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由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 「紅色丹青 紅色傳承」——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重大題材學生創作展,自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浙江美術館藏品陳列廳進行展覽。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胡鍾華,黨委委員、宣傳部長傅巧玲,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丁紅旗,繪畫藝術學院院長何紅舟,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方利民,副院長鄔大勇,油畫系主任封治國和部分作者代表在開幕式上合影。
遵循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繪畫藝術學院在本學期依託省「萬人計劃」人才培養項目,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協助下,組織了學院各系學生,成立了學生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創作組。創作組在何紅舟、方利民、鄔大勇、封治國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丁紅旗等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開展以「五四」運動為題材的主題性繪畫創作教學。在指導老師們的輔導下,同學們根據「五四」運動前後一些重要人物、事件進行選題,完成了主題性繪畫從小稿構思到正稿創作。此次展覽展出本次創作教學中同學們完成的部分作品。這些作品從題材、構思以及畫面的表現形式都有所不同,豐富而多彩。儘管一些作品尚顯青澀,但我們能看到同學們從歷史研讀中獲得的、在主題性繪畫創作中洋溢出的青春激情,體現了新一代美院學生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使命情懷。
繪畫藝術學院近年來在國家主題性繪畫創作中表現突出,擁有一支經驗豐富、高水平的創作隊伍。我們充分發揮繪畫藝術學院教師創作團隊的優勢,注重青年學生的培養,以創作帶教學,使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創作薪火相傳。學院上半年舉辦了《野草》的版畫創作教學展覽,將創作教學與國家重大事件紀念日的活動相結合,讓同學們通過創作教學關注社會與歷史的發展,引發創作激情,這一舉措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與社會反響。
《新文化運動之——新舊之辯》 布面油畫 180cmX130cm
毛程遠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作品主要記錄了新文化運動時期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為首的新派與以辜鴻銘為代表的保守派在北大紅樓的辯論場景。
《魯迅與版畫運動》 布面油畫 190cmX190cm
李依禕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1931年8月17日,魯迅在上海的一幢三層小樓裡舉辦了為期6天的「木刻講習會」,將珂勒惠支等歐洲藝術家的木刻介紹到中國,一場新興木刻運動從此風起雲湧。魯迅的文藝精神是基於深刻辯證、面向並服務普羅大眾,充滿獨立、真實、戰鬥內涵的文化與實踐品性。正是由於魯迅一以貫之的堅持與鼓呼,中國現代木刻版畫才具有那樣錚錚的骨氣和鮮活的面容,成為中國文藝的一道入骨入髓的印跡。
《巴黎和會中國代表》 布面油畫 160cmX130cm
莫非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終於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爾賽宮鏡廳籤訂了《凡爾賽和約》。由於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周恩來與覺悟社》 布面油畫 150X180cm
於蘆莊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覺悟社是中國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生進步團體。1919年9月成立於天津,成員有周恩來、鄧穎超、馬駿、郭隆真、鄭季清等. 覺悟社打破了革命運動的男女界限,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很快成為了天津革命運動的總指揮。此畫描繪的是青年時期的周恩來與覺悟社成員開會討論的場景。
《百年先驅》 布面油畫 140cmX225cm
王淑慧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在蔡元培的領導下,北大率先執行「教授治校」。在北大,最高權力者並非校長蔡元培而是教授組成的評議會,重大事情都由評議會決定。教師真正成了學校的主人。畫面表現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的著名代表。左起: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
《工人遊行》 布面油畫 120cmX60cm
周若成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為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後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自此起,運動的主力也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上海總工會成立》 布面油畫 80cmX60cm
周若成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五四運動之後,為了加強對日益高漲的工人運動的領導,統一上海各工會的組織,黨中央決定成立上海總工會。1925年5月2日,李立三就根據黨組織決定,召集24個團體代表開會,組成了上海總工會籌備會。5月18日又在會文路榮業裡開籌備會成立大會,通過了工會章程,選舉李立三為會長的籌備董事會。24日左右,總工會在寶山路開始活動,在寶山路寶山裡公開掛牌辦公。
《巴黎午後—1921年春巴黎共產黨小組成立》 布面油畫 155cmX190cm
