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魚頭創始人表演了一場復盤
2020-12-11 16:41 譚魚頭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作者:李茜楠
12月7日,譚魚頭的創始人譚長安更新了他在抖音上的短視頻。「你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常人無法忍受的辛勞,你會疲憊不堪;當你失敗的時候,讓你顏面無光……」他在11月24日開啟了自己抖音首秀,希望通過抖音平臺分享他成敗興衰的經驗。
創始人在社交平臺上把傷疤撕開給別人看,並不常見,自然是為了東山再起,他要搞一個譚滋魚火鍋店。
曾經的譚魚頭是被鮮花簇擁的明星企業,1996年創始,其規模在上市後迅速擴張至北京、上海、廣州、臺灣等地區,在五十餘個大中城市擁有100餘家連鎖店,資產百億。
譚魚頭的擴張基礎在於質量。在譚魚頭較為興盛的時間裡,收穫了不少點讚。在百度搜索欄鍵入「譚魚頭用餐評價」後,對譚魚頭虹口店的用餐評價顯示,選擇「喜歡」的顧客在大多數。「口味不錯,考慮下次再來」、「這是很老的魚頭火鍋店了,魚頭非常新鮮,秘制調料也很不錯」等「助攻」的評價刷爆整屏。
然而,輝煌只停留在昨天。
近幾年,譚魚頭遭遇了「品質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質疑。盒飯財經(ID:daxiongfan)在大眾點評上搜索「譚魚頭」,一位平臺食客在6月12日的日誌中寫到「譚魚頭現在生意不行了啊,周末中午就我們一桌在吃,空蕩蕩的。」在新浪微博上,在譚長安的話題下,有網友稱:「譚魚頭當年火爆的時候還要提前預約,可惜了……」
2020年8月中旬,譚魚頭關閉了其在大本營的最後一家店。譚長安這樣表達他的感受:「短短幾年間,譚魚頭轟然崩塌,震驚了餐飲界,也震驚了我自己。」
就在12月8日,譚長安發出一條點讚410個的抖音「創業需要準備什麼」之後,西藏通報了13家不合格餐廳,「譚魚頭」上了黑榜,檢出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項目不合格。
當然,這可能不是真正的譚魚頭,因為譚長安最近接受專訪稱「譚魚頭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今年8月中旬,譚魚頭關閉了大本營成都的最後一家店,而其他城市尚存的店,也多數是譚魚頭當年的員工背著譚魚頭亂搞的,是假的!」
這是抓了一把好牌,卻打爛了的典型案例。而譚長安雖然高調復出,但對失敗的反思,還是更多停留在外部環境方面,所謂時也命也。但是,對於產品、對於戰略、對於運營,乃至於對於自己賭博的習慣,都是輕輕帶過。
1 「上市劫」
譚魚頭髮跡背景是火鍋行業的地溝油事件。彼時在火鍋行業,地溝油事件發酵,使人們談火鍋色變,更不用說吃火鍋了。而譚長安在夾縫中開闢出新路,創造了一次性清油鍋底,由此贏得了市場。「順應市場而發展,開店一定要找好時代的勢頭,要學會借勢。」譚長安在他的個人視頻中談到。
通過菜品創新及魚頭火鍋獨特的品類優勢,譚魚頭不斷擴張。1997年,在四川德陽、綿陽開了分店;1998年6月,譚魚頭在北京東直門開了第一家省外連鎖店。
起步階段,譚魚頭從北京開始踏上擴張之路。北京、東北、華北、中原、華東、華南、西南,譚魚頭迂迴包抄,先確定在火鍋產業還不夠發達的北京開拓優勢,之後向北京臨近地區擴展,然後向南延伸,最終在全國輻射店面後回到西南、回到成都。譚魚頭的這種策略避開了成都火鍋產業的激烈競爭,並以規模帶動發展,一步步踩點順序擴張。
2001年,譚魚頭在全國建立了89家連鎖店,經營面積達12萬平方米,員工達三萬多人。
譚魚頭的規模逐漸龐大,譚長安逐漸有了上市的想法。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上市卻成為了譚魚頭的「劫數」,這條魚離開了水。
第一次上市機會是在2009年。彼時,福記食品因公司內部資金及人員等問題, 10 月 19 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申請。譚長安看到了福記食品的殼資源,當時恰好譚魚頭又處在生意上升期,這是一個好時機,一直有上市夢想的譚長安決定將譚魚頭借殼推向資本市場。
