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有品種的肉種雞,無論祖代還是父母代,都會出現該問題。因為公雞生長速度更快,體重更大,料比更低(達到同樣體重攝取的營養更少),因此,此問題公雞比母雞更普遍,中趾比側趾更普遍。
肉種雞公雞總會有一部分該比例的缺陷,一般低於5%屬於正常。一般育雛和育成前期發生較少,隨著育成過程,比例逐漸增多。公雞出現腳趾彎曲的比例,嚴重的可能高達35-40%。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送樣(腳部)到專業實驗室進行病理學檢查。
治療措施
雛雞幼年時期,彎曲的腳趾,如果是由於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則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矯正。除了額外補充維生素B2之外,為了糾正彎曲的腳趾,可以輕輕地包裹一個腳趾,使它保持直立。如果腳趾彎曲不止一個,可以用一塊薄紙板和膠帶做成小「涼鞋」。24到48小時後,可以脫掉並檢查腳趾的情況。在大多數情況下,3天左右可以恢復。但此方法在實際規模化生產中,可操作性不大。但如果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神經損傷,這是無法恢復的。
育成期或成年後,出現此問題,症狀輕微的可自行恢復,且沒有後遺症。嚴重的若不採取措施則無法恢復,如果是公雞則影響產蛋期的交配。
實際生產中,發生此問題後,一般沒有可以採取的治療性措施。因此,此問題重在預防。
成因分析和預防措施
當彎曲的腳趾在幼年(小於一周)出現時,可能是由於遺傳問題、孵化溫度的波動,或者是由於小雞在蛋內位置不好,或孵化過程中溼度太低而導致的。如果彎曲的腳趾是在小雞一周齡之後出現,管理和營養是最主要的懷疑原因。
1. 雛雞維生素缺乏:VB2缺乏會導致此問題。可通過病理學檢查驗證是否是維生素缺乏所導致(維生素B2缺乏,會導致周圍神經受損,雞腿背部連接腳部的神經)。
要檢查飼料中的營養(雞舍內的飼料):維生素B2添加水平是否足夠(育雛育成料>8g/噸,產蛋料>13g/噸)。
2. 種雞維生素缺乏:雛雞在開食前,體內的維生素B2,主要來自母雞,由母雞傳遞到雞蛋裡。缺乏維生素B2的母雞產蛋率低,孵化率也會降低。維生素B2是維持胚胎生長直至孵化的必需維生素。缺乏維生素B2的雞蛋孵化出的小雞,更加虛弱,食慾也更差,情況嚴重時,腿部神經會受到影響。這會導致腳趾痙攣性收縮,使腳趾彎曲。
確保種雞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2,檢查飼料中的營養(雞舍內的飼料):維生素B2添加水平是否足夠(育雛育成料>8g/噸,產蛋料>13g/噸)。夏季時,飼料受光照和高溫影響,可以額外添加一部分維生素B2。
3. 胺基酸攝入不足/胺基酸不平衡。
須採用品種最新推薦營養配方生產飼料,檢查飼料胺基酸水平是否足夠、是否平衡。
4. 早期(前72小時)營養不足:早期營養不足會導致肌腱和骨骼的發育不同步,存在差異:雞的殘餘蛋黃中含有大量的鈣,因此即使小雞不吃東西,它們也會從蛋黃中吸收鈣並沉積在骨骼中。然而,肌腱沒有得到足夠的胺基酸來形成膠原蛋白。而缺鈣問題可能導致肌腱/骨骼生長不同步,肌腱會拉伸腳趾。維生素B2攝入不足會加劇這種情況。
在育雛前期,提高育雛管理,儘可能讓雛雞提早均勻開食,避免部分雞營養不良。加強營養。避免早期腸道問題導致的營養不良。
5. 加料模式:育成期公雞加料時,波動太大。
需要遵照雞生長的規律以及品種標準進行加料,避免忽上忽下。
6. 育雛溫度太低。
避免育雛時墊料或者地面溫度太低。
7. 墊料和地板狀況:育雛時地板太滑,或者育成期墊料和地板狀況太差或太硬。
太光滑的表面不適合育雛。育雛時避免使用太光滑的育雛紙。提高對雞舍墊料的地板的管理。
8. 料位和餵料:料位太少,雞群過度擁擠,餵料時競爭太激烈。餵料時,應激太大,雞群搶料。
須按照標準提供料位,提高餵料管理操作,避免過度競爭,減少餵料應激。
9. 肉雞化或體重超重太多。
應避免對祖代公雞進行肉雞化,依照品種標準飼養避免雞群超重太多。
萬金油
(只催肥,長黃油;不吹牛,事實說話)
(好吃、好喝、好長、好健康)
使用4天,吃的多,拉的少
使用8天,飲水增加,過料明顯減少,無氨氣味
使用14天,死淘率降低,整齊度提高、冠紅毛亮、長黃油
使用20天,每隻家禽多長半斤,提前3-5天出欄
肉禽7天後可以使用,蛋禽淘汰前40天可以使用
用法用量:長期添加每袋兌水800斤,緊急催肥每袋兌水400斤
包裝規格:200克*50袋/桶;12元每袋
預防與治療針對最近腫頭腫臉的情況分析?造成雞隻腫頭、腫眼、腫臉的原因很多,針對最近腫頭腫臉的情況分析?養殖朋友們在養雞過程中要注意辨別,對症下藥。雞呼吸道疾病的辯證方法
【呼巴道+支堵清】
①呼嚕、咳嗽、甩鼻、流鼻涕;
②張口伸脖呼吸、有憋死的;
③採食、產蛋下降;
④腫頭腫臉;
⑤拉黃白綠稀糞、零星死亡;
【菌巴道+腸堵清】
①包心包肝、黑腹病、腫頭腫臉
②卵黃性腹膜炎、臍炎、青銅杆
③久治不愈水便, 糊肛、白痢、關節腫大
④ 重度大腸桿菌,沙門氏菌
聯繫電話:15978898890【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