝又一年
    數將幾終,歲且更始。」意思是從春節開始,萬物隨即步入新一輪美好的輪迴。春節禮俗春節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形成了眾多禮俗,部分禮俗隨著社會的變遷消失,還有相當一部分則保留至今。除夕待到除夕,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完備。除夕又稱歲除、大盡、大年夜等,是一年的最後一日,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除夕這一日,「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
  • 緣何除夕要守歲?「偏從此夜惜年華」
    一千多年來,每逢除夕,家家守歲,無論大人小孩都通宵達旦。此風直至近幾十年,才漸漸式微。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祖先為何要守歲?除夕之夜熬一宿到底有何意義?守歲最初是為驅除年獸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帳裡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 共享除夕裡的美好詩篇
    由於除夕是舊年的最後一天,所謂「月窮歲盡」,也是新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節點,所以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除夕的「團年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不僅家人歡聚共宴,而且要將祖先請回團年——鬼魅逐出,天神送走,祖先請回,體現了中國人的倫理情感。團年飯後,長輩要給小兒壓歲錢,這既是喜慶的賀歲之禮,也是長輩給予幼兒以保護力量。
  • 中考語文,抓形容詞賞名句
    鍊字角度賞名句,除了從動詞角度賞析,還可以從富有修飾作用的形容詞角度賞析名句,今天這一講為大家介紹抓形容詞賞名句的策略。一.形容詞的作用表現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狀態的詞,起修飾作用。「亂」「淺」:「亂」形容花已陸續開放,但未全部盛開的情景,「淺」形容春草也還沒長得豐茂的樣子,兩字既準確描摹了花草的長勢,也交代了的早春的時節。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詩詞中的8個「風光」名句,句句經典
    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的8個「風光」名句,句句經典。1、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個「風光」名句出自出自南宋詩人楊萬裡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與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前句寫了詩人與友人願一夜不眠不寐,後句則寫了這樣做的目的,僅僅只是守住最後的一線春光。前兩句把春天精確到最後一天,這裡卻精確到了最好一刻。末二句說雖然已到春盡之期,無計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鐘未動,明朝之夏未來,仍然還是春天。
  • 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
    除夕,又稱大年夜、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除夕簡介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 詩詞遊戲「飛花令」——秋,50首含「秋」的經典古詩詞名句
    ——葉紹翁《夜書所見》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 詩詞遊戲「飛花令」——秋,50首含「秋」的經典古詩詞名句彙編
    ——葉紹翁《夜書所見》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十首描寫悲情的古詩詞,閱盡繁華,悲喜只是一種轉化
    山中 唐代: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賞析:長江向東滾滾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鄉遠隔萬裡,令我時時思念。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賞析:秋風起,樹葉飛,吳江的鱸魚鮮又肥。離家三千裡,想回未能回。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麼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除夜宿石頭驛 唐代: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