下決心後,譚長安找到了香港資源的主席黃英豪與他合作。然而繳付保證金、準備以2.38億港元拿下福記之時,黃英豪卻顯身媒體,福記賣殼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下可給譚長安引來了「群狼」,譚魚頭並不是出價最高的,且無論從價格還是知名度來說,譚魚頭的實力都不及那些虎視眈眈的、盯著福記這塊「肥肉」的其餘食品企業。
最終,福記以6.58 億港元的價格被安徽創投拿下。
「到手的鴨子飛了」,譚長安心中當然有不服,不過,依然沒有放棄他的上市夢。
譚長安很快等到了第二次上市機會。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第二次上市進展順利,那似乎就是一個happy ending,而現實打了譚長安一記響亮的耳光。
2011年,譚長安準備以 2 億多港元拿下維奧集團這個殼。同年3月4日,維奧集團突然宣布停盤,停牌前維奧集團收於0.36港元。突然的停盤看起來難以理解,這也讓譚長安心生疑慮。3月18日,維奧集團以每股0.23港元的價格被收購,背後出手的正是中國鈾業發展公司。譚長安2億多港元的收殼再次落空,中國鈾業發展公司以 9.84 億多港元搶佔了先機。
「到手的鴨子又飛了。」兩次的劇情如此的相似,連續被截胡,讓人懷疑是命運給譚長安寫就了兩個相同的腳本。
接下來,譚長安乾脆改變以往的策略,選擇獨立上市。他與香港的一家風投公司籤訂了對賭協議,譚魚頭的上市倒計時為三年,對方出資金額2000萬美金。
實際上風投資金只投了500萬美金,而剩下的1500萬美金沒有實際到帳,而譚長安卻提前透支了2000萬美金,因此,譚長安只能夠先使用資金填補上已經形成的窟窿。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譚魚頭的現金流無法接續,龐大的運營成本及人員成本逐漸蠶食了這個大魚頭。
在譚長安抖音號留言下,有觀眾評價道:「開了這麼久的店就這樣垮了真的很可惜。」
據公開視頻資料顯示,譚長安在被記者問到譚魚頭的轟然倒塌時,他頗有感觸地說:「可以說,餐飲行業裡,他們都沒有我的經驗豐富。我第一個開連鎖店,第一個去海外開店。我想主要是把這些故事和經驗跟大家一起分享,讓大家少走彎路,吸取一些有用的東西。第一個教訓是:原來做到頂峰突然掉到低谷落差很大,在某些時候,很不適應;
第二個是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當你還沒有倒下的時候,最忠誠的員工幾乎全都跑了,這個教訓很深刻,在經營管理企業當中我會認真思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不會像過去那種有感情用事的部分。」
2 「我是贏的」
將譚長安創業初期和現在的照片同框,會發現反差很大。
創業初期,譚長安是一副有為青年的模樣。中等身材,身體健壯,修剪整齊的頭髮,發色烏黑,紅光滿面,眼神帶有朝氣,笑起來顯得憨厚老實,一身筆挺的西裝修飾了身材。總的來說,人很陽光。陽光、忠厚的形象也幫助他廣結人脈。
如今看來譚長安已經發福。頭髮略顯凌亂,似乎沒有經過特別修飾,眼睛有些腫,眼神也沒有了以前的目光炯炯,有明顯的雙下巴,西裝也需要買大幾號了。雖然歲月是把殺豬刀,但這把刀對他似乎更加鋒利。
這些年他都經歷了什麼?除了生意之外,對他消耗最大的,還是賭博。
據現已關閉的澳門追債網「美好世界」顯示,譚長安曾出現在該網站上,被追討2000萬元賭資。「我並沒有敗得身家全無,實際上我是贏的。」譚長安在接受採訪時說道。譚長安只要在賭場上面賭博,就會向朋友「撒錢」,少則10萬,多則20萬甚至更多。有些朋友還會拿譚長安的錢當作籌碼去賭,有時錢收不回來,而帳則算在譚長安的頭上。
從「實際上我是贏的」這句話中,也許能夠聽出些微詞。由於長時間在餐飲業沉浮,並且連鎖店遍布大江南北,譚長安對於金錢有自己的支配選擇。也許在他看來賭博並沒有什麼。譚長安曾稱:「我對錢不太在乎」「掙多少錢不重要」。
譚長安的賭博並非零星的個案。
2014年,《企業觀察報》採訪過大約50名企業家中,其中80%的企業家都承認曾經參與賭博,50%的企業家承認賭博金額超過百萬元。國美的黃光裕在公司未上市之前就涉足賭博,據透露,其曾在賭場輸掉不止十億港元;人人網原負責人許朝軍因賭博被抓,涉案金額達300多萬元;金立創始人劉立榮,則被傳因賭博輸掉了十幾個億,金立由此一蹶不振。
