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給杜楊找家教時,我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學而思第一個家長。想來,與學而思的淵源已不止15年。
2002年,杜楊上小學四年級,我和愛人工作特別忙,沒有多少時間輔導孩子,便四處找家教。我們那代人很多是從農村考到部隊,一路靠個人奮鬥才跳出農門。我們自己跳出農門了,自然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心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當時很著急。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二是跟隨一位好老師,三是把語文學好。我認為,語文是一切知識的基礎,學好語文,可以理解很多東西,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後來,我通過北沙灘小學的一位老師輾轉找到張邦鑫,當年他正在北大讀研究生,平和穩重,一身書卷氣。我便讓他給杜楊輔導語文。為了勾起孩子的興趣,他講了很多成語小故事。當時,我們家有個小書房,師生倆就在書房裡上課,客廳裡不時傳來孩子的笑聲。
邦鑫走後,我常常看他留下的講稿,果然文筆很深。他在A4紙上寫下了一串串的成語接龍,從一個成語聯繫到另一個成語,一串一串的給杜楊講。這讓我印象特別深,這種觸類旁通的能力,擴展了孩子的想像思維,對杜楊的啟發最大。
杜楊是天馬行空的性格,從小喜歡幻想。生在軍人家庭,我的風格說一不二,一直對他很嚴厲,他小時候可能不太容易跟我們找到共鳴,跟邦鑫在一起會輕鬆很多。
杜楊至今記得邦鑫當年給他輔導作文的情景。一次,杜楊寫宇宙星球的作文,邦鑫不停的問他飛船去哪裡了,有沒有遇見外星人,到了什麼星球……引導他大膽的想下去。在邦鑫那裡,杜楊的奇思妙想有了發揮空間,對日後幫助很大。現在他從事先進位造領域的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產業想像力,敢於為企業制定新戰略。
輔導一段時間語文之後,邦鑫又給杜楊補數學。杜楊的數學基礎不太紮實,性子也有些浮躁,有時一道題沒做出來,便會氣餒。邦鑫堅持啟發式教學,先讓杜楊在A4紙上演算,再引導他一步步找到答案,杜楊漸漸能坐住了,也喜歡上做題。
邦鑫言語不多,但看問題很準,講起杜楊的優缺點頭頭是道。他總是告訴我:杜楊沒問題,一定可以學好。那時候,他跟杜楊聊得很多,把他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都調動起來了。杜楊數學進步很快,在學校連續三次考了100分。我很高興,給邦鑫介紹了很多同事的孩子,還幫他聯繫了一個禮堂用來集中上課。
我當時很想幫他,一方面是看到他對杜楊的輔導很有效果,內心充滿感激;另一方面,邦鑫跟我境遇相似,都是辛苦打拼來到北京,尤其他從農村考上北大博士,很不容易。
十多年前,我們大院地處北京北四環,偏僻閉塞,大院的孩子外出補習很不方便。杜楊的進步很快傳遍了整個大院,加上他是孩子頭,號召力很強。我跟大家一推薦,家長都很響應,很快來了20個孩子。追溯起來,那是學而思第一批學生。
杜楊也在禮堂上過一陣子課,初中住校以後,就沒再讓邦鑫輔導了。坦白說,起初我比較猶豫是否讓杜楊住校,擔心他沒人管那就放羊了,但邦鑫認為他能行。果然,杜楊上初中之後學習很自覺,我慢慢對他完全放手了。
從那以後,我們跟邦鑫逐漸斷了聯繫。後來聽說他創辦了學而思,做得很大。多年前,我們也聊過這個問題。我說我們這代人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很珍惜目前的生活,但是對孩子教育是空白,你們正好走進家庭,彌補了家長的遺憾。那時計劃生育抓得很緊,剛好趕上獨生子女的年代,每家一個孩子,家長願意花很大力氣來培養。邦鑫很有才,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時機。更重要的是,他是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堅持把一件事做深做透,做到了極致。你想,那麼多人搞課外培訓,為什麼他做起來了,而且做這麼大?
這些年,我們沒有打擾過他,但一直默默關注著他和學而思。我跟很多人推薦學而思,介紹了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孩子,其中有幾個考上了北大,他們現在都特別尊重我,覺得給他們推薦了好老師。很多人也會找到我,告訴我學而思宣傳冊裡有杜楊的名字,說他是學而思的第一個學生,我往往會心一笑,有時也會講講當年的故事。
杜楊大學畢業後,去美國攻讀了研究生,兩年前回到中國,現在在一家國有創投公司工作。讓我欣慰的是,他仍然保持著學生時代的上進,總是不斷給自己充電。
前不久,他跟邦鑫見了一面。看著兩人的合影,我很感慨:杜楊已經長成大小夥兒了,邦鑫還和以前一樣清瘦,眉宇間還是很謙和。杜楊說,邦鑫一點沒有變,從前的很多事都記得,還給了他不少鼓勵。
這些年,我常常拿邦鑫的經歷激勵杜楊,他曾經也是跟杜楊一樣的年輕人,卻認認真真的沿著一個方向一點點的做下去,把課外輔導做成了這樣大的事業。這對杜楊其實是另一種教育。
來源: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