李俊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1921年,周恩來、張申府、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該作品再現當時受李大釗、陳獨秀委託,張申府介紹了國內革命形勢,並宣布中國共產主義旅歐小組成立,成員為張申府(右一)、劉清揚(後排站)、周恩來(右二)、趙世炎(左一)、陳公培(右三),成員一一激情宣誓的場景。
《庶民的勝利》 布面油畫 180cmX138cm
李建陽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備受鼓舞的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了《庶民的勝利》。他號召青年「衝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百年後的今天,李大釗同志已經化作一種求知、無畏的精神鐫刻在我們心中。
《先聲——新民學會創始者》 布面油畫 180cmX150cm
蔡俊傑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新民學會是中國五四運動時期的革命團體,1918年 4 月,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在長沙發起成立。學會最初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後確定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宗旨,努力探討中國革命的道路和方法。1920 年底,許多會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1921 年停止活動。
《不忘初心——入黨宣誓》 布面油畫 178cmX178cm
陳曼妮 、吉鑫源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周恩來與五四運動》 木版 90cmX150cm
林芝卉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周恩來於1917年赴日本求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發生重要轉折。1919年在南開大學組織進步團體一一覺悟社。主編的《天津學生聯合會會報》和《覺悟》,以宣傳群眾,指導天津的學生的工作。作品通過歷史舞臺的展示方式,展現周恩來在五四運動中作為天津學生界的領導人的重要地位。
《蔡元培》 木版 180cmX90cm
劉夢如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據何思源回憶,5月2日蔡元培就曾在北大飯廳召集學生班長和代表一百餘人開會,「講述了巴黎和會帝國主義互相勾結,犧牲中國主權的情況,指出這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號召大家奮起救國。」作品表現的就是這一場景。
《紀念》 木版 30cmX42cm
梁美芷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新青年》作為五四運動「民主、科學」的精神產物,就像一面旗幟引領著人民前行。在近代中國,巜新青年》以啟蒙的姿態,代表著新文化的方向和未來中國的方向。
《星星之火》 木版 130cmX90cm
於波傑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陳望道在1920年翻譯了中國第一篇共產黨宣言,讓馬克思主義像星星之火一樣在中國遍地燃燒起來。作品運用矩陣結構來突出馬克思和陳望道的歷史地位,背景結合書中重要的手稿內容,在隱約中讓這兩位世紀大師的思想交流像矩陣一樣在中國迅速傳播開來。
《中國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 黑白木刻原版 91.5cmX183cm
吳健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先驅,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1918年11月,「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者李大釗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歌頌俄國工人階級的勝利。此幅作品運用現實主義手法,藉助中國傳統木板年畫門神的構圖形式,以細膩寫實的手法,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四學生遊行》 布面油畫 100cm*200cm
強恆 繪畫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高等師範學校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阻撓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後舉行遊行示威,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籤字」等口號。
「紅色丹青 紅色傳承」——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繪畫藝術學院學生主題性繪畫創作展,傳承了中國美術學院歷來勇於承擔社會使命的擔當意識,彰顯了藝術本體研究與社會歷史研究相融相生的創作方法,實現了思政工作與專業教學的統一,也從另一方面展現了繪畫藝術學院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具體成果。希望通過這次創作活動能夠開啟同學們在創作中的新路徑。 ——何紅舟
領導嘉賓觀展並聽取創作代表講解
領導嘉賓為創作代表頒發證書併合影
五四運動是一場由知識青年發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對於五四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在新一代的青年學生身上更是有著不容推辭的責任與使命。繪畫藝術學院的同學們在對五四歷史的重讀和回望中,對於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先輩青年時代的輝煌奮鬥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領悟。面對在家國危難之際爆發的這場如甘雨潤華夏的運動,重新審視初心,意識到肩上使命的意義是新時代學子砥礪前行的支撐和動力。
本次展覽通過對同學們研讀五四歷史,五四題材的創作作品呈現,展示學院的人才培養中對於國家民族記憶的歷史傳承和繪畫藝術領域的專業素養提升,是教學中思想品質與專業能力並重的成果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