2012年,雷士照明的創始人吳長江在澳門豪賭,欠下4.6億賭債。之後為了償還這筆巨額賭債,他將重慶雷士地產公司70%的股權賣給了一個叫劉遠生的人,至此開啟了人生的悲劇。
有意思的是,很多嗜賭的企業家,也都有義氣或者豪氣的標籤,如吳長江,重慶草根出身,深受 「碼頭文化」影響,曾經認為控股權不重要,兄弟情義才是第一位的。後來與合伙人從親密無間轉為怒目相向,上演了中國商界的一場逼宮大鬧劇。
3 莫向外求
賭博欠下的債款只是譚長安總體負債中的一部分,譚魚頭沒落的幾年時間,譚長安還成了「老賴」。
譚長安欠下小貸公司1500萬。據他解釋,他是幫助弟弟借錢,自己作為擔保人出現,然而弟弟沒有還款,因此,債就落到了譚長安頭上,這並不是他的唯一欠款。
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可以搜索到譚長安的被執行人信息,網站顯示個人信息9條,企業信息7條,企業信息主體分別為: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譚魚頭食品(成都)有限公司、成都譚魚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從2020年6月23日發布的信息(個人信息)來看,失信執行人有「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情形,執行法院為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法院,2020年6月3日立案,現已對譚長安進行「限制消費」處理。
而據天眼查APP顯示,2016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判: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譚魚頭食品(成都)有限公司尚欠黃才學26237501.17元及實現債權費用;而在2019年7月26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原因是屆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
據公開採訪視頻顯示,記者詢問譚長安欠款的還款時間及方式時,其表達:「因為現在還有很多房產、地產,它們全都抵押了,有的還在拍賣,有的已經拍賣了,該還的要還,該付多少責任就付多少責任,要按法律的程序去辦。」
同樣創始於四川的海底撈也是做火鍋生意的,"譚魚頭在做連鎖、開得很火時,海底撈在西安還只是有一個店,那個時候它的收入是不太好,跟我們沒法比。但那個時候它就強調服務至上,做得非常優秀。"譚長安說道。
火鍋這個賽道上,一開始,譚魚頭比海底撈「跑得快」,率先開設了連鎖店,並且是第一個把火鍋帶去國外的火鍋企業。然而海底撈藉助「變態」服務的優勢,許多餐飲企業都把海底撈做成學習課程案例,它已經成為業界傳奇,截止發稿時,市值已突破3000億港元。
但是對譚魚頭而言,卻缺乏能夠捅破天的針尖,菜品上沒有創新,服務上沒有特色,他甚至從2014年離開成都前往香港生活,一直到今年疫情後,這期間很少回一線。
成功難以複製,而失敗中隱藏著普遍規律,一個人最好的學習對象,是自己的失敗,但這需要真正的復盤精神,復盤精神的核心,是「莫向外求」。柳傳志先生,有個著名的孵小雞理論,雞蛋孵化最適宜的溫度是37.5度—39度。超過100度,小雞肯定孵化不出來。超過42度,生命力頑強的個別雞蛋才能孵化出小雞。
但是,恰好最適宜的溫度,往往不存在,怎麼辦,只能一面努力讓自己生命力變頑強,一面努力改變能改變的微環境。
譚長安做短視頻是個很好的姿態,他不用把最真實的反思掛在網上,畢竟不是什麼事都適合公開說的,不過他這次重出江湖,希望能在夜半無人處真的面對自己,如他在訪談中說的:我會腳踏實地,搞好我們的品質,搞好我們的服務,把每個環節真正做好,讓消費者自己來體驗。」
[本文作者盒飯財經,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daxiongf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