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牛奶金,150億緊急福利金,190億援助企業……多國為了紛紛放大招。
抗疫
文/華商韜略 航少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經突破70萬,面對突如其來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安全威脅,一些國家相繼「慷慨解囊」、「派錢」、「發福利」,力圖舒緩經濟困境以慰民心。
【美國】
世界大經濟體美國,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6萬,政府開始出面幫助各州和地方政府應對疫情。
這不算「大招」。繼美股市2周內驚現4次熔斷、美政府將於未來2周開始購買至多7700萬桶原油用作應急儲備後。17日,川普宣布正考慮一項涉及1.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敢言「一旦打贏抗疫戰,經濟會一飛沖天」。其中包括:
5000億至5500億美元的直派現金或減稅;
2000億至3000億美元對小企業的援助計劃;
500億至1000億美元對航空產業的援助;
2500億對部分民眾派發現金。
據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考慮在未來2周內向美國民眾發放支票,但派發對象不包括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
據美國某媒體估算,該筆現金或惠及2.5億美國居民,多數成年人或領到1000美元,未成年人500美元。這意味著,若「計劃」施行,一個美國家庭(有未成年親子)至少可獲得2500美元現金。然而據可查詢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的中位數家庭存款僅為4500美元,幾乎是積蓄的一半。對於普遍沒有儲蓄習慣、享受「寅吃卯糧」消費方式的美國人來說,這批「善款」還真是救命稻草。與此前「以工代賑」的羅斯福新政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暫時性地緩解疫情帶來的失業和收入下降問題。
【義大利】
慘遭虛弱經濟和嚴重疫情雙重打擊的義大利,早在1月31日便宣布進入了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是目前歐洲世界最「難」的國家之一。
義大利政府於本月通過了一項涉及250億歐元的全面經濟援助法令,它將對義大利的家庭、企業、個人實施精準援助,包括為所有人提供9個星期的工資保障金、暫停稅收及房屋貸款、給照顧孩子的家長進行補貼等。
由此可見,網紅「義大利市長們」真是煞費苦心希望民眾宅在家裡。據外媒報導:目前,該法案的援助措施正在進一步實施中。
【加拿大】
針對疫情防控工作,加拿大於3月中旬推出820億「國民援助計劃」,除此之外還增加20億牛奶金,150億緊急福利金!
值得關注的是,該計劃除了針對失業人員、隔離人士提供經濟補償之外,還設有專項資金支持、幫助婦女兒童、學生、原始居民、殘障人士、老年人、流浪者等弱勢群體。
【英國】
據媒體報導,目前處於正式脫歐過渡期的英國,近期公布了一項針對新冠肺炎的「薪資補貼」計劃,將為所有受疫情影響工作(不包括被解僱者)而無法工作的數百萬人,補貼工資的80%,補貼上限為每人每個月2500英鎊(約合人民幣20734元)。旨在讓勞動者可以相對正常地居家工作,領取勞動報酬,使瀕臨停擺的經濟鏈條帶動起來。
重啟
【德國】
面對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和政府預算的巨大壓力,德國政府於23日通過了一項總金額約為7560億歐元的緊急援助計劃,包括一項金額約為1560億歐元的補充預算。根據規定,政府可承擔的新債務一般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0.35%,儘管計劃使德國政府的債務超標,但當局表示仍對擺脫危機提供了機會。
【日本】
3月17日,日本內閣會議上發布緊急經濟措施,日本政府將計劃投入10兆日元(約6600億人民幣),其中包括發放給國民的現金補助。實際上,日本政府「發錢」已不是第一次,2008年、2014年都有過類似的經濟舉措。據了解,本次日本政府向家庭派發現金的方案正在進一步商榷中。
【韓國】
為防控疫情,韓國政府於3月17日晚在議會上通過一項預算法案,金額涉及11.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44億元)。韓國總理表示,將儘快、有效地執行預算案。18日,首爾市長表示,將為每戶中低收入家庭發放30至50萬韓元(約人民幣1700-2800元),惠及首爾三分之一人口。
【新加坡】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2月宣布的預算案中,提出了40億新元(約合194.5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穩定與援助配套」,以幫助企業和企業員工渡過難關。
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制定第二個配套方案,幫助企業控制成本和現金流,並支持企業員工在停工期間接受再培訓。
這些國家的措施,或許只是應急舉措,能否藥到病除,唯有各國政府在經濟恢復和疫情防控之間尋求最佳窗口,才是化解本次危機的良方。
推出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