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郯子鹿乳奉親、黃香扇枕溫席,如今有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座,過馬路時熱情攙扶老人,人們時時處處感受著孝道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店上鎮北村杜水萍家,走進這個以實際言行傳承孝道文化的好家庭。
大家口中的杜水萍是店上鎮北村人,她與婆婆一起生活36年。這36年來,她謹記家風「百善孝為先」。2017年的一天,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每天在外掙錢養家,沉重的擔子一下子落在她一個人肩上。那些天老人在床大小便,杜水萍不嫌髒不嫌累,不分晝夜為婆婆端屎倒尿,噓寒問暖。為了不讓婆婆臥床過久而生褥瘡,她每隔兩小時就要給婆婆翻一次身。每隔幾天,就用溫開水把老人的全身擦洗一遍。
店上鎮北村村民 杜水萍:
老人摔倒那一次,就不敢下床走動,一直是在床上躺了,每天我必須堅持鍛鍊她,扶上她一個小時走路,鍛鍊以後慢慢就好了。
老人臥病在床這段時間,她每天晚上都不敢睡得太沉,一旦聽到什麼聲響,就第一個衝過去看看。
在很多人看來,日子過得如此辛苦,恐怕難堅持。但杜水萍心裡明白,家裡的孩子,需要她;地裡的活,需要她;無法行走的婆婆,更需要她,她知道,這份擔子的重量,說什麼都不能垮。
對於與伯叔、妯娌、姑嫂、鄰居等之間的關係,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所不一樣。杜水萍身處這樣的大家族中,在處理複雜的關係中,她有自己的方法。
杜水萍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媳,婆婆的好女兒,數十年如一日,伺候體弱多病的婆婆,不辭勞苦,毫無怨言,孝心不改,矢志不移,締造著家和萬事興的馨香。她的一雙兒女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佩服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像母親孝順奶奶一樣去孝順自己的父親母親。
杜水萍女兒 杜澤虹:
我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比較和睦的,奶奶就是一直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從媽媽身上我也看到了她對長輩的孝順,對鄰裡之間的和睦,以及對我們子女的言傳身教,也希望這樣的精神可以一直影響我的家庭。
家庭是社會文明承載的基本單元,其發展的生命力在於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相互關懷、相互包容與理解。一個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會成為我們每一個人依賴的港灣,成為我們每一個人事業奮鬥的依託。正所謂「小家庭,大幸福」,儘管歷經風雨,但是他們相互扶持,成就了永不凋零的「家庭的幸福之